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0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孙双金的“名师”之路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5-5-17 06:04:3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孙双金的“名师”之路
朱 斌

一、走近“名师”孙双金

  孙双金,现南京市北京东路小学校长,江苏省小学语文特级教师,“情智教育”的倡导者。他是活跃在当今小学语文界中的佼佼者,对语文教育有着独特的领悟和见解,其课堂教学严谨而不失潇洒,灵动而兼得高效,著名语文教育专家袁浩先生曾这样评价:“潇洒不失严谨,灵活而又扎实,把教学活动成功地引入艺术殿堂,引人入胜,拨人情弦,独辟蹊径,这就是孙双金。”孙双金正在“情智语文”的道路上跨出自己的又一步,他提出的“情智语文” 特征是:心中有情,目中有人,脑中有智,手中有法。心中有情,课堂就会未成曲调先有情,道是无情却有情;目中有人,课堂就不会只见教案,不见学生,只见教师,不见学生,只见书本,不见生命;脑中有智,语文课堂就会山重水复,柳暗花明,就会拨云见日,茅塞顿开,就会峰回路转,豁然开朗;手中有法,课堂就会深入浅出,就会循循善诱,就会因材施教,就会让学生欲罢不能。
  孙双金在小学语文界的声誉,使他成为江苏省教育学院王铁军教授主持的江苏省十五教育科学规划项目重大课题《江苏名校长、名教师成长机制与规律的整体结合研究》中的“名教师”个案研究对象,这里的“名师”是指具有高尚的教育伦理精神与职业道德品质、先进独到的教育思想、突出的教育业绩和丰硕的教育科研成果并有一定社会影响力与公众知名度的中小学教育教学专家,即专家型的中小学教师。2002年11月—2003年5月,笔者深入到孙双金原先工作单位——江苏省丹阳师范附属小学,对他的“名师”成长之路进行实地访谈,探究其成功的内在因素。

