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613|回复: 1

现代史上10位文学造诣很高的科学家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5-3 07:08:2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现代史上10位文学造诣很高的科学家                                                             (2015-04-16 10:23:10)  来源:李子迟博客
许多在中国近、现、当代史上留下过浓墨重彩的德高望重的老一辈科学家,都具有颇高深、广博的文学造诣。这是因为,当时的知识分子,不管后来是学习什么专业、从事什么职业,均家学渊源很深,基本上念过私塾,甚至父母也都有很高的旧学功底,而使他们受到很好的传统文化教育,有很扎实、丰厚的国学知识;民国时期中国的高等教育注重通才培养、全面基础(其实那才是真正的素质教育),反对并抵制专科的、功利化的教育方式;当时的大学里,乃至社会上,比较推崇人文情怀,有很好的人文环境。
而在新中国成立以后,由于众所周知的体制特色,中国的家学传统被摧毁,旧学文化早在“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就大受破坏,到新中国更加被打倒;大学教育过于专科化、功利化,过早分科;整个社会缺乏人文环境、过于推崇科学技术。因此,学文科的不懂得理科,学理科的更没有人文基础了。
不管是专才、偏才也好,还是通才、全才也好,只要是真正的人才,只要有真正的才干,都应该合理地得到父母、老师、单位、社会的引导、培育、尊敬和重用。
下述10位现当代教授科学家,他们的文学造诣就很高深,并不亚于许多成名的文学家。
1/著名数学家、文史专家、诗人、书画家郑桐荪
                                 [url=http://photo.blog.sina.com.cn/showpic.html#blogid=4fc7197d0102voq6&url=http://album.sina.com.cn/pic/001szZx3ty6RDOoBeBn9d]
    李四光(1889—1971,蒙古族,湖北黄冈人)自幼就读于其父李卓侯执教的私塾。14岁那年告别父母,独自来到武昌报考高等小学堂。在填写报名单时,他误将姓名栏当成年龄栏,写下了“十四”2个字,随即灵机一动,将“十”改成“李”,后面又加了个“光”字,从此便以“李四光”传名于世。
李四光有着很深的国学基础,不光散文写得好,旧体诗写得好;即便是地质学的论文,同样写得“有声有色”。他的音乐造诣也相当深厚,尤好小提琴。他在巴黎写的一首小提琴曲《行路难》,是中国人创作的第一首小提琴曲。李回国后曾请音乐家萧友梅过目提意见。这首提琴曲写于1920年,在近80年之后的北大百年校庆晚会上,第一次得到公开演奏。它的面市,修正了马思聪是中国最早的小提琴曲作者的说法。
他曾撰有一诗悼念其学生:“崎岖五岭路,嗟君从我游。峰峦隐复见,环绕湘水头。风云忽变色,瘴疠蒙金瓯。山兮复何在,石迹耿千秋。”短短40字,堪称语简情深,感人肺腑。
3/著名教育家梅贻琦
竺可桢(1890—1974,浙江上虞人)幼时聪明好学,从2岁开始认字。他的大哥是一位从事语文教学的秀才。在家庭的影响下,他从小就在私塾里读书,学习十分勤苦。
他自幼秉性温和,做事勤勤恳恳,有一种常人难以想象的毅力和韧劲。他年轻时即掌握了英、法、德3种外语。新中国成立后,年过60岁的竺可桢,根据工作需要又开始学习俄语,一直坚持到70岁,终于能阅读俄文资料。
