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5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写作进步从形象和细节开始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5-4-30 13:25:2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写作进步从形象和细节开始
曹勇军
一、存在问题:概要式思维与泛化型表达
      目前,中学生口头和笔下表达的常态是一种概要式思维和泛化型表达,具体表现为叙事说理不细致、不具体,笼而统之,泛泛而谈,只是一个大的轮廓和框架。不善于细致地描写事物,让形象自身来说话,缺少对事物细部的捕捉、挖掘和描绘,尤其不善于运用细节来表情达意,使表达准确、醒目、有冲击力。这种概要式思维、泛化型表达方式,实质是思维的粗糙、感情的粗糙、心灵的粗糙。许多学生在生活中缺少生命的感动,缺少对事物的好奇和热情,躲在自我的世界中,用冷漠麻木的眼光看待生活。火热的现实生活、校园生活在他们的心中就是一个可有可无、若即若离的状态,在他们的笔下自然就呈现出浮光掠影、千篇一律、泛泛而谈的样貌。
      诗人多多曾给大学生讲兰波和顾城的诗,他问大家:“‘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来寻找光明’,这‘光明’是什么?”有学生回答:“光明就是光明啊。”再问,他们答不出,说:“顾城不好理解,没兰波好理解。”多多说他快顶不住了:“隐喻已经不存在了,他们刀枪不入啊!”(王小妮《2012上学记》)这说的是大学生的阅读状况,但反映的是一代人的精神状态。问题的普遍性还不仅仅表现在学生的写作中,他们的口语表达也存在着同样的问题。在一次交流会上,外交家吴建民和赵启正与大学生座谈,现场吴建民一再要求一个主持专业的学生举出他所说的“难以与领导沟通”的具体事例,得到的依然是一个笼统含糊、没头没尾、缺少细节的干瘪故事。除了几句有些耸人听闻的质问以外,没有其他的内容。最后吴建民得出一个结论,认为这一代孩子,一大通病就是看似侃侃而谈其实泛泛而谈,无法叙述一个生动的事例。
       应该说,这是我们现在社会的一个通病。诗人北岛曾一针见血地指出:“我们生活在一个没有细节的时代”,“意识形态化、商业化和娱乐化正从人们的生活中删除细节”。当今这个充满了浮躁、喧嚣、快捷、功利的社会,普遍存在着急于求成、一步到位、忽略过程、忽视细节的风气和心态,人们的感官和思维被各种耸人听闻的事件、言论、现场冲击着,疲惫不堪,而漠视了日常生活过程的庸常,忽略了平凡生活细节的静好。这不利于缓慢、曲折、反复历练的个体写作技能的学习和提升。北岛说:“我在大学教散文写作,让学生写写他们的童年,发现几乎没人会写细节。这是非常可怕的。”因为“没有细节就没有记忆,而细节是非常个人化的,是与人的感官紧密相连的。正是属于个人的可感性细节,才会构成我们所说的历史的质感。”(2010年10月13日《南方周末》)
       这也是中学语文教学乃至中学教育的一个普遍问题。语文教学,要么把课文剥皮抽筋变成几条干巴巴的抽象结论,要么做试卷提高应试技巧,缺少对生活的关注,对事物的欣赏,对细节的品味。今天,叙事能力,用形象叙事说理的能力,已成为人际沟通的一个关键能力,成为写作的一项基本能力。你观察孩子可以发现,语言的发育从说一件事开始,到说一个人,再到说明一个事物,再到说一番道理,有一个发展的过程。前面的基础不牢,后面的发展就受到制约。到了高中阶段,叙事能力对于议论文写作的基础意义显露出来。记叙能力不行,对事物及其细部的观察、体验不细致不充分,写议论文时,即物生发、缘事说理的能力就不行,写出来的东西缺少事物与情理水乳交融的熨帖形象,只会生搬硬套、生拉硬拽、穿靴戴帽、强词夺理,文章没有什么感染力和说服力。
      在我们这个时代,由形象以及细节支撑并表达出来的个体的独特性,已经成为一种稀缺的东西,成为阻碍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进而阻碍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的一大障碍。让学生学会用形象表情达意,显得重要而又迫切。
二、作文课例:用象说话(课堂实录)
刘伟
       导语:高手文章写得好,因为他们具有基本的写作意识,比如描写意识等。这种意识是渗入到他们骨子里的,无须多想,自然就会按照这种意识去做,写起来很轻松,文章质量有保证。今天,帮助大家培养一种写作意识——用“象”说话(板书)。
一、象之概念解释
       师:何为“象”?凡形之于外者皆称象,一般解释是“形状;样子”。我将其理解为“凡呈现出一定形状、形态者”。
二、象之作用体验
1、用象抒情含蓄深邃
       师:先问大家一个问题,如果让你用一句话表达你对某人或某地的思念之情,你会如何表达?