二、孙双金的成长叙述

(1)立志——不懈追求
   孙双金的不断成长是与他有不懈追求分不开。他的追求贯穿于其求学与工作的不同阶段,并不断地向更高的目标迈进。然而,任何人的成长过程都不会是一帆风顺的,每个人所处的不同境况都对其人生的发展方向和目标选择有一定的影响。孙双金独特的人生经历让他与教师这一职业结下了不解之缘。
  孙双金,1962年出生于江苏丹阳农村。学生时代,学习成绩一直优秀,读中学的时,老师经常叫他帮着批改全班同学的作业,一些同学在课后学习上有什么问题也经常请教他,久而久之,他内心中就产生了一种做小老师的自豪感和满足感,这种感觉在他中学阶段不断得到强化,已经潜移默化到他的意识深处。另外,他在与老师的交往中,深感有学问、有威信的老师在他当时所生活的农村,受人尊敬。因此,他从小就有一种对教师崇敬与羡慕的情感。也许是这种潜在的情感动机,加上当时家里经济条件的原因,促使他于1979年以当地优异的成绩考进了丹阳师范。
  1981年,孙双金从丹阳师范毕业留在了丹阳师范附属小学任教。刚参加工作时,他追求做一名好教师。他对“好教师”的认识有一个变化发展的过程。起初,他追求的目标是:当他每次上完公开课之后,凡是听课的人都喊好,都交口称赞。后来,随着他对教育本质认识的深入,他觉得作为一位好教师,光课上的好还是不够的,必须把教书与育人结合起来。他认为好教师的标准应该是:一要爱学生,真心实意地爱学生,发自内心地爱学生;二要能上课,力求把每一堂课都上得精彩;三要有思想,从教学实践中形成自己的教育思想和教学理念。他的这种好教师观不是一开始就有的,而是经过不断的教学实践逐步形成的,这对引导他向更高层次教师级别迈进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在工作一段时间之后,孙双金追求的目标进一步明确为想做特级教师,不是一般的特级教师,而是著名的特级教师。他对特级教师的标准有自己的认识:“特级教师应该出类拔萃,应有独特之处。第一必须把教师当事业对待;第二要有不懈的追求,要做研究型、反思型教师;第三教学基本功要扎实,如普通话水平、语言表达能力、文字功底等”。同时,他认为特级教师有一般与著名之分。他所追求的著名特级教师是这样的,即他应该有自己的教学思想,乃至于自己的教学体系,鲜明的教学风格,领教学改革之宗旗,始终走在一个国家教学改革的前沿,是国家级学科领域的改革领头羊。讲课的足迹遍及全国各地,在广大一线教师当中享有比较高的知名度,在教育报刊杂志上要经常见到他的文章。享誉广泛,影响深远。他的这个目标,从现在他所取得成就与影响来看,基本上都如其所愿的实现了。
(2)学习——静心读名著
  学习是一个不断积累、贯穿于终身的知识内化过程。每个人的智力增长、情感发展都不开学习。对于一个人的发展来说,有一种特殊的学习环境及融入其中的学习意识是至关重要的。孙双金的学习过程充满着艰辛与汗水,同时也伴随着收获与喜悦。
  孙双金早期的家庭环境很一般,父母知识文化水平不高,家里也没有什么藏书。如果说家里还有一点文化影响的话,那就是他的父亲常常空闲时跟他讲些故事,教他学拉二胡。这些都激发他幼小心灵对知识的一种本能渴望。后来,他大姐成家之后,他发现大姐夫家里有很多的小人书,这些小人书都是讲述各种历史故事且图文并茂,很吸引他的注意。因此,他一有空就跑到大姐夫家去借小人书来看,这样一来,把他家所有的小人书都看遍了。另外,当时他家还有一台旧的收音机,这可算是他很早的一个知识来源。收音机里经常播放历史故事评书选段,他总是抱着收音机从头听到尾,有时连饭也忘了吃,听得津津有味。甚至后来他养成了每天晚上都要听完一段广播之后才能入睡的习惯。
  上了师范之后,孙双金才开始系统得学习知识。他虽然从小理科成绩比文科好,但一直对语文情有独钟。在读丹阳师范时,他阅读了大量的文学名著。他充分利用一切课余时间,向学校图书馆借了很多的中外名家名著,如饥似渴地一本一本把它们啃完。有时为了赶进度,晚上一直看书到深夜。他很少出去玩,几乎所有的时间都利用到读书上,不但在学校读书,寒暑假回到家也躲在家里看书。有一年放寒假,他从学校里带了很多书回家,至从跨进家门之后就呆在房里夜以继日地看书,没有出去玩过,以至他家附近的同学都不知道他已回家了。过年的时候,他也没出门,就呆在家里把他从学校带来所有的书都看完为止。他就靠这种拼命读书的劲头赢得了师范老师的青睐,也为自己以后的教师职业生涯打下了坚实的文化基础。
