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7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教育中的经济学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5-10-3 06:38:2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教育中的经济学
——网师一周观察(55)
201143-49日)
/魏智渊
日子过得真是飞快,转瞬间,清明了,再转瞬间,清明就过了。
清明节的鄂尔多斯,大雪纷飞,思乡的干老师赋诗一首:
【清明罕台遇雪】
清明时节雪纷纷,
身在罕台欲断魂。
念遍唐诗春将谢,
枝头红杏苞未屯。
——辛卯2011年
我知道干干本质上是属于南方乡村的。更准确地说,他的灵魂从未真正地离开那个叫车山岙的地方。与人相比,他更擅长与南方乡村的花草虫鱼山川河流打交道。交往这么久,每每惊讶地发现,他对花草的熟悉程度令人惊叹,仿佛前世是名花匠。不仅如此,务弄花草时那份耐心、温柔、细致,让人很难与他犀利的个性联系起来。这种不一致,甚至渗入了新教育课程。理想课堂中的犀利深刻,与儿童课程的乡野气息,竟然天衣无缝地揉合在一起了。
327日,他为罕台新教育小学所写的校歌初稿中,也隐约感受得到那份花草情结:
苍穹杳杳,罕台川旁,
绿洲于沙,弦歌悠扬,
楼宇雅净,乃我学堂。
晨诵诗赋,午读典章,
含英咀华,如品如尝;
入暮思省,一天回望:
是否勤奋,有无独创?
以日以年,如苗之壮,
既质又文,君子堂堂,
立此天地,达彼万方。
当然,这首有待有心人为之谱曲的校歌中,不仅仅有花草的青涩,还有岁月对种子的信念,甚至,还有生命流逝的恐慌。唯独没有的,是许多校歌常见的肤浅轻飘。
显然,这不是词语游戏,而是存在的略显沉重的诗意涌现,是从大地深处涌现出来的歌声。因为在同一日,他又写下了罕台新教育小学的“教师之志”和“教育之道”:
教师之志:
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今译及改编:
老者、长者、大人,于论语中有相同的结构功能,就是所谓长于己、己所尊敬、听命者。对教师而言,此长者、老者,首先便是代表事业整体的校长、局长(而不是作为个人的某人)。安之,因你在此而对此事此位不复忧虑,心有所安。
朋友,结构中功能相近者,即同事和家长。信之,如左手信任右手,双足信任左右手,如此,方能克成事业。
少者,即孩子。怀之,终身感怀,不止于怀念,亦是以此为楷模,感恩生命中有此段岁月,有你存在,而因此他得以一生成就。
——罕台新教育小学
教育之道:
知及之,仁不能守之,虽得之,必失之。
知及之,仁能守之,不庄以莅之,则民不敬。
知及之,仁能守之,庄以莅之;动之不以礼,未善也。
——孔子
今译及改编:
理智上理论上能够理解和解释教育,但仁爱之心达不到,即使一时做成了这件事,最终也会失去它。
理智和理论上达到了,用仁爱之心守护住了,但如果不能以自身的庄正、庄严去和学生接触,那么孩子们就不会敬重你,教育效果就不好。
理智和理论上明白了,用仁爱之心守护住了,用自身的庄严、庄重和学生交往了,但如此不能用和谐的礼仪(礼乐)来开展各种共同生活,这样的教育也称不上完善。
——罕台新教育小学
怎么说呢?这是个喜剧时代,这种从历史以及存在深处继承而来的宁静、寂寞与忧患,并不合乎时宜。不但不合乎时宜,而且如同一切伟大之物一样,很难被时代真正地理解。
“教师之志”也好,“教育之道”也罢,作为梦想,甚至在新教育小学,也只是一种朝向。或者说,这是新教育之梦对每一位以生命投身新教育事业的老师的请求。而当这种请求因信念、能力等种种原因而不能在当下达成,只能等待岁月时,那份怅惘,也就可想而知了。
我有时候在想,这个时代究竟少了一些什么呢?
