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8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心理学视角下的国学教育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5-11-25 17:32:5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心理学视角下的国学教育


黍离之思



各位尊贵的来宾,大家下午好。欢迎来到^。
在座的各位都是教育界的领军人物,我这个后辈晚学本不该在这里高谈阔论。但孔子云,当仁不让于师。若能借此机会,得高人指点,也是美事一件。于是,发扬孔门各言尔志的精神,略陈固陋之词,敬望达人雅正。
今天我想要阐述的是“心理学视角下的国学教育”,拟从认知心理学、记忆心理学、语言心理学和建构主义心理学的角度讨论国学——主要是古诗文的教育价值,希望探索出一条科学的国学教育途径。由于国学教育内容过于繁浩,因此我把论题界定(限定)在如下三个方面:
古诗文相较于白话文而言的独特价值;适合古诗文的高效记忆方式;以及建构主义对课堂教学方式的启示
由于时间的关系,但凡牵涉晦涩的心理学原理和实验的地方,都只述概要,不作详论。
一、两次事件引发的思考
话还要从十年前说起。那时,我教班上的孩子们读了一篇古文《滕王阁序》,只是朗读而已,基本上没作讲解,也没有提出任何学习要求。然后就让他们每次早读课都朗读一会。每周也就三次语文早读。大约三周过后,我们在语文课本里遇到一句古诗:迥干春风碧云里。这个迥字比较生僻。当时我很惋惜地说,其实这个字是你们遇到过的,但你们可能根本想不起来了!
谁知我话音未落,下面就响起了整齐的诵读声: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然后一路背诵下去,他们竟然把腾王阁序全文给我背了出来。
看到我我故作惊讶的样子,他们更乐了,眼睛里那种自豪和快乐至今还深深印在我的脑海。
相似的情况在第二学期再次发生,开学大约三周左右,也是因为一个字的启发,孩子们全文背诵了《桃花源记》,这次我是真的惊讶了,因为我觉得根本没教过他们这篇!
后来他们告诉我说,是在上学期快要期末的时候教他们读过一遍。开学后,又在早读时读过几次。
我说,我没听你们读过呀?
这时,一个小男孩窜到我跟前说:你来得比较晚嘛,你来的时候我们已经读完了古文,开始读语文书了。
一席话说得我这个老师都有点不好意思了。
这两次事件,有两个问题值得我们思考:
(一)当老师不在场,孩子们可以自由决定读什么的时候,他们为什么选择了读古文?
(二)我们整整一学期都在读语文书,但是有哪一篇白话文是孩子们能从头到尾全文背诵的?为什么这两篇古文仅仅朗读了三周左右就能全文背诵?腾王阁序接近一千字,桃花源记也有三百多字,都不短。
孩子们自己选择读古文,说明古文读起来比白话文舒服!
首先,从形式上来讲,中国的古诗文节奏铿锵,韵律优美,读起来琅琅上口,朗读古诗文本身就是一种美妙的享受。
古诗词讲究押韵和平仄,音韵优美,就不必说了。
然而古代散文的韵律美,却常常被我们忽略。古代散文的语言节奏也是有规律的。它们一般作一四,二四或三二的的停顿,且大多以双式句结尾,这就使得整篇文章节奏鲜明,韵律铿锵,就算不太理解句子的意思,光是这份韵律美都是极好的享受啊!
我们来看下面这几个例子:
(秦)李斯《谏逐客书》
今陛下致/昆山之玉,有/随和之宝,垂/明月之珠,服/太阿之剑,乘/纤离之马,建/翠凤之旗,树/灵鼍之鼓。
(汉)司马迁《报任安书》
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甚至还有用韵的
(晋)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悟以往之不谏,(仄)
知来者之可追。(平ei)
实迷途其未远,(仄)
觉今是而昨非。(平ei)
而白话文不讲究韵律,也就失去了这种美感。
汉语单音单字、有声调的特点赋予了汉语无与伦比的音韵美!是其他任何语言没法相比的。而且由认知心理学的相关理论,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认读汉字比认读拼音文字更节省大脑的认知资源!
汉语汉字是我们一笔宝贵的财富!