其做人原则、求是精神是“排万难冒百死以求真知”。其处世原则是“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在其所著的内容丰富、文字通俗的著作《物候学》中,引用了大量的中国古典诗歌,其中包括李白、杜甫、刘禹锡、王之涣、陆游等名家的诗篇。如引陆游诗:“平生诗句领流光,绝爱初冬万瓦霜。枫叶欲残看愈好,梅花未动意先香。”
自1916—1974年的半个多世纪中,他坚持带头进行科普工作,撰写科普讲稿、文章约160余篇。他的《大自然的语言》与《沙漠里的奇怪现象》是初二课文。
他的论文《论江浙两省人口之密度》、《北宋沈括对于地学之贡献与纪述》、《论以岁差定〈尚书·尧典〉四仲中星之年代》……专业知识与文化知识都很渊博。
从1917年在哈佛大学读书时开始,他养成了记日记的习惯,其中又主要记录了气象研究的各种资料。由于战乱,只保存1936年到1974年2月6日的日记,共计38年37天,其间竟然1天未断!这些日记,页页蝇头小楷,一笔不苟,共计800多万字,令人叹为观止。直到他去世前一天,还用颤抖的笔,在日记本上记下了当天的气温、风力等数据。
1938年,他的前妻张侠魂与儿子因患痢疾不幸逝世后,遭到沉重的打击,痛苦异常,在日记中写下《挽侠魂》等诗多首。其中有依陆游《沈园》诗原韵吟成的悼亡诗:“生别可哀死更哀,何堪凤去只留台。西风萧瑟湘江渡,昔日双飞今独来。结发相从二十年,澄江话别意缠绵。岂知一病竟难起,客舍梦回又泫然。”从中可以看出竺可桢对妻子的一片深情。
竺老75岁那年,还手录过陆游的著名诗句:“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功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须躬行。”旨在律己策人。
有人认为:“他的人品一如他老家绍兴的白墙黑瓦,一派日月山川般的磊落明静”。
5/著名物理学家、戏剧家、社会活动家丁西林
                             [/url]
丁西林(1893-1974),原名丁燮林,字巽甫,江苏省泰兴县黄桥镇人。1913年毕业于上海交通部工业专门学校 ([url=http://baike.baidu.com/view/2784.htm]上海交通大学前身),次年入英国伯明翰大学攻读物理学和数学。1920年归国,历任北京大学物理系教授和主任、国立中央研究院物理研究所所长。1948年当选为中央研究院院士,并任研究院总干事。1955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1958年任中国科协副主席。1960年后历任文化部副部长、中国对外文化联络委员会副主任、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副主任、北京图书馆馆长、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副主任等。
丁西林曾以热电子发射实验直接验证麦克斯韦速度分布律;设计新的可逆摆测量重力加速度值;研究不同空气压力对摩擦起电的影响及电网络行列式的一般性质;对中国传统乐器——笛进行了改进;主持创办南京地磁台;晚年研究“地图四色问题”。他还在建设北京大学物理系、中央研究院及创建该院物理研究所方面都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丁西林自幼喜爱文艺,留学期间阅读了大量欧洲戏剧、小说名著。归国后从事业余戏剧创作,成为“五四”以来致力于喜剧创作的有影响的剧作家之一。他一共发表了10部剧作,其中7部是独幕剧。这些喜剧有着较高的艺术成就,堪称上乘之作,集中体现在《一只马蜂》、《压迫》、《三块钱国币》和《等太太归来》中,包括独特的戏剧观念,别出心裁的结构,对欺骗、朦胧与多义的嗜爱,机智、简洁、幽默的戏剧语言等。