少了“伟大”。
因为我们经历过“伪大”的时代,于是,我们不但离伟大越来越远,而且,竭力于与一切伟大之物划清界限以免自己显得可笑而不合时宜。所以,那些伟大的品质便越来越稀少了:诚、敬、谦、礼……
为什么要突然说这几段话?一个重要原因是,本周《论语》课程就要结束了,这是件挺让人伤感的事情。
有一些事也值得一记:
罕台无土,都是沙子。所以本周,老师们把削下的水果皮,吃剩下的果核,甚至剩菜剩饭和废纸,都积蓄起来,准备做成能够供植物生长的泥。
本周,所有教室,包括义工们联合起来,开始齐心协力解决学困生问题(这是罕台特色),日常教研也围绕学困生的教育问题展开。
48日,我在202班上《数星星的孩子》,这是时隔20年后,我第一次在小学上语文课。这是罕台新教育小学日常生活中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但对我,却是一个新的开端。
冗长的开场结束,进入正题。
1
人生本质上需要谋划。
虽然愈来愈强大的信念才是最根本的动力,但是没有了细致的谋划,信念就缺乏一个从容生长的空间,甚至,会演变为没有内容的兴奋或缺乏现实感的偏执。最终,信念不会转化为强大的推动现实的力量,只能成为没有依托的情绪的堆积物,就像生命中密布的阴云。
我经常看到学员关于教室的咏叹。教室!这个充满冲突、挫折、失败和无意义感的地方!!这种情绪有时候会带来一种强迫症,就像一个溺水者,越是想拼命地抓住任何一根稻草,结果在漩涡里沉溺得越深,直至经受灭顶之灾而完全放弃努力。——甚至有时候,网师也不过充当了一根虚幻的稻草而已。
这时候最需要的,首先不是行动,而是谋划。而所谓的谋划,就是重新规划自己的行动,分清楚主要的和次要的,必须捍卫的和可以放弃的。这甚至并非一切行动的前提,而就是内在于行动之中,是行动的本质组成部分。
例如,对一间教室来讲,首要的是建立秩序。这个秩序,既非控制到牙齿的苛刻,也非浪漫到骨髓的自由,而是首先确保底线。即,确保班级正常运行,学生在学习上不受到秩序的困扰。最高明的老师能够达到不治而治(详见“积极管理”),但若缺乏那种能力,哪怕用训诫的方式,也要先努力地捍卫底线,然后再逐渐改进。
一旦秩序建立起来,除用必要的精力维持(高明的老师,会逐渐过渡到学生自治)外,越来越多的精力,要投入到教学中去,协助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在当前,所谓“顺利完成学业”,在相当大程度上是指获得良好的考试成绩。
一旦能够获得良好的考试成绩(例如在学校排名中处于中上水平),那么除了尽量保持成绩上的优势地位外,要抽出一部分精力(也意味着要学生抽出一部分精力)去做更多的事:增加学生的阅读量以丰富精神生活,允许或组织学生发展自己的兴趣,增设一些有趣味的或者有挑战性的课程……
很显然,这里涉及到一种教育上的经济学。老师的精力(或者说注意力)、智力是一笔值得珍惜的财富,这笔财富如何不断改变比例重新分配于秩序、学业成绩以及更高发展之间,是一门很大的“理财学问”。
你想象一户并不殷实的人家,一家人需要过上好的生活,但是如果院墙有了缺口,屋顶漏雨,这家人就必须把吃肉的钱节约出来修缮院墙和房屋,因为若不这样,轻则小偷会进来,家里将会损失更多东西,生计会更为艰难,重则墙倒屋塌,一家人无处栖身。(秩序的重要性即在于此)修缮之后,只要定期维修,就不再需要在建筑上花费更多的金钱,那么这家人如果聪明的话,会不断地积蓄一些财产。积蓄的财产有两种用途,一种是防备意外(万一忽然台风或地震了呢),一种是用来投资以挣更多的钱来改善生活。
如果这家人,宁可忍饥挨饿,也要不断地加高加固院墙,以至于超过了必要的限度还不停手,一定要把家里修得跟碉堡一样,你肯定会觉得主人心理有问题了。或者,这家人尽管已经解决了吃饭问题,但只要赚到钱,就都全部地用于无止境地改善生活,从不用于存储或进一步投资,你也会替这家人担忧。
但在教育中,类似的场景却一再重演。
2
为什么这么说呢?