  工作后,孙双金满腔热情地投入到令他兴奋的教学工作中去,但仍然不忘在工作之余坚持学习。他把大量的学习时间安排在周末、节假日和寒暑假。每逢在这样的时间段里,校园里就会出现他默默读书的身影。他不但博览古今中外的文学名著,努力提升自己的文学素养和专业水准,同时还大量阅读教育学、心理学有关方面的书籍和伟大人物的传记。而且他每读一本书,都要求把书中的内容融进自己的知识体系中,记录下读书的过程中所获得的灵感和启示,以备日后在实践中使用。他不但向书本学习理论,更向身边的人学习一切有用的东西。特别是在学校邀请上海一批名师来讲学时,他更是抓住这一难得的机会向名师请教,仔细观察他们上示范课的言行举止,学习他们的教学艺术。他从这批名师当中学到的不仅是教学艺术,更主要的是他从中看到了自己未来做教师的前景。他就是这样从孤独的学习中演绎出了自己美丽的人生,虽然学习的过程是寂寞艰辛的,但它因结果的美丽而显得有意义。他还形象得把这一学习过程看作是“坐冷板凳”,这是需要具备坚强的毅力和平静的心态才能做到的。他后来对自己的前半段学习经历作了比较客观的评述:“人的成长需要靠几十年的积累。我个人比较赞同厚积薄发。如果你没有一个扎实的基础,你想要跳一跳发展,即使你这几年跳跳发展了,你的后劲也不足,有些恐怕是昙花一现。这个积淀不仅是思想、文化的积淀,还有实践的积累。”
(3)研究——潜心搞学问
  教师参加课堂教学研究,是提高其个体专业化水平的一个重要途径。教师个体专业化是教师业务能力提高的过程和结果。教师业务能力的提高既包括教师吸收一切相关的人类文明成果并把这些文明成果内化成自己的经验,又包括教师利用这些已获得的经验进行有目的的创造或创新。[2]孙双金在不断地参与课堂教学研究的过程中,逐步提高了自己的教学业务能力和科研能力。
  孙双金工作不久,碰巧参与了一项教学实验。1982年,上海师大的吴立岗教授与丹师附小合搞一个小学生作文素描教学研究项目,吴教授主要负责研究的安排和指导,丹师附小负责提供研究的场所和参与人员。孙双金当时正好教语文,并且热心支持此项实验研究,于是他就参与带了一个实验班。在这个实验班里,他坚持进行了3年的语文作文素描教学实践。在实验中,虽然离不开吴教授理论上的指导,但大部分工作还靠他在实践中去摸索。他每次上作文素描课时,课前要设计好各种作文情景,课堂上要指导学生们把它们表演出来,然后要求学生们用语言和文字把他们看到的情景表述出来,课后要进行批阅、分析、比较和总结。通过这次教学研究实验,孙双金不但让学生对作文产生了兴趣,提高了写作水平,而且使自己在专业成长中获得了宝贵经验。
  1996年,丹师附小开展了“改革传统课堂教学,构建学生自主学习的新模式”的课题研究。孙双金担任该课题研究的主要负责人。从课题的申报、课题的设计、课题的组织到课题成果的总结,无不渗透了孙双金辛勤的汗水。此课题成果最终荣获丹阳市教科研成果一等奖、镇江市二等奖。随后他主持一个新的研究课题“构建开放式教学模式,开发小学生潜能”,属于全国教育科学规划“特级教师计划”专设课题,属于全国教育科学规划“特级教师计划”专设课题,江苏省仅两个。
(4)实践——拉出去展风采
   作为一个教师,其职业生涯大部分时间是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度过的,只有课堂才是教师焕发生命光彩的地方。孙双金全部的生命亮点都在课堂上,在他的公开教学上。他自己说是公开教学把他从丹师附小这个小舞台,一步一步地带到了全国的大舞台上,让他享受到了莫大的满足与自豪。他在后来写的一篇文章中清晰地记录下第一次上公开课的情景:
   记得我第一次上公开课执教的课文是《手术台就是阵地》,公开教学之前,朱立人校长要求我在全体教师面前进行空试教。那情景今天想起来都叫人紧张,台下坐满四十几位教师,像四十几位严格的评委。我一人站在讲台上,讲一环节,下面校长和教师评论一个环节。有时刚讲了一句话就被校长打断了:“不行,这句话不妥当,要重新修改一下”。没有学生空试教本来就很困难,现在又有几十位领导、教师坐在下面评论,当时真叫我浑身紧张,一节课下来,汗水已湿透了内衣。今天我之所以能在各级比赛中夺魁,还真的要感谢当年的领导和老师呢。
   正是经过公开教学的千锤百炼,孙双金从初次上公开课的情景中找回自己往日付出汗水的价值和意义。他没有抱怨当时领导对他严格要求,没有把当时同事们对他尖锐评说耿耿于怀。他只是默默得思索着,想从已发生的情景中体悟出一点什么,希望从中找到自己以后的发展方向。随着后来不断地参加各级各类的教学公开课比赛,他就有很多机会向名师学习了。有一次,他记得与斯霞老师在一起,斯霞老师对他讲过一句话:“一位教师上好一堂课比较容易,但上好每堂课更不容易。只有每堂课都上好了,那才对学生的发展有更大的促进作用。”他听了之后,触动比较大。在随后的教学实践中,他严格要求自己,把平时的每堂课都当成公开课来对待。课前认真备课,既备教材,又备学生,所以他平时备课总比其他老师要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有时为了考证一句话的出处要翻阅学校图书馆里很多的参考资料,一次他上杜甫《春望》一诗的课,就整整查阅了十二本图书资料。他就是这样凭着这股认真劲一直坚持了下来。他后来用一句话概括了他的课堂教学实践过程:先是临摹、训练,然后再出格,最后才是挥洒自如。
   这么多年来,他上过的公开教学课不计其数,他参与过镇江地区语文赛课和江苏省青年语文教师评优课比赛,而且在1989年全国首届中青年教师语文阅读教学大赛中为江苏捧回了一等奖。