6/著名桥梁工程学家、教育家茅以升
                             [/url]
7/著名数学家、教育家苏步青
                                                    [/url]
顾毓琇(1902—2002),字一樵,江苏无锡人。学贯中西,博古通今,一生充满传奇。
他自1915年到1923年在清华学校学习8年。后到美国留学,仅用四年半时间,就获得麻省理工学院科学学士、硕士、博士3个学位,创造麻省理工学院记录,同时也是第一位获得该校科学博士学位的中国人。他是国际上公认的电机权威和自动控制理论的先驱。
他是清华大学工学院创始人之一(1933年,院长)、长沙临时大学(西南联大前身)首任工学院院长,并创建清华大学电机系(首任主任,1932年)、无线电研究所(首任所长)和航空研究所(首任所长)。此外,他还是中国电机工程师学会及上海戏剧专科学校(今上海戏剧学院前身)创始人之一,是中国黄钟标准音制定者;还担任过中央大学校长与工学院院长、浙江大学电机工程科主任、国立政治大学校长、国立音乐学院(今中央音乐学院前身)首任院长、国立交响乐团首任团长、国民政府教育部政务次长、上海市教育局局长、中国电机工程师学会会长、中国工程师学会副会长等职;还是江泽民、朱镕基、钱伟长、曹禺等人的老师。晚年任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宾夕法尼亚大学教授。
作为诗人,顾毓琇一生创作词曲歌赋7000余首,出版诗歌词曲集达34部之巨,是中国历史上仅次于陆游的高产大诗人。作为佛学家,他的英文巨著《禅史》和多部佛学研究专著深受国际佛学界重视。
顾毓琇早在清华学校上学时,就显示出了过人的文艺才华。他广泛地参加了校内的各项文艺活动。1920年秋,他才18岁时便开始翻译国外短篇小说,到1921年底共完成12篇。1921年初翻译国外戏剧两篇:即柴霍夫的《悲剧者》和洛斯的《一个囚犯》。是年3月组织“清华小说研究社”。1921年清华文艺社成立后,任小说组组员兼戏剧组主席;清华戏剧社成立后,任社长。1922年,他开始较多地写作白话散文。是年编成四幕剧《孤鸿》,后载《小说月报》上。1922年秋至翌年初春,完成中篇小说《芝兰和茉莉》;经郑振铎推荐,由商务印书馆付印,为文学研究会丛书。1923年4月他编完三幕剧《张约翰》,同年6月由1923级公演,参加者有梁实秋、吴文藻等。
9/著名数学家、教育家华罗庚
才离世两年的“导弹之父”钱学森(1911—2009,原籍浙江杭州,生于上海,3岁后随父母在北京度过了童年与少年时期)曾说:“科学家不是工匠,科学家的知识结构中应该有艺术,因为科学里有美学。”
同时,他本人就具有很好的艺术造诣和文学修养。
钱学森和妻子蒋英(女高音歌唱家)婚姻美满,夫妻恩爱。在一般人的印象里,搞科学技术的和搞艺术的,中间隔着很远的距离。但是,在钱学森的家里,情况则完全不同。他们不仅感情甚笃,而且在艺术上、事业上也有共同语言。他们爱弹钢琴、拉小提琴,热爱欧洲古典音乐,有很丰富的内心世界和生活情趣。钱曾感谢妻子说:“……正是由于她为我介绍了音乐艺术,使我丰富了对世界的深刻认识,学会了广阔的思维方法。”
钱学森去世后,“钱学森之问”成为中国教育界有识之士关注的焦点。钱老曾经提出的一个问题,震撼了所有人:“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这个被称为“钱学森之问”的问题,引起上至国家领导人下至普通学生的深思。
个人语录:“我姓钱,但我不爱钱。”
“我的事业在中国,我的成就在中国,我的归宿在中国。”
“难道搞科学的人只需要数据和公式吗?搞科学的人同样需要有灵感,而我的灵感,许多就是从艺术中悟出来的。”
“高等学校的学习,是打基础的时期,应该强调学好基础课程。”