其次,从内容上来说,古诗文里包含着许多动人的传说、故事,以至于一些看起来很难懂的古诗文也能成为孩子们的最爱。
比如李白的《蜀道难》这首诗,很长,有些字又很难认。但我班上二年级的孩子都很喜欢读它。除了刚才说的节奏优美之外,还因为它里面有许多故事,像“六龙回日,五丁开山,蚕丛开国,子规夜啼”……多么瑰丽的传说,多么动人的故事!有哪一首现代诗歌能够和它相比?我们中国的文化,有许多都是在这些故事里流传下来的。
顺便说一些题外话,我们这代人小时候听的故事,是熊外婆,鲤鱼姑娘等真正的中国民间故事,它们讲述的是中国人的生活,涵养的是中国人的气质,展现的是中国人的精神。而现在的儿童从小听到的是外国人的故事,从小熟悉的是外国的事物和一个个外国人的名字。这些词汇是缺少中国的语言和文化背景的。我们的下一代,也许就没有人会讲鲤鱼姑娘的故事了。
看着那些优秀的民间故事在我们这一代手里逐渐湮灭不闻,这实在是一件令人痛心的事情。
二、洞悉记忆的奥秘:过目不忘不是传说
(1)我们回到正题,古诗文由于自身的特点,决定了它比白话文容易背诵。
1-古诗文句子结构短。记忆心理学告诉我们,人脑的记忆广度是7±2个单位。一串陌生的电话号码让你看一眼,你立刻能够复述出来的数字一般是5到7个。在这个数量范围内的材料最容易记忆。
我们的唐诗一般是5言、7言,这绝非偶然。我们的童蒙读本《三字经》《弟子规》是三字一句,《百家姓》,《千字文》四字一句,《幼学琼林》是4字和6字。都是充分照顾到了儿童的心理特点,是适合儿童阅读和记忆的。古人对儿童教育的重视程度可见一斑。
再看我们的古文,也一般都是6到7个字就断句了,超过9个字的长句子是很少见的。但白话文的长句子就比比皆是了。所以古诗文好记,白话文难背。
2-古诗文结构整齐,多用押韵和对偶。心理学家纳尔逊做过一个实验,让被试阅读押韵的材料,回忆率高达70%,阅读对偶的材料,回忆率甚至达到81%。而对偶、押韵正是古诗文最常用的手法。
3.我们记住了什么?语言心理学、认知心理学都用无数的实验向我们证实了,我们记住的是句子的意义,而不是它的措辞等字面特征。即使勉强记住句子的具体形式,也会很快遗忘。
人们通常能从语言中提取意义,但不会记住确切的措辞。
——(美)安德森《认知心理学》
一开始能记住细节,但是很快会忘记,而对意义的记忆则能够保持。
——(美)安德森《认知心理学》
在长时记忆中存储的是目标句子的意义,而不是它的特定的刺激特征。
——彭聃龄《认知心理学》
被试能够准确记住的是句子所表达的一般意义,而不是这些句子中所使用的具体字词或句子的表达形式。
——梁宁建《认知心理学》
如果在一本书中随便挑出一个句子,并要求一个人在图书馆的书籍中去寻找与这个句子相同的句子,那么,他不可能找得到一模一样的句子。
               ——彭聃龄《认知心理学》
如果我们记住的是句子,那我们在写文章的时候就会出现和别人一样的语句,但实际上没有。
我们判断论文是否抄袭,也是一样,随便从文中找出一句话来,到网上一搜,一般是找不到一模一样的原句的。
但有一类句子例外,
我们一般储存的是他人所说话语的主要意思,而非确切形式,但语用显著的句子例外。
——(美)卡罗尔《语言心理学》
我们通常会忘记别人传达某个意义时具体用的是哪些单词,但有些句子却记得好几年。
——(美)卡罗尔《语言心理学》
有些句子我们哪怕只是听一遍,看一眼,也会记得好几年,因为它们的语用特别。用通俗的语言来解释就是,这些句子震颤了我们的心灵,这样的句子美得惊心动魄。
像“才下眉头,却上心头”这样的句子,还需要你去刻意背诵吗?读一遍就够让你念念不忘了!这样的句子在白话文里不多见,但在古诗文里却俯拾皆是。回忆一下自己头脑中能够原样背诵的句子,看看有多少是白话文,多少是古诗文,我们自己就能验证。
过目不忘不是因为我们记性好,而是句子美得太过分!