       生1:可以用浓重的抒情。
       生2:可以描写某人以前的音容笑貌,可以描写某地一些能勾起我回忆的情景。
       师:很好,(对生1)浓重的抒情未尝不可,但抒情也需要一个具体可感之物作依托,否则会不会显得空洞呢?(对生2)能说到描写,这很好。描写什么呢?这时就要抓住与自己的情怀相关某个“象”来写了。先来看一首小诗:
      绿兮衣兮,绿衣黄里(衣服的衬里)。心之忧矣,曷维其已!
                                                                             (《诗经 · 绿衣》)
此诗表达诗人对亡妻的思念之情,他是怎样表达的呢?
       生3:只是在描写他妻子生前穿的衣服,借此来抒发对他妻子的怀念之情。
       生4:一想到丈夫每天捧着妻子生前穿的衣服去看去想去流泪的场面,我就会鼻子一酸。
       师:说得好,我也有同感。此诗用了“象”,使感情表达更含蓄也更深邃了。若缺了前两句,就未免显得虚假了。
2、用象写景拓宽意境
       师:我们再来看下面一段话:(幻灯显示)
       淡淡的阳光照在小野花上,这到底是怎样的春天啊,走进这春天里,只会让人自惭形秽。
       这段话是我写的。你们感觉写得怎么样?
       生5:阳光、小野花这两个“象”都太普通了。
       生6:第一句只是普通的景,后面却抒了那么浓重的情,好像前后不相称。
       师:一句景,三句情,抒情语气又那么重,的确前后不太相称。可如果我一定要写阳光和小野花呢?怎样去描写才能使其意境更为开阔,才能让它撑起后面的情呢?
       生7:可以对小野花的颜色、形状等等进行细致的描写。
       生8:还可以通过想象,让这个画面再开阔一些。
       师:怎样使画面再开阔一些呢?
       生8:可以站在更高的视角去俯视,展现一幅五颜六色的野花满山遍野的画面。
       师:很好,两位同学为我们提供了开阔意境的两种方式,我这里借张晓风的优美语句再为你们提供一种方式。幻灯显示:
       阳光的酒调得很淡,却很醇,浅浅地斟在每一个杯形的小野花里。到底是一位怎样的君王要举行野宴?何必把每个角落都布置得这样豪华雅致呢?让走过的人都不免自觉寒酸了。
                                                     (张晓风《魔季》)
       生9:张晓风是借助“酒”“杯形”“君王”“野宴”等“象”,用比喻的手法描绘出一幅充满活力而又十分开阔的画面。
       师:这样一来,后面“不免自觉寒酸”也就不会显得生硬了。
3、用象说理深入浅出
       师:议论文是我们高中学习的重要对象,可否用“象”来说理呢?幻灯显示:
       这苦谛的人生呀!不管透过什么,透过灵命双修或透过灯红酒绿;不管走过什么,走过权势名利或走过潦落暗淡;不管穿过什么,穿过文史哲学或穿过酒色财气……人生本质的苦都不会改变,对于穷人和富人来说,人生是一样的苦呀!
