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902|回复: 1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语文读写能力测评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5-12-11 19:03:2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福建省语文学会

2014年第一届语文读写能力测评

阅读卷(第四部分)

探究与运用能力
阅读以下《人间词话》选段,按要求回答问题。
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五代、北宋之词所以独绝者在此。
有造境,有写境,此“理想”与“写实”二派之所由分。然二者颇难分别,因大诗人所造之境必合乎自然,所写之境亦必邻于理想故也。
有有我之境,有无我之境。“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①”,“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②”,有我之境也。“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③”,“寒波澹澹起,白鸟悠悠下④”,无我之境也。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古人为词,写有我之境者为多。然未始不能写无我之境,此在豪杰之士能自树立耳。
无我之境,人惟于静中得之。有我之境,于由动之静时得之。故一优美,一宏壮也。
自然中之物,互相关系,互相限制。然其写之于文学及美术中也,必遗其关系限制之处。故写实家亦理想家也。又虽如何虚构之境,其材料必求之于自然,而其构造亦必从自然之法律。故理想家亦写实家也。
境非独谓景物也,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一境界。故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否则谓之无境界。
“红杏枝头春意闹⑤”,着一“闹”字而境界全出;“云破月来花弄影⑥”,着一“弄”字而境界全出矣。
【注释】
①欧阳修【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玉勒雕鞍游冶处,楼高不见章台路。 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②秦观【踏沙行】:"雾失楼台,月迷津度,桃源望断无寻处。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 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砌成此恨无重数。郴江幸自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
③陶潜【饮酒诗】第五首:"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④元好问【颖亭留别】:"故人重分携,临流驻归驾。乾坤展清眺,万景若相借。北风三日雪,太素秉元化。九山郁峥嵘,了不受陵跨。寒波澹澹起,白鸟悠悠下。怀归人自急,物态本闲暇。壶觞负吟啸,尘土足悲咤。回首亭中人,平林淡如画。"

⑤宋祁【玉楼春】(春景):"东城渐觉风光好,毂皱波纹迎客楫。绿扬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
⑥张先【天仙子】(时为嘉禾小倅,以病眠,不赴府会):"水调数声持酒听,午醉醒来愁未醒。送春春去几时回?临晚镜,伤流景,往事后期空记省。沙上并禽池上暝,云破月来花弄影。重重帘幕密遮灯,风不定,人初静,明日落红应满径。"

36.请任意选择注释中的两首诗歌,分析“无我之境”和“有我之境”的具体表现。                                                                                
答案参考:“有我之境”是诗人将自己的或悲或喜的强烈感情寓于物中,让外界意象都具有了作者个人之情;或者说是,在所创造的诗境中,作者移情入景,景物非完全客观的景物所呈现,而是带有作者的浓厚色彩,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也比较具体明确和强烈。正如“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此乃有我之境也。“花不语”、“秋千去”在这里应该说是在“我”的观照之下,带上了“我”的感情色彩。为“我”不“语”,为“我”而“去”,为“我”悲伤,为“我”飘离。
所谓“无我之境”,是指作家在对客观事物的描写中,将自己的情感意趣隐藏起来,物和我似乎合而为一,使人看不出作家主观的感情色彩。这就是所谓“以物观物”。前一个“物”指的是作家,是审美静观中的主体,因为他的心境平静如止水,故说是“物”,后一个“物”才是观照的对象,审美静观的客体。王国维认为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和元好问的“寒波淡淡起,白鸟悠悠下”是无我之境,这是因为陶渊明和元好问几乎完全没有明确地表达自己对于外物的主观情绪感受。这就是叔本华所说的“优美”。所以王国维说:“无我之境,人惟于静中得之。”他认为这就是“优美”。
“有我”、“无我”主要是从主体的情感状态表达的显隐来区分的,“有我之境”中主体的情感状态调动得较为充分,表达得也比较情绪化,具有丰富的情感色彩和渲染意味,所以一般呈现为“宏壮”的境界。而“无我之境”则主体的情感表达得较为深曲,心态较为平和,所以一般呈现为“优美”的境界。
                                                                                                                                                                                                                                    
37.请运用本文的理论赏析以下这首词的境界。
夏竦【喜迁莺令】:"霞散绮,月垂钩。帘卷未央楼。夜凉银汉截天流,宫阙锁清秋。 瑶台树,金茎露。凤髓香盘烟雾。三千珠翠拥宸游,水殿按凉州。"
                                                                          
答案参考: “霞散绮,月沉钩。帘卷未央楼。夜凉河汉截天流,宫阙锁清秋。”天边的晚霞艳丽似锦,新月如钩的夜里,皇宫大殿中珠帘高卷,迎着清凉的秋意。银河闪耀,镶嵌在遥远的天际,整个皇宫大院沉浸在一派清秋的氛围中。首三句点明了时间、(古诗百科)地点及时令气候,语句精美、华丽,透着淡淡的秋的气息。
“瑶阶曙,金盘露,凤髓香和烟雾。三千珠翠拥宸游,水殿按《凉州》。”玉石阶映着淡淡的曙光,承露盘中盛满了长生的仙露。名贵的香料散发着馥郁的芳香。此时,圣上正在三千宫女的簇拥下,于大殿中欣赏歌舞。此几句,描写了盛世太平岁月里宫中歌舞升平的景象。“瑶阶”、“金盘”、“凤髓”及“三千珠翠”无不在烘托着宫中帝王生活的奢侈与豪华,同时亦反映了北宋初期封建统治者乐于游畋的一个侧面。
此词为应制之作,言辞颇为考究、精致。吴师道《吴礼部诗话》赞之曰:“富艳精工,诚为绝唱。” 词先以远之视角描写。后以近之视角赞写。写景之笔可赏。词之时境可以“夜凉如水”以括之。                                                                           
                                             

2#
 楼主| 发表于 2015-12-11 19:03:57 | 只看该作者
福建省语文学会

2014年第一届语文读写能力测评

阅读卷(第三部分)

感悟与评价能力
            

教师节前一天,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到北京师范大学看望教师时,对有关教材编写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去中国化’是很悲哀的,应该把这些经典嵌在学生脑子里,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基因。”这个谈话格外引人关注。最近两天,围绕这一谈话,各方发表了许多见解。
其实,许多成年人,尤其是那些家庭中已经没有小学适龄儿童的成年人,还是从习近平相关讲话的报道中,得知了古代经典诗词和散文已经被“从课本中去掉”了的信息。对这样决绝的“去掉”,相信许多受到中国文化熏陶、受到古代经典诗词和散文濡染的人,都会持“很不赞成”的态度。而这种“很不赞成”的态度,却并不一定是出于要“与领导保持一致”的动机,而是出于对中国文化、对中国古代经典诗词和散文的爱。
这样说,也并不意味着那些主张和赞同把中国古代经典诗词和散文“从课本中去掉”的人就不爱中国文化、不爱中国古代经典诗词和散文。因为从教育心理学及接受心理的角度看,对爱的浇灌,往往是润物无声的潜移默化,而非一股脑的拼命灌输。这就是说,在如何传承中国文化,在如何通过语文教学播下人们对古代经典诗词和散文的爱之种子,是有不同途径的,也是有不同的“技术性”的手段的。
当然,把中国古代经典诗词和散文“从课本中去掉”的决绝所为肯定是不妥的。这样做,等于根本就没有在兴趣的土壤里撒下爱的种子。而另一个极端是以为在课本中增加大量艰涩难懂的古文,就可以传承文化,就可以让儿童生发对古代经典诗词和散文的兴趣,那其实也是与“从课本中去掉”古代经典诗词和散文的做法殊途同归。以发生心理学的理论视之,这后一种做法,在根绝兴趣产生的机会方面,还要更坏于前一种做法。
中国古代经典诗词和散文虽然有强大的生命力,但仍需所有中国人自觉地、有意识地去呵护与传承。古代经典诗词和散文,是中国文化的精髓之一,是中国文化的“代表作”之一,其中凝结着中国文明乃至人类文明的精彩华章。从这个角度讲,相信所有中国人,当然更包括那些语文教材的编写者,都是中国文化的自觉或不自觉的传承者、喜爱者。
传承中国文化,喜爱中国文化,却“从课本中去掉”古代经典诗词和散文,这种传承技术和兴趣培养途径的根据是什么,人们无从得知。但无论如何,这种做法也的确是令人“很悲哀的”。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讲,“从课本中去掉”古代经典诗词和散文的“去中国化”肯定是不利于中国文化之传承的。
对于教材编写者及其相关人员来说,“去中国化”的批评虽然直接尖锐,但也仅指“从课本中去掉”古代经典诗词和散文的现象而言,切不可随意对“去中国化”这个有具体背景环境的批评做扩大化的解释,尤其是不能做意识形态化的扩大化解释。有论者把此“去中国化”与一些东亚、东南亚国家历史上的“去中国化”联系起来,与台湾主张独立的人的“去中国化”联系起来……这样的前挂后联,于教材编写者而言,简直形同欲加之罪,如果不是想搅混水、另存目的,至少也是糊涂至极。
中国的语文课本必须“中国化”,这简直没有商讨的必要。在小学课本中,古代经典诗词和散文“必须有”,这是毫无疑问的。但是,在课本中加进多少古代经典诗词和散文,这部分的比重在全部语文教学中的比重是多少,其中从低到高每个年级乃至每个学期的语文课本中的古代经典诗词和散文的比重是多少,这都是可以讨论和研究的。

28.请给这篇新闻评论拟一个标题。
答案参考:这是一则新闻评论,标题应当直观地展现观点,只要与语文教材应当“中国化”意义相近即可,如“我们的教材应该去中国化吗”这样的标题与文章的中心就不符,因为文中已经强调了必须“中国化”。
范本①“‘去中国化’,悲哀!”(方心悦)
范本②“中国文化不可去”(赖晴滟)
29.文中提到“对爱的浇灌,往往是润物无声的潜移默化,而非一股脑的拼命灌输”,请说说你认为“潜移默化”和“一股脑的拼命灌输”分别指的是?

