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7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杨邦俊《语文人本教育 》前言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5-6-12 00:46:2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杨邦俊《语文人本教育 》前言

这是一部时间跨度长达三十年的沥血之作,在我第四个本命年到来的第一天终于完稿。
三十年是一段不长也不短的岁月。我把中国传统文化经典“十三经”翻检了一遍,订阅了二十年的《文艺理论研究》、十年的《高等学校文科学报文摘》,用三年时间把全国几种主要的中学语文教学期刊浏览了一遍,有一年时间,我把办公桌搬到教室做学情实验,对学生进行全天候的观察。有了自己的想法,又用六年从初中到高中做了一轮实践。等做完这些事情的时候,颓然已是白发斑斑了。
三十年里,我对语文教学的探索,大致经历了三个时期。起初,着眼语文教学自身规律的探索,致力于单元教学改革。尔后发现语文教育只有和生活相联系,才能产生显著的效果,于是我转向课内外衔接语文教学实验。后来,当我站在人的立场上思考语文教育的问题时,才发现自己关于语文学的认识是何等肤浅,又毅然转向语文人本教育的研究和实践。眼前豁然开朗,以往关于语文教学的种种迷离,俨如久雨初霁顿然消释。
2000年我在《中学语文教学参考》首发《语文教育人本论》。在这前后的十多年间,我致力于语文人本教育研究,对语文学习的心理机制进行了系统的理论探索,先后发表《阅读的奥秘》、《语感的奥秘》、《写作的奥秘》、《探究的奥秘》,并以此为基础构建人本教育理论,有《阅读互动论》、《人本教育论》、《生态课程论》等代表论文见诸中文核心期刊。
我在中国传统教育的长河里,寻找人本教育的智慧。从《管子·弟子职》到《礼记·学记》,从《易经·蒙卦》到《尔雅·释诂》,从春秋时期齐国的稷下之学到明清的书院教育,日有所课,兀兀穷年。我对教育的本质有了全新的认识,教育观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此时,自然界的风霜雨雪,现实生活中的每一件事情,乃至教师和学生的一次小小失误,都成为语文教学宝贵的资源。语文教育的天地变得异常广阔,学生的语文学习发生了根本的变化。语文教学由此归于真实、平静、陶然、沉醉,趋近自然的境界。
古人有游学的传统,提倡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我也把学生引进大自然,引进地域文化的世界里耳濡目染,带领学生探寻自然的真趣,访寻大师的遗迹,追寻先贤的遗风,创造的灵光闪耀在学生的举手投足之间,那是何等地令人感动啊!这也成为推动本书最终完稿的强大动力。
本书分两个部分,前四章是关于人本教育的理论探索,写作的时间很长,几乎是一字一句“抠”出来的。有时几天才写几句话,有时又数月不能动笔。我一方面沉迷于传统文化的经典之中,每天坚持用一个小时左右的时间阅读“十三经”和历代史志、笔记,从这些文化经典中,吸取了大量的智慧和力量。另一方面,为了探索现代语文教育发展的趋向,我翻遍了能够找到的古今史料,测绘语文教育的发展轨迹,从中吸取成功经验。为了构建人本教育的理论体系,我把学界最前沿的研究成果带到我的思考中,常年沉醉在思想的世界里,形成一个个人本教育的美好创意,把它们放到语文教学中去运用,经过检验修正以后上升为理论。诚如秦训刚先生所言,在语文教育园地里,有一个“目光炯炯,雄心勃勃,朝朝暮暮,愚不可及”的人,朝耕夜作,如此如醉,十年不识肉香。
现代语文教育的发展虽然只有上百年的历史,但规模空前,拥有数以亿计的学生和百万教师大军,且多变故,不够稳定。怎样才能从浩渺繁复的语文教学现象中看清语文教育的发展趋势,找到语文教学改革的有效途径呢?我几乎翻尽了能找到的中学语文教学杂志,从大量教改案例中寻找语文教育发展运动的脉络,在此基础上提出“三个时代”理论,认为现代语文教育必然经历“原生时代”、“物本时代”、“人本时代”三个时期,并藉以对语文教育的发展阶段进行原级划分,探寻内部运动的规律,使迷离混沌的语文教育世界现出原形。透过这一理论人们能够清楚地看到自己语文教学所处的水平,自觉地趋归人本教育的伟大实践,为人本教育理论的建立和大面积推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现代语文教育屡遭诟病,连那些置身其间的教育人也常犯困惑。究其原因,是走错了道路,迷失了方向,越陷越深。只有让广大的语文教师认清物本教育的种种悖谬,语文教学才能正本清源,改弦易辙,走向人本教育。为此,我们对物本时代,特别是后物本时代的语文教学进行了无情的解剖与批判,使得该书染上较浓的批判色彩。