                                                             (林清玄《最苦的最美丽》)
      师:请评价画线句。
      生10:比较平白,跟前面那种比较有文采的语言风格不太一致。
      生11:我认为说理最好不要直接去告诫,而应该让读者先有个体验,然后再去悟人生哲理。
       师:这句话“深入”了,却未“浅出”,所以说服力就有所欠缺。怎样才能让说理深入浅出,更令读者信服呢?还是来看看林先生的原文吧。幻灯显示:
       在棚架上的苦瓜,放在富豪的餐宴,与鱼翅燕窝同席,或放在穷人的饭桌,与咸菜豆腐共枕,滋味都是一样的苦呀!
       师:谁再来品赏一下?
       生12:“苦瓜”这个象选得真好,“同席”“共枕”,词用得妙,让读者去想像,去体验,自然就认同了要说的理。
       师:很好。用象可以使说理深入浅出,也更有说服力。
三、象之运用两要求
       师:用象来作文有这么多的好处,那么是否用了象就能产生好的效果呢?用象也要遵守规约,不可滥用。
1、用象要恰当、生动
       幻灯显示:但至少,我们每个人都会努力寻找。寻找真正值得一起奏响情感、理想、追求的美妙乐曲的同行者。就像梅花渴望一阵能考验自己的寒风,就像柳絮渴盼那来自柳树的眷恋,就像荷花渴求一汪湖水。因为有了共鸣,一切艰难的摸索前行便有了完美的诠释,因为有了共鸣,才不会在高百尺的“危楼”上独自体味摘星的苦楚。让阳光照进生命,生命将因共鸣而温暖。
                                                                          (《生命需要共鸣》)
       师:画横线部分看起来真的很有文采,你们觉得呢?
       生13:题目是“生命需要共鸣”。梅花与寒风好像并不是共鸣的关系。可改为梅花渴望雪。
       生14:柳絮渴盼柳树的眷恋,跟儿女盼母亲的情感相仿,应该也不是共鸣的关系。柳絮跟欣赏他的人倒可以说是共鸣的。
       生15:荷花渴求湖水,因为它希望以水相照,尽显其美。这句好像是可以的。
       生16:这里的梅花、柳絮、荷花都少了些特色,若能加一些修饰语,比如到处纷飞的柳絮,凌寒独自开的梅花等等,就好了。
       师:前两句的问题就是不恰当。用象要考虑到文章主旨,考虑到整段的意图。第三句是
       恰当的,但细细推求下去,未能抓住“象”的状态来写,未能表达出“共鸣”二字的意蕴。这是一位你们学长作文中的句子,我们看看原句。
       幻灯显示:就像傲骨嶙峋的梅花渴望一场纷繁浩大的白雪;像悠扬待飞的柳絮渴盼一阵奔放的春风;像含苞欲放的菡萏渴求一汪满含诗意的湖水……
   (圈出“傲骨嶙峋”“纷繁浩大”“悠扬待飞”“奔放”“含苞欲放”“满含诗意”等词以突显其重要性。学生看了后若有所悟。)
2、用象要力求新颖独特、有个性
       师:有些文章用象用得也还算恰当,而且文章的“象”处处皆是,可读来总是觉得索然无味。我有时也感到很奇怪。下面我出示几句同学们以前写的句子,我们一起来找找原因。
       ①他的愿望就是要与她结为连理,直到海枯石烂。
       ②他准备退缩时,却突然看到了那根石头缝中的小草……
       ③时光匆匆如流水……花谢了,我的青春也零落了……
       生17:第①句海枯石烂云云太没特色了,还不如“冬雷阵阵,夏雨雪”之类来得新鲜。
       生18(笑):第②句又是小草,连我都看烦了,更何况是老师。
       生19(犹豫):第③句我觉得还可以啊,用“流水”“花”这两个象来表现时光的流逝感,要不然又怎样去表达时光的流逝呢?