 楼主| 发表于 2015-5-5 12:27:38 | 显示全部楼层
汪丁丁:为什么跨学科教育重要?

生活就是一连串问题的求解过程,关键是,你不可能知道你将遇到哪些问题。并且,对你的幸福感至关重要的是,这些问题有不同的求解路径,而且每一路径都向着未知敞开——G.L.S. Shackle 认为这样的不确定性(惊讶)是幸福感的必要条件,谁愿意消磨在完全确定的人生里呢?当然,假设生活充满着不确定性,你仍能为你的生活做一些准备,那就是开发你自己求解未知问题的能力。这种能力,在孔子和苏格拉底的时代,被希腊人恰当地称为“phronesis”(实践智慧)。伽达默尔的论证是,普遍理性只有落实到具体情境中才是真正的理性和有力量的理性。嵌入于情境的理性,哈贝马斯称为“situated reasoning”。因此,实践智慧与我多年来讲解的行为经济学的“情境理性”(又曰“依赖于情境的理性”或理性的“情境依赖性”)完全一致。当我们说一项知识在特定情境内是正确的时候,也就意味着我们提醒自己这项知识在其它情境内可能是谬误的。在思想史视角下,这是批判性思考(critical thinking)的起源。

康德意义上的批判性思考,是为任一理论或观念划出适用的界限。越出了适用性的界限,真理就成为谬误。所以,批判性思考的任务是建立理论或观念的反例,因为每一反例都是一根界桩。常识以及由常识构成的历史(思想的和行动的),往往成为真理与谬误的最佳参照系统。历史是一些已经发生了的情境,并且这些历史情境的幸存者已将他们的实践智慧留给后代。因此,当我们从事批判性思考时,我们从历史学习实践智慧并逐渐对历史有了敬畏感。历史从不重复,历史是开放的,从任一历史情境,只要改变问题求解的路径,就可能改写历史。也因此,历史是一连串偶然,历史是一连串“黑天鹅事件”。这里,黑天鹅事件通常被定义为“罕见但致命的事件”(rare and vital events)。注意,这一定义里再次出现了“生命攸关”这一语词,它意味着关于黑天鹅事件的知识,必须从人们的短期记忆转入长期记忆。生活就是这样的一连串生命攸关问题的求解过程,值得回味的生活,是一连串黑天鹅事件——偶然发生的小概率事件,却改变着生活的路径。

跨学科教育,我们在招生简章里宣布,是“问题导向的”而不是“教科书导向的”教育。如上述,生活就是一连串问题的求解过程。问题导向的教育于是返回生活教育,或如陶行知先生所言,是以生活为核心的教育。所以,生活是教育的核心,常识是教育的基础,批判性思考能力是教育考核的标准。

当问题本身来自生活时,当生活本身是一连串黑天鹅事件时,怎样求解问题?首先,改变我们对知识的态度,知识不再被视为是静止的一堆概念(可以死记硬背)。在实践智慧的视角下,知识是鲜活的过程,知识过程与人生感悟永远纠缠在一起(参阅汪丁丁,1998,《读书》,“知识过程与人生感悟”),所谓“融入生命的知识”。以往应试教育培养了太多的优秀学生,他们太习惯于在课堂上问我:老师,那么,这一问题的解答是?有鉴于此,我特意要提出一些不可能有确定解答的问题,我特意要告诉学生,习惯于思考没有确定解答的问题,正是跨学科教育的本质特征。如果生活问题永远有必然正确的解答,生活在必然性之中,谁还可能有幸福呢?人之所以成为人,因为人的问题永远向未知开放,于是有独立之精神与自由之思想。静止的无生命的知识,借用王阳明的批评,与行割裂,终不是知。真知与生活是合一的,借用许茨的“社会科学概念”定义,是基于常识的再建构,是对生活保持敏感性的知识。所以,我们的跨学科教育同时就是将静止的知识改造为对生活保持敏感性的知识。

其次,我们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界定每一知识的合理范围,并通过这样的批判性思考初步确立人类知识版图里每一知识模块的轮廓。哈耶克《感觉的秩序》论证,脑的基本功能是为体验分类。改造静止的知识,就是改变每一位同学头脑里已有的关于世界的被误以为固定不变的分类。从此,任何观念必须对生活保持敏感,而且也据此而从短期记忆转移到学生们的长期记忆里,这恰好就是心理学家所说的“暖记忆”(场景记忆)——也因此,人类有了“历史感”(或“时间”)。跨学科教育不承认任何固定不变的知识版图,因为,随着每一位学生认知能力和理解能力的演化,他头脑里的观念拓扑也在改变(参阅汪丁丁,2001,《经济研究》,“互补性,概念格,塔尔斯基不动点定理”)。一方面,对他的生活保持敏感性的知识,在他头脑里观念拓扑内的模块边界在演化。另一方面,借助课堂讨论、小组讨论和其它切磋知识的方式,在同学们各自不同的观念拓扑之间可以形成主体间客观的知识。后者,成为跨学科教育对学生进行考核及试卷设计所必须的知识论基础。更重要的是,合作而非竞争,成为每一位学生正确知识的制度条件。很明显,对学生而言,应试教育是一种激烈竞争的制度。在我们的教育实验中,跨学科教育已成为一种鼓励合作的制度。下面的试题,出自2014年6月21日每组四人的考生面试(请注意这些问题的开放性):