2)两种高效记忆法
虽然古诗文容易背诵,如果我们再讲究一下背诵的方法,更会事半功倍!下面讨论两种高效的记忆方法
1.最有效的记忆方式:多重复,多联想。
输入短时记忆的材料需要经过复述才能保存到长时记忆中去,复述有两种:机械性复述和精细性复述。实验证明,如果背诵者在记忆时进行分析思考,把新信息和原有的知识经验建立起内在的联系,进行精致性复述,背诵效果要好出许多。
2.最神奇的记忆方式:内隐记忆。
但是,仅仅进行这种有意识地背诵,效果也不会很理想。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背诵状态,让我困惑了很久。
1-一种是我称为挤牙膏式的背诵。背了几个字,卡壳了,然后冥思苦想,李白乘,乘什么呢?乘船还是乘舟啊?像挤牙膏一样慢慢挤的。
2-另一种是脱口而出式的背诵。只需要外界提供一点点信息,马上就能脱口而出。完全不需要意志努力,甚至不需要意识的参与。经过我的分析发现这就是近二十年来记忆心理学研究领域的热点问题:内隐记忆!它是学习语言最重要的一种记忆方式。
内隐记忆是一种非常神奇的记忆现象,有心理学家做过实验,外显记忆在一个星期后发生了大幅度的遗忘,而内隐记忆在一个星期后都没有显著遗忘。
这种记忆方式的要点是:1-不要有意地去背诵,学习的时候不要告诉他这些东西是要背的。2-二是多重复,形成自动化过程。全球读经运动发起人王财贵教授提倡的读经方法,“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看起来很玄乎,其实是可以找到心理学依据的。
以上说的精细加工的记忆和内隐记忆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将两者结合起来,效果更好。
三、学习的快乐去哪了?建构主义对课堂教学的启示。
1.孔子留下的悬疑
既然精细加工能帮助记忆,那古诗文教学时是不是讲得越细致越好呢?
当然不是。我们从孔子留下的一个疑问说起。
孔子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把学过的旧功课拿出来再学习,这是一件快乐的事情!不对啊!
读过的书拿来再读,我怎么就不觉得快乐呢?
我让学生去复习旧功课,他们也不快乐呀?
应该说,“学而时习之,非常痛苦”才对!那孔子在复习旧功课时乐什么呢?没人问,他老人家也没说,但八百年后有人帮他说出了下文:
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大概是说,刚开始读书的时候很多东西没搞明白,后来再读那些书,每每领会到新的东西,都会兴奋地忘记吃饭。
这大概就是孔子说的学习之乐吧!
但是,今天的孩子已经很难得到这份快乐了!一方面教材过于直白,没有咀嚼回味的价值,另一方面,老师讲得太细。把什么都讲完了,学生就只剩背诵默写了。这能快乐吗?
所以讲得太细,实际上是剥夺了孩子们学习的乐趣。把学习降低为抄抄写写,读读背背!把生动的人文学科变成了死板的背诵和空洞的说教。《学记》里说,“开而弗达则思”,点拨但不说透,才能启发思考。
更重要的是,很多重要的东西不是靠老师讲明白的。
2.建构主义心理学如是说。
建构主义心理学告诉我们,人是以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来建构自己对现实世界的解释和理解的。不同的人由于原有经验的不同,对同一种事物会有不同的理解。
甚至是同一个人,在不同的人生阶段或不同的心境下,对同一篇文章也会有不同的感受。
人的知识经验丰富了,对问题的认识也会越深刻。
古人说,少年不识愁滋味
又说,养儿方知父母恩
还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这些人生经验的总结,都体现了建构主义的思想。
陆游在给他儿子的信中写道: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功夫老始成。讲的也是同样的道理。
很多东西,老师讲了学生不一定能理解,甚至老师自己都只能在某一个层面上对作品进行解读。
金庸先生的一个故事大概就很能说明就这个问题。
金庸先生1961年写成《倚天屠龙记》
1977年,金庸给《倚天屠龙记》写了一篇耐人寻味的《后记》,其中,最后几句话是这样写的:
……
然而,张三丰见到张翠山自刎时的悲痛,谢逊听到张无忌死讯时的伤心,书中写得太也肤浅了,真实人生中不是这样的。
因为那时候我还不明白。
一九七七.三  (全文完)
1961年还不明白,1977年怎么就明白了?因为在1976年,金庸先生亲历了丧子之痛,他的大儿子自杀了。金庸先生的学识够渊博的了,他对问题的看法也是随着人生阅历的丰富而逐渐深刻的。人生就是一个不断修炼的过程。
当我们拿起过去读过的书,忽然发现那时候的自己还不懂的时候,说明我们又成长了。
就像我自己,今天在这里说的这些也只能代表我在这一个人生阶段的所想所得,它不一定正确。也许一年半载之后,我再读到今天这些东西时,我也会感叹:那时候我还不懂。
因此,敬请各位不吝指正。耽误大家时间了,谢谢大家。
2015.11.18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4-30 10:30 , Processed in 0.164121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