       师:同学们说得有理。前两句确实太没特色,第③句倒很像一些古诗的句子。真的就没有其他的表达方式了吗?我们来看徐志摩的一首诗。幻灯显示:
       匆匆匆!催催催!
       一卷烟,一片山,几点云影,
       一道水,一条桥,一支橹声,
       一林松,一丛竹,红叶纷纷。
       艳色的田野,艳色的秋景,
       梦境似的分明,模糊,消隐——
       催催催!是车轮还是光阴?
       催老了秋容,催老了人生!
                                                                 (徐志摩《沪杭车中》)
       师:请一位同学读一下这首诗,然后品赏。
       生20:刚才读第一小节的时候,连续的短句连续的象的运用,让我有一点收不住的感觉。时光流逝的无奈,在“读”中自然而然就感觉到了。
       生21:我刚才在读第一小节时有意控制了速度,感觉自己仿佛就坐在火车上,从车窗闪过的就是那烟、山、云影,等等。
       生22:坐在火车上的感觉不就是人生的感觉吗?在烟、云影的匆忙消逝中,我们也在快速地往前走,想留也留不住。有这一节作铺垫,第二小节的“催”的感觉就出来了。
       师:所以,写时间匆匆又何必一定写落花呢?又何必就要说“白驹过隙”呢?志摩临景取象成佳诗,我们也可以借助自己生活中特别的“象”来表达自己的感情啊。这样写出来的句子必然是比较新颖、独到的。
四、用象说话演练
       师:请拿起你的笔写写“你”的高中生活或者“你”对高中生活的理解体悟。要求用“象”来表达。
讲评选段一:
       仰望着老师——唾沫横飞,说话速度之快,令人叹为观止。一问时间,与下课距离还甚为遥远。表上的分针像是死的,总是停在那一点,秒针像是忘了吃“早餐”似的,有气无力地吞吞前进。终于明白“一个巴掌拍不响的道理”:即使老师的讲话速度如光速、即使我盼望下课的心如太阳般炽热,时间还是以它那种要死不活的速度缓慢前进,漫长得如同极点的极昼极夜没有尽头,24小时之后看到的依旧是太阳或月亮
       生23:此篇借助分针秒针这些实体的象,和光速、太阳等想像中的象,用比喻拟人夸张等手法表达出了我们对下课铃声的期待,当然他写的一定不是这节课。(学生大笑)
讲评选段二:
       这是一条没有名字的,却架在北大门与教学楼之间,从朱自清(注:指我校主路边的朱自清雕像)的角度来看,它好似一曲小溪,在篮球场平原与宿舍五指山(注:指学校五个宿舍楼)的夹缝中自他眼前流过,有时校门是尽头,有时教学楼是尽头。   
       这条路,算不上宽,却也挤得下千百个学子,说不上富丽堂皇,却也簇着两路的花草。路旁儿,更是几棵不知名讳的大树,给小路增添了几分林荫小道的情趣。纵然是小路旁资历最深的鸟儿也记不清小路上曾踏过多少脚印吧。早晨、黄昏、傍晚,我们恰似命中注定般地与小路相遇……
       生24:此篇以“路”这个象为核心,又牵扯出其他的一些我们常见的象,勾勒出的就是我们日常的学校生活图景。构思很巧妙。我推荐这篇。
师:很好,这节课主要目的就是帮助同学们养成“用象说话”的写作意识。相信同学们以后继续有针对地锤炼,必能提升自己的作文境界。
(浙江省温州中学)
三、寻找对策:既要治病,又要救人
       刘伟老师的“用象说话”是一次成功的作文指导课。他敏锐地发现了学生写作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开发设计了这节作文课的内容,训练指导有针对性,借助实例,不空说道理,或对优秀文句进行品读,或用自己改写的语句与大家的原句比较,或让学生反思以前所写语句,或当场演练限时完成,通过丰富多样的读写实践活动,让学生生成自己的写作经验,把作文课上到了学生写作发展最需要的关键点上,切实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结合刘老师的课例,针对目前中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我们可以进一步思考、探索解决问题的对策。