三、孙双金的成功因素分析

  孙双金之所以能从一名普通教师成长为一名“名师”,这里有很多因素影响到其成长。除了在上一章描述孙双金成长过程中可以看出其成功的一些因素之外,本章将立足于孙双金工作的校园文化背景系统地分析其成功所具备的条件及相互影响,以供正在成长中的教师有所借鉴和启示。
(1)校本文化的陶冶
  校本文化是指以学校为基础的文化,是在学校历史发展进程中积淀起来的以教师和学生为主体的价值观念及行为模式。每个学校都会形成自己特有的文化系统,学校的发展依赖于校本文化系统的生成能力,这种文化的生成能力是建立在学校主体人的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教师作为学校的主体人,是构建校本文化的发展平台。教师的校本发展是校本文化的一个重要精神内涵。
  孙双金原来所在学校丹阳师范附属小学是一所具有90多年历史的老校,其前身是私立正则小学,由中国著名美术教育家吕凤子于1912年创办并任校长。孙双金当年毕业分配到丹师附小时,是朱立人当校长,朱校长特别注重教师队伍建设,要求教师必须是德才兼备。在朱校长的倡导下,学校形成了一种有利于教师成长的风气。学校领导经常去听新教师的课,给他们压担子,3个月内要他们上公开课。在上公开教学课之前,学校领导会组织一批有经验的老教师帮助他们备课。
  丹师附小为了提高教师们的教学水平,经常把上海的一些名师请来讲学,有吴立岗、张平南、贾志敏、左友仁等。他们这批名师来到丹师附小,带来了一阵清新的风气,让广大的老师们在思想上接受了一次新的洗礼。孙双金经常用心地向这些名师学习,向他们不仅学习教学艺术,更学习他们为师做人的道理。孙双金深受他们影响,于是暗下决心:我要做老师哪一年人家也请我去讲学,十五年,我也要达到他们这一水平。他就是在这样一个目标激励下努力前进的。当时学校领导经常请上海的名师来讲学,不仅是想让教师们通过与他们学习交流能获得教学认识上的提高,更主要的是想在教师内心深处播下一颗希望的种子、追求的种子、奋斗的种子和理想的种子。孙双金处于这样一种校本文化环境中,显然会影响到自身的志向水平。格式塔心理学家勒温把志向水平定义为:“个体明确地知道他在过去承担任务中所达到的成绩水平,并确定自己在未来相似任务中的成绩水平。”因此,志向水平属于一个人期望实现的目标的追求和觉察到目标实现的难度[4]。孙双金的志向水平直接影响到其事业的成功。
  丹师附小因依托于丹阳师范,因此在教师来源方面有着优势地位。其中有一位教师与我讲道:“丹师附小有一个很好的机制,与一般的小学有所不同。因为它可以把丹阳师范毕业生中最优秀的挑选过来。它有这个权利去统配,不需要经过县市教育局去分配。丹师附小的教师来源最多,镇江地区各区县都有,教师的整体素质比较高。这里教师的竞争比较激烈,导致了每个人的危机感,有压力才有动力。”丹师附小集聚了一批丹阳师范毕业的优秀教师,他们个个教学业务过硬,都有自己的人生追求。所以在这样的环境下,人人都有危机感,个个都不想落后,这势必形成一种良好的教师成长氛围。孙双金是丹阳师范的优秀毕业生,他直接分到丹师附小后,感到自己所处的压力,在与一群优秀的同事一起互相学习、交流和鼓励的文化环境中脱颖而出。
  丹师附小经常邀请丹阳师范的老师与这里的老师一起备课,一起研究教材。通过他们的帮助,丹师附小的老师能够提高自己的眼界和品位。孙双金与我访谈中讲到他自己的体会:“我以前备课时总站不到他们(指师范老师)的高度。为什么不能够站到他们的高度呢?主要是功底不厚、视野不宽。所以从此之后,我逼着自己提高文学功底,从古典文学、诗经、诗词三百首一步步走过来。现在我备课时就不需要参考书了。我备课时,先自己看一遍课文,看得差不多时,再打开参考书,觉得参考书太浅了,所以就发现自己的水平不断地提高了。这都得益于师范老师给我的启示。”丹师附小借助于丹阳师范的有利资源,积极营造一种教师校本发展的文化理念,造就了一批业务过硬的教师人才。