参考答案:“潜移默化”即生活中慢慢的积累;“一股脑的拼命灌输”即课堂上的教学。考生可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掌握的知识进行拓展。
范本:“潜移默化”指的是日常生活中受到的熏陶,慢慢地习惯和接受(赖晴滟),“一股脑的拼命灌输”指的是机械的不经任何思考的单向教育行为(方心悦)。
30.文章提到“去中国化”是“很悲哀的”,请你说说这种“悲哀”有哪些具体表现。
                                                                     
答案参考:开放题,在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运用自己掌握的知识进行思考,对此展开评价、论述,言之有理即可。
范本:年青一代将不再学习中华传统文化,中华传统文化也将无法得到传承、发扬光大(方心悦)。
31.请就“在如何传承中国文化,在如何通过语文教学播下人们对古代经典诗词和散文的爱之种子”提出几点建议。  
                                                                           
答案参看:开放题,言之有理即可。
范本:在课本中加入适合中小学生阅读的古典教材(方心悦),举办古诗朗诵比赛(赖晴滟)等等。
32.“古代经典诗词和散文,是中国文化的精髓之一,是中国文化的“代表作”之一,其中凝结着中国文明乃至人类文明的精彩华章。”请任意选择一部或一个时期的诗词或散文作品进行评价来证明这个观点。  


答案参考:选择一部作品或一个时期的文学特征,讲清楚它的特点、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以及文学价值即可。如《诗经》:《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内容上分为风、雅、颂三部分,表现手法主要是赋、比、兴。《诗经》是我国文学的光辉起点,它的出现以及它的思想性和艺术成就,是我国文学发达很早的标志,在我国乃至世界文化史上都占有极高的地位。

解析:这个模块的题目都为主观开放题,并没有绝对的标准答案,都需要考生在理解原文内容和主旨的基础上,运用自己课内外所积累的知识,通过认真的思考进行论述、评价,发表自己的感悟和想法,考生平常应当多积累、多思考,才能提高这方面的能力。

3#
 楼主| 发表于 2015-12-11 19:04:23 | 只看该作者
福建省语文学会

2014年第一届语文读写能力测评

阅读卷(第二部分)

品味与欣赏能力
母亲的来信

[苏]克拉夫琴科

母亲来信了。
在初来城里的日子里,文卡总是焦急地等待着母亲的信,一收到信,便急不可待地拆开,贪婪地读着。半年以后,他已是没精打采地拆信了,脸上露出讥诮的冷笑——信中那老一套的内容,不消看他也早知道了。母亲每周都寄来一封信,开头总是千篇一律:“我亲爱的宝贝小文卡,早上(或晚上)好!这是妈妈在给你写信,向你亲切问好,带给你我最美好的祝愿,祝你健康幸福。我在这封短信里首先要告诉你的是,感谢上帝,我活着,身体也好,这也是你的愿望。我还急于告诉你:我日子过得挺好……”每封信的结尾也没有什么区别:“信快结束了,好儿子,我恳求你,我祈祷上帝,你别和坏人混在一起,别喝伏特加,要尊敬长者,好好保重自己。在这个世界上你是我唯一的亲人,要是你出了什么事,那我就肯定活不成了。信就写到这里。盼望你的回信,好儿子,吻你,你的妈妈。”因此,文卡只读信的中间一段。一边读一边轻蔑地蹙起眉头,对妈妈的生活兴趣感到不可理解。那尽是些鸡毛蒜皮的事,什么邻居的羊钻进了帕什卡·沃罗恩佐的园子里,把他的白菜全啃坏了;什么瓦莉卡·乌捷舍娃没有嫁给斯杰潘·罗什金,而嫁给了科利卡·扎米亚金;什么商店里终于运来了紧俏的小头巾,——这种头巾在这里,在城里,要多少有多少。文卡把看过的信扔进床头柜,然后就忘得一干二净,直到收到下一封母亲泪痕斑斑的来信,其中照例是恳求他看在上帝的面上写封回信。
文卡把刚收到的信塞进衣兜,穿过下班后变得喧闹的宿舍走廊,走进自己的房间。今天发了工资。小伙子们准备上街:忙着熨衬衫、长裤,打听谁要到哪儿去,跟谁有约会等等。文卡故意慢吞吞地脱下衣服,洗了澡,换了衣。等同房间的人走光了以后,他锁上房门,坐到桌前。从口袋里摸出还是第一次领工资后买的记事本和圆珠笔,翻开一页空白纸,沉思起来……恰在一个钟头以前,他在回宿舍的路上遇见一位从家乡来的熟人。相互寒暄几句之后,那位老乡问了问文卡的工资和生活情况,便含着责备的意味摇着头说:“你应该给母亲寄点钱去。冬天眼看就到了。家里得请人运木柴,又要劈,又要锯。你母亲只有她那一点点养老金……你是知道的。”文卡自然是知道的。他咬着嘴唇,在白纸上方的正中仔仔细细地写上了一个数字:126,然后由上到下画了一条垂直线,在左栏上方写上“支出”,右栏写上“数目”。他沉吟片刻,取过日历计算到预支还有多少天,然后在左栏写上:12,右栏写一个乘号和数字4,得出总数为48。接下去就写得快多了:还债——10,买裤子——30,储蓄——20,电影、跳舞等——4天,l天2卢布——8,剩余——10卢布。文卡哼了一声。10卢布,给母亲寄去这么个数是很不像话的,村里人准会笑话。他摸了摸下巴,毅然划掉“剩余”二字,改为“零用”,心中叨咕着:“等下次领到预支工资再寄吧。”他放下圆珠笔,把记事本揣进口袋里,伸了个懒腰,想起了母亲的来信。他打着哈欠看了看表,掏出信封,拆开,抽出信纸。当他展开信纸的时候,一张三卢布的纸币轻轻飘落在他的膝上……
    (江苏文艺出版社《微型小说选》,杨实译)

23.文卡对母亲来信的情感经历了一个怎样的变化过程?为什么会有这个变化?
                                                                     
答案参考:
变化过程:由焦急地等待,急不可待地拆信到没精打采地拆信,轻蔑地读信
变化原因:对母亲信的内容感到不耐烦,信里的内容都是鸡毛蒜皮的事情,并且千篇一律,对文卡没有吸引力。
24.本文运用了哪些手法来刻画文卡这一人物形象?请举例说明。  
                                                                           
答案参考:答出以下描写手法的任意一种和对比手法,并且举出例子即可得分。
①神态描写:“脸上露出讥诮的冷笑”、“一边读一边轻蔑地蹙起眉头”、“他咬着嘴唇”等
②动作描写:“塞进衣兜”、“他锁上房门,坐到桌前”、“他放下圆珠笔,把记事本揣进口袋里,伸了个懒腰”等
③心理描写:“文卡哼了一声。10卢布,给母亲寄去这么个数是很不像话的,村里人准会笑话”等
④细节描写:“文卡故意慢吞吞地脱下衣服”、在白纸上方的正中仔仔细细地写上了一个数字:126,然后由上到下画了一条垂直线,在左栏上方写上‘支出’,右栏写上‘数目’”等
⑤前后对比:文卡对待母亲来信态度的前后对比
25.“文卡把刚收到的信塞进衣兜”这个“塞”字可否用“放”来替换?为什么?

答案参考:不可以,“塞”比“放”更能够凸显文卡对母亲来信的轻蔑和不屑,显出文卡的不重视。
26.说说下列句子的含义,并说说这些句子反映了文卡怎样的性格特征。
①因此,文卡只读信的中间一段。一边读一边轻蔑地蹙起眉头,对妈妈的生活兴趣感到不可理解。

答案参考:文卡对母亲来信的内容感到厌烦、轻蔑、不重视,反映了他自私、不懂感恩的性格特征。
②文卡哼了一声。10卢布,给母亲寄去这么个数是很不像话的,村里人准会笑话。

答案参考:文卡觉得10卢布寄给母亲是很没有面子的事情,反映文卡自私、爱面子或虚荣的性格。
27.文章结尾写到一张三卢布的纸币飘落到文卡的膝上,你认为当他看到这张纸币时会有什么样的想法?
                                                                           
答案参考:内容与原文联系紧密,意义积极即可。
范本①“母亲的养老金那么少,却还要省吃俭用给我寄钱,而我领了工资,却从未想过要给母亲寄钱,也从未想过要报答母亲。从现在开始,我要做一个孝顺的孩子。”(谢妤晴)
范本②“什么?三卢布!我一个月工资也不过留个十卢布呀!母亲将它寄来家里生活会怎样!她的养老金本就不多呀!我怎么好意思收呢!我要去给母亲寄钱!”(黄文旭)
范本③“文卡开始反思自己与母亲的差别,母亲一心为他着想,没有将自己的难处告诉他怕他为难,而他却不理解母亲反而对她感到厌烦,文卡的内心感到无比羞愧、自责。”(赖晴滟)




4#
 楼主| 发表于 2015-12-11 19:04:53 | 只看该作者
说明:报考四级及四级以上级别的考生需完成测评卷第二部分的内容。
福建省语文学会

2014年第一届语文读写能力测评

阅读卷(第二部分)

品味与欣赏能力
母亲的来信

[苏]克拉夫琴科

母亲来信了。
在初来城里的日子里,文卡总是焦急地等待着母亲的信,一收到信,便急不可待地拆开,贪婪地读着。半年以后,他已是没精打采地拆信了,脸上露出讥诮的冷笑——信中那老一套的内容,不消看他也早知道了。母亲每周都寄来一封信,开头总是千篇一律:“我亲爱的宝贝小文卡,早上(或晚上)好!这是妈妈在给你写信,向你亲切问好,带给你我最美好的祝愿,祝你健康幸福。我在这封短信里首先要告诉你的是,感谢上帝,我活着,身体也好,这也是你的愿望。我还急于告诉你:我日子过得挺好……”每封信的结尾也没有什么区别:“信快结束了,好儿子,我恳求你,我祈祷上帝,你别和坏人混在一起,别喝伏特加,要尊敬长者,好好保重自己。在这个世界上你是我唯一的亲人,要是你出了什么事,那我就肯定活不成了。信就写到这里。盼望你的回信,好儿子,吻你,你的妈妈。”因此,文卡只读信的中间一段。一边读一边轻蔑地蹙起眉头,对妈妈的生活兴趣感到不可理解。那尽是些鸡毛蒜皮的事,什么邻居的羊钻进了帕什卡·沃罗恩佐的园子里,把他的白菜全啃坏了;什么瓦莉卡·乌捷舍娃没有嫁给斯杰潘·罗什金,而嫁给了科利卡·扎米亚金;什么商店里终于运来了紧俏的小头巾,——这种头巾在这里,在城里,要多少有多少。文卡把看过的信扔进床头柜,然后就忘得一干二净,直到收到下一封母亲泪痕斑斑的来信,其中照例是恳求他看在上帝的面上写封回信。
文卡把刚收到的信塞进衣兜,穿过下班后变得喧闹的宿舍走廊,走进自己的房间。今天发了工资。小伙子们准备上街:忙着熨衬衫、长裤,打听谁要到哪儿去,跟谁有约会等等。文卡故意慢吞吞地脱下衣服,洗了澡,换了衣。等同房间的人走光了以后,他锁上房门,坐到桌前。从口袋里摸出还是第一次领工资后买的记事本和圆珠笔,翻开一页空白纸,沉思起来……恰在一个钟头以前,他在回宿舍的路上遇见一位从家乡来的熟人。相互寒暄几句之后,那位老乡问了问文卡的工资和生活情况,便含着责备的意味摇着头说:“你应该给母亲寄点钱去。冬天眼看就到了。家里得请人运木柴,又要劈,又要锯。你母亲只有她那一点点养老金……你是知道的。”文卡自然是知道的。他咬着嘴唇,在白纸上方的正中仔仔细细地写上了一个数字:126,然后由上到下画了一条垂直线,在左栏上方写上“支出”,右栏写上“数目”。他沉吟片刻,取过日历计算到预支还有多少天,然后在左栏写上:12,右栏写一个乘号和数字4,得出总数为48。接下去就写得快多了:还债——10,买裤子——30,储蓄——20,电影、跳舞等——4天,l天2卢布——8,剩余——10卢布。文卡哼了一声。10卢布,给母亲寄去这么个数是很不像话的,村里人准会笑话。他摸了摸下巴,毅然划掉“剩余”二字,改为“零用”,心中叨咕着:“等下次领到预支工资再寄吧。”他放下圆珠笔,把记事本揣进口袋里,伸了个懒腰,想起了母亲的来信。他打着哈欠看了看表,掏出信封,拆开,抽出信纸。当他展开信纸的时候,一张三卢布的纸币轻轻飘落在他的膝上……
    (江苏文艺出版社《微型小说选》,杨实译)