       第一,“用象说话”是一种思维方式。这种思维的特点是“设法寻找客观应和的事象”(艾略特语),寻找运用能更充分表情达意的事物、画面、镜头或细节,取得最佳的表达效果。比如我们一般人说一个经历文革的老知识分子,往往说“他很正直,有骨气,能屈能伸,宠辱不惊,用豁达幽默的态度直面人生苦难”这样干巴巴概要式的几句话,可人家作家刘震云写北大吴组缃老师却是这样写的:“他镶着一颗牙,抽中华烟。他比较自己和老舍的区别。他说:‘老舍先生四九年之后是一直受宠的,我一辈子没有受过宠。比这更重要的是人格。老舍先生是要脸的,我是不要脸的。所以当一个人忽然不受宠的时候,他跳了太平湖。当他跳太平湖的时候,我每天在北大打扫厕所。我是北大打扫厕所里面打扫得最干净的人。’这就是吴先生。”全是具象化思维,全是镜头式语句,全是细节性语句,短短几句话,人物便栩栩如生,如在眼前。课例中选了例子,表面上看,是教学生遣词造句、炼句炼意的方法,实际上是一种思维方式的训练和思维品质的提升。这里还想补充一点,用象思维还有一个往往被人忽略的好处,有时感情激荡心胸可又说不清楚,或者说出来也不是心里原来想的,这时有效的方法是利用鲜明生动的形象引发驱动自己的想象和思维,通过景、人、事、物的描写,把要表达意思“隐藏”寄托其中,用“不说出”代替“说不出”,取得比较好的感情表达效果。我相信,课例中所举张晓枫和林清玄的语句,不仅“象”意盎然,也是作者写作中激发想象驱遣语言的内在精神动力。
       第二、用象说话,可以起到抒情含蓄蕴藉、写景拓宽意境、说理深入浅出的表达作用。可课例选择的语料,基本上是自然风光、山水风景,仅仅用这样的语料还显得单一,也容易给学生造成一种误解,以为只有这种自然风光、山水风景才能够使文章形象、生动,表情达意更有力量。可以适当补充一些用象强化议论的例子,破除学生只知议论文写作论点论据论证“三部曲”的狭隘理解,提升他们的议论能力和境界。比如下面的例子就很精彩,在感性的描写中蕴含巨大的理性思辨力量,可以培养学生议论文语言锤炼的意识。孔子:“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黑格尔:“玫瑰灿烂绽放的瞬间,并不逊于高山的永恒”,别林斯基:“美是一个人灵魂里散发出来的香气”,康德:“有两种伟大的事物,我们越是经常、越是执著地思考它们,我们心中越是充满永远新鲜、有增无已的赞叹和敬畏——我们头上的灿烂星空,我们心中的道德法则”等,这些脍炙人口的语句,运用形象乃至细节来带动议论,是深刻的思想,又充满了感性的光辉,形思兼备,这才是最高境界的议论。名家不仅运用形象增加议论的深度,使议论具有意境美,甚至在文章题目的拟定上都运用象化思维和手法。鲁迅有一篇文章,题目叫《魏晋风度与药及酒之关系》让人过目难忘。他抓住了“药”、“酒”这两个典型的象,从而把握了宏大而又玄妙的魏晋风度。记得著名作家孙犁去世时,《中华读书报》曾发表过一篇纪念文章,题为《一面迎风却不招展的旗帜》。这个题目精彩。“旗帜”很具象,而“迎风却不招展”很好地概括出了孙犁先生一生为人为文低调而又坚守的可贵品质,让人感慨良多。