人本教育是真正人的教育,把人当人,让人像人,是人类教育最朴素也是最崇高的理想,帮助学生实现生命的本然价值是人本语文教学应该做的事情。我们从人的生物属性、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研究出发,探究适应和促进这些属性协调发展的有效途径,构建人本教育理论。这是后来所有人本教育实践的逻辑起点,也是全书的精髓所在。
人本语文教育理论要大面积推广运用,需要通过课程实施。从需求上看,人本教学需要一种生态学意义的课程,我们在对二十一世纪课程改革的利弊进行辩证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以人为本的生态课程理念,创建了生态课程理论。
基本的语文素质教育、文学教育、文化教育构成人本教育的形态,这是我写作中最用力的一部分。从浩如烟海的典籍中检索人类语言实践、文学实践、文化实践的优秀成果,框范人本教育的内容,确定语文教材的选文方向,占用了大量时间。不敢保证所有的推荐作品都亲自读过,但能够找到的作品,我力求亲自审读,以甄别它们在人的成长和发展过程中能够发挥的作用。
人的学习活动是如何进行的,其中有何奥秘,人本教育怎样顺应人的学习规律是需要借助实验手段才能完成的研究。这一环节耗时最久,长年的蹲守,细微的审视,旷日的玄想,前后长达十多年。我对讽读、阅读、默读、写作、探究这些人类学习主要形式的发生机制、心理活动过程进行了卓有成效的观察,在大量教学实验的基础上完成相关的研究工作,最终提出人本学习的系统理论。
通过上述探索,基本完成对语文教育固有理念的一次洗礼,人本教育理论研究取得突破性进展。这也成为我三十年中最值得欣慰的事情。
后四章可以说写得很从容,全部取自日常的教学实例。我从大量教改案例中,精选一部分代表性的课例或教学实录,力求以课程生态的形式展示人本教育的面貌,或许能够给有志于人本教育实践的同仁带来一份欣喜。
本书最富亮色的地方,应该是建立起一套依靠生活进行语文素质训练的系统,并收录大量鲜活的案例,使得语文教学充满无限的生机和活力,给人耳目一新之感。语文素质的基础训练,针对训练、形成训练、发展训练和综合训练既自成系列,又相互关联,这个系统能够在充满情趣的情景氛围中引导学生常年由浅入深地进行基本的语文素质训练,使以往一向令人困惑的素质教育变得可操作,有成效,人本语文教育张显出强大的生命力。
与人本学习理论相适应,我们开发出系列的人本教育课型,丰富了语文教学的手段,使人本教育能够在实际教学中运用。为了全面展示人本教育的课堂艺术,我们从大量教学实例中精选了五种类型的人本教育代表课例。这些课例都是我亲自执教过的,以实录的形式出现,能够从不同的侧面反映人本教育的课堂面貌,展现出人本教育课堂教学的巨大魅力。
长期以来,语文教学局限于课堂环境下的教材教学,那是自闭家门,自毁前程。当人本教育成为现实以后,是多么的富有震撼力。从我们收集的这部分案例中,不难看出现实生活几乎都能从语文教学的需要去深度开发,创造出生动的语文教学情境。语文教学是那样的神奇瑰丽,变幻无穷,富有成效;语文学习是那样的生动活泼,魂牵梦绕,令人神往。在人本教育的视野里,语文教育无所不在,无所不包,正在开启一个伟大的时代。
走进本书的这些情境、案例中,或许能触摸到质感丰厚的语文,唤起对语文种种美妙的遐想——嫩如初笋,秀如娇花,厚如美醇……
在我研究人本教育的这段岁月里,有幸得到中学语文教育界诸位大师的亲身教诲。著名语文教育家刘国正先生在他七十二岁高龄的时候,亲莅我的学校,先生对我的教改探索给予巨大的鼓励,多次在《中国教育报》、《人民教育》等报刊撰文介绍我的教改经验,并不吝手书:“滔滔不息,必成江河。”情之殷殷,恩比天高。张定远、顾振彪、陈金明、苏立康、邹贤敏、雷秋山、史绍典等语文界的前辈学者对我给以很多学术上的悉心指教。还有我的恩师全国著名特级教师张文斌先生,他一生致力于语文教育改革,早年命运多舛,屡遭磨难,晚年又不幸身染沉疴,半身不遂,但他矢志不渝,壮心不已。2004年寓居北京前,他将一生订阅的数十种语文教学杂志全部交给我,把毕生研究的心得亲口传授给我。送别先生的那一天,我百感交集,从来没有感到有如此沉重的责任。王本华、李少毅、秦训刚、潘纪平、史有为、何勇、张蕾、葛宇虹、王建锋、程红兵、黄厚江、高万祥,这些当今中语界的巨擘,长期对我给以大力的帮助和热情的鼓励,也是这部书稿得以完成的重要条件。
关于本书的参考文献,我力求找到最权威的本子,并尽量兼收不同的版本,所有引证一般都核对了原文。很遗憾,由于手头的资料有限,一些实在找不到原文的引语,我只能尽力酌用权威著作的引注,本着严谨的态度,加“*”以示说明。尽管本书的写作力求准确,但由于水平有限,文中一定存有不少纰漏,敬请广大专家学者和同仁不吝指正。
经过三十年的苦心经营,总算赶在2011年春节这一天完成全部书稿。写完上面这些文字,天已大亮,推开窗户,喧嚣了一夜的新春趋于平静,春阳渐次照彻大地,濡濡的地气缓缓上升,云蒸雾集,紫气东来,一个新的自然轮回又开始了。
杨邦俊
2011年2月3日初稿
2012年1月1日改定

