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37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三位名师反思:校本课程真的是越多越好吗?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5-4-2 08:08:0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三位名师反思:校本课程真的是越多越好吗?作者: 发布时间:2015-03-31
本文来源于:中国教师报
  

  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启动以来,我国实施了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三级课程管理”政策,校本课程成为课程改革的热点。于是,20世纪的“兴趣小组”演变成了今天的“百门课程”、“课程超市”,这种课程走势是否有可能进入了误区,课程开发的依据又是什么,需要我们客观地思考。
  走出课程膨胀期
  □ 孙清亚
  现如今,一所学校如果没有几门自己的校本课程,似乎都能成为一个笑话。于是,新奇的课程现象,如“课程超市”便应运而生。同时,许多伪课程、假课程、垃圾课程、短命课程等也开始满地滋生,这种乱象概括起来有以下4种情形:
  情形一:滥用“活动即课程”的理念,把学校的一切活动都说成是课程。如过去的升旗仪式变成了“升旗课程”,成人仪式变成了“成人课程”,班会活动变成了“班会课程”。
  情形二:“课程开发”界限模糊,导致开发对象不清。有的仅仅是对国家课程某个模块、某个章节的校本化改造,或将其中的一个实践活动说成一门课程,如“英语听力课程”、“化学实验校本课程”等。
  情形三:对相关课程的概念认识肤浅,导致课程门类鱼龙混杂。如《XX社区垃圾桶布点科学性调查研究》本是国家课程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下的一个研究活动,却被说成是一门课程,这显然缺乏课程常识。
  情形四:在课程开发过程中,缺乏本校课程文化。许多学校开发的课程都是由于学校领导的喜好而一时兴起,或是来自其他学校的舶来品,如古钱币课程、 JA课程等。
  这些课程乱象的出现,其根本原因在于各学校所处的课程开发阶段不同。在我国十几年的课改进程中,学校课程开发大致分为课程匮乏期、课程膨胀期和课程收敛期3个阶段。第一阶段,由于一些地区和学校的师资匮乏且资源不足,国家课程难以开齐开足,校本课程开发就更无从谈起;到第二阶段,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各学校的课程开发热情骤升,供学生多元选择的课程便大量地涌现,然而由于过度开发,课程浪费、课程剩余等现象也随之产生。但与此同时,大量的课程开发试验也使部分学校积累了许多有益的经验,促使其逐渐走向成熟、稳定的课程开发状态,进入第三阶段,即课程收敛期。
  基于此,我认为,学校的课程建设应锁定在两个需要上:一是满足学生全面且有个性的发展需要;二是满足社会对人才的多样化需要。如果我们以人的发展需要为纵轴,社会发展需要为横轴,那么两种需要的结合点就是我们设置的课程。关键就在于要找准这些结合点。人的智能是多元的,每种智能都有自己的最佳发展期,我们应该在最佳发展期内设置或强化相应的课程,这样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也就是《学记》中所说的“当其可知之时而教之”。
  当学校课程进入膨胀期,研究的重点必须由课程开发转向课程文化建设,即课程的内涵发展。而课程内涵发展的依据,我将其概括为“同心圆结构”——即以家庭或学校为中心,向外延伸到社区、区域、中国、全球甚至太空,提出的问题和解决的问题都是围绕人地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来开展。通过研究自己所处的环境或世界正在发生的事件,通过与他人合作学习,让学生建构自己的知识与技能。
  此外,学校的课程设计必须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学校所处的区域和区位特征,并以此来做为本校的课程资源进行深度挖掘和开发。
  (作者单位系北京市京源学校)
  课程本质是学生的需要
  □程红兵
  如今,许多学校都日渐成为“超级课程学校”,各式各样的课程大量涌现,让学生应接不暇。
  那么,这种“超级课程”的现象是怎么产生的?自新课程改革提出了“三级课程”体系之后,许多学校就开始行动起来,在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之外,积极开设选修课程,以开阔学生眼界,培养学生个性。这些选修课程基本上都是由本校教师设计开发的,因此又叫做学校课程或校本课程。作为经验,此类课程得到很快传播,越来越多的学校开始效仿,同时,学校之间也开始了相互间的竞争。于是,“课程超市”诞生了,上百门选修课成为常态。