  丹师附小校本文化的生成显然有利于教师的校本发展,这种以学校为基础的教师培训隐含着一种教师校本发展模式:教师职业的理想指引→业务指导→实践锻炼。丹师附小邀请外地名师来学校讲学其目的在于借助名师榜样力量激发教师职业追求,点燃教师理想火种,用先进的教育理念武装教师的头脑,使他们体会到自我发展的重要性。这是教师校本发展的前提。丹师附小因依托于丹阳师范,它们在教学业务上存在指导关系,丹阳师范的教师可以经常参与丹师附小教师日常教研活动,帮助他们备课,提升了他们的教学视野,促进了教学基本技能的提高。这是教师校本发展的基础。丹师附小对教师教学公开课的重视,特别是对新教师教学入门的严格把关,直接促成了教师勇于投入课堂教学实践,在实践中摸索前进。这是教师校本发展的关键。丹师附小建立起来的这种教师校本发展模式,是基于教师职业生涯的整体发展,是内化于校本文化中整个学校主体人需求的选择,它给教师规划了一条以价值追求为导向的理论与实践互动的发展道路,同时它是在丹师附小高素质教师群体形成的潜在竞争背景下建立的,这势必促成一大批优秀教师的成长,从而带动学校发展。孙双金处于这样的校本文化氛围中,他的成功是不言而喻的。
(2)行动研究的催生
  行动研究是教师校本发展的另一种形式,它是“社会情景中的实践者为了提高他们实践的合理性和正当性,提升他们对实践的理解,改善他们所处的社会情景而进行的自我反思的探究形式。”(Kemmis,S.1986)[1]行动研究强调对教师“个人化理论”进行批判性反思,这种反思结果将导致教师自身教学行为的转变,促使教师改进教学实践,实现教师自愿式校本发展。
  丹师附小的领导非常重视教师的教学研究活动。丹师附小的教科研活动搞得有声有色,这鼓励了教师参与教学行动研究,带动了研究型教师的成长。丹师附小的教师接触到行动研究,起初是与吴立岗教授合搞的小学生语文作文素描教学实验,并在行动研究中获得对教学实践问题的理解。丹师附小教学研究活动经历了从早期有校外研究人员参与逐步过渡到校本行动研究,这一转变意味着教师在主动“反思”个人实践及其社会生活方式。丹师附小早期的教育研究是校外研究者作为研究的主角,而本校教师往往只是“被”吸收到研究中,只是“被”允诺拥有亲自操作研究的资格,“被”邀请分享某些研究活动。研究者的善意“指导”、倾心“辅导”容易对附小教师构成某种知识霸权或话语霸权之类的压抑。[7]随着校本行动研究的深入,丹师附小的教师开始摆脱校外学术权威的束缚,独立承担起富有行动意义的课题研究,孙双金就是其中的一个典型。通过这种直接的校本行动研究,孙双金不仅获得了源于实践形成的智慧、才能、直觉或艺术技巧,而且步入一种反思的生活状态。这种反思的生活实质上是用自己的理性重新思考和评判自己生活中的种种事件,以积极的心态去面对生活中的种种问题,在问题解决的情景中使自己成为自己。[8] 这是教师校本发展的终极目标。                           
    教师的教学反思与校本行动研究在个体发展中是统一于课堂实践的。当教师对实践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反思性实践时,他实际上是在做行动研究;当教师在课堂实践中处于一种疑问、犹豫、困惑或心智的障碍噬咬着心灵时,教学反思就会应运而生。孙双金的教学反思是建立在他对课堂教学实践关照的基础上,用一种自我内省的形式,把自己的所思所想用文字记录下来,以此来促进自己改进课堂教学实践。孙双金在自己成长过程中,针对自己的教学感受已经写了几十万字的文稿,现已编集成书,即《孙双金语文教学艺术》。他在实践中不断总结自己的教学经验和提炼自己的教育思想,提出了 “情智语文”。这一“情智语文”理念的形成是他长期进行反思性教学实践的结果。孙双金在校本行动研究中获得的反思能力及实践知识,促使他走向成功。