第三,要让学生多读充满具象感、细节感的文字,提高他们捕捉、选择核心形象的眼光。张中行先生有一句写作的经验之谈,“写文章第一步要‘捉’,‘捉’住之后才是‘绘’”。(《诗词读写丛话》)捕捉、选择鲜明生动形象和细节的能力,是写作者首要的能力。怎样提升学生的捕捉、选择能力?在本课例中,刘老师安排一个环节,但不够突出。从课例中引用的例句来看,不少就是细节描写,因此不妨从细节这个角度再加以拓展,语料选择再丰富一些,兼及社会生活、世相百态,让学生摘抄、揣摩、借鉴、学习,化为自己的能力。写作如浇花,浇水要浇透。这些充满感性细节的文字,课文里就有不少,从阅读的角度看与从写作的角度看,不完全一样,会受到新的启发。教学中可以摘出,从写作的角度加以二次细品细读。
      更要带领学生课外阅读,把好的句段及时地推荐给学生,或者同学互相推荐,养成欣赏并乐于用形象以及细节来表情达意的追求和习惯。像下列句段中的形象细节,镶嵌在文章起承转合的关键部位,与其他语句形成映衬对比渲染等语义关系,品味咀嚼后,其语句内在肌理节奏定会内蕴于心,暗中引导学生写作的进步。
        我,坐在斜阳浅照的石阶上,望着这个眼睛清亮的小孩专心地做一件事;是的,我愿意等上一辈子时间,让他从从容容地把这个蝴蝶结扎好,用他五岁的手指
                                                             (龙应台《孩子,你慢慢来》)
       我要用文字重建一座城市,重建我的北京——用我的北京否认如今的北京。在我的城市里,时光倒流,枯木逢春,消失的气味儿、声音和光线被召回,被拆除的四合院、胡同和寺庙恢复原貌,瓦顶如排浪般涌向低低的天际线,鸽哨响彻深深的蓝天,孩子们熟知四季的变化,居民们胸有方向感。我打开城门,欢迎四海漂泊的游子,欢迎无家可归的孤魂,欢迎所有好奇的客人们。
                                                                   (北岛《我的北京》)
       龙应台笔下这个段落,抓住特定时间、孩子的眼睛、等待的时间,以及孩子五岁的小手指,加之运用于结尾段,鲜明突出地表达了作者的教育理念和追求;而北岛这篇《城门开》序言中的文字,也因为这组富有地域个性和质感的排比句,把他对儿时记忆中老北京的眷恋和眼前“无家可归”的感慨叹息,充分表达出来,让人读后为之动容。
       第四,要让学生通过核心形象和细节的学习、培养自己的心胸和气度。核心形象和细节往往是一种充满想象力的发现,并不都是睁着大眼睛观察所得。而给你这样的想象的触发力量的,是你的心胸气度,是你对生活的认识、对生命的感悟,对人生的追求。充满形象、细节的文字,往往给人一种实感,是真材实料,特别有人生的分量。因为它揭示了真相,抒发了真情,传达了真理。它是技巧,但不能简单以技巧目之。苇岸曾在一则日记中分析过托尔斯泰的一段充满了意象的句子,他的感悟给我们启发。“‘在黑色的燕麦地里密密放着淡色的燕麦垛。两个农民在割燕麦,燕子在飞舞。院子旁母鸡在草丛里觅食。畜牧群在翻耕过的休闲地和割过庄稼的地里。’这是托尔斯泰笔记本中的一段描写。外在事物最直接的描写,在反应与被反映者之间最短的距离,最自然的词汇像流水那样随低地而行。这样简简单单地描写,如果不是舍弃了聪明、虚伪与做作,胸襟像宇宙那样吐故纳新,感情如地狱一样,富于大的若愚一般的智慧,与人类同命运的人,是写不出来的。”在另一则日记中,他又重复引用这句话,感叹道:“看到这样的谚语,连我们自身也倍感伟大高贵”。
      因此,我们在思考解决学生概要式思维与泛化型表达问题的对策时,既要有具体的解决办法和策略,又要超越办法和策略,着手营造有利于学生精神成长的写作生活、语文生活,这样才能比较彻底地解决问题,让学生获得真正的进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5-21 14:55 , Processed in 0.104422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