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7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李刚田:三十五年旧书场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5-3-29 10:33:4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三十五年旧书场



我喜欢轻阴细雨的日子,天空是柔和的灰色,空气浓厚得似乎可以掬在手中。而我那像隔世一样遥远的童年,正是这样柔和的灰调子,这样浓厚而使人久久回味。

那是三十五年前的事情了。我腋下夹着断了带子的书包、蓬头垢面地顺着墙根溜进了家门,耷拉着剃光的脑袋听妈妈的训斥,我自知理亏:一放学就跑进说书场,昏天黑地才回家。当我坐在昏暗的油灯下做作业的时候,心想明天一定不再去听说书了。但第二天放学,两条腿又鬼使神差般不由自主地走进了说书场,而且又是到了昏天黑地才回家,对此,妈妈也是无可奈何。

那时没有电视、卡拉OK什么的,看一场黑白电影就使我如同过年一样兴奋。当时郑州市区的弹丸之地,能吸引我这个“不是省油灯”的孩子的地方,就是那有无穷奥妙的老坟岗了。背着书包,在大人们的间隙中钻来钻去,有摆地摊卖大力丸的,口中吐火,肚吞铁球,腰缠钢丝,脚踩尖刀,煞是惊心动魄;有抽签算卦的,摆奇门遁,说阴阳八卦,看手相面相,都是些“半仙之体”,让我觉得深不可测;另有打彩、扎辫、摆残棋、变戏法的小赌博,也颇能引人入胜……而消磨我时间最多的地方,是现在位置在民主路中段往北的一个大院子。院子中间一个空场地,除有一排拉洋片的在边说边唱边拉、拉动一幕幕的画片之外,就是一块供说相声、变戏法的地摊了,周围赫然五六个大席棚就是说书场。席棚内的条件是相当简陋的,说书人有一张小桌,上蒙一块蓝色土布,后面有一把太师椅,这便是舞台。


下面前排是竹躺椅,用躺椅的客人要付两角钱,便可以一下午躺下听书、品茶、嗑瓜子了。后面百十人坐在狭长的被磨得黑亮的长条凳上。夏天没有电扇,人人手执一把芭蕉叶扇子,把汗臭、屁臭加烟臭扇得天旋地转浑然一团;冬天没有火炉,听众帽子、围巾、手套全副武装,双脚仍要冻成半麻木状态。说书人有身穿大褂的,也有穿对襟短褂的,或全白或全黑或全蓝或全灰,总之要招人眼目为好。无论冬夏,手中皆有一把万能的折扇作道具,说起书来,此扇作枪刀、作风雨、作车马、作小姐的手帕、作将军的令箭,可变化无穷。另有一块紫檀惊堂木,说书人不断用它去拍击桌面,一则可制造气氛,二则可把听众中一些瞌睡人的眼皮震开。


每天下午各个席棚中一齐开说,有评词、大鼓书,还有评弹、坠子之类。到现在我还能背得出唱坠子的几句开场:“小弦子一拉忽隆隆隆隆,三言两语就开正封。上一回说的是武松打虎,还有那半本本半没有唱清。哪里打断哪里讲,哪里记住哪里听……”但主要还是说评词,也就是说书,内容有《封神榜》、《三侠五义》、《小五义》、《宋史大八义》、《三侠剑》、《三国演义》、《东周列国志》、《水浒传》、《明清剑侠图》、《隋唐演义》之类。到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初不准说旧书了,于是就改说了《林海雪原》、《铁道游击队》《平原游击队》、《红岩》之类的革命小说,不过虽改了新书,说书人依旧是长袍、折扇、惊堂木,依旧用的是说老书的语言套路,如说到《铁道游击队》中老洪一甩二十响盒子炮打一梭子子弹时,所用的语言套路与说《三侠五义》中白眉毛徐良甩手打飞镖的语言是一样的,可谓旧瓶装了新酒。回想起这些民间说书艺人,他们的艺术水平是相当高的,融古往与今来于一堂,杂文雅与俚俗成一体,或正颜厉色,或嘻皮笑脸,有时吟上几句古诗词,忽而又转向脐下三寸,其表演可谓轻车熟路。一部不厚的书最少也能说上半年,多则可说两三年或更长的时间,他们可以把有限的文字用程序化的说书语言延长铺开,每日讲上三四个小时,口若悬河而不得枯竭,实则多套话、废话、漫天吹牛的话以及翻来覆去的话也。而听者明知在说瞎话,并且听了上文就能知下文,但还是张着口瞪着眼全神贯注地在听,并不时报以阵阵哄笑,三四个小时座无虚席。说书人能把这些游手好闲的老少爷儿们凝聚起来,并每隔半时从他们口袋里哄出二分钱,足见其本领之大。


