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123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教师之友网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的教育学话语与教育变革

[复制链接]
21#
 楼主| 发表于 2015-8-31 22:00:21 | 显示全部楼层
2、从单一国家主体到多元研究主体
教育研究主体的自我定位,即研究者代表何种人---是站在国家、特定社群还是纯个人立场上从事学术活动,对其学术观点、结论的形成及其学术所发挥的社会功能,会有很大影响。
在一元化时代,中国的知识生产者同其他所有劳动者一样,都被纳入了单一的国家组织系统之中。就连具有高度个体化色彩的文学艺术创作者,也被纳入到了准行政组织中,如“文联”、“作协”等。各个政府机关、学校、企业等虽有行业和分工的不同,却又是高度同质化的,是国家组织的基础单位,是具体而微的国家。“单位”概念本身,就内含着这一意义。作为中国教育学术研究主体的大学和各科研院所,作为“事业单位”,更是如此。[1]因此,在新中国建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国家”和“社会”是同义语,并不存在与国家相分化的市民社会和公共空间。1950年代开始的对于知识界的各种思想改造运动所以能够畅通无阻,众多知识人所以要自觉地予以配合、不断地开展批判和自我批判,显然不只是来自意识形态的高压,也来自严密的单位组织。任何抵制主流意识形态的思想行为,会同时被视为对于思想和组织的背叛。而在组织之外,个体是根本无法生存的。我读《顾颉刚日记》[2],读到他在1949-1955年间,从以私营出版业(大中国书局)和大学的自由授课者为依托、从事“为了学术而学术”的历史考索之业,到不得不赞同出版业的公司合营、被收编到中国社科院历史研究所,并自觉地学习“元理论”、接受批判与自我批判,就深切感受到一元化体制对于一个知识人的深刻影响—从生活状态到学术研究。一元化时代不断强调学术研究的“党性”原则和“党性”立场。这个立场,抽象地说是“无产阶级”立场、“为人民服务”的立场,具体地说就是国家立场,是包括“元理论”和国家方针政策在内的立场。它意味着:所有知识人都必须站在国家立场上、以国家主体的姿态去从事学术研究。“为了学术而学术”的学术立场之所以成了批判的对象、被视为“资产阶级的学术思想”,一个重要理由就是它无视学术研究的阶级性、不愿意让学术“为人民服务”。[3]
进入改革开放后的1980年代,由于一元化体制的持续存在,教育研究者仍自觉不自觉地把自己定位于国家主体。以“元理论”为前提的教育论说自不待言(例如在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问题的讨论中,很多争论明明来自不同研究者对马克思主义的不同理解,却偏要声称自己是马克思主义的,别人是非马克思主义的。这意味着马克思只能定于一尊,只能有一种理解,不能有其他不同理解),就是多元“主义”的教育论说,也大都体现出基于国家立场指点江山,进行宏大叙事、整体规划的“致用”倾向,从而生发出“借经术文饰政论”的浮泛学风。只是到了1990年代,由于市场经济的启动和发展,至2000年前后,市场经济体制基本确立,中国的文化格局也发生了结构性变化。以官方意识形态为主导的政治文化、以新的学院体制为主导的学术文化以及以大众口味、大众情调为旨趣的大众文化,才分化开来。“文化事业”的概念随之向“文化产业”转换,文化选择和创造的主体也由单一的国家主体,向民间社群和公民个人主体发展。知识群体本身也发生了相应的分化,分成了学院派、公共知识分子和大众“学术明星”。在学院派内部,又分化成社会科学家和人文知识分子:前者往往基于国家目标和国家规划,提供建设性发展方案;后者常常基于特定的文化理想,针对国家目标和大众文化,展开批判性思考。而“为了学术而学术”、“为了知识而知识”,不仅作为一种个人趣味和个体生活方式被肯定,还被人们奉为一种很高的学术境界。
这一点,从教育刊物创办主体和服务对象的变化可以看得非常清楚。过去,教育刊物概由行政部门、国家科研院所和大专院校主办,它们代表的都是国家主体。有关刊物,既缺乏学术与政治的分化,也难有大众与精英的分野。例如,《人民教育》在1979年以前,既是国家的教育喉舌,也是教育理论争鸣的重要阵地,还是教师大众的基本读物;而“文革”及其以前的大学学报,既刊载政府的政策、报告,也刊载学者的理论文章,甚至还有诸如以“工人大批判组”等署名的非驴非马的东西。进入1990年代中期、特别是2000年代,一批有影响的民间教育学术刊物开始出现。最有代表性的,是那些以书代刊的学术辑刑,如杨东平主编的《中国教育发展报告》、丁刚主编的《中国教育:研究与评论》、劳凯声主编的《中国教育法制评论》、袁振国主编的《中国教育政策评论》、金盛鈜主编的《教育:思想与对话》等。这些刊物创作者或是学院中人的自由结合的同人团体,或者是独立的民间教育研究机构,总之都具有很强的民间色彩。
大概只有在教育研究主体的立场已经多元化的情况下,2005年在全国教育基本理论专业委员会以“教育学的学科立场”问题为题的学术年会上,才有学者能够也敢于提出“无立场的教育学思维” [4]这样一个崭新的命题。


[1] 赵炬明.精英主义与单位制度对中国大学组织与管理案例的研究[J]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6(1):173-191.

[2] 顾颉刚. 顾颉刚日记[M] .台北:联经出版事业有限公司,2007。

[3] 冯友兰.对于中国近五十年教育思想进展的体会[J] .人民教育,1950(4);柳湜.关于‘为学术而学术的学风’[J] .人民教育,1950(4).冯友兰.再论‘为学术而学术的学风’[J] .人民教育,1950(5)。

[4] 金生鈜.无立场的教育学思维——关情人间、人事、人心[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63)。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5-5 10:02 , Processed in 0.125753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