请先审阅考题,4分钟之内,可以提问。然后,你们在主考老师面前放大声音自由讨论,争取在25分钟之内,注意,通过论证,获得更清晰的见解。保持沉默将导致你们全组被淘汰,你们每人的得分取决于:(1)与他人合作求解问题的能力,(2)表达不同于已表达过的观点的能力,(3)激发同伴想象力的能力。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于1914年,距今整整百年。根据德鲁克的回忆,欧洲三分之二以上的精英死于这次战争。西方知识界领袖们,著名者如罗素,由此意识到了“西方的衰落”。当时,中国知识界的领袖们,著名者如梁启超,也意识到中国不应走西方毁灭之路。一百年过去了,中国在改革开放与经济发展的道路上已走得相当远。最近,诺贝尔经济学家斯蒂格利茨在北京劝告中国领导人,中国人不可能也不应当像西方人那样生活。因为,地球无法承受如中国这样大规模的西方化运动。你认为中国怎样才可避免重蹈西方毁灭之路呢?或许,你认为西方已摆脱了一百年前的毁灭之路?为什么你这样认为?难道一百年前引发了世界大战的那些因素,今天不存在了吗?哪些因素不存在了?哪些因素仍存在?

在如上形式的考试中,有一位考生表现了典型的应试教育优秀考生的能力——不仅知识全面而且出口成章,这位考生迅速说服组内其他三位考生将原本应整体讨论的问题分解并依照这些问题在考题中出现的顺序开始讨论。但是如此的表现,完全不能满足我们在提示中写明且连续两年公布了的三项能力考核。因为,这位考生习惯于竞争而我们考核的是与他人合作求解问题的能力和激发同伴想象力的能力以及与这两种能力密切相关的表达不同于已表达过的观点的能力。

第三,跨学科教育关注观念拓扑之内各知识模块之间的关系而不很关注每一知识模块内部的细节。因为,如德鲁克所言,在知识社会里,最重要的不是知识而是判断正确知识的能力。知识模块内部的细节,尤其在知识爆炸的时代,可谓瞬息万变。但知识模块之间的关系,可以长期保持稳定,前提是贯串这些知识模块的基本问题不变。人类的生活世界每时每刻涌现出无数问题,但在每一特定情境内,只有少数问题被认为是重要的或有意义的。跨学科教育的主旨是:培养学生在特定情境为求解重要问题而需要的关于正确知识的判断力。

跨学科教育的教学方法,基于上述,于是有两大原则:1)时刻返回生活常识的原则,宁可拖延课时,绝不放弃知识对生活的敏感性;2)批判性思考的原则,必须尽可能多地安排课堂讨论,为此必须增加课时,为每一重要观念界定合理范围或讨论使这一观念悖理的反例。凡满足这两大原则的知识,就称为“正确的知识”或对生活保持敏感的知识。不如此,就是不正确的知识或丧失了生命力的知识,也称为官僚化的知识。这是实践智慧视角下的知识分类,据此,我们定期考核学生的知识,力求判断他们的知识在多大程度上保持着对生活的敏感性以及在多大程度上继续着应试教育的官僚化。如前述,知识过程与人生感悟,于是成为跨学科教育的双重内容。

这样的考核,由于不承认任何固定不变的静止的知识,故而不可能用任何应试教育头脑来应对。在这样的考核中,为达到令人满意的成绩而采取的应对策略,是保持在任一特定情境内识别正确知识的能力,称为“关于正确知识的判断力”。当然,这一能力的开发与保持,恰好就是跨学科教育的主旨。因此,我们说,跨学科教育的考核标准与教学方法,二者之间是激励相容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3-29 20:36 , Processed in 0.142303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