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9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三联·哈佛燕京学术丛书”走过20年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5-9-8 10:00:1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一套书和一代学人的崛起“三联·哈佛燕京学术丛书”走过20年本报记者 丁杨 《 中华读书报 》( 2014年11月05日   09 版)
石昌渝
茅海建
赵汀阳

    丛书中的第一种:《中国小说源流论》,石昌渝著,1994年2月出版

    丛书中销量最大的一种:《天朝的崩溃》,茅海建著,1995年4月出版

    赵汀阳的成名作:《论可能生活》,赵汀阳著,1994年9月出版

    当年的韩南、董秀玉或许不曾料到这个合作计划在20年后的今天能结出如此丰硕的果实。陈嘉映、赵汀阳、何怀宏、张祥龙、梁治平、陈来、杨国荣、钱满素、杨念群、荣新江、茅海建、林梅村、丛日云、程巍、周濂……这样一份作者名单摆在我们面前,可谓炫人眼目。更重要的是,很多学者的处女作和成名作都是在这套书中发表的,这套书奠定了很多学者的“江湖地位”,见证了一代学人的崛起。

    上世纪90年代初的中国,改革开放已有十多年,学术文化领域日益活跃。但中国学术界也日益感到1949年后的政治运动特别是“文革”所带来的影响——老一辈学者年事已高,学界“断层”现象非常明显,呼唤着年轻一代学人出来接棒。而越来越多的中青年学者在研究与著述中表现出很大潜力,却难寻合适的出版平台。彼时中国的学术图书出版偏重引进,读者对大量译介过来的西方不同时期不同学科、流派的学术作品近乎照单全收,可是本土学术新人要想推出自己的研究成果并不容易。在这样的背景下,侧重原创、扶持中青年学者的“三联·哈佛燕京学术丛书”可谓生正逢时。

    一

    英美文学专家、中国社会科学院外文所研究员朱虹前不久撰文忆及20多年前“三联·哈佛燕京学术丛书”的缘起。当时以访问学者身份赴美的朱虹曾向哈佛燕京学社申请创办一份英语期刊的资金资助,时任哈佛燕京学社社长的中国古典文学研究学者韩南更希望资助中文的出版物,“也许可以是一个支持年轻学者的计划,年轻人的第一本书是多么难出版啊……”韩南当时更倾向与一家中国高校出版社或纯学术出版机构合作(后来他联系的两家出版机构对此计划反应冷淡,事情就搁置了下来),而朱虹则向韩南推荐了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直到1992年,时任三联书店总经理董秀玉在哈佛大学参加一个研讨会,茶歇时和韩南提及有意这一出版计划,“董女士提议建立一个学术委员会,根据来稿独立地做出评审意见,并按照出书的品种固定给予专项资助”。朱虹回忆道:“他们还商定了丛书的名称:‘三联-哈佛燕京学术丛书’。我记得当时看了一下表,这次会面总共才进行了20分钟。”

    1993年,韩南来京与董秀玉签订合作出版这套丛书的合同,明确双方分工,哈佛燕京学社为这套丛书的出版提供资助,不参与丛书的具体运作和选题方向。“来哈佛的访问学人,由我们提供学术研究的环境和资金,但对他们的具体研究不干预,也不要求一年后有任何报告,完全自由。”曾任哈佛燕京学社社长的学者杜维明早在1998年9月的“三联·哈佛燕京学术丛书座谈会”上就强调了这一点。
    二

    这套丛书的来稿要求和评审方式在当年的国内学术出版界堪称领风气之先。作者交稿时要同时提交两份所属学科专家的推荐书,推荐语将在日后被采用并出版的作品封底上摘登。在书稿的评判和取舍上,采用匿名评审制度。通过匿名评审并作了修改的书稿最后交由学术委员会定夺。学术委员会由季羡林、李慎之、叶秀山、李学勤、厉以宁、王蒙等学术大家、著名作家组成。

    从筹备阶段,丛书编委会已经明确了丛书侧重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适当平衡文史哲社经等各学科比例。丛书学术委员会成员之一、学者刘世德以自己经手的四部书稿为例,解释了丛书的选题方向。“我经手的第一部书稿就是石昌渝的《中国古代小说源流论》,这部作品从文体角度讲述中国小说源流,填补了鲁迅《中国小说史略》的某些空白;第二部是刘跃进的《门阀士族与永明文学》,这本关于南北朝文学的专著从微观切入,辐射到宏观的思考;第三部是黎湘萍的《台湾的忧郁》,研究台湾作家陈映真和台湾文学;第四部是赵稀方的《小说香港》,研究香港小说。从这四部著作就能看出我们的选题视野还是比较宽广的。”