23.文卡对母亲来信的情感经历了一个怎样的变化过程?为什么会有这个变化?
                                                                     
答案参考:
变化过程:由焦急地等待,急不可待地拆信到没精打采地拆信,轻蔑地读信
变化原因:对母亲信的内容感到不耐烦,信里的内容都是鸡毛蒜皮的事情,并且千篇一律,对文卡没有吸引力。
24.本文运用了哪些手法来刻画文卡这一人物形象?请举例说明。  
                                                                           
答案参考:答出以下描写手法的任意一种和对比手法,并且举出例子即可得分。
①神态描写:“脸上露出讥诮的冷笑”、“一边读一边轻蔑地蹙起眉头”、“他咬着嘴唇”等
②动作描写:“塞进衣兜”、“他锁上房门,坐到桌前”、“他放下圆珠笔,把记事本揣进口袋里,伸了个懒腰”等
③心理描写:“文卡哼了一声。10卢布,给母亲寄去这么个数是很不像话的,村里人准会笑话”等
④细节描写:“文卡故意慢吞吞地脱下衣服”、在白纸上方的正中仔仔细细地写上了一个数字:126,然后由上到下画了一条垂直线,在左栏上方写上‘支出’,右栏写上‘数目’”等
⑤前后对比:文卡对待母亲来信态度的前后对比
25.“文卡把刚收到的信塞进衣兜”这个“塞”字可否用“放”来替换?为什么?

答案参考:不可以,“塞”比“放”更能够凸显文卡对母亲来信的轻蔑和不屑,显出文卡的不重视。
26.说说下列句子的含义,并说说这些句子反映了文卡怎样的性格特征。
①因此,文卡只读信的中间一段。一边读一边轻蔑地蹙起眉头,对妈妈的生活兴趣感到不可理解。

答案参考:文卡对母亲来信的内容感到厌烦、轻蔑、不重视,反映了他自私、不懂感恩的性格特征。
②文卡哼了一声。10卢布,给母亲寄去这么个数是很不像话的,村里人准会笑话。

答案参考:文卡觉得10卢布寄给母亲是很没有面子的事情,反映文卡自私、爱面子或虚荣的性格。
27.文章结尾写到一张三卢布的纸币飘落到文卡的膝上,你认为当他看到这张纸币时会有什么样的想法?
                                                                           
答案参考:内容与原文联系紧密,意义积极即可。
范本①“母亲的养老金那么少,却还要省吃俭用给我寄钱,而我领了工资,却从未想过要给母亲寄钱,也从未想过要报答母亲。从现在开始,我要做一个孝顺的孩子。”(谢妤晴)
范本②“什么?三卢布!我一个月工资也不过留个十卢布呀!母亲将它寄来家里生活会怎样!她的养老金本就不多呀!我怎么好意思收呢!我要去给母亲寄钱!”(黄文旭)
范本③“文卡开始反思自己与母亲的差别,母亲一心为他着想,没有将自己的难处告诉他怕他为难,而他却不理解母亲反而对她感到厌烦,文卡的内心感到无比羞愧、自责。”(赖晴滟)




5#
 楼主| 发表于 2015-12-11 19:04:53 | 只看该作者
说明:报考四级及四级以上级别的考生需完成测评卷第二部分的内容。
福建省语文学会

2014年第一届语文读写能力测评

阅读卷(第二部分)

品味与欣赏能力
母亲的来信

[苏]克拉夫琴科

母亲来信了。
在初来城里的日子里,文卡总是焦急地等待着母亲的信,一收到信,便急不可待地拆开,贪婪地读着。半年以后,他已是没精打采地拆信了,脸上露出讥诮的冷笑——信中那老一套的内容,不消看他也早知道了。母亲每周都寄来一封信,开头总是千篇一律:“我亲爱的宝贝小文卡,早上(或晚上)好!这是妈妈在给你写信,向你亲切问好,带给你我最美好的祝愿,祝你健康幸福。我在这封短信里首先要告诉你的是,感谢上帝,我活着,身体也好,这也是你的愿望。我还急于告诉你:我日子过得挺好……”每封信的结尾也没有什么区别:“信快结束了,好儿子,我恳求你,我祈祷上帝,你别和坏人混在一起,别喝伏特加,要尊敬长者,好好保重自己。在这个世界上你是我唯一的亲人,要是你出了什么事,那我就肯定活不成了。信就写到这里。盼望你的回信,好儿子,吻你,你的妈妈。”因此,文卡只读信的中间一段。一边读一边轻蔑地蹙起眉头,对妈妈的生活兴趣感到不可理解。那尽是些鸡毛蒜皮的事,什么邻居的羊钻进了帕什卡·沃罗恩佐的园子里,把他的白菜全啃坏了;什么瓦莉卡·乌捷舍娃没有嫁给斯杰潘·罗什金,而嫁给了科利卡·扎米亚金;什么商店里终于运来了紧俏的小头巾,——这种头巾在这里,在城里,要多少有多少。文卡把看过的信扔进床头柜,然后就忘得一干二净,直到收到下一封母亲泪痕斑斑的来信,其中照例是恳求他看在上帝的面上写封回信。
文卡把刚收到的信塞进衣兜,穿过下班后变得喧闹的宿舍走廊,走进自己的房间。今天发了工资。小伙子们准备上街:忙着熨衬衫、长裤,打听谁要到哪儿去,跟谁有约会等等。文卡故意慢吞吞地脱下衣服,洗了澡,换了衣。等同房间的人走光了以后,他锁上房门,坐到桌前。从口袋里摸出还是第一次领工资后买的记事本和圆珠笔,翻开一页空白纸,沉思起来……恰在一个钟头以前,他在回宿舍的路上遇见一位从家乡来的熟人。相互寒暄几句之后,那位老乡问了问文卡的工资和生活情况,便含着责备的意味摇着头说:“你应该给母亲寄点钱去。冬天眼看就到了。家里得请人运木柴,又要劈,又要锯。你母亲只有她那一点点养老金……你是知道的。”文卡自然是知道的。他咬着嘴唇,在白纸上方的正中仔仔细细地写上了一个数字:126,然后由上到下画了一条垂直线,在左栏上方写上“支出”,右栏写上“数目”。他沉吟片刻,取过日历计算到预支还有多少天,然后在左栏写上:12,右栏写一个乘号和数字4,得出总数为48。接下去就写得快多了:还债——10,买裤子——30,储蓄——20,电影、跳舞等——4天,l天2卢布——8,剩余——10卢布。文卡哼了一声。10卢布,给母亲寄去这么个数是很不像话的,村里人准会笑话。他摸了摸下巴,毅然划掉“剩余”二字,改为“零用”,心中叨咕着:“等下次领到预支工资再寄吧。”他放下圆珠笔,把记事本揣进口袋里,伸了个懒腰,想起了母亲的来信。他打着哈欠看了看表,掏出信封,拆开,抽出信纸。当他展开信纸的时候,一张三卢布的纸币轻轻飘落在他的膝上……
    (江苏文艺出版社《微型小说选》,杨实译)

23.文卡对母亲来信的情感经历了一个怎样的变化过程?为什么会有这个变化?
                                                                     
答案参考:
变化过程:由焦急地等待,急不可待地拆信到没精打采地拆信,轻蔑地读信
变化原因:对母亲信的内容感到不耐烦,信里的内容都是鸡毛蒜皮的事情,并且千篇一律,对文卡没有吸引力。
24.本文运用了哪些手法来刻画文卡这一人物形象?请举例说明。  
                                                                           
答案参考:答出以下描写手法的任意一种和对比手法,并且举出例子即可得分。
①神态描写:“脸上露出讥诮的冷笑”、“一边读一边轻蔑地蹙起眉头”、“他咬着嘴唇”等
②动作描写:“塞进衣兜”、“他锁上房门,坐到桌前”、“他放下圆珠笔,把记事本揣进口袋里,伸了个懒腰”等
③心理描写:“文卡哼了一声。10卢布,给母亲寄去这么个数是很不像话的,村里人准会笑话”等
④细节描写:“文卡故意慢吞吞地脱下衣服”、在白纸上方的正中仔仔细细地写上了一个数字:126,然后由上到下画了一条垂直线,在左栏上方写上‘支出’,右栏写上‘数目’”等
⑤前后对比:文卡对待母亲来信态度的前后对比
25.“文卡把刚收到的信塞进衣兜”这个“塞”字可否用“放”来替换?为什么?