(3)个性倾向的影响
  “教师的个性倾向性是指教师在生活中逐渐形成的心理倾向性,它包括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和世界观等不同方面。个性倾向性是教师心理结构中最活跃的成分,它决定着教师的目标、行为的选择和趋向以及选择和趋向的程度”[2]。孙双金的个性倾向性是在他早期的生活学习经历中逐渐形成的。他的个性特征让别人感受最深的是他的好强、执着。他从小就有一种不甘落后、勇争上游的心理意识。特别是在他身处逆境时,这种心理意识会更加强烈。在与很多老师访谈中,他们都提到孙双金为实现自己的目标执着到底的情景。孙双金本人也认为自己最大的性格特征是执着。
  江苏教育学院教管系林建华教授曾用《卡氏个性测验(16PF)》量表对孙双金进行了个性因素测验,结果表明,孙双金忧虑性和紧张性两项得分偏低,说明他有自信心、沉着安详、心态平和;敢为性、稳定性、持强性和自律性4项得分偏高,说明他冒险敢为、情绪稳定而成熟、好强固执、独立积极、能够合理支配自己的感情行动、为人处事能保持自尊心;其它几项都处于中间状态,个性特征不明显。海德曾说:“在常识心理学中(与科学心理学一样),行为的结果取决于两种条件,即个人的内部因素和环境因素。”这里提到的个人内部因素主要是指由人的个性质素组成的心理倾向性。从卡氏个性测验得出孙双金的个性特征中,我们可以发现他存在着明显的成就动机。“成就动机是建立在个体差异的基础上,并且将个性结构作为行为的基本决定因素。”[3]阿特金森的成就动机理论将个人的成就行为设想为三种因素的产物:成就需要;在任务上获得成功的可能性;以及成功的诱因值。阿氏于1964年将成就需要定义为“在成就上有自豪体验的能量”,亦即是一种情感意向。这种情感意向是以人的个性品质为心理基础的。孙双金的个性倾向性很显然为他的成功发展奠定了基础。
  从对孙双金成功因素的分析不难看出,上述三个部分是密切联系的。丹师附小的校本文化形成了教师校本培训的外在发展模式,这种教师发展模式从教师职业理想的确立到教师专业技能的训练再到教师实践知识的形成,都是由教师本人之外的学校文化力量推动的,教师个体如一直处于这种层面发展,没有进入到自我发展的情境中,他的教师价值意义不会自然实现。这就需要步入教师校本培训的内在发展模式,即教师的校本行动研究。校本行动研究是教师自我发展的内在需求,是教师提升自我意识、发现教育本质规律的必然途径。这是教师校本发展的最高境界。
  但一个教师能否从校本培训的外在发展模式过度到内在发展模式,这需要考虑到教师本人的个性倾向性。教师个性倾向中的成就动机决定了其能否从被动发展进入到主动发展。如果教师个体成就动机不强,在具备了校本文化良好的发展氛围,他只能处于教师校本培训的外在发展模式中,充其量发展为某一学科的骨干教师。以教师校本发展为特征的校本文化只是教师成功发展的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如果教师个体成就动机很强,当处于教师校本培训的外在发展模式中时,他强烈的成就欲望会推动其由外在发展模式转入到内在发展模式,通过参与行动研究突显自身主体价值意义。行动研究是教师走向成功的关键。
  孙双金的成功发展,首先在于丹师附小形成了有利于教师发展的校本文化,这种文化氛围使他处于一种良态的教师外在发展模式中;加上他本人高成就动机的推动,他很快进入了教师内在发展模式中;此外,他的个性倾向性是连接他由教师外在发展模式走向内在发展模式的桥梁,而能否通过这一桥梁实现内在发展,这是教师成功的关键。孙双金与众不同之处,正在于他恰恰做到了。
——发表于《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科版)》2004年第4期


