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6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往书记:书衣文录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5-9-23 12:00:3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原文地址:往书记:书衣文录作者: 张宗子
       孙犁先生此书,久闻而不得一见,所读为网上搜出,未知是否全本。二十多岁以前,凡有新书,也像孙犁一样,找牛皮纸包书皮,会三种包法。后来书多,印制越来越讲究,觉得包上书皮,原书的风采沦没,从此不再包。遇到特别珍视的书,取随便找到的干净纸张裹上,读完去掉。我的手无论冬夏,容易出汗,手指接触纸面稍久,书页便被沾湿变形,常常是一个大拇指形的凹陷。拿着书走路,时间稍久,书的封面封底,也会染上汗迹。读书时,自己注意,翻开书页,尽量以指背轻压,不使书合上。古人焚香净手的讲究,对我没有用。所以,特别喜欢有一定厚度,纸张偏软,可以直接翻开摊在桌上或膝头的书。
        我喜欢书,却不能藏书。书到处乱塞,好似土豆红薯一般,读时拿起,读后弃置一边。书面不平,有折角,有卷边,不能忍受,办法便是用一叠字典之类的较重的书,压上一段时间,果然会好很多。我手指粗笨,像孙犁先生或其他爱书人那样就灯修补粘贴,是做不到的。
       《书衣文录》动人处,不在评论所读的书,而在所记一个爱书人的生活。一些小细节,小故事,小议论,小感慨,感时论事,胜过许多堂皇的官面文章,如《释迦如来应化事迹》条:
  “余不忆当时为何购置此等书,或因鲁迅书账中有此目,然不甚确也。久欲弃之而未果。今又为之包装,则以余之无聊赖,日深一日,四顾茫茫,即西天亦不愿去。困守一室,不啻划地为牢。裁纸装书,亦无异梦中所为。”《使西日记》条:
    “因炊事忙,此事遂废。此数日间,亦不得安静,何处可求镇静之术,余不惜刀山火海求之。”
        读书的感想,孙犁先生写有《耕堂读书记》,我也是在网上和杂志上,读过大部分篇章。《书衣文录》其实就是题跋。说题跋,自然想起苏轼和黄庭坚。这两位的题跋最好看。东坡的,多是题在为人抄写的诗上。抄他人的,偶有一两句议论,言简意赅,或者并不评说,说一句闲话,后人读了,有说不出的妙趣。抄自己所作,感慨和自嘲的意味多一些,但自嘲之中有自得,有安心甚或得意之处,似乎不足为外人道,只写给被题赠者看,然而千百年后,我等凡人亦有眼福,看了,读了,时时想起了,咂摸出酸咸甜苦,暗自一笑,觉得自己不是别人,就是当年那个在一旁看着他挥毫的人,墨迹未干,快手收起,深怕被他人夺了爱。
       东坡题跋有一则,记所作诗,文曰:“吾有诗云:‘日日出东门,步寻东城游。城门抱关卒,怪我此何求。吾亦无所求,驾言写我忧。’章子厚谓参寥曰:‘前步而后驾,何其上下纷纷也?’仆闻之曰:‘吾以尻为轮,以神为马,何曾上下乎?’参寥曰:‘子瞻文过有理似孙子荆。子荆曰:所以枕流,欲洗其耳;所以漱石,欲砺其齿。’”参廖本是滑稽和尚,入宋史奸臣传的章惇,傲慢,心眼也够狠,但做事确实有叫人喜欢的地方,是个很性情的人。自然,也有才气。
        孙犁的题跋,纪事亦多,记特定时代,也记当时人物。今人喜称以小说为史,过去杜甫以诗为史,孙犁先生则以题跋为史,如题《六十种曲》:
        “一九七四年四月十日,于灯下重修,时年六十有二矣。节遇清明,今晨黎明起,种葫芦豆角于窗下,院中多顽儿,不能望其收成也。前日王林倩人送玻璃翠一小盆,放置廊中向阳处,甚新鲜。
       “又记:时杨花已落,种豆未出,院中儿童追逐投掷,时有外处流氓,手摇大弹弓,漫步庭院,顾盼自雄,喧嚣奇异,宇宙大乱。闭户修书,以忘虎狼之屯于阶前也。
  “又一九七二年十一月记:书之为物,古人喻为云烟,而概其危厄为:水火兵虫。然纸帛之寿,实视人之生命为无极矣,幸而得存,可至千载,亦非必藏之金匮石室也。佳书必得永传,虽经水火,亦能不胫而走,劣书必定短命,以其虽多印而无人爱惜之也。此六十种曲,系开明印本,购自旧书店,经此风雨多残破,今日为之整修,亦证明人之积习难改,有似余者。”一九七二年,我已经懂事了,嘴馋,想肉吃,想瓜果吃,一本旧连环画可以让人把不亲的人当亲人,就为了翻看几分钟。到七四年,已经知道去各处旮旯角儿找劫后残书读了,然而古书之罕见,如刘阮在天台山无意尝到的琼实,别说亲得,有所耳闻就是福气,那么我能找的,无非十几或几十年前的小玩意儿,里面总还有些人话。孙犁此则较长,纪事跨了三年。寥寥数言的,如题《诗品注》,也能见微知著:
       “地大震,屋未塌,书亦未损,余现亦安,能于灯下修书,可知命立身矣。”作于1976年9月11日。同作于此年,但时间更早的一则,题《左传》:“余每于夤夜醒来,所思甚为明断。然至白昼,则为诸情困扰,犹豫不决,甚至反其正而行之,以致言动时有错误,临险履危,不能自返,甚可叹也。余如能坚持夜间之明,消除白昼之暗,则得失或可稍减欤。”
        乱世阴阳颠倒,白昼鬼舞。独自躲进暗夜,成一统,得光明。这样的故事,演了又演。时代进步,进步究竟在何处?一代代人留下的记录,似乎全是一个道理,告诫后来者万勿轻易乐观。世界永远是这样子的,做你自己的事,不要随波逐流,不要飞蛾扑火。火自然明亮,自然温暖,但火杀飞蛾,如刀枪无异。读书当于此等细微处体会作者心思。我最敬佩孙犁先生的,爱书如命之外,是他不求闻达。当年内战结束,作家分为两类,“会师”于同一杆旗下,一类来自“解放区”,一类来自“国统区”,前者得势而居高位,后者挨批,坐冷板凳。孙犁先生来自“解放区”,本来容易飞黄腾达,却甘于寂寞,把自己划入另类,这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和学识和才气都无关。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5-6 20:16 , Processed in 0.067535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