  其实,大量开发选修课程的初衷是好的,能够弥补国家课程的不足,满足学生多样化的需求。但是这条路走着走着就歪了,现在校本课程呈现怎样的态势?许多学校在课本印刷、课程数量上盲目攀比,甚至不惜花钱购买书号出版自己的校本课程。而这些印刷精美的课本最常用的地方却在于应付上级检查,或者供其他学校的同行前来参观。校本课程此时成了外在的形式,失去了其内在的意义。以至于,这些课程到底是否经过专家审定,是否还在学校开设使用,是否需要进一步修订完善,成了无人问津的事。为了攀比课程数量,一些学校不惜花钱请校外专家编制五花八门的课程,而这些课程却囿于本校实际无法开设。所以,有时一些课程的出版之日就是它的死亡之日,因为课程只要一出版就标志着工作完成,再也无人顾及。
  校本课程本身没有错,只是应该搞清楚:我们到底需要什么样的校本课程?校本课程不在于数量的多少和印刷的精美,不在于是否正式出版,而在于这些课程是否适合学生的发展需要。然而,现实中有不少学校的课程开设只是适应教师需要而非学生需要,教师有能力开设什么就开设什么。校本课程应该源自学生本体的发展需要,针对本校学生的实际情况。校本课程的开发应尽可能地反映本校学生的差异性,及时融进最新的科技成果、社会问题,充分考虑本校学生的认知背景和实际需要,从而给予学生更多的选择空间和选择机会。
  那么,该如何开发校本课程?我认为,学校应该关注校本课程的本质意义,从学生的发展需要建构课程。校本课程建设的第一步就是要做好课程规划,基于本校实际、学生实际、教师实际,基于本校的培养目标和发展目标规划课程;同时做好学生调研,了解学生的真实需求,分析学生的发展走向,在此基础上组织教师进行相关培训,并付诸实践。在课程开发的同时,必须关注这些课程是否具有质量保证。打开校门,引进专业资源是一个很好的选择。我不主张请专家代为编写教材,因为课程开发本身就是培训教师的一个良好抓手,但我鼓励引进专家对课程进行审阅,用第三只眼看课程,从而进一步提升课程品质。开发之后就是实施。在实施课程的过程中,学校要关注这些课程是否排进了课表,是否像国家必修课程一样得到时间、空间、教师等资源的充分保障,并且有合乎实际的评价。
  (作者单位系广东省深圳明德实验学校)
  课程开发绕不开三个着眼
  □ 龚待忠
  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校本课程建设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然而,任何新生事物的发展都不可能一帆风顺,校本课程建设过程中难免会出现各种问题。我认为,校本课程的开发必须以学生的个性成长为基础,以学校的办学特色为准绳,以课程的价值取向为保障。在坚持“校本”这个中心之下,完成“促进学生发展”的最终目标。具体来说,分为以下3个着眼点。
  着眼于学生个性成长的需要
  国家课程是教育学生最主要的课程,然而在实施过程中,限于班级人数过多、学生兴趣差异等问题,无法真正做到“关注个性差异,满足学生需求,促进学生个性发展”。而校本课程可以依据学生各自的兴趣爱好供其选择,加上人数往往较少,刚好可以弥补国家课程在这些方面的不足。
  因此,学校在开发校本课程的时候,一定要重视学生的兴趣爱好和自身特长,要想方设法满足学生愿望,根据学生需求聘请校外专业人员。
  此外,是不是课程开设的数目越多越好呢?
  课程的开设要与学生的需求相结合,学校着意的应该是学生的个性特长,学生能否健康快乐地成长。因此,课程开设并不是越多越好,而要从实际出发,从学生的真正需要出发。
  着眼于学校特色办学的需要
  “校本课程”乃学校“本”之课程。鉴于此,我认为课程的开发,一是要考虑学校多年积淀的文化,二是要坚持学校的办学特色。
  学校文化与课程建设之间是唇齿相依、密不可分的关系,二者互为依据、相互促进。一方面,学校文化是学校课程建设的载体,学校文化的重建是学校课程的深层次改革;另一方面,学校课程建设又为学校文化的重建提供契机。
  每一所学校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积淀,以及自己特有的办学特色。所以,学校应该特别重视自身特色文化的开发,注重自身办学特色的建设。从而围绕此,建构开发出能够充分展示自身特色的校本课程。
  着眼于课程价值取向的需要
  校本课程的开发必须调整课程开发模式,坚持“持续发展”,追求“人本自然主义”;注重课程设计的情境性;不断更新课程内容,建构新的课程体系;注重课程实施过程中的非线性变化,转变评价方式。校本课程既不是简单的教材,也不是活动课程的“替代品”,更不是经验活动的简单累积。它是一个系统的、灵活的、人本的、民主的动态课程资源。
  课程的实施也应改变传统的单向灌输方式,实行引导式、探究式的教学方法,鼓励学生自主学习;转变学习角色,树立以自我为主的学习方法,独立思考,学会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课程的内容和实施形式也应当适应学生的多样化选择,教师创造性地教、学生积极地学。只有这样,校本课程的开设才有价值,才能真正达到目的。
  (作者单位系浙江省义乌市宾王中学)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4-25 14:17 , Processed in 0.133905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