“一介书生”杨邦俊

本刊记者  姜楚华

宜都市第一高级中学的语文教师杨邦俊特别有意思:他登高必赋,观景必文;他在课堂上或浅吟,或长啸,倾心投入,激情四射;他三十年如一日,每天早上六点准时起床,诵读中华经典。

30年前的一个冬夜,杨邦俊读完《周易·需卦第五》,抄完经传原文,已是凌晨两点。他披衣出门,看到一颗硕大的星星高挂在独柱山顶,熠熠生辉。他返身回屋,写下了自己的“三个十年”计划:第一个十年,潜心读书;第二个十年,精心研究教学;第三个十年,像书主人宜山公一样著书立说。

阅读一本书后,总要在上面留下点“印迹”才好

杨邦俊所称的“宜山公”,指《围炉夜话》的作者、清朝大文学家王永彬。

1982年秋,师范毕业后,杨邦俊被分配到荆南、鄂西交接的山区,独柱山下石门坎村小学任教,热情接待他的是该校的民办老师王朝望。晚上,杨邦俊孤身一人“留守”校园,听着猫头鹰的叫声,孤独和失落吞噬着他的心。

在孤独和苦闷中度过了两个月,学校放了农忙假。闲极无聊的杨邦俊到王老师家去帮忙。当晚,两人喝了一点家酿的白酒,王老师酒兴上来了,问杨邦俊:“我家有很多古书呢,你看不看?”王老师还告诉杨邦俊:他的先祖就是前清敕授的修职郎、《围炉夜话》的作者王永彬。王老师的话如平地惊雷,让杨邦俊十分震惊。他随王老师走上阁楼,只见一口陈旧的清式漆木书橱里,放着《易经》《诗经》《论语》《孟子》《纲鉴易知录》等线装刻本古籍,还有《围炉夜话》。

此后4年,他几乎断绝了与外界的一切联系,过起了早晚游山,白天教学,晚上耕读的“隐居”生活。

4年里,杨邦俊读完了王家的所有藏书,并由此引发了他30年的经典阅读之旅。国学经典“十三经”,从残本到全本,杨邦俊都反复研读,静心涵养。其中,他最爱读,最受影响的当数《周易》。杨邦俊“读易”常常达到忘我的境地。2010年8月,杨邦俊到五峰县柴埠溪参加会议。早上六点,他照例起床,坐在酒店外的藤椅上读《大壮卦第三十四》。朦胧中,感觉对面土家山寨里走出一个妙曼的女子,坐在门前的台阶上,他信笔在书眉上写下一句话,“对面台阶上坐有一女。”不知不觉,两个小时过去了。合上书的一瞬间,杨邦俊看到了这行字。抬起头来,对面台阶依旧,女子却不见了踪影。是真是幻,难以分辨。他提笔又写下一句话,“女子不见了!”