注释:
[1]刘良华 著校本行动研究  四川教育出版社 (2002年版)
[2]傅道春 主编 教师的成长与发展  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1年版)
[3](美)伯纳德·韦伯著孙煜明译 人类动机:比喻、理论和研究  浙江教育出版社(1999版)




我的语文课堂锻造之路

中国教育报点评:孙双金三十多年的教学经验说明,要上好课,一要有扎实的功底,二要有精彩的设计,三要有真挚的情感。三位一体,缺一不可。






上世纪80年代初的一天,初出茅庐的我站在讲台前对50多位教师进行“空试教”。漫长的40分钟终于结束了,老师们的评价是:教学语言平淡,没有起伏和高潮,不能激发学生的情感,拨不动学生的心弦。

    这次经历逼着我静下心来认真反思:优秀教师的语言应该充满魅力,我行吗?优秀教师应当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我深厚吗?优秀教师应当有丰富的人文情怀,我拥有吗?优秀教师应当具备扎实的教学基本功,我具备吗?

    从此,寂静的校园内出现了一位晨读者,那就是我。伴着朝阳,闻着花的清香,我吟诵着唐诗宋词,美文佳篇。我字正腔圆地读,激情澎湃地诵,入情入境地吟。渐渐地,我的朗读有感染力了,我的演讲有吸引力了。我参加县市级的演讲比赛屡屡获胜,自信心在渐渐增强。

    我办公室的黑板上也多了一块练字栏。我临柳体的金戈铁骨,仿欧体的圆润端庄。办公室的老师都成了我的书法老师,一下课,我就拽着写字好的陈老师、王老师给我的字“评头论足”。

    从此,我的办公桌上、枕头边上出现了古今中外的文学名著、教育名著。伴着名著,我逐渐登上教育的山峦,我结识了苏霍姆林斯基,拜访巴班斯基,和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对话,与语文教育大师叶圣陶交流。我体会到什么是教育的最大技巧、教育的最终目的和教育的最高境界。

    1985年秋季的一天,学校的大礼堂座无虚席,来自省内各市的教学骨干正在听我执教古诗《春望》。诗圣杜甫《春望》一诗集中体现了诗人沉郁顿挫的诗风。诗人为“国破”而见花落泪,闻鸟心惊。为了突出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我补充了诗人“生平第一快诗”《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我详教《春望》,略带《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一悲一喜,一详一略形成鲜明的对比,给学生以强烈的情感震撼。诗歌打动了听课的教师,我的教学也同样感染了听众。课毕,礼堂内响起热烈的掌声。

    《春望》是我第一堂赢得广泛声誉的公开课。课毕,我静坐反思,这堂课之所以成功,我认为归功于以下几点:

    其一,为了深入地把握教材,我参阅了十几本教学图书,研究杜甫的诗歌风格,查阅了杜甫的生平事迹和时代背景,仔细阅读了这首诗的分析文章,把握了这首诗的深刻内涵。为了吟好这首诗,我闭门练读了两天。


    其二,大处着眼,小处着手的教学设计。对比式教学是大处着眼。而何处讲解,何处设问,何处吟诵,何处留白是小处着手。这种策略为教学的成功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其三,入情入境的渲染、描述、吟诵也是这堂课成功的保证。“情感是诗歌的生命”,情感也是课堂教学的法宝,在课堂打动学生的是情,感染学生的是情,震撼学生的依然是情!我仿佛领悟到了教学的“真谛”:要上好课,一要有扎实的功底,二要有精彩的设计,三要有真挚的情感。

