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1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用36天抵达教育内部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5-4-19 22:04:0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用36天抵达教育内部■李振村
  曾经读到过这样一篇报道:20多年前,中国派团赴美考察基础教育。考察团回国后提交了一份报告:美国学生无论能力高低,无不踌躇满志;小学二年级的学生大字不识一斗,就整天奢谈发明创造;课堂上学生挤眉弄眼……结论是:美国基础教育已病入膏肓!可以预言,再用20年,中国的科技和文化必将赶上并超过美国。
  同年,美国也派团到北京、上海等地考察,也写了一份报告,结论是:中国学生是世界上最勤奋的,其学习成绩和任何国家的同年级学生相比都是最好的。可以预测,再用20年,中国在科技和文化方面必将把美国远远甩在后面。
  这真是一个有意思的对比:不同的考察者考察不同的教育现象,居然得出了完全相同的结论!可惜的是,这共同的结论并不正确。是什么原因导致了结论的偏颇?我常常在想这个问题。
  前不久,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邀请我为李希贵先生所著《36天,我的美国教育之旅》一书做责任编辑,待到认认真真把这本十多万字的书稿读了三遍,先前颇感困惑的大脑顿时如云开雾散,豁然开朗。原来对一个国家教育的观察需要眼光。

  独特的观察视角
  36天的时间,面对世界最发达国家的庞大的教育,选择什么样的角度尽快切入其深层,把握其精髓,是一个不大不小的难题。李希贵敏锐的目光穿越了美国宏大的教育体系,穿越了眼花缭乱的各种教育改革和成就,聚焦到一个又一个细微得不能再细微、具体得不能再具体的细枝末节上。尤其让人感到新鲜和惊异的是,李希贵所捕捉到的,都是些被常人所忽略、所遗忘的细节,因而也就格外引人关注、格外发人深思。
  例如,上厕所。有谁会注意到美国的学生如何上厕所呢?李希贵就注意到了:“在美国的中小学,课间基本是5分钟,还有的学校是3分钟、2分钟甚至1分钟,确定课间时间的长短,依据的是教室之间相隔的距离,只要学生能有足够的时间跑到下一个教室即可……在这样短的时间里,孩子们既要跑教室,又要去厕所,时间够用吗?”
  有意思吧!李希贵总是能够见人之所未见,思人之所未思。
  果然,连美国的校长都感到匪夷所思:这还算个问题吗?因为,“在美国的学校里,不管是什么时候,当然包括上课时间,只要需要,随时可以不需任何人的批准就可以到厕所去,他们甚至认为,这是人权的一部分”。
  原来是这样!小小的上厕所问题,居然关系到对少年儿童人权的尊重。
  再如,美国老师怎样记住学生的名字。就是在国内,又有谁会关注这样的鸡毛蒜皮呢?但李希贵关注了,他特意访问了哥伦比亚大学教育学院的泰德·莱戈教授,这位教授就有一个很有意思的课题:专门研究尽快熟悉学生、记住学生名字的方法。李希贵说:小事不小,它关系到师生关系的建立,关系到教学的效率……
  类似的观察和记录,构成了全书的主体内容。
  李希贵用他思想的解剖刀,把美国教育肌体上的毛细血管解剖开来,鲜明生动地展示在我们面前。

  挖掘细节中的教育真谛
  李希贵喜欢对比。他对美国教育细节的观察,总是巧妙地与中国教育联系起来:通过对比,发现差异。这种从细节出发的比较研究,让李希贵悟到了很多先前不曾悟到的教育理念———
  譬如,教师就是专家。在哥伦比亚大学教育学院,每当涉及到课堂教学的评价时,他们就会邀请普通的中小学教师以专家的身份介入到研究当中来。原来,在美国人的意识里,教师就是专家。甚至连校工、厨师也可以成为专家。
  譬如,不要让孩子们带着等第观念进入社会。长期以来,我们的教育总是按照学习成绩把孩子分成三六九等,我们甚至在班级里培养出了一批“职业班干部”……这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因为带着等第观念进入社会的孩子,心灵里很难长出民主平等的大树的。
  譬如,让孩子崇尚平凡。对比美国的教育,“我们的教育总是把目标定在天上,却并不怎么在意脚底下的道路。这种教育让我们的孩子希望成为伟人的多,希望轰轰烈烈的多,他们却似乎做不了平常的小事。让孩子崇尚平凡,脚踏实地,以感恩的心对待身边发生的平平凡凡,也许,世界会变得更加真实,当然也更加美好。”
  譬如,诚信要靠诚信来铸造;要让教师了解课堂以外的世界;给学生一些犯错误的机会;在选择中学会选择;让孩子从异想天开中升腾梦想;阅读不等于看书……
  这些闪烁着个性化光芒的教育理念,犹如晶莹剔透的珍珠,隐含在整部书稿之中,让我们读后如醍醐灌顶,心胸为之豁然。