杨邦俊读过的书,上面写满了密密麻麻的批注、随记,以及上面这样的“故事”。阅读一本书后,总要在上面留下点“印迹”才好。杨邦俊的批注,更多的是自己的阅读理解及困惑。除每天耕读“十三经”外,这些年,杨邦俊还把“二十四史”放在手边,随时翻检。现阶段,他又把眼光集中到新儒学,潜心研读现代国学大师、一代儒宗,有“儒释哲一代宗师”之称的马一浮先生的“全集”。每一本书上,他都无一例外地做了许多批注。

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根本目标,针对个人需要实施个性化教育是语文教育的必由之路

起初,有感于语文教学少、慢、差、费现象,杨邦俊以语文单元教学改革为突破口,开展教改实验。这项改革旨在重组、优化固有的教学资源,引导学生通过老师提供的范本,发现语文自身的基本规律,提高学习的有效性。刚开始,研究很顺利,学生的阅读兴趣和能力得到了大幅提升。然而,随着研究的深入,杨邦俊逐渐发现,这种研究始终在语文内部“转圈子”,是一种就语文研究语文的“形而上学”的研究。这样的教学屏蔽了外部的“精彩世界”,过分注重技能技巧训练,不利于学生人格的成长。

出路在哪里?1990年,杨邦俊调到了宜都市枝城中学。学校图书室有大量语文教学方面的杂志。他如获至宝,每天除上课、读经外,空余时间全部“泡”在图书室里。用了整整两年时间,杨邦俊把1000多本杂志全部翻阅了一遍。思路在阅读、了解、比较、思考中越来越清晰——语文教学只有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才能跳出语文本身,找到出路。

一场轰轰烈烈的教改在枝城中学拉开序幕。杨邦俊把学生的课外语文学习放到与课内学习同等的高度,精心为学生制订阅读方案,圈定阅读内容,并指导学生阅读。同时,他还组织大量的语文实践活动,让学生在生活中学语文。其间,他曾组织全校学生每人编写一部自家的《四代家史》,组织全校学生广泛搜集、整理、撰写枝城地区民间故事,并汇编成集。让学生在语用中学习语文,带来了语文教学的全新变化。

这项实验引起了相关专家的关注。1998年4月,刘国正先生率人民教育出版社的专家,不远千里,来到枝城中学。看到全校870名学生编写的《四代家史》、近50万字的《枝城地区传说故事全书》(景观卷、地名卷、人物卷),刘国正异常兴奋,挥毫写下“滔滔不息,汇成江河”八个大字,赠给杨邦俊。

实验的成功、专家的肯定并没有让杨邦俊“忘乎所以”。2000年,杨邦俊调入宜都市第一中学,他开始深入思考这次课改成功的深层原因。联系春秋战国时期的“稷下之学”、孔孟的教育之道和《易经》中的“人本”思想,杨邦俊幡然醒悟——现代语文教育之所以屡遭诟病,原因是重“本”(教本)轻人,把人降低为物,为工具(杨邦俊将其称为“物本教育”);突围的方法是,一切以人为中心,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根本目标,针对个人需要实施归依人本的教育(杨邦俊将其称为“人本教育”)。

基于这样的认识,杨邦俊阅读了大量的教育理论书籍,对语文人本教育的产生、理念、范畴、形态等进行了较为科学的界定,对人本教育课程的资源运用、课型设计、训练方式方法等进行了大量的实践研究,从而建构起系统的语文人本教育架构。

2012年,人本教育研究的重要成果——《语文人本教育》专著由湖北人民出版社公开出版。年近九旬的刘国正先生再次欣然命笔,为该书题词——百年语文,趋归人本。顾振彪先生欣然作序,称赞这一研究成果将“开启现代语文教育的下一个百年辉煌”。该著2014年获得教育部首届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写作能让“零星的思考”系统化、理论化,对教师的专业成长极其重要

