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8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边读边思《教育是没有用的》5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5-12-24 02:01:3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原文地址:边读边思《教育是没有用的》5作者:学思不至

19、当鞋合脚时,脚就被忘记了

摘抄:给不同孩子提供适合其个性的教育,甚至感受不到自己在接受教育,那么教育就是很自然的了。个性化教育,又叫差异化教育,其尺度也是人性尺度,其内涵是“适合”,适合才是最有效的。从教育角度上来理解个性,就是给每个孩子以不同的适合他自己的发展机会。个性化教育是和谐教育,是“多样统一”,就是尊重孩子差异性的教育,素质教育的内涵要求就是“用多把尺子量不同的孩子。”实施个性化教育的难点在于评价,当前分数评价标准过于单一化、表面化。“孩子的潜能就空气,放在多大的空间里,它就有多大。”教育者应根据孩子的差异性创造性地使用各种评价手段,巧妙发挥评价的作用,让评价掷地有声、个性化、真实可信,让孩子真正受益。每个孩子都有要求进步的愿望,都有丰富的潜能,有自己的智能优势。通过良好的教育和训练,每个孩子都能成材,这是教育的本意和意义。创造适合每一个孩子的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不同的孩子都会有各自的优势和特长,这也是个性化教育成为当前教育改革的主流方向的原因。所谓多元智能,是哈佛大学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提出的相对于智商的多元智能论,按加德纳教授的分析,每个人都至少拥有八种独立而又平等的智能,每个人的智能结构不同。只要儿童在合理的引领下自然