你会发现一些优秀班主任,孜孜不倦地抓纪律,抓班风。在基本纪律已经达成之后,他总能“敏锐”地发现新的问题,因为他的“敏锐”,新的问题自然也层出不穷地迎合他的需要,于是,他的精力就无边无际地消耗于其中甚至乐此不疲。
你会发现一些优秀的学科教师,孜孜不倦地抓考试成绩,辛辛苦苦地练练练,考考考,在班级成绩已经稳居上游之际,他仍然很有危机感,稍有一次降到第二名就惊慌失措,而确实也没有完美的学生与完美的考试,于是他的精力,全部地、无边无际地消耗于题海之中。
或许这些老师,会在如此的紧张中奋斗到退休,他们生命的贡献以及乐趣,实在是很有限的。而在更多的情形下,他们不可能一直保持优势地安然退休,往往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被更年轻的教师所“淘汰”。这当然不是丢掉工作,而是在班级管理以及学业成绩上被超越,被打败。
这里涉及到教育教学上的一个奥秘。即,不要在任何相对低级的阶段逗留太久,在基本解决低级阶段的问题后,越朝向高级阶段,低级阶段的问题越不成为问题。
总是聚焦于秩序问题,不但无法解决秩序问题,反而有可能令秩序问题加剧直至崩溃,这就是消极管理的弊端。相反,在秩序问题基本解决后,不要汲汲于一些小问题,而是带领班级挑战更有价值的目标(例如学业成绩),那么在挑战过程中,许多秩序上的问题会自然而然地消失,这是积极管理的奥秘。
同样地,成绩明明相当好了,还总是聚焦于考试成绩的老师,是学校里的“暴发户”(往往是灭绝师太型的)。暴发户的特征,就是固着于低品质的生活,汲汲于分数之类的低级需要,他不知道学生还可以有更丰富和更高品质的发展。这类老师所教的年级越低,悲剧越明显,因为他不知道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与智力背景,从而使学生在更高年级的学习越来越艰难,直至连考试成绩也无法保持。相反,如果他能在学生的成绩基本良好的情况下(有时候想要保持第一的心态是有害的),始终抽出一部分精力用于丰富学生,那么,学生不但能够继续保持较高的成绩,还将获得比成绩更多,甚至也更重要的另外的东西。
这个奥秘,也适合于一切知识的学习。
以小学低段为例,有的老师会无休止地将精力用于让学生学会生字并达到100%过关上。这种努力,稍有不慎,就会变成师生的灾难。100%的追求可以作为挑战,但是不宜成为全体学生的硬性要求。有些学生(中等生或差生),他通过努力可以达到90%,而老师为了10%而几乎侵占了学生大部分的课外时间,自己也有不菲的投资,结果可能使学生达到95%。这貌似进步,其实是投资上很大的失败。因为学生的那些课外时间若用于阅读或其他丰富经验的活动,会收益更丰。但老师总想不明白这其中的道理,他不明白的关键是,假如允许学生有10%的不理解,那么等学生到了更高阶段的时候,这10%的问题将自然而然地消失。——学生读了更多的书,曾经不认识,不会写的生字,会自然而然地认识,或稍加练习即可掌握。当然,前提是,这10%不是关键知识,不构成学生进一步学习的障碍。(如果是进一步学习的障碍,则要聚焦之)
有远见的人家能够在可忍受的范围内适当降低生活标准,是为了那些在可接受的范围内节约下来的金钱能够产生更高的效益,并最终更高地提升生活标准。对教育者来说,你手握时间和智力这其实有限的财富,你也在一定程度上能决定学生的精力分配,那么,你如何让自己以及学生的生命发挥最大的效益呢?这难道不值得深思吗?
所以,你的班级,纵然有很多学困生,也不要一下子榨尽他们的财富,而要储备一些用于投资,丰富之,涵养之,这是为未来谋划。
好的教育,就是分配于基本秩序和提升考试成绩的“财富”越来越少,而越来越多的“财富”,用于师生的创造性的发展。最好的例子,当然是雷夫,他将越来越多的“财富”用于旅游课程,莎士比亚课程,而不是课堂练习。
3
这种谋划,不仅仅指在班级管理、学业成绩以及更高发展之间不断地谋求新的更高级的平衡,还包括了在教室里,在学生之间的资源配置的效益最大化,即我们通常所说的个别对待的问题。
想一想,你有一笔积蓄,但是有一群能力不等的孩子,你将如何不断地将财富注入给他们?你要给最有能力让财富升值的孩子,还是给最贫穷以至于揭不开锅的孩子?
