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9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文化乡愁与现实疼痛——读书法家于明诠的诗歌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5-8-27 01:09:5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文化乡愁与现实疼痛——读书法家于明诠的诗歌
  雪松
  于明诠的诗歌,与他的书、画、印有着一脉相承的精神底色:他书法线条里那种稍纵即逝的灵感与机敏,他绘画中那种充满幽默与诙谐的东方韵味,他印章中那种化腐朽为神奇的朴茂力量,都在他的诗歌语言里不同程度地呈现着,酿成了其诗歌的独特味道。
  借历史的蚌,养诗的珍珠。于明诠的诗心,就像从秦汉翩翩飞来的一只蝴蝶,翻检着浩淼时空中那些戏剧般存在的人物、事件、情感、意象和词,它们像花朵一般散发着奇异的芳香,让诗人沉醉。他写八大山人、李白,写秦时明月、霸王别姬……这些已结晶为传统文化经典的人、事、物,被于明诠以一个现代人的视觉重新打开来,借以安顿自己诗性的灵魂。
  在于明诠的这类诗作中,历史叙述与现实叙述一明一暗地交叉存在,所指与能指相互印证和转换。他在牵引读者走向历史的同时,也正在塑造读者对现实的感觉。当然,这种现实,更多地是诗人的那颗心的存在。在《李白》这首诗中,我们找到了撬动其文本的关键词:不在乎。诗仙不在乎天子,不在乎美人,不在乎富贵,甚至不在乎“朝如青丝暮成雪”的时间。诗仙以最低的生命运行姿态,抵达了最高的人格境界——“他独自远行了/一如明月出天山”。整首诗表面没有一句对现实的批判,对存在的诘问,对自我精神人格的诉求,但读后掩卷,那种批判、诘问、诉求、渴望是如此强烈,因为这首诗的历史叙述结束之时,正是其现实叙述开始之时。在《八大山人》这首诗中,其所隐含的现实叙述,则更多指涉着一种社会批判:山人住在山上,山下的日子红红火火,而山人的日子清清白白——山上山下,成为不与浑浊之时代同构的一个符号边界——对高洁人格的向往以及污浊现实的压迫感,使于明诠合于内心与历史的双重孤独,他在《单衣试酒》这首诗中所表现出的存在状态,正是对这种双重孤独的深刻诠释:“有谁肯为我把盏么?”,没有。而历史“远行的行囊/总挂在落日的楼头”。诗人无以寄托心灵的祈愿,他所能做的,只能是“一头栽倒酒里/仿佛折断的水袖”,或是凭高发出“云中何人锦寄书”的问寻和叹息。在诗人看来,一千年就是一个大孤独。
  单衣试酒的形象,既是诗人心灵孤独舞蹈的形象,更是诗人借助于对历史的诘问所演绎出的文化乡愁。这种文化乡愁,由诗人在现实中无法安顿他的诗性灵魂之无奈所引发,抵达的是对汉语最后的深情眷顾。在他的《水调歌头》一诗中,他将裹着厚厚的文化脂肪的名词还原为动词,将智识还原为感觉,将词性、词型,还原为语音、语调——浣溪沙、念奴娇、水龙吟、菩萨蛮……一个个词牌从文化的镜框里走出来,成为唇边的一声声念。在这一声声念里,多少命运沉浮,多少悲欢离合,多少风流倜傥,重新找到了源头,找到了家——“宋人的全部心事/只念奴娇三个字/便可了得……”。历史的表情、心绪,便在这动作和语调里变得触手可及,重新拥有了生命的质感。
  于明诠的诗写得轻松、活泼、风趣、幽默,这首先源于他对于历史的态度。在他的笔下,历史不是平面的、知识的,而是楚楚动人、活灵活现的。时间是一条川流不息的大河,他要时常跳进去,以获得时间赐予的激情。同时,他更是一位旁观者,像看戏一般任时空浩渺变幻,众生表演,云卷云舒,并不急于做价值判断,而是让曾经发生的,在他的文本里重新发生。因此,他的诗歌语言拥有及物的质感和生命的体温,质朴而鲜活。他看秦朝的明月——“就这样,你把整个秦朝/媚眼一样抛给我……”;他写张生与崔莺莺——“就这样邂逅了西厢/和一场不走院门的爱情……”;他写八大山人复杂的内心——“树上的鸟翻了一下白眼/山人也翻了一下白眼/那朝代就永远消失了……”。在这些无比生动的语言背后,隐含着于明诠对于一种写作方式的追求:以当下的、世俗化的语言,获取与事物平起平坐的视觉,让形而上的“思”,在形而下的生命中不露声色地绽放。在于明诠诗歌创作者的风格化追求中,还不能不提及他试图将戏剧语言的韵味融入到诗的语言节奏中去的努力。比如《霸王别姬》《单衣试酒》等诗歌文本所呈现的语言状态,既是诗人对事物的客观叙述,也是舞台上戏剧冲突的主观表达,现实即戏,戏即是诗人的世界观——有了这样的世界观,于明诠的诗歌语言才能那样的超脱、达观、风趣横生。
  在于明诠迄今的诗歌写作中,写作方式的多样性也是显而易见的。与那些朝向历史的诗写不同,他的另一类写作有着与之完全不同的审美理念和价值追求。在这类作品中,诗人直面社会现实和市场条件下人的生存状况,追求社会批判和道德批判,对腐朽政治和社会不公正进行了辛辣的嘲讽,读来令人痛彻心扉。比如在《领导》一诗中,诗人运用口语、反讽等艺术手法,对各级官僚的种种行为以及产生的体制因素进行了不留情面地剖析和呈现——“有句成语叫身先士卒/就是针对领导说的/领导当然是走在前面的/比如工资单上的数额/和住房面积……/领导的水平就表现在/不懂任何部门行业却可以/到任何部门行业指导工作……”,如此等等。更具讽刺意味的是——“也有的领导/偏偏不这样当领导/如焦裕禄和孔繁森/人们就会说/他们真不像领导”。读到此首诗末尾的这几句,读者在领略了诗人辛辣的嘲讽之后,涌起在心间的,是无奈和心酸。在《墙》这首诗中,诗人利用“墙”这一意象,表现了当下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冷漠和疏离,揭开了生存的真相:“你的墙在我的墙上/我的墙在邻居们的墙上……”。而冷漠和疏离,其表面看上去却是手与手的频繁相握,所以诗人说:“而黑暗,有时与阴冷的墙真的无关/却与温暖的阳光/关系重大……”,这才是诗人真正的深刻之处。在普遍的人性麻木、大面积的良知缺失中,诗人的内心有着难以言明的疼痛,这是诗人于明诠那颗诗心的底色。在献给世界疼痛日的名为《疼痛》的诗中,他尖锐地指出了我们存在的处境——“一个普通的名字/能让一个国家不舒服……”,“一个没念过书的牧羊人/他的歌声能竖起羊的耳朵/但他没有办法唱给大会堂听/因为大会堂没有耳朵可竖/甚至没有羊……”。
——我们的心灵还具有感知疼痛的能力吗?我们的存在还需要疼痛吗?还有多少这样的疼痛在等着我们?这是诗人于明诠对于我们思考的一个不能回避的引领和启示。  对历史的咏叹与直面现实的刻画相互映照,是于明诠诗歌的一对翅膀。而其内在的精神底色是一致的、是互为通道的,只不过它们飞翔的姿态、表情、力度,有着不同的审美景观罢了。
  2011,6,14
  于濯而堂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4-26 03:37 , Processed in 0.153055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