我在这书场中厮混时大约十岁的年龄,如今许多艺人的大名已记不清,但其表演时的音容笑貌却永远贮存于我的记忆中。一位叫王国宝的人说《三侠剑》,此人长得黑而胖,表演时的神态令人发笑。还有一位人们都叫他“大洋马”,我不知其姓名而只知其绰号。这位艺人高而瘦,所以看上去腰总挺不直,他老戴一副墨镜,夏天穿一身黑油发亮的褂子,颇似电影中便衣特务的扮相,其形象也许就是其绰号的来由也未可知,还有一位女评书艺人叫马素芳,她书说得很好,席棚内座无虚席。另外还有几位说大鼓书什么的,我就叫不上大名了。中间露天地摊场子中一日三场,上、下午各有一个变戏法的,其中一位姓杨的生意好一些,晚上则有一位人称“小妖怪”的说书人在此讲《鬼狐传》,也就是《聊斋》,此人身材有点像侏儒,黑矮如鬼,声音低沉而沙哑,又加之整日里说狐道鬼,所以才有此雅号。当然地摊说书者在人们眼中比席棚中的要低下一等了。


我爱听王国保说《三侠剑》,一是故事本身听来要比勾心斗角的《三国演义》之类痛快,二是说书人的形象逗人乐。但我是白听而不给钱者,所以要用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的游击法。一般我是站在最后一排凳子之后,偶然也敢偷偷坐在后两排的空席位上。我是很有些经验的,先在席棚外面徘徊,听里面说书人先咳嗽两声,惊堂木一拍,说几句引子:“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上回书说到……”这时我才猫着腰神不知鬼不觉地踅进棚内。往往我不等到说书人说“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然后把折扇往背后领子里一插,端起小笸箩下台要钱时再逃走,而是掌握时间,察言观色,捕捉说书人将要停书前的征兆:“只见那边厢白眉毛徐良左手燕子掠水虚晃一招,右手大环刀来个玉带缠腰,只听哎呀扑通,红光迸现,鲜血……”此时,我的双脚已悄然踱出门外,也偶有听得痴迷而忘乎所以的,有时小光头上要挨说书人一记折扇,甚至被揪着耳朵拎出席棚。


在老坟岗说书场中的七八位艺人中,生意最差的要数每晚点上电石灯说《鬼狐传》的小妖怪了。说聊斋故事没有说剑侠书那么热闹,再加上露天地摊难以聚拢小妖怪那沙哑的声音,所以听众最多不过三十人的样子。又有一些人欺他身小力薄,听完书而不给钱,小妖怪也无可奈何。我也是这些经常白听书中的一位,但有一次我付了钱,那也是最后一次听他说书。时间大概是饥荒的1960年,天上纷纷扬扬地飘洒着雪花,小妖怪仍在一盏半明半暗的电石灯下说书。听众只有那么七八位,等他说完一段手端着小笸箩收钱时,人们竟然嬉笑着一哄而散。这一次我没走,呆坐在那里看着说书人,只见小妖怪长叹一口气,卷起了那块蓝色的桌布,一口气吹灭了电石灯。不知怎么的,鬼使神差似的我突然站起来,把口袋里仅有的两毛钱放到了他那收钱的小笸箩里,等他抬起眼看我时,我已转身而去了。是出于忏悔,或是出于怜悯,说焉不清。过了一些年,我读到了鲁迅的《一件小事》,在那里我找到了共鸣。

说不清是什么时候,说书场取缔了。“文革”初起时这些民间评书艺人大多被挂上牌子游街示众。听说那个叫王国宝的到建筑队干壮工了,后来又见他拉着一辆架子车,车上放着爆玉米花的筒子在沿街“放大炮”,再后来听说他病死了。在那史无前例的年代,这些民间评书艺人的晚年是不太好过的,如今想他们恐已多不在人世了。那个说书场也几经变迁,没留下当年的一丝痕迹,但留在我孩童时心灵中的印象将会伴随我一生。





1991年10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5-2 02:26 , Processed in 0.107444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