杨邦俊自号“西楚阳人”,他身上确实具备楚人“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的气魄。

1998年以前,杨邦俊籍籍无名。然而,这一年,他忽然从中语界“冒”出来,一年之内在《中学语文教学》《语文学习》等全国知名的语文教学期刊上发表了《打开语文教学之门——关于语文教学改革的思考》《揭开语文教学之谜——语文课内外衔接的理论和实践探索》等8篇文章,其中两篇被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全文转载。后来他一鼓作气又公开发表了《语文教育人本论》《语文教学的人本探索》《阅读互动论》《生态课程论》等重要论文。

究其原因,杨邦俊认为一是长年累月的阅读丰厚了文学与理论素养;二是“人本教育”理念的确立,给研究找到了“魂”,以此为基点思考、研究语文问题,种种迷惑“顿然消失”。

一次上课时,杨邦俊在黑板上画了一个棱台,问学生看到了什么?有人说,看见了一座旗台;有人说,看见了一间宽敞的房子;还有人说,看见了一部纯平彩电。答案不一而足。面对相同的观察材料,采用相同的观察方法,不同的人看到的情形为什么有这样大的差别?这个问题曾一度困扰着杨邦俊。现在,他从人的差异性入手,认真研究“看”的发生过程和“知”的形成过程,最终揭示出写作过程中从观察生活到形成思想的历程,进而演绎出生活作文观、情感作文观、语境作文观三大推论——《写作的奥秘》顺利出炉。

运用类似的方法,杨邦俊白天上课,晚上思考,对语感的发生过程、阅读解文的心理过程等进行系统研究,撰写出《语感的奥秘》《阅读的奥秘》等有分量的文章。目前为止,他在语文专业期刊上发表论文80多篇,近40万字。

写论文能让“零星的思考”系统化、理论化,对教师的专业成长极其重要。杨邦俊认为,教师的眼睛不能只盯在写论文上,还要“多写点儿文学作品”。这不仅能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陶冶情操,而且能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

2009年仲秋时节,学校桂花园里的桂花开得正艳。一天中午,杨邦俊来到桂园,看到点点黄花随风飘落,不由产生了一种伤感情怀。回到教室,他提笔在黑板上以《观桂》为题,写下一段文字。“己丑仲秋,校内桂花竞放。余往观焉,落蕊满地,甚惊,故思古者之言,有曰:‘荣也何如,败也何如?花落石板经行处。’一望诸生,走石板,嗅桂香,契为师。为盼,为念。”两天后,几名学生用随笔的形式写出了赏桂的感受。杨邦俊及时把这些作文公布出来,诱使更多学生走出教室,来到桂园。眼前的景致触动了学生的心灵,他们或吟诗,或作赋,写出了对人生的感悟与思考。

在杨邦俊眼里,日常生活的一事、一物、一景都是绝佳的写作和人本教育素材。学生调换了一间新教室,对环境不太满意,他及时撰写了《四大宫记》,让学生在会心一笑中感悟了积极“心态”的重要。他带领学生寻访王永彬故居和墓室,回校后即兴撰写了《寻桥西山馆(并序)》,同时把以前写的《<王永彬传>点校记》推荐给学生阅读,让学生对王永彬和《围炉夜话》有了更多的感性认识。宜都有一座著名的建筑——文笔塔,与宜都鸿儒杨守敬有一段渊源。每年春秋两季,杨邦俊都会把学生带到塔下,给他们讲塔的来历,为他们吟诵自己撰写的《文笔塔记》,激励学生发愤读书,回报乡梓。2008年,宜都市重建合江亭,增其旧制,改亭为楼,市政协文史办请杨邦俊撰文纪念。他邀请学生参与实地考察、搜集资料,然后把撰写的《合江楼记》印发给学生。学生争相抄阅,诵读。

采访中,记者发现,学生对杨邦俊撰写的很多文章,如《文笔塔记》《四姊亭记》《福星山记》《合江楼记》等,都能倒背如流。

“有弟子如斯,夫复何求!”杨邦俊扶一扶眼镜,无限向往地说:“退休后,我就回到清河老家,开一个书院,收几名弟子,讲讲经学,写写小说,继续做我的书生梦。”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5-18 07:32 , Processed in 0.111296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