答案参考:不可以,“塞”比“放”更能够凸显文卡对母亲来信的轻蔑和不屑,显出文卡的不重视。
26.说说下列句子的含义,并说说这些句子反映了文卡怎样的性格特征。
①因此,文卡只读信的中间一段。一边读一边轻蔑地蹙起眉头,对妈妈的生活兴趣感到不可理解。

答案参考:文卡对母亲来信的内容感到厌烦、轻蔑、不重视,反映了他自私、不懂感恩的性格特征。
②文卡哼了一声。10卢布,给母亲寄去这么个数是很不像话的,村里人准会笑话。

答案参考:文卡觉得10卢布寄给母亲是很没有面子的事情,反映文卡自私、爱面子或虚荣的性格。
27.文章结尾写到一张三卢布的纸币飘落到文卡的膝上,你认为当他看到这张纸币时会有什么样的想法?
                                                                           
答案参考:内容与原文联系紧密,意义积极即可。
范本①“母亲的养老金那么少,却还要省吃俭用给我寄钱,而我领了工资,却从未想过要给母亲寄钱,也从未想过要报答母亲。从现在开始,我要做一个孝顺的孩子。”(谢妤晴)
范本②“什么?三卢布!我一个月工资也不过留个十卢布呀!母亲将它寄来家里生活会怎样!她的养老金本就不多呀!我怎么好意思收呢!我要去给母亲寄钱!”(黄文旭)
范本③“文卡开始反思自己与母亲的差别,母亲一心为他着想,没有将自己的难处告诉他怕他为难,而他却不理解母亲反而对她感到厌烦,文卡的内心感到无比羞愧、自责。”(赖晴滟)




6#
 楼主| 发表于 2015-12-11 19:05:23 | 只看该作者
福建省语文学会

2014年第一届语文读写能力测评

阅读卷(第一部分)

认读与感知能力
阅读以下记叙文,按要求回答问题。
走月亮

吴然

秋天的夜晚,月亮升起来了,从洱海那边升起来了。
这时候,阿妈喜欢牵着我,在洒满月光的小路上走着。走啊走,啊,我和阿妈走月亮!
村道已经修补过,坑坑洼洼的地方,已经填上碎石和新土。就要收庄稼了,收庄稼前,要把道路修一修,补一补,这是村里的风俗。秋虫唱着,夜鸟拍打着翅膀,鱼儿(跃/越)出水面,泼剌一声,银光一闪……从果园那边,(飘/漂)来果子的甜香。是雪梨,还是火把梨?还是紫葡萄?都有。月光下,在坡头上那片果园里,这些好吃的果子挂满枝头。沟水汩汩,很满意地响着。是啊,旁边就是它浇灌过的田地。在这片地里,我们种过油菜,种过蚕豆。我在豆田里找过兔草。我把蒲公英吹得飞啊,飞,飞(地/得)好高。收了豆,(栽/载)上水稻,看,沉甸甸地,稻穗低垂着头。现在稻谷就要成熟了,稻田像一片月光镀亮的银毯。哦,阿妈,我们到田埂上去吧!你不是说中秋节放假了,阿爸就要回来了吗?我们用哪一塘新谷招待阿爸呢?
啊,我和阿妈走月亮……
有时,阿妈给我讲月亮的故事,讲古老的传说;有时,却什么也不讲,只是静静地走着,走着。阿妈温暖的手拉着我,我嗅得见阿妈身上的气息。走过月光闪闪的溪岸,走过石拱桥;走过月影团团的果园,走过庄稼地和菜地……啊,在我仰起脸看阿妈的时候,我突然看见,美丽的月亮牵着那些闪闪烁烁的小星星,好像也在天上走着,走着……
多美的夜晚啊,我和阿妈走月亮!                                                                           
(原文有删改)

1.读完文章,你觉得“走月亮”是什么意思?请把你的理解或想象写下来。
答案参考:“我”和阿妈在洒满月光的小路上走着,考生可在此基础上展开想象
2.请将下列加点字的正确读音用“√”画出来。
①稻穗:   suì      huì      ②嗅得:   xiù      chòu
③沉甸甸: diān     diàn     ④田埂:   gēng     gěng
3.请把文中括号处错误的字用“\”划掉。(文中标注红色的为正确答案)
4.很多同学不理解“洱海”的“洱”的意思,请你想一想可以通过哪些办法了解到这个字的意思?
答案参考:查字典、网络搜索、咨询老师同学等等
5.根据原文内容搭配下列词组,用横线将它们连起来。
修补       填上      收获        拍打       浇灌

田地       庄稼      道路        碎石       翅膀
答案参考:
修补道路  填上碎石   收获庄稼    拍打翅膀  浇灌田地            
6.根据意思,从文中抄出相应的词语。
①形容物体表面高低不平:坑坑洼洼                                          
③形容光亮忽明忽暗:  闪闪烁烁
7.“我”和阿妈走月亮都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闻到了什么?请根据原文内容写一写。
“我”看到:村道(或碎石、新土)、夜鸟、鱼儿、果园(或果子)、稻穗(或稻田)、月亮、小星星                          
“我”听到:秋虫唱着、夜鸟拍打着翅膀、鱼儿跃出水面、沟水汩汩、阿妈讲故事
“我”闻到:果子的甜香、阿妈身上的气息
8.“我”和阿妈走月亮,走过了哪些地方?请在原文中用“”画出来。
答案说明:这题若只划出“这时候,阿妈喜欢牵着我,在洒满月光的小路上走着”只得一半的分数
9.“沟水汩汩,很满意地响着。从“满意”这个词你能读出什么?写一写。
答案参考:两种思路都可:
①运用拟人的手法,沟水灌溉了稻田,对自己做出的贡献感到满意、自豪
②运用移情的手法,其实是在写“我”和阿妈此时的心情很愉悦,很快乐
10.“我”和阿妈走月亮的时候,“我”心里在想什么呢?请试着写一写。
答案参考:开放题,只要符合逻辑都可,可展开抒情、描写。
范本①“阿爸什么时候回来呢?如果他也能和我和阿妈一起欣赏这美丽的月光和金黄的稻田,和我们一起走月亮该多好啊!”(张芷若)
范本②“阿妈!阿妈!我们种过的油菜在哪儿?
阿妈!阿妈!什么让田里长出这么好的庄稼?
多么美的景色呀!阿妈老了,我一定牵着你,再陶醉在这美景中吧!”(谢昊翔)

信息判断与提取能力
以下是福州市图书馆的各窗口开放时间说明,请认真阅读以下说明按要求作答。



11.小南没有办理图书馆借书证,他带着自己的身份证可以到以下哪组窗口看书? (  B  )
A.社科阅览室;中文过刊阅览室;中文工具书及地方文献阅览室
B.自然科学阅览室;中文工具书及地方文献阅览室;电子阅览室
C.中文现刊阅览室;中文过刊阅览室;社科阅览室
D.自然科学阅览室;社科阅览室;中文过刊阅览室
12.以下选项中,都有周六开放的窗口是哪一项?  (B、D)
A.文学图书借阅处;中文工具书及地方文献阅览室;电子阅览室
B.文学图书借阅处;社科阅览室;自然科学阅览室
C.中文现刊阅览室;中文过刊阅览室;中文工具书及地方文献阅览室
D.中文现刊阅览室;中文过刊阅览室;综合图书借阅处
声明:第12题题目有错,选B或D,或BD都选都给分
13.综合图书借阅处周末共开放     13    个小时。
14.小华想要到图书馆借书回家看应该到哪些窗口办理?请在下面合适的答案下打“ √”


理解与分析能力
  塑料袋:“20世纪最糟糕的发明”

100多年前的10月24日,奥地利人马克斯·舒施尼发明了塑料袋,这种包装物既轻便又结实,在当时无异于一场科技革命:从此以后,人们外出购物时顿感一身轻松,不需要携带任何东西,因为商店、菜场都备有免费的塑料袋。可舒施尼做梦也没想到,到塑料袋百岁“诞辰”纪念日时,它竟然被评为20世纪人类“最糟糕的发明”。
塑料袋“糟糕”,是因为它大都是用不可降解和再生的材料生产的,处理这些白色垃圾很多时候都只能挖土填埋或高温焚烧;据科学家测试,塑料袋埋在地里需要200年以上才能腐烂.并且严重污染土壤;而焚烧所产生的有害烟尘和有毒气体,同样会造成对大气环境的污染。
现在全世界每年生产多少塑料袋?消费者又使用多少塑料袋?这无疑是个很难统计的天文数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有个形象的比喻,说如果把人们每年使用的塑料袋覆盖在地球表面,足以使地球穿上好几件“白色外衣”。
一时间,“远离塑料袋”“拒用塑料袋”“禁用塑料袋”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事实上,要在短时间内完全禁止使用塑料袋是不现实的。积极的态度是依靠科技进步,即采用回收利用和降解相结合的办法去解决。工业包装膜、商品包装袋(膜)用后较干净,应作为主要回收利用对象,分类收集,回收利用。而对于那些量大、分散、脏乱、难于收集式再生利用、经济效益甚微的一次性塑料包装袋,则使用可降解塑料。
然而环保意识不是一夜之间就能树立的,一方面,塑料袋像臭豆腐一样闻起来“臭”,吃起来“香”,因为它的确有它的便利之处;另一方面,许多消费者认为,塑料袋是免费赠送的,不花钱的东西不用白不用。针对这种情况,许多国家都制订了相关法律以减少塑料袋的污染。这些法律的推行,起到了很好的效果。以爱尔兰为例,自从征收塑料袋税之后,全国塑料袋的使用量降低了90%。与此同时,各国都加强了对可降解塑料包装材料的研制,并加大了开发塑料回收利用技术的力度。舒施尼那项“最糟糕的发明”将以一种全新的形式继续为人类造福。
15.文中提到塑料袋像臭豆腐一样闻起来“臭”,吃起来“香”,根据你的阅读,你认为:(4分)
“臭”是因为                           
“香”是因为
答案参考:
“臭”是因为塑料袋会污染环境,还不容易降解,严重污染土壤,而焚烧产生有害的尘土和气体。(答出“不容易降解”和“污染环境”即可得分)
“香”是因为塑料袋十分便利,又结实,可以放很多的东西,带给人方便,而且大部分是免费的。(答出“便利”或“结实、“免费”即可得分)
16.请根据原文内容,说说塑料袋为什么被评为20世纪人类“最糟糕的发明”?(3分)
                                                                          
答案参考:
① 大都是用不可降解和再生的材料生产的,处理这些白色垃圾很多时候都只能挖土填埋或高温焚烧;
② 塑料袋埋在地里需要200年以上才能腐烂.并且严重污染土壤;
③ 焚烧所产生的有害烟尘和有毒气体,同样会造成对大气环境的污染。   
这道题目只要能答出不可降解、污染土壤、污染大气三个要点即可得分。
17.网络也是学习的一种重要手段和资源,打开百度网页,输入你读了本文后,最想了解的一个问题。


答案参考:与本文相关的问题都可。但写“为什么塑料袋是最糟糕的发明”不得分,不可照抄原文。
范本:①“各个国家是怎样预防“白色污染”的?”(谢妤晴)
②“塑料袋是用什么材料制造的?原料是什么?”(黄文旭)
③“20世纪还有哪些发明值得重视?”(吴婧涵)