  纠正对美国教育的误读
  说到中美两国教育,我们脑海里的第一印象就是美国学生没有学习负担,而中国学生的负担重得不得了。李希贵深入美国学校内部细致考察后发现:美国的中小学生同样有负担,美国的孩子同样要应付各种各样的考试。
  李希贵通过对一个叫比尔的四年级男孩的作业的研究发现,“美国孩子的作业并不像我们有些人认为的那样轻松无比。其实,要完成这些作业,他们常常要付出很多,有时也很辛苦,甚至做作业到深夜的事情也时有发生。但是,他们的作业常常是有趣的,充满创意的,与生活密切联系的,一旦有了结果,常常令孩子高兴不已。所以,有人说,美国孩子的作业多而不累,作业任务重而没有负担,说得不是没有道理。”
  如此繁重的学习压力,为什么没有招来学生的反对和社会各界的批评呢?
  “他们的回答是:在斯蒂文森中学,总共有上千个学生社团,还有应有尽有的选修课程。只要你喜欢,你总能找到适合自己的课程和团队。在自己选择的课程和团队里,过一种丰富多彩的中学生活,无论多么苦多么累,也心甘情愿。”
  “可见,美国的中小学教育不是没有艰苦,不过都是自己选择的艰苦,在自主选择的旗帜下,抱怨已经没有了理由。”
  自主选择的力量原来如此巨大!
  对美国教育,我们曾有许多误读;误读就意味着误导,所以说纠正误读本身也就意味着对教育改革的正本清源。从这个意义上讲,《36天,我的美国教育之旅》又有了另外一种独特的价值。

  由细节抵达文化
  李希贵徜徉在美国教育的美丽田园里,有滋有味、有声有色地观察着、采撷着,但他的目光并没有囿于教育,而是时不时投向教育之外的家庭、社会,并进而升华到文化的层面进行反思。
  朋友请李希贵看棒球比赛,赛场上气氛特别热烈,“比赛前唱国歌,全体起立,即使拄着双拐的残疾人,也站起来放声高歌;第六局之后,又是全体起立,齐唱《上帝保佑美国》……”
  这些场景表现了美国人强烈的“主人意识”———这就是积淀在美国人骨子里的文化意识。这种文化意识是如何形成的?带着这个困惑,李希贵到校园里去寻求答案,他终于发现:“美国人从儿童少年时期在校园里、在课堂上,早就收获了做主人的感觉。”每一个孩子在教室里,好像那就是他的天地、他的世界,他就是这个天地的主人。
  “而在我们的校园里,却经常会遇到这种情况:在课外口若悬河、说话很自信的一些学生,在课堂上面对着老师讲话时却唯唯诺诺,甚至噤若寒蝉。刚才在课堂上还是思维僵滞、呆呆的样子,一走出教室,却是又说又笑,活跃异常。原来,孩子们大都把教室看作是老师的教室,他们只是客居其中罢了。教室里有什么规矩,‘主人’有什么习惯,甚至怎么才能赢得‘主人’的欢心,都该认真小心地揣测、研究,因为,许多‘不识时务者’经常被老师赶出教室已经为大家树立了可怕的‘榜样’。”
  正是由于在我们的班级里,在我们的学校生活中,孩子们找不到自我,没有做主人的感觉;走上社会,他们同样也没有做主人的感觉———一个人总是处于一种被动的生存状态,他怎么可能主动去爱自己的家园、爱自己的国家、爱自己的民族呢?
  教育不是孤立存在的,最终支撑并决影响教育发展方向的力量是文化。《36天,我的美国教育之旅》一书从美国教育的细节出发,对比中国教育,发现差异,并进而升华到文化的层面,寻求问题的答案,这是这本书最大的价值所在。
  回到本文的开头,为什么中美两国的教育考察团,在互相考察了对方的教育之后,得出了相同但却不科学的结论?对比《36天,我的美国教育之旅》,我明白了:把注意力全部停留在对教育表层特征的关注上,却没有循着表层特征追寻内隐的深层的教育理念、教育价值,更没有深入追寻教育背后文化的作用和力量,这样的考察,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必然陷入误区。
  想一想我们的日常生活,我们的教育教学实践,又有多少努力陷入了这样的误区不能自拔呢?
       《36天,我的美国教育之旅》,李希贵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中国教育报》“教师书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5-5 05:58 , Processed in 0.132723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