这个问题的本质,涉及到效率与公平(管理一个班级与管理一个国家也有不少类似的地方)。你就像一个司机,要根据路况不断地作出判断并动态调整,在这里,有原则(效益最大化),但是没有任何僵死的药方。
爱心过度的父母,会倾向于将一切积蓄奉献给最穷的孩子,这当然令人感动,但另外的孩子,却因为得不到必要的支持,发展受到了限制。而这些其实有限的积蓄,在最穷的孩子这里,又没有也不可能实现效益最大化,因为他往往是大消耗,小产出,结果,是大家一起穷。更要命的是,有的孩子简直穷得一塌糊涂,就是个无底洞,你的积蓄扔进去,似乎没有什么反应。
所以有计算头脑的父母,可能会将投资分为三份,最大的一笔投资,是用于所有孩子共同来完成的项目,以确保尽可能地共同富裕,这是根本。另外的投资,一部分要确保最贫穷的孩子的基本生活(但不必给他更多的零花钱),一部分要充满希望地交给最能让财富升值的孩子。父母知道,最能让财富升值的孩子将作出多重贡献,他不但会为自己快速增长财富,而且他会深刻地影响和推动其他孩子,更进一步的,他将有可能(简直是一定的)为另外的孩子提供支持。一旦最有能力的孩子和大部分孩子富裕了,父母的积蓄,就可能越来越多地帮助最穷的孩子,不但帮他脱贫,甚至可能帮他致富。
教室里的事,不也如此么?
作为老师,将主要精力用于班级的整体发展,这是毫无疑问的。但不能将全部精力用于整体发展,因为倘若不顾及优秀学生和学困生,整体发展将受到连累。——优秀生的高度发展,会对整体班级产生榜样力量,从而带动整体发展,而学困生的被遗忘,将使整个班级受到一定程度的连累。(至少,会在纪律方面产生严重影响,而且,哪个真正优秀的集体中,会有某个个体被心安理得地忽略?)
在现实教育中,最普遍的状况,是对学困生的忽略与排斥,包括以各种手段,不让学困生参加考试,这当然是极可憎的。
但在网师这样的教师群体中,因为大家普遍的爱心以及敬业精神,却时常发生另一种情况,既对学困生以及其他问题学生的过度聚焦。在这里,爱、关注,永远是必不可少的基础,但教师在运用自己的时间及智力财富的时候,却不能不同时考虑效益最大化的问题,这意味着有时候要允许学困生或问题生的问题被延迟或延缓解决。对自己实在无能为力的学生(尤其是高度认知障碍学生即零分生,以及严重心理问题学生),要适当地既关爱,又用括号括起来,并建议学校或家庭(主要是家庭)辅之以另外的方式解决。(有些问题学生,需要专家介入,不是老师能解决的)
包括对学困生的补课,也要有分寸感,不能无休无止。永不放弃职责,不放弃努力,不为自己找借口,但也要知道自己不是神仙。
4
教育中的经济学,不但意指教师谋划自己的教室,更指教师谋划自己的职业生涯乃至人生。
许多人都会说自己很忙碌,这大约是事实。或者,与其说是事实,不如说是感觉。但有多少人敢说:我忙得有效率?忙得有价值有意义?
这中间的分界是,忙得有效率、有价值、有意义的人,内心往往是一种紧张的宁静,充实而愉悦。反之,则充斥着焦虑、恐慌、怨怒、渺小以及无意义感。这是一种丧失自我的感觉,既不是我因控制了生活而忙碌,而是生活控制了我而“被忙碌”,或称“瞎忙”。
你是忙碌,还是被忙碌?
这时候,也需要对时间和智力这两笔财富进行恰当的分配,以便不仅更好地应对工作和生活,而且使时间和智力不断增值。
这种分配,从大的方面讲,首先是教育教学工作与专业发展(尤其是阅读)之间的比例的分配。
越有钱的人赚钱越容易,这是这个社会的残酷现实。因为越有钱的人,越有多余的财富用于投资(同时也越经得起投资失利),而穷人常常为现实所迫,将所有的钱用于解决温饱问题。
那么,一个穷人如何翻身?如何摆脱越来越穷的循环?穷人的出路,不是抱怨自己太贫穷,恨不得来一场革命“均贫富”,而是要比别人更努力,更精打细算。例如,他可能要通过加班等方式赚更多的钱,并且克制不必要的奢侈消费,而将节余下来的钱用于投资,从而实现良性循环。
教育也是如此。一个不成熟的老师,尤其是青年老师,想要在职业中有所成就,但又能偷懒尽量偷懒,这无论如何是不成的。所以,你得额外去“赚钱”,例如,节约掉看电视和打麻将的时间用来阅读,在周末,找半天安静的时间钻研。除此之外,我看不到还有什么别的捷径。
渐渐地,你花在专业发展上的时间将越来越长,而花在教育教学上的时间将越来越少。——当然,这只是比喻,很可能你花在教育教学上的时间并没有减少(甚至有时会增多),但是这种没有减少的前提,是效率的成倍增长(例如你带领学生挑战课程)。
一个理想的状态,或许是将不再区分专业发展与教学准备,只是师生共同进行不断的充满刺激的挑战,而为这些挑战所进行的大大小小或远或近的准备,就是专业发展本身。
在这里,可能产生的一种根深蒂固的误会,是以为我要强调传统的“奉献”。只想着“奉献”,是奉献不了什么东西的,因为一切奉献的前提是“拥有”,“拥有”越多,“奉献”越多。并且,这种“拥有”是全方位的,包括必要的健康的生活享受。这意味着,你不必也不应该拒绝生活中许多美好的东西:旅游、美食、电影、交游……包括与家人在一起的时间,孤独的时间等等。
而所有这些被统统称为闲暇的东西,都并不逸出经济学的逻辑之外,“学会休息”,仍然是一种生活的经济学。而在生活与工作之间保持平衡(相互促进而不是相互妨碍),更是一门经济学。因为教育最终是用生命引导生命,而生命岂只有所谓的工作?