积累与拓展能力

欲速则不达

    一次,齐景公到东海滨游玩。突然,一名驿使从都城飞马赶来,向景公报告说:“丞相晏婴病重,危在旦夕,请大王火速赶回,否则恐怕难以见最后一面了。”
    景公听了,急得霍地站起来。这时,又一个驿使飞马而至。催请景公速到。
    景公十分焦急,高声喊道:“快快准备好车良马,让驺子韩枢为我驾车,火速回去。”
驺子驾车跑了大约几百步,景公心急如焚,嫌驺子驾得太慢了,就夺过缰绳,亲自赶起车来。
   他驾车驭马行了几百步,又嫌马不努力向前,索性弃车,自己徒步跑开了。

18.请说说“欲速则不达”这个成语的意思。                                                               
答案参考:一味求快反而不能达到目的。
19.请运用你在课内外积累的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欲速则不达”这个成语选自《论语·子路》,《论语》记载的是 的言行。你还知道像《论语》这样的国学著作有、 。  《论语》中的经典语录让人百读不厌。
答案参考:
①孔子及其弟子
②《弟子规》《三字经》《孟子》等,答四大名著也给分(注意加书名号)
③“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
(注意不要有错别字和漏字)
20.本文多处描写齐景公焦急的心情,如“霍地站起来”“心急如焚”,请体会这种心情,并完成下列问题:
①请再写出两个表现人物焦急心理的成语或俗语。  

答案参考:心急如焚、坐立难安、抓耳挠腮、热锅上的蚂蚁——团团转等等   
②你认为齐景公为什么在得知晏婴病重后这么焦急?

答案参考:言之有理,符合历史事实即可
范本①“因为齐景公很重视晏婴,所以才这么焦急。”(陈雨微)
范本②“因为晏婴是齐景公的重要大臣,多次为景公出谋划策,景公对他感情很深。”(黄文旭)   
21.齐景公最后能不能很快地赶回都城?请展开你的想象,为文章续写一个结尾。(20个字左右)   

答案参考:写景公最后赶到或没赶到都可以,但要将结尾写得完整具体,符合逻辑。
范本①“在齐景公离都城只剩一半的距离时,一名驿使赶来向景公报告晏婴已离世,景公伤心不已失声痛哭。”(李钧乐)
②“齐景公跑得气喘吁吁,终于赶回了都城。他闯进门来,只看到晏婴一具冰冷的尸体躺在那里,齐景公伤心地流下了泪水。”(魏泽琪)
③“齐景公经过了三天三夜的努力,终于达到了目的地,晏婴的病也奇迹般地好了。于是,齐景公大喜过望,庆幸自己三天三夜的努力没有白费。”(陈雨微)
22.读完这则成语故事,你有什么收获,请把你的心得体会通过邮件发给你的老师。
答案参考:写的必须是由这则成语故事产生的心得体会,言之有理即可。
范本①“什么事情都不能急,慢慢来,越是急越是达不到目的。”(高展豪)
范本②“对于想要达到的目标不要过于心急,过于心急反而达不到目的。”(叶谨涵)
范本③“如果人一味地追求速度,那就会如那句俗话所说‘心急吃不了热豆腐’ ,达不到自己的预想的目标。做事不能太快,要循序渐进地去做。”(谢昊翔)
范本④“这位齐景公很想回去看丞相晏婴最后一面,可是他性子太急,最后没能见到晏婴,说明在危急时刻要保持冷静,才能做好每一件事。”(吴婧涵)
范本⑤“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做事情要井然有序、按部就班,耐一下性子,脚踏实地地慢慢来,否则会适得其反,倒害了自己。”(方心悦)                                                      

7#
 楼主| 发表于 2015-12-11 19:05:52 | 只看该作者
福建省语文学会
2015年第二届语文读写能力测评
阅读卷(第四部分)

探究与运用能力

《红楼梦评论》(节选)

王国维

吾国人之精神,世间的也,乐天的也,故代表其精神之戏曲、小说,无往而不著此乐天之色彩。始于悲者终于欢,始于离者终于合,始于困者终于亨;非是而欲餍阅者之心,难矣。若《牡丹亭》之返魂,《长生殿》之重圆,其最著之一例也。《西厢记》之以《惊梦》终也,未成之作也,此书若成,吾乌知其不为《续西厢》之浅陋也? 有《水浒传》矣,曷为而又有《荡寇志》?有《桃花扇》矣,曷为而又有《南桃花扇》?有《红楼梦》矣,彼《红楼复梦》,《补红楼梦》,《续红楼梦》者,曷为而作也?又曷为而有反对《红楼梦》之《儿女英雄传》?故吾国之文学中,其具厌世解脱之精神者,仅有《桃花扇》与《红楼梦》耳。而《桃花扇》之解脱,非真解脱也。沧桑之变,目击之而身历之,不能自悟,而悟于张道士之一言;且以历数千里,冒不测之险,投缧绁之中,所索之女子,才得一面,而以道士之言,一朝而舍之,自非三尺童子,其谁信之哉?故《桃花扇》之解脱,他律的也;而《红楼梦》之解脱,自律的也。且《桃花扇》之作者,但借侯、李之事,以写故国之戚,而非以描写人生为事。故《桃花扇》,政治的也,国民的也,历史的也;《红楼梦》,哲学的也,宇宙的也,文学的也。此《红楼梦》之所以大背于吾国人之精神,而其价值亦即存乎此。彼《南桃花扇》、《红楼复梦》等,正代表吾国人乐天之精神者也。   

《红楼梦》一书与一切喜剧相反,彻头彻尾之悲剧也。其大宗旨如上章之所述,读者既知之矣。除主人公不计外,凡此书中之人有与生活之欲相关系者,无不与苦痛相终始,以视宝琴、岫烟、李纹、李绮等,若藐姑射神人,夐乎不可及矣。夫此数人者,曷尝无生活之欲,曷尝无苦痛?而书中既不及写其生活之欲,则其苦痛自不得而写之;足以见二者如骖之靳,而永远的正义无往不逞其权力也。又吾国之文学,以挟乐天的精神故,故往往说诗歌的正义,善人必令其终,而恶人必离其罚。此亦吾国戏曲、小说之特质也。《红楼梦》则不然:赵姨、凤姐之死,非鬼神之罚,彼良心自己之苦痛也。若李纨之受封,彼于《红楼梦》十四曲中,固已明说之曰:

[晚韶华] 镜里恩情,更那堪梦里功名!那美韶华去之何迅。再休题绣帐鸳衾;只这戴珠冠,披风袄,也抵不了无常性命。虽说是人生莫受老来贫,也须要阴骘积儿孙。气昂昂头戴簪缨,光灿灿胸悬金印,威赫赫爵禄高登,昏惨惨黄泉路近。问古来将相可还存?也只是虚名儿与后人钦敬。(第五回)

此足以知其非诗歌的正义,而既有世界人生以上,无非永远的正义之所统辖也。故曰《红楼梦》一书,彻头彻尾的悲剧也。   

由叔本华之说,悲剧之中又有三种之别:第一种之悲剧,由极恶之人,极其所有之能力以交构之者。第二种,由于盲目的运命者。第三种之悲剧,由于剧中之人物之位置及关系而不得不然  者;非必有蛇蝎之性质与意外之变故也,但由普通之人物、普通之境遇,逼之不得不如是;彼等明知其害,交施之而交受之,各加以力而各不任其咎。此种悲剧,其感人贤于前二者远甚。何则?彼示人生最大之不幸,非例外之事,而人生之所固有故也。若前二种之悲剧,吾人对蛇蝎之人物与盲目之命运,未尝不悚然战傈;然以其罕见之故,犹幸吾生之可以免,而不必求息肩之地也。但在第三种,则见此非常之势力,足以破坏人生之福祉者,无时而不可坠于吾前;且此等惨酷之行,不但时时可受诸己,而或可以加诸人,躬丁其酷,而无不平之可鸣,此可谓天下之至惨也。若《红楼梦》,则正第三种之悲剧也。兹就宝玉、黛玉之事言之:贾母爱宝钗之婉媤,而惩黛玉之孤僻,又信金玉之邪说,而思压宝玉之病;王夫人固亲于薛氏;凤姐以持家之故,忌黛玉之才而虞其不便于己也;袭人惩尤二姐、香菱之事,闻黛玉,“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第八十一回)之语,惧祸之及,而自同于凤姐,亦自然之势也。宝玉之于黛玉,信誓旦旦,而不能言之于最爱之之祖母,则普通之道德使然;况黛玉一女子哉!由此种种原因,而金玉以之合,木石以之离,又岂有蛇蝎之人物、非常之变故,行于其间哉?不过通常之道德,通常之人情,通常之境遇为之而已。由此观之,《红楼梦》者,可谓悲剧中之悲剧也。   

45.“故《桃花扇》之解脱,他律的也;而《红楼梦》之解脱,自律的也。”请根据文章内容,并联系自己所学的知识,说说为什么“《红楼梦》之解脱,自律的也”。

解析:王国维认为《桃花扇》所“具有厌世解脱之精神”并非“以描写人生为事”的悲剧,而是“借侯、李之事,以写故国之戚”,所以《桃花扇》所注重的是人物悲剧结局,而非以人生为事,是来自外来的因素,《桃花扇》他律的是“政治”、“国民”、“历史”的。而《红楼梦》解脱精神,才是真正的解脱,是一出真正的人生悲剧,它的悲剧是自律的,是发展的必然,为此它的“自律的”是包含万物的“宇宙”,是形而上的哲学,是形象描写的文学。                                         

46.古今中外的文学名著中,有许多优秀的悲剧作品。请根据叔本华的悲剧理论,选择一部(或一篇)悲剧作品进行评价和赏析。




8#
 楼主| 发表于 2015-12-11 19:06:17 | 只看该作者
福建省语文学会语文读写能力测评中心
2015年第二届语文读写能力测评
阅读卷(第三部分)