    董秀玉聘请了贵州人民出版社的退休编辑许医农担任这套丛书的责任编辑。今年已85岁高龄的许医农看上去精神矍铄,说起她参与这套丛书的经历,思路异常清晰:“作为编辑,我从1959年自北京大学毕业分配到贵州直到1979年,浪费了20年光阴。这期间,劳改、批斗、下工厂。难得遇到老董(董秀玉),让我加入到三联书店的这套丛书,这段经历是我作为编辑的一生非常重要的补偿。”从1994年“三联·哈佛燕京学术丛书”开始出版第一辑,一直到2001年第七辑出齐,经她之手编发的书稿有50多本。

    许医农与其后的孙晓林、曾诚成为这套丛书的三代编辑。曾诚向本报记者介绍了这套丛书稿源的变化:“最开始书稿都是从中国社科院和北京的高校而来,后来渐渐拓展到各类各主要高校和学术研究机构,近十年来,身在海外的学者,包括港台、北美的学者也越来越多见。这套丛书真正做到了面向海内外中国学界征集稿件。”

    三

    当年的韩南、董秀玉或许不曾料到这个合作计划在20年后的今天能结出如此丰硕的果实。陈嘉映、赵汀阳、何怀宏、张祥龙、梁治平、陈来、杨国荣、钱满素、杨念群、荣新江、茅海建、林梅村、丛日云、程巍、周濂……这样一份作者名单摆在我们面前,可谓炫人眼目。更重要的是,很多学者的处女作和成名作都是在这套书中发表的,这套书奠定了很多学者的“江湖地位”,见证了一代学人的崛起。前不久在北京举行的“三联·哈佛燕京学术及出版论坛”上,多位曾有著述入选这套丛书的学者出席。当年的学术新锐如今很多已两鬓斑白,回忆起往事却难抑激动之情。

    20年转瞬即逝,学者石昌渝对当年将其《中国小说源流论》书稿交给三联书店评审时的剧烈心跳以及评审通过时的激动记忆犹新,“能成为这套丛书第一本书的作者,我觉得非常幸运。我还记得责任编辑在万寿路地铁口和我交接书稿校样的情景”。在这部中国小说史著作中,石昌渝独辟蹊径,将研究视角聚焦到小说的文体变化上,今天读来仍予人启发。

    哲学学者赵汀阳的《论可能生活》也是“三联·哈佛燕京学术丛书”第一辑中的著作。“哲学总是给人脱离生活脱离实际的印象,所以我总想以某种方式用哲学研究生活的问题,于是写了《论可能生活》。这是我第一本用形而上学分析生活问题、思考何为幸福的作品。”赵汀阳有些感慨地说:“现在看起来,我那时太有激情了,而现在我写得像个老头”。在《论可能生活》出版之前,赵汀阳已发表过两本专著和若干论文,但其影响仅限于西哲圈内。1994年9月该书出版则使他在远为广泛的范围内被人所知,“甚至有大众媒体的记者来采访我,问我对幸福问题的看法”。

    学者陈星灿的研究方向是考古学,这一学科的专著出版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显得尤为困难,他的《中国史前考古学史研究(1895-1949)》能在1997年顺利出版得益于“三联·哈佛燕京学术丛书”对原创学术出版特别是人文社会科学著作出版的侧重。“当时能在三联出版这本书,对我这样年轻的学者来说尤为重要,目前为止这仍然是我花工夫最大、最受学术界关注的一本书,虽然我之后也出了好几本书。”陈星灿说。2012年,这本书还被译成韩文在韩国和朝鲜出版。

    毕业于北大历史系的历史学者雷闻入选“三联·哈佛燕京学术丛书”的《郊庙之外——隋唐国家祭祀与宗教》则是他的博士论文,从他博士毕业到这本书出版相隔七年,可见其间审稿和修改的严谨。“记得审稿用了九个多月,匿名审稿意见有五六页,一看就是高手写的,对我后来修改书稿很有帮助。书名我也跟责任编辑孙晓林老师反复沟通过,希望起一个好听又能概括书稿内容的名字。”雷闻相当认同这套丛书的审稿程序,对出版周期之长也能够理解。