例如,努力地工作,在攻克一个任务之后,给予自己与任务难度相称的奖赏(从一部电影,到一次旅游)。
同时,追求休闲的“经济效益”,例如,尽量地远离麻将,不过多地沉迷于低级电影而是去欣赏真正的经典大片等等。
5
在教育中,还要重视长线投资与短线投资的平衡。
一次长的课程,一次有长度的学习,都是属于相对长线投资。对长线投资的畏惧和不重视,是一个非常紧要而突出的问题。
以网师学习为例,(网师学习本身就是一次长线投资)你可以走马观花地投资若干课程,也可以对每一门或两门课程进行长线投资。而长线投资的特点是,倾其所有,引发质变。
如果一个学员决定对“苏霍姆林斯基教育学”课程进行长线投资,那么如果没有引发质变,只是“很有收获”,这其实是投资上的浪费。或者说,他压根没有真正地进行“长线投资”。多数情况是,他有种种理由撤回部分投资:
啃读?学校最近太忙了!我实在没时间,所以只草草读了一遍;
写教育叙事?哪有时间?能挤出时间来认真读读,已经不错了;
……
不断地打折扣的结果,是自己的生命不能以足够的能量聚焦于这门课程,结果是固然有所得,但是最终没有发生质的变化。很少有人在一件事情上拿出拚命三郎的精神,告诉自己:非如此不可!
长线投资不是生命的常态,而是为了让生命保持敏锐,不定期更新以及发生质变的攻坚性的投资。换句话说,叫“挑战不可能”,让生命在一段时间内摆脱麻木状态,将人从日常生活或日常教育教学中“解救出来”。这种解救,只能通过挑战似乎不可能的任务来完成。
这确实需要信念和毅力,因为会有无数的力量里里外外地消耗你的投资:内在的畏惧、疑虑、懈怠、虚无感以及自我辩护,外在的诱惑、嘲讽、压制以及控制。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在经济学中,一切如此公平。
这种经济学渗透于教育教学的角角落落:
你在教学中,将财富投资于教学前、教学中还是教学后?
你在财富在高智力含量的工作中以及在低效重复工作中分配的比例?
你在上课时的注意力财富是如何分配的?
……
其中每一个问题,都可以写成一篇大文章。你谋划过么?
6
其实,生命本身就是一场投资。
我们来到世间,学习,工作,在不断地尝试中确立自己的投资方向,在成本与收益之间反复权衡……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对投资本身也极有启发。
有的人,将全部的财富投资于低级需要,努力地将院墙变成碉堡,将一日三餐变成皇帝的晚宴。有的人,还要通过持续的投资获得他人的爱、承认和尊重,直至功成名就。
在人类的历史长河中,也有些人,尽可能地缩减用于基本需要的投资,甚至不屑于世俗的认可,而是汲汲于创造,不断地挑战自我的极限,让生命如其所然地充分绽放,将每一分投资都发挥到极限。
或许我们还无法那样伟大,我们手头的财富似乎永远捉襟见肘十分有限,而教育,又似乎确实是一个无底洞。许多时候,我们看着孩子因我们的不成熟而无法充分发展,会感受到一种良心上的折磨。但这或许是宿命,是我们走向成熟所不得不付出的代价。
重要的是,不放弃。
同时,不让空洞的软弱的爱心来替代理智的判断,甚至成为掩盖自己教育失败的借口,而是以理智的判断和审慎的投资来丰盈爱心,使教育之爱成为一眼活的泉水。
生命的意义与乐趣,不就在于此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4-29 13:09 , Processed in 0.127818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