感悟与评价能力
阅读以下两篇文章,按要求回答问题。
(一)                                       
世界读书日已经过去了,关于北大学生阅读量的讨论也将随即远离公众的视野。
我并没有参与“北大学生到底爱不爱读书”的讨论,我确定学校里从来都不乏爱读书的同学,也确定即便我们真如社会所期待,把人均借阅量提高到很大的数量,学校里也依然有视此为负担的人。然而问题是,把借书量作为一个指标来衡量阅读状况,是否过于单一了些?把阅读这种美好的个人体验,指标化、群体竞争化,对于学生的个人成长来说,究竟能有多大的好处?
虽说数量能够反映出一个人涉猎的广度,以及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此人与书为伴的时间,但我始终觉得,通过阅读收获的多与少,取决于 ,哪怕仅仅是心灵的愉悦。不只是大学生,对于已经脱离学生身份的人也是一样,每一个人都不应该背上阅读数量的枷锁。
并非有意为学生阅读数量未达到社会期待开脱,相反,个人为自己定下阅读数量的目标,逐渐形成阅读意识,对于培养阅读习惯来说是一种很好的方法。但如果这个目标是别人强加的硬性指标,或者为了而大家一起刷阅读数量,恐怕对于个人并无意义,因为你其实可以借一摞书然后堆着不看。阅读对于学生的重要性已无需多言,既然这种增进知识的方式被广泛认可,让学生根据自身的情况,在每学期、每学年甚至是整个在校生涯的时间内,自己给自己定下自由课外阅读的目标并由学校来监督完成,也未尝不可。在完成老师布置的阅读之外,即便自己仅仅挑选了一两本,相信也能带给学生更多观察世界的角度。
不妨先问问学生,你一年中看了哪些“学习任务”“必读”之外的书?你上大学以来看过的印象深的、喜欢的书有哪些?如果答不上来或并无太多话可说的现象非常普遍,才是真正值得担忧的。在阅读习惯普遍不容乐观的今天,比拼数量固然简单直接,可如果“数量”在阅读中被赋予了太多的关注,难免会使大学生阅读产生浮躁之感,选书的自由、在一本书上花多少时间的自由也随之被禁锢。更何况“读书多”的人很可能根本数不清也不在乎已读书的数量,“读书少”的人对调查结果也不会在意。
现代社会中,每个人的时间都特别珍贵,能用来享受阅读的时间需要格外珍惜。爱读书,不是因为这种品质是一个人优秀的标签,而是因为读书是帮助我们寻找优秀品质的途径。这条寻找的路,有人向往天涯海角,有人只想安居一方,无论是多而广,还是少而精,他们都是自由的、无悔的,都可以成为优秀的人。怕的只是没有安居者的怡然自得与坚韧,亦不具备远行者的勤奋开拓与品位,连坚持长期阅读的定力都没有,又去盲目追求借书数量,这不是奔向远方,是流放。
(选自中国青年报,作者孙曦萌)
37.给这篇新闻评论拟定一个合适的标题。
答案参考:读书,不必纠缠于阅读数量的多少
解析:新闻标题要简洁,能点明中心,不要用反问、设问,要用陈述句,要指出读书与阅读数量的关系。
38.阅读完文章,通过联系上下文你对文章的理解,你认为,“通过阅读收获的多与少”,取决于什么?
答案参考:
①取决于阅读过程中思考了多少
②取决于你是否真的通过阅读这本书拥有知识的提高、精神的丰富
39.你认为社会为学生制定阅读的硬性目标有哪些方面的原因?请根据你的理解写出几点理由。
答案参考:①学校的学风、荣誉;②个人的荣誉,得到学分
40.文章最后一句话说道:“这不是奔向远方,是流放。”作者是怎样阐述“奔向远方”和“流放”这二者的区别 的?请联系实际,举例说明你认为二者分别会带来怎样的影响?
答案参考:文章以阅读到底该不该追求阅读量展开论述,作者阐述了阅读状况要怎衡量、阅读收获取决于什么、单纯看阅读量存在什么样的弊病等问题,点出了读书,不应该纠缠于阅读数量这一中心论点。作者认为读书是帮助我们寻找优秀品质的途径,读书在精而不在多,只要在阅读中有所收获,得到了精神上的丰富,这就是“奔向远方”;如果一味追求阅读数量,把阅读当作是一个人优秀的标签,没有勤奋的品质,甚至连长期阅读的定力都没有,那就是“流放”。
41.请选择一本你看过的印象深的或喜欢的书(课外读的),选择一个角度,阐述你喜欢这本书的原因。      
解析:能将喜欢的原因——即所选书籍的思想特征、艺术风格、历史地位等方面的原因阐述清楚、符合实际即可。                                                           
(二)兴趣与人生
冯友兰
小孩子的游戏,最有无所为而为的精神。在游戏中,小孩子做某种事,完全出于他的兴趣。他可以写字,但并非欲成为一书家。他可以画画,但并非欲成为一画家。他更非欲以写字或画画,得到所谓的“世间名利恭敬”。他写字或画画,完全是无所为而为。他做某种事,完全是乘兴,他兴来则做,兴尽则止。所谓“行乎其所不得不行,止乎其所不得不止”。他做某种事情皆是顺其自然,没有矫揉造作,所以他做某种事情,是无所为而为,亦即无为。
小孩子时候的游戏,是人生活动中最快乐的一部分。道家的理想生活,就是这一类的生活。道家以为成人所以不能得到这一类的生活者,乃因受社会中各种制度的束缚。我们若能打破此种束缚,则此种生活即可得到。我们也以为这种生活是快乐的,也可以说是理想的生活,但社会中各种制度的束缚并不是容易被打破的。这些束缚不容易被打破,并不是因为人的革命的勇气不够,而是因为有些社会制度是任何社会存在所必需的。若打破这些,就取消了社会存在。社会若不能存在,人也不能存在。就是说,若没有社会,人就不能生活,更不用说快乐的生活。道家认为,无为的生活是快乐的,这是不错的。道家又以为,人在社会中,因受社会制度的束缚,以致人不能完全有这种生活,这也是不错的。但道家因此即以为人完全可以不要社会制度,以求完全有这种生活,这是一种过于简单的办法,是不可行的。
照道家的说法,无论任何人总有他感兴趣的事。我们看见有些人于闲暇时,什么事都不做,而蒙头大睡,或坐在那里胡思乱想,似乎是对什么事都不感兴趣。而实在是他对蒙头大睡,或胡思乱想,有很大的兴趣。既然任何人对于有些事总感兴趣,如果任何人都照着他的兴趣去做,则任何人都过着最快乐的生活。“各得其所”,真是再好没有的。或者可以问:如果人人都对于蒙头大睡感兴趣,如随其兴趣,则都蒙头大睡去了,又有谁去做事呢?人人都不做事,岂不大家都要饿死?道家于此可答:绝不会如此。有许多人对蒙头大睡不感兴趣,如叫他终日蒙头大睡,他不但不以为乐,反以为苦。所以有些人要“消闲”。所以要消闲者,即有些人有时感到闲得无聊不可耐,故需设法找点事做,将闲消去。忙人找闲,而闲人则找忙,所以,虽任何人都随着他的兴趣去做,天下事仍都是有人做的。
这是一个极端的说法。照这个极端的说法,自然有行不通、不可行之处。有些事显然是不容易使人感兴趣的,如在矿井里做工等。然而这些事还不能没有人做。在社会里,至少在有些时候,我们每个人都需要做些我们所不感觉兴趣的事。这些事大概都是社会所必需的,所以我们对于它虽不感觉兴趣,但也必须做之。社会是我们生存所必需的,所以,我们对于社会都有一种起码的责任。这种起码的责任,不见得是每个人皆感觉兴趣的。所以,主张人皆随其兴趣去做的极端说法,如道家所说者,是不可行的。
不过这种说法如果不是极端的,则是可行的。这种说法在相当范围内,我们不能不说是真理。
42.有人问苏东坡,你的文章写得如此捧,费了不少心思吧。东坡笑道:“我写文章,就像水行山谷中,行于其 所不得不行,止于其所不得不止而已,那里费什么心思。”请联系本文的中心论点,说说看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答案参考:这句话说的是苏东坡写文章就像水在山谷中流动一样,要顺其自然,该写下去的地方不能停下来不写;该停下来的地方一定不要勉强写下去。作者引用这句话意在说明苏东坡做事讲究顺其自然,不矫揉造作,即道家所讲的“无为”。这就引出了下文作者对道家思想的阐述与批判,从而点明自己的中心论点——社会是我们生存所必需的,社会生活中有我们不容易感兴趣的事,但出于对社会的责任,我们必须去做。
43.本文作者对道家持有怎样的态度?请根据本文内容,并联系自己所学的知识,来评价作者对道家所持的态度。
答案参考:作者对道家的思想持着辩证批判的作用,文中既分析了道家思想的合理性,也批判了它的局限性:作者认同:①无为的生活是快乐的;②社会制度使人不能完全拥有快乐生活。 (2)作者反对:道家为追求完全的快乐生活而不要社会制度。自己的评价结合具体的道家著作,如《老子》《庄子》等去论述评价,言之有理即可。
44.阅读文中第二自然段划线部分的句子,请联系生活实际或历史事实,举例证明这种观点。
答案参考:例如:中国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先对学医感兴趣,后放弃行医的丰厚收入转而投身于推翻满清王朝的革命运动。



9#
 楼主| 发表于 2015-12-11 19:06:43 | 只看该作者

福建省语文学会语文读写能力测评中心

2015年第二届语文读写能力测评

阅读卷(第二部分)

品味与欣赏能力

阅读以下两篇文章,按要求回答问题。

(一)一个影子似的孩子

季羡林

①(   )

②什么叫影子似的孩子呢?我来到庐山,在食堂里,坐定了以后,正在大嚼之际,蓦然抬头,邻桌上已经坐着一 个十几岁的西藏男孩,长着两只充满智慧的机灵的大眼睛,满脸秀气,坐在那里吃饭。我根本没有注意到他是什么时候进来的,没有一点声息,没有一点骚动。我正在心里纳闷,然而,一转眼间,邻桌上已经空无一人,没有一点声息,没有一点骚动,来去飘忽,活像一个影子。

③最初几天,我们乘车出游,他同父母一样,从来不参加的。我心里奇怪:这样一个十几岁的男孩子,不知道闷 在屋里干些什么?他难道就不寂寞吗?一直到了前几天,我们去游览花径、锦绣谷和仙人洞时,谁也没有注意到,车子上忽然多了一个人,他就是那个小男孩。他一句话也不说,没有一点声息,没有一点骚动,沉静地坐在那里,脸上浮现着甜蜜温顺的笑意,仍然像一个影子。

④从花径到仙人洞是有名的锦绣谷,长约一公里,左边崇山峻岭,右边幽谷深涧,岚翠欲滴,下临无地,目光所到之处,浓绿连天,是庐山的最胜处。道狭人多,拥挤不堪。我们这一队人马根本无法走在一起。小男孩同谁也不结伴,一个人踽踽独行。有时候,我想找他,但是万头攒动,宛如汹涌的人海,到哪里去找呢?但是,一转瞬间,他忽然出现在我们身旁。两只俊秀的大眼睛饱含笑意,一句话也不说,一点声息也没有。可是,又一转瞬,他又不知消逝在何方了。瞻之在前,忽焉在后,飘忽又飘然而至,不声不响,活像是我们自己的影子。