    又一次,在江苏省举办的首届青年语文教师大赛上,我作为镇江市代表参加了比赛,执教的是课外读物——著名童话作家严文井的童话《小溪流的歌》。面对斯霞等一批全国著名特级教师评委,我沉着走上讲台,转身在黑板上写下一行清秀的大字:小溪流的歌。返身问:“同学们,小溪流是什么呀?你看到过吗?”根据同学们的回答,我用黄笔在黑板上画了几座山峰,然后用蓝笔画了一条清澈的小溪流。随着教学的推进,黑板上依次出现了枯树桩、小村庄和小河、海洋。课程结束时,黑板上展现了一幅色彩鲜艳的小溪流从小到大的彩色图画及相关文字。我的课毫无争议地获得了一等奖。赛后,《江苏教育》杂志在封面上这样评价我:“听孙双金老师的课是一种艺术享受。”

    《小溪流的歌》产生的反响是权威刊物把我的课提升到艺术的高度。语文教学是一门综合艺术,语文教学也是一门永远遗憾的艺术。它是一种美的享受,它促成我对人生的不懈追求。从此我走上了研究语文教学艺术的道路。我探索如何朗读后留空白、设问后留空白、板书中留空白、作业中留空白。我研究教学设计艺术,强调教学设计应有主线贯穿始终,讲究教学结构的张弛有度,训练密度的疏密有间,追求先声夺人的教学效果,营造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教学意境。我研究教学高潮的艺术,讲究逐层递进、讲究众星拱月、讲究跌宕起伏。我研究教学细节的艺术,追求导入语、过渡语和结束语的优美动人和出人意料。

    1989年11月,中国教育学会小学语文研究会等联合举办了全国首届中青年教师阅读教学观摩比赛。我十分荣幸地代表江苏省参赛,这次我执教的是袁鹰的散文《白杨》。我是最后一天参赛,凭借自己对教材深入的把握和独特的处理,赢得了教师们雷鸣般的掌声。坐在我旁边的北京教师热情地向我祝贺:“小伙子,转眼间你就成了全国有名的教学明星了。”我的课得到评委一致好评,荣获一等奖。

    这之后,各地请我去上课的邀请函纷至沓来,我外出讲学的足迹遍及大江南北。但是不久我发现我的教学存在问题:同一篇课文我在此地上得很生动,而彼地则很沉闷。这是怎么回事呢?有一阵,我谢绝了所有讲学邀请,静心反思,在课堂实践中探索,在理论书籍上思索。

    经过苦苦思索,我发现原来我关注的是自己的教学艺术,忽略了学生学习主体的研究。不去探究学生心中有什么疑问,而去琢磨如何设计高明的问题;不去研究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去琢磨怎样产生“先声夺人”的效果……我走入了只研究教师、教材,忽视了学生主体的歧途。反省之后,我案头多了学生主体研究的书籍,备课我再也不闭门造车,而是更多地走近学生……

    1999年下半年,五年级一位教师对我说:“孙校长,有些传统教材比较难教,您能上给我们看看吗?”我问:“你认为哪篇课文比较难教?”她说:“《落花生》。”第二周的一个下午我在阶梯教室借班连上两节课,我采用的是问题教学法,结束课文前还以“现代社会,你是想做落花生式的人,还是想做苹果式的人”为话题展开辩论,学生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学生情感的闸门不断被开启,学生智慧的火花不断被点燃。

    这一课就像在热油锅里撒了一把盐——炸开了。开始提议我讲《落花生》的老师问我:“孙校长,您在备课上花了多少时间?”我说:“真正备课的时间不超过一小时。”这让我联想到苏霍姆林斯基的故事,有一次苏霍姆林斯基去听一位历史老师的课。听课时他有一个习惯,记下执教老师的教学环节,课后点评。可那节课太吸引人了,直至下课他笔记本上也没记下一个字。他问那位老师:“你备这堂课花了多长时间?”“直接时间是15分钟,但我一辈子都在备这堂课。”那位历史老师的回答了给我极深的印象。多么富有哲理的话语,正因为一辈子都在准备,所以短短的15分钟才能备出如此精彩的课。

优秀教师的“功夫在课外”,“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



本文刊发于2014年10月11日《中国教育报·书评周刊》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5-21 10:05 , Processed in 0.149392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