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9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凌宗伟:我们为什么要批判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5-12-11 21:07:4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凌宗伟:我们为什么要批判


今年5月,在韩国召开的2015年世界教育论,形成的《仁川宣言》,即《2030年教育: 迈向全纳、公平、有质量的教育和全民终身学习》中明确将“批判思维”与“创造性”、“协作能力”、“好奇心”、“勇气及毅力”视为所有人的知识基础。可见,批判性思维对于人之为人的重要性。
要理解“批判思维”首先得厘清“批判”一词的概念。琼·温克在《批判教育学》说:“‘批判’的理解,她说‘批判’不仅意味着‘批评’,批判还意味着能透过表面看到深处——思考、批评或分析。”但英文里的“critic”,我们往往翻译成“批判的”、“批评的”,但英文理解却不只是中文中的这些意思,更多的是评论评判的意思,所以在那个语系里批评家就不是挑刺专家,而是评论家了。
我们从琼·温克关于“批判”的解读里可以发现,批判不仅是批评,更多的是思考与分析。批判其实就是透过对表面现象的思考与分析探究其发生发展的原因所在的思维和表达过程。我们语境里的问题是,“批判”已经不是“思考、批评或分析”了,很多时候已经是一种变相的表扬与自我表扬,也很少有如《现代汉语词典》里所解释的“对所认为错误的思想、言行进行批驳否定”的意思了。我们早已经习惯了顺从,习惯了人云亦云,我们就在这样的习惯中失却了自我。
我们当初做教师的时候总是会迷信书本,迷信教参,总是会从他人的视角来看我们的课堂,甚至跟着他人亦步亦趋。当我们做了几年,看了几年,再读过几本与教育有关甚至“无关”的书以后,回过头来审视一下,我们所信奉的书本和教参以及他人的课堂的时候,我们或许会忽然发现我们以往所信奉的教材与教参原来是有问题的,甚至带有荒谬和欺骗,他人的课堂也只是他人的,不是我所能及的。我们是不是会慢慢地明白对教材和教参是要考察的,对他人的课堂或许是可以借鉴的,但却不是可以复制的。
琼·温克在谈“批判教育学”的时候,总不愿意给它一个明确的定义,在她看来,定义往往会给人误导,会将人引向死记硬背,即便我们记住了定义,也会很快地忘记它,“除非这条定义成为你的一部分,而且对你十分重要”。也就是说,对每个教育者而言,他都应该有自己的教育学,更应该有自己的批判教育学,这教育学与批判教育学绝不是固化的,而是动态的,不断更新的。我们的问题就在于我们“非常急于创建一个模式或框架,然后把信息塞进去”因而很少意识到对教育教学而言,没有什么唯一的定义,更“没有什么唯一的批判教育学”从教师的职业来看,批判思维是“让人们思考、解决并转变课堂教学、知识生产、学校的组织机构之间的关系,以及更为广泛的社区、社会和国家的社会与物质关系”,但是定义总是生成性的,比如“‘批判性的’并不意味着‘坏’,也不意味着‘批评’。相反,它意味着‘看到更远’意味着内外反思,意味着更加深入地看到教学中的复杂方面。”
我们是不是可以这样理解所谓批判思维:不为事物的表面现象所迷惑,不迷信他人,不崇拜权威,也不迷信自己,不固守自己已有的认知和思考,在行走的道路上不断地阅读、思考、交流,从不同的视角来审视自己的实践和理论,用辩证的眼光来解读他人的实践和理论,全方位地考察我们面对的现实世界。因为没有“批评”与“批判”,就没有自我更新和进步,也就无所谓“好奇心”、“创造性”;没有“批评”与“批判”,就容易被形形式式的假象所迷糊,也就看不到教育的价值和希望,更没有改善和建设,就会丧失“协作能力”。所谓批判思维就是一种行为方式:在不断学习和反思中寻找适合当下的方法与路径,并在行走的过程中不断地扬弃和更新的“勇气及毅力”。
就一个人而言,“批评”和“批判”,意味着激情满怀,一个习惯“批评”和“批判”的人,总是会有新的发现和新的思考与认识的,这些发现、思考和认识会是会让他激情澎湃而不知疲倦的。一个缺乏批评意识和批判精神的人,往往是唯命是从的,唯唯诺诺的,是不善于与不同人事打交道的,试想一下,一个没有激情又不善于人际交往的人怎么可能让教育教学充满挑战和乐趣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5-21 11:34 , Processed in 0.067669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