⑤又一次,我们游览龙宫洞,小男孩也去了。进了洞以后,光怪陆离,气象万千。我们走在半明半暗的洞穴里, 目不暇接。忽然抬头,他就站在我身旁。可是一转眼又不见了。等我们游完了龙宫,乘坐过龙船以后,我想到这小男孩又不知道跑得哪里去了。但是,正要走出洞门,却见他一个人早已坐在石桌旁边,静静地在等候我们,满脸含笑,不声不响,又活像是我们的影子。

⑥我有时候自己心里琢磨:这小男孩心里想些什么呢?前两天,我们正在吃饭的时候,忽然下了一阵庐山式的暴雨,白云就在门窗间飘出飘进,转瞬院子里积满了水,形成了小小的瀑布。我们的餐厅同寝室是分开的。在大雨滂沱中,谁也回不了寝室,都站在那里着急。谁也没有注意到,这小男孩已经走出餐厅,回到寝室,抱来了许多把雨伞,还有几件雨衣,一句话也不说,递给别人,两只大眼睛含满笑意,默默无声,像是我们的影子。我心里和眼前豁然开朗:在这个不声不响影子似的孩子的心中,原来竟然蕴藏着这样令人感动的善良与温顺。我不禁对这个平淡无奇的孩子充满了敬意。

⑦(   )

(原文有删改)

27.文章的开篇和结尾两段空缺了。你觉得下面两段文字,哪段适合当开篇?哪段适合当结尾?请简单说说理由。

A 我从来不敢倚老卖老,但在下意识中却隐约以见过大世面而自豪。不意在垂暮之年,竟又开了一次眼界, 遇到了这样一个以前自己连做梦都不会想到的影子似的孩子。他并没有什么惊人之举,衣饰举动都纯朴得出奇, 是一个非常平凡的小男孩。然而,从他身上,我们却学习到一些十分可贵的东西。

B 有道是老马识途,又说姜是老的辣。意思无非是说,人老了,识多见广,没有没见过的东西。如今我已年逾 古稀,足迹遍三大洲,见到的人无虑上千,上万,甚至上亿。但是我却从来没有见过这样一个影子似的孩子。

答案参考:B为开头,A为结尾。B作为开篇,更多的在阐述作者的想法,没有对这个孩子做过的说明,以自己从未见过这样一个孩子,引起读者的兴趣,引出下文;A段对这个孩子的特点做了简单的说明,发表感悟,总结全文。

28.文章从哪几个方面来塑造这个“影子似的孩子”的形象?请举例说明。

答案参考:

①神态描写:文章中多次写到这个小男孩脸上浮现的笑意;

②外貌描写:文中写了小男孩“两只俊秀的大眼睛”,写他“满脸秀气”的外表;

③行动描写:小男孩总是像影子一样来去飘忽;当所有人被大雨困住的时候他却奇迹般地出现给大家抱来雨伞。

29.文中出现了几次小男孩脸上浮现的“笑意”?为什么作者要反复描述他的笑意?

答案参考:出现四次,反复描述小男孩的笑意,一方面通过神态描写来塑造小男孩天真、灵气、善良的形象;另一方面,用“笑意”填补小男孩语言上的空白,他总是默默无语,全文没有一处他的语言描写,也从侧面反映出小男孩沉默但内心世界丰富。

30.文章第2自然段到第5自然段都以这个孩子“活像一个影子”作为结尾,请你说说看,作者为什么这样写?

答案参考:①小男孩总算像一个影子一样来去无踪,更凸显了他的性格特征;

②说明作者总是被这个小男孩吸引,对他充满了好奇;

③反复点题,点明中心

31.作者对这个影子似的的孩子的内心世界充满了好奇:“我有时候自己心里琢磨:这小男孩心里想些什么呢?”你认为他心里在想些什么呢?

答案参考:

①庐山的风景真美丽啊!崇山峻岭环绕的锦绣谷,光怪陆离的仙人洞,真是让人目不暇接,流连忘返。我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奇特的景色!明天还要更美丽的景色等着我们去观赏吗?

②我能为别人做点什么呢?我不愿意给别人添麻烦,虽然我总是安安静静的,但我想要做一个对别人有帮助的人!

(二)秃的梧桐

苏雪林

① ——这株梧桐,怕再也难得活了!

② 人们走过秃秃的梧桐下,总这样惋惜地说。

③ 这株梧桐,所生的地点,真有点奇怪,我们所住的屋子,本来分做两个给两家住的,这株梧桐,恰恰长在屋前的正中,不偏不倚,可以说是两家的分界牌。

④ 屋前的石阶,虽仅有其一,由屋前到园外去的路却有两条,一家走一条,梧桐生在两路的中间,清荫分盖了两家的草场,夜里下雨,潇潇淅淅打在桐叶上的雨声,诗意也两家分享。

⑤ 不幸园里蚂蚁过多,梧桐的枝干,为蚁所蚀,渐渐的不坚牢了,一夜雷雨,便将它的上半截劈折,只剩下一根二丈多高的树身,立在那里,亭亭有如青玉。

⑥ 春天到来,树身上居然透出许多绿叶,团团附着树端,看去好像一棵棕树。

⑦ 谁说这株梧桐树不会再活呢?它现在长了新叶,或者更会长出新枝,不久定可以恢复从前的美荫了。

⑧ 一阵风过,叶儿又被劈下来,拾起一看,叶已断了三分之二——又是蚂蚁干的好事!哦!可恶!

⑨ 但勇敢的梧桐,并不因此挫了它的志气。

⑩ 蚂蚁又来了,风又起了,好容易长得掌大的叶儿又飘去了,但它不管,仍然萌新的芽,吐新的叶,整整的忙了一个春天,又整整忙了一个夏天。

⑪秋天,老柏和香橙还沉郁的绿着,别的树却都憔悴了。年近古稀的老榆,护定它青青的叶,似老年人想保存半生辛苦贮蓄的家私,但哪禁得西风如败子,日夕在耳絮?现在它的叶儿已去得差不多,园中减了葱茏的绿意,却也添了蔚蓝的天光。爬在榆干上的荔,也大为喜悦,上面没有遮蔽,可以酣饮风霜了,它脸儿醉得枫叶般红,陶然自足,不管垂老破家的榆树,在它头上瑟瑟地悲叹。

⑫大理菊东倒西倾,还挣扎着在荒草里开出红艳的花;牵牛的蔓,早枯萎了,但还开花呢,可是比从前纤小,冷冷凉露中,泛满浅紫嫩红的小花,更觉娇美可怜。还有从前种麝香连理花和凤仙花的地里,有时也见几朵残花。秋风里,时时有玉钱蝴蝶,翩翩飞来,停在花上,好半天不动,幽情凄恋,它要僵了,它愿意僵在花儿的冷香里!

⑬这时候,园里另外一株梧桐,叶儿已飞去大半,秃的梧桐,自然更是一无所有,只有亭亭如玉的干,兀立在惨淡斜阳中。

⑭——这株梧桐,怕再也不得活了!

⑮人们走过秃梧桐下,总是这样惋惜似的说。

⑯但是,我知道明年还有春天要来。

17  明年春天仍有蚂蚁和风呢?

18 但是,我知道有落在土里的桐子。


32.文章第8自然段和第10自然段中,一共出现了6个“又”字。这反复出现的6个“又”字传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参考:写蚂蚁和风的“又”表达了作者对恶劣的外在环境的厌恶;写叶儿的“又”表达了作者的惋惜之情;“又整整忙了一个夏天”表达了作者对梧桐树勇敢奋斗、坚强不息精神的赞美与钦佩。

33.仔细品味第16自然段和第18自然段中的两个“但是”,你认为这里出现两个“但是”是否显得嗦、重复? 这两个“但是”有什么深层的含义?

答案参考:第16自然段的“但是”侧重对人们对梧桐生命悲观的态度的否定,表明作者对希望存在的信心;第18自然段的“但是”,更加坚定地表明作者对未来的态度,对梧桐深厚的感情,真诚的敬佩,即使困境依然会出现,但作者坚信梧桐的生命永远不会结束。

34.作者用了哪些写作手法来突出秃的梧桐的特点和品质?

答案参考:主要用了衬托的写作手法,其中有正衬和反衬:用人们对叹息的话语,以及恶劣的生存环境来反衬梧桐的坚强;用秋天里其它动植物同样顽强地活着来正衬梧桐,这使得秃梧桐体现出来的顽强生命力有了普遍的意义,任何力量都无法阻挡生命的光彩,从而拓展和深化了文章的中心。

35.请根据你的理解,联系文章内容,具体赏析本文“托物言志”的表达方法。

答案参考:文章描述了一株濒临枯死的秃的梧桐,即使在遭到“风和雷雨的劈折”、“蚂蚁的啃蚀”后,在春天到来时,树上仍透出许多绿叶,但是这新的生命又遭到风的侵袭,遭到了蚂蚁的伤害。但勇敢的梧桐并不因此挫了志气,在恶劣的环境下依然顽强地活着。作者赋予梧桐以顽强的意志和强大的生命力,充分表现了作者对生命的热爱之情,揭示了人生并不总是一帆风顺的,面对困难与挫折,我们必须有坚定的信念和顽强的毅力!

36.读完这篇文章,你从秃的梧桐身上学到了什么?写一写你受到的启发。

答案参考:人生并不总是一帆风顺的,面对困难与挫折,我们必须有坚定的信念和顽强的毅力!