    近年来活跃在学术界及更为宽泛的公众视野中的青年学者周濂是从“三联·哈佛燕京学术丛书”的读者成长为其作者的。这套书问世之初,周濂正在北京大学哲学系读书,那时他就对其非常关注,“这套丛书伴随我整个学术生涯的成长。2011年我曾写了一篇文章《我的秘密书架》,里面提到三个人的三本书。赵汀阳的《论可能生活》,那是我在北大一教自习室读完的,这本书给我开启了全新的哲学分析视野。还有陈嘉映老师的《海德格尔哲学概论》和慈继伟老师的《正义的两面》。这些图书对我后来的思维方式和学术基本立场都有观念性的、奠基性的影响”。2006年,他的博士论文《现代政治的正当性基础》投给了三联,匿名评审专家建议做一些不是特别关键的修改,但周濂修改了一年多时间,改得和初稿有了很大不同。2008年5月,该书正式面世。这本书的出版以及评审人石元康、赵汀阳的肯定,让周濂很受鼓舞:“这等于我正式迈进了学术殿堂并得到承认,大大坚定了我从事学术研究的信心。”

    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茅海建因在“三联·哈佛燕京学术丛书”中出书而“扬名立万”的故事则更是广为人知。1994年,茅海建先是将书稿投给了上海一家出版社,但选题没有通过。于是他将书稿给了三联,最终被列入“三联·哈佛燕京学术丛书”第二辑中于1995年4月出版。曾诚告诉本报记者,截至目前,《天朝的崩溃》累计印刷16次,销量达到9万册——这是一个可以媲美大众畅销读物的销售数字。这本书奠定了茅海建在中国近代史领域的学术地位,但也给作者带来一些麻烦,由于其对鸦片战争的解读与主流观点颇有距离,挑战了前此的陈说,茅海建也遭到了一些学界大佬的批判。对于《天朝的崩溃》的畅销,茅海建自己也感到颇为意外,“或许与1997年香港回归有关,解读鸦片战争的书自然会好卖一些”。“它可能代表了新时期对中国近代史进行重估的学术趋向,故而特受重视。实际上,这本书已经成为了近代史领域的必读书了。”孙晓林说。无论如何,《天朝的崩溃》促成了一个“学术明星”的诞生,自那以后,茅海建的著作无论内容多么专门、艰深,都有出版社前来争抢书稿;他每有新作问世,也都备受学界和读者关注。

    四

    “三联·哈佛燕京学术丛书”出版至今已有十五辑近百种的规模,是目前中国唯一坚持长期出版的人文社科类学术丛书,亦是中国出版界与外方合作的成功探索。这套丛书不止在国内学术界和关心学术的大众读者中得到肯定,也曾两次得到哈佛大学的嘉奖。“我曾问过韩南先生,做哈佛燕京学社社长期间,最大的成就是什么?他的回答是,帮助三联书店策划出版‘三联·哈佛燕京学术丛书’这个项目。”专程从美国来京祝贺这套丛书出版20周年的现任哈佛燕京学社社长裴宜理说。

    对于很多年轻的学者来说,学术成果能跻身“三联·哈佛燕京学术丛书”是一种肯定,近乎某种荣誉。也因此,曾在这套丛书中占有一席之地的作者往往和三联书店有着超越一般情形的“情感关联”。曾诚对此深有体会,“其实三联书店一直都在发掘这套丛书的资源。丛书面向的多是三四十岁的中青年学者,他们很多人当时还没成名,我们也希望通过他们的作品在这套丛书中出版,来吸引他们有更多其他的书稿交给三联出版。像茅海建,在《天朝的崩溃》获得成功后,他也在三联书店出版过《苦命天子》这样的普及类历史读物。可以说,这套丛书对于三联书店的学术出版一盘棋也是很有意义的”。

    随着接下来“三联·哈佛燕京学术丛书”第十六辑陆续出版,这套丛书的书目将达一百种,而第十五辑中《秦汉国家祭祀史稿》的作者、八零后的历史学者田天则成为这套丛书迄今为止最年轻的作者。

    说到这套丛书的未来,现任三联书店总经理路英勇表示,三联方面会坚持这套丛书既有的选题遴选标准,充分利用三联和哈佛燕京学社之间的国际合作和交流渠道,进一步促进中国学者和国际学术界的交流,推进版权输出,“我们有信心,通过这一国际合作平台,在推动中国学术著作走出去方面有更大作为”。据曾诚透露,目前已有英国知名出版机构Routledge前来洽谈这套书的英国版权输出事宜。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4-27 15:52 , Processed in 0.176132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