10#
 楼主| 发表于 2015-12-11 19:07:09 | 只看该作者

福建省语文学会语文读写能力测评中心

2015年第二届语文读写能力测评

阅读卷(第二部分)

品味与欣赏能力

阅读以下两篇文章,按要求回答问题。

(一)一个影子似的孩子

季羡林

①(   )

②什么叫影子似的孩子呢?我来到庐山,在食堂里,坐定了以后,正在大嚼之际,蓦然抬头,邻桌上已经坐着一 个十几岁的西藏男孩,长着两只充满智慧的机灵的大眼睛,满脸秀气,坐在那里吃饭。我根本没有注意到他是什么时候进来的,没有一点声息,没有一点骚动。我正在心里纳闷,然而,一转眼间,邻桌上已经空无一人,没有一点声息,没有一点骚动,来去飘忽,活像一个影子。

③最初几天,我们乘车出游,他同父母一样,从来不参加的。我心里奇怪:这样一个十几岁的男孩子,不知道闷 在屋里干些什么?他难道就不寂寞吗?一直到了前几天,我们去游览花径、锦绣谷和仙人洞时,谁也没有注意到,车子上忽然多了一个人,他就是那个小男孩。他一句话也不说,没有一点声息,没有一点骚动,沉静地坐在那里,脸上浮现着甜蜜温顺的笑意,仍然像一个影子。

④从花径到仙人洞是有名的锦绣谷,长约一公里,左边崇山峻岭,右边幽谷深涧,岚翠欲滴,下临无地,目光所到之处,浓绿连天,是庐山的最胜处。道狭人多,拥挤不堪。我们这一队人马根本无法走在一起。小男孩同谁也不结伴,一个人踽踽独行。有时候,我想找他,但是万头攒动,宛如汹涌的人海,到哪里去找呢?但是,一转瞬间,他忽然出现在我们身旁。两只俊秀的大眼睛饱含笑意,一句话也不说,一点声息也没有。可是,又一转瞬,他又不知消逝在何方了。瞻之在前,忽焉在后,飘忽又飘然而至,不声不响,活像是我们自己的影子。

⑤又一次,我们游览龙宫洞,小男孩也去了。进了洞以后,光怪陆离,气象万千。我们走在半明半暗的洞穴里, 目不暇接。忽然抬头,他就站在我身旁。可是一转眼又不见了。等我们游完了龙宫,乘坐过龙船以后,我想到这小男孩又不知道跑得哪里去了。但是,正要走出洞门,却见他一个人早已坐在石桌旁边,静静地在等候我们,满脸含笑,不声不响,又活像是我们的影子。

⑥我有时候自己心里琢磨:这小男孩心里想些什么呢?前两天,我们正在吃饭的时候,忽然下了一阵庐山式的暴雨,白云就在门窗间飘出飘进,转瞬院子里积满了水,形成了小小的瀑布。我们的餐厅同寝室是分开的。在大雨滂沱中,谁也回不了寝室,都站在那里着急。谁也没有注意到,这小男孩已经走出餐厅,回到寝室,抱来了许多把雨伞,还有几件雨衣,一句话也不说,递给别人,两只大眼睛含满笑意,默默无声,像是我们的影子。我心里和眼前豁然开朗:在这个不声不响影子似的孩子的心中,原来竟然蕴藏着这样令人感动的善良与温顺。我不禁对这个平淡无奇的孩子充满了敬意。

⑦(   )

(原文有删改)

27.文章的开篇和结尾两段空缺了。你觉得下面两段文字,哪段适合当开篇?哪段适合当结尾?请简单说说理由。

A 我从来不敢倚老卖老,但在下意识中却隐约以见过大世面而自豪。不意在垂暮之年,竟又开了一次眼界, 遇到了这样一个以前自己连做梦都不会想到的影子似的孩子。他并没有什么惊人之举,衣饰举动都纯朴得出奇, 是一个非常平凡的小男孩。然而,从他身上,我们却学习到一些十分可贵的东西。

B 有道是老马识途,又说姜是老的辣。意思无非是说,人老了,识多见广,没有没见过的东西。如今我已年逾 古稀,足迹遍三大洲,见到的人无虑上千,上万,甚至上亿。但是我却从来没有见过这样一个影子似的孩子。

答案参考:B为开头,A为结尾。B作为开篇,更多的在阐述作者的想法,没有对这个孩子做过的说明,以自己从未见过这样一个孩子,引起读者的兴趣,引出下文;A段对这个孩子的特点做了简单的说明,发表感悟,总结全文。

28.文章从哪几个方面来塑造这个“影子似的孩子”的形象?请举例说明。

答案参考:

①神态描写:文章中多次写到这个小男孩脸上浮现的笑意;

②外貌描写:文中写了小男孩“两只俊秀的大眼睛”,写他“满脸秀气”的外表;

③行动描写:小男孩总是像影子一样来去飘忽;当所有人被大雨困住的时候他却奇迹般地出现给大家抱来雨伞。

29.文中出现了几次小男孩脸上浮现的“笑意”?为什么作者要反复描述他的笑意?

答案参考:出现四次,反复描述小男孩的笑意,一方面通过神态描写来塑造小男孩天真、灵气、善良的形象;另一方面,用“笑意”填补小男孩语言上的空白,他总是默默无语,全文没有一处他的语言描写,也从侧面反映出小男孩沉默但内心世界丰富。

30.文章第2自然段到第5自然段都以这个孩子“活像一个影子”作为结尾,请你说说看,作者为什么这样写?

答案参考:①小男孩总算像一个影子一样来去无踪,更凸显了他的性格特征;

②说明作者总是被这个小男孩吸引,对他充满了好奇;

③反复点题,点明中心

31.作者对这个影子似的的孩子的内心世界充满了好奇:“我有时候自己心里琢磨:这小男孩心里想些什么呢?”你认为他心里在想些什么呢?

答案参考:

①庐山的风景真美丽啊!崇山峻岭环绕的锦绣谷,光怪陆离的仙人洞,真是让人目不暇接,流连忘返。我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奇特的景色!明天还要更美丽的景色等着我们去观赏吗?

②我能为别人做点什么呢?我不愿意给别人添麻烦,虽然我总是安安静静的,但我想要做一个对别人有帮助的人!

(二)秃的梧桐

苏雪林

① ——这株梧桐,怕再也难得活了!

② 人们走过秃秃的梧桐下,总这样惋惜地说。

③ 这株梧桐,所生的地点,真有点奇怪,我们所住的屋子,本来分做两个给两家住的,这株梧桐,恰恰长在屋前的正中,不偏不倚,可以说是两家的分界牌。

④ 屋前的石阶,虽仅有其一,由屋前到园外去的路却有两条,一家走一条,梧桐生在两路的中间,清荫分盖了两家的草场,夜里下雨,潇潇淅淅打在桐叶上的雨声,诗意也两家分享。

⑤ 不幸园里蚂蚁过多,梧桐的枝干,为蚁所蚀,渐渐的不坚牢了,一夜雷雨,便将它的上半截劈折,只剩下一根二丈多高的树身,立在那里,亭亭有如青玉。

⑥ 春天到来,树身上居然透出许多绿叶,团团附着树端,看去好像一棵棕树。

⑦ 谁说这株梧桐树不会再活呢?它现在长了新叶,或者更会长出新枝,不久定可以恢复从前的美荫了。

⑧ 一阵风过,叶儿又被劈下来,拾起一看,叶已断了三分之二——又是蚂蚁干的好事!哦!可恶!

⑨ 但勇敢的梧桐,并不因此挫了它的志气。

⑩ 蚂蚁又来了,风又起了,好容易长得掌大的叶儿又飘去了,但它不管,仍然萌新的芽,吐新的叶,整整的忙了一个春天,又整整忙了一个夏天。

⑪秋天,老柏和香橙还沉郁的绿着,别的树却都憔悴了。年近古稀的老榆,护定它青青的叶,似老年人想保存半生辛苦贮蓄的家私,但哪禁得西风如败子,日夕在耳絮?现在它的叶儿已去得差不多,园中减了葱茏的绿意,却也添了蔚蓝的天光。爬在榆干上的荔,也大为喜悦,上面没有遮蔽,可以酣饮风霜了,它脸儿醉得枫叶般红,陶然自足,不管垂老破家的榆树,在它头上瑟瑟地悲叹。

⑫大理菊东倒西倾,还挣扎着在荒草里开出红艳的花;牵牛的蔓,早枯萎了,但还开花呢,可是比从前纤小,冷冷凉露中,泛满浅紫嫩红的小花,更觉娇美可怜。还有从前种麝香连理花和凤仙花的地里,有时也见几朵残花。秋风里,时时有玉钱蝴蝶,翩翩飞来,停在花上,好半天不动,幽情凄恋,它要僵了,它愿意僵在花儿的冷香里!

⑬这时候,园里另外一株梧桐,叶儿已飞去大半,秃的梧桐,自然更是一无所有,只有亭亭如玉的干,兀立在惨淡斜阳中。

⑭——这株梧桐,怕再也不得活了!

⑮人们走过秃梧桐下,总是这样惋惜似的说。

⑯但是,我知道明年还有春天要来。

17  明年春天仍有蚂蚁和风呢?

18 但是,我知道有落在土里的桐子。


32.文章第8自然段和第10自然段中,一共出现了6个“又”字。这反复出现的6个“又”字传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参考:写蚂蚁和风的“又”表达了作者对恶劣的外在环境的厌恶;写叶儿的“又”表达了作者的惋惜之情;“又整整忙了一个夏天”表达了作者对梧桐树勇敢奋斗、坚强不息精神的赞美与钦佩。

33.仔细品味第16自然段和第18自然段中的两个“但是”,你认为这里出现两个“但是”是否显得嗦、重复? 这两个“但是”有什么深层的含义?

答案参考:第16自然段的“但是”侧重对人们对梧桐生命悲观的态度的否定,表明作者对希望存在的信心;第18自然段的“但是”,更加坚定地表明作者对未来的态度,对梧桐深厚的感情,真诚的敬佩,即使困境依然会出现,但作者坚信梧桐的生命永远不会结束。

34.作者用了哪些写作手法来突出秃的梧桐的特点和品质?

答案参考:主要用了衬托的写作手法,其中有正衬和反衬:用人们对叹息的话语,以及恶劣的生存环境来反衬梧桐的坚强;用秋天里其它动植物同样顽强地活着来正衬梧桐,这使得秃梧桐体现出来的顽强生命力有了普遍的意义,任何力量都无法阻挡生命的光彩,从而拓展和深化了文章的中心。

35.请根据你的理解,联系文章内容,具体赏析本文“托物言志”的表达方法。

答案参考:文章描述了一株濒临枯死的秃的梧桐,即使在遭到“风和雷雨的劈折”、“蚂蚁的啃蚀”后,在春天到来时,树上仍透出许多绿叶,但是这新的生命又遭到风的侵袭,遭到了蚂蚁的伤害。但勇敢的梧桐并不因此挫了志气,在恶劣的环境下依然顽强地活着。作者赋予梧桐以顽强的意志和强大的生命力,充分表现了作者对生命的热爱之情,揭示了人生并不总是一帆风顺的,面对困难与挫折,我们必须有坚定的信念和顽强的毅力!

36.读完这篇文章,你从秃的梧桐身上学到了什么?写一写你受到的启发。

答案参考:人生并不总是一帆风顺的,面对困难与挫折,我们必须有坚定的信念和顽强的毅力!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4-26 10:39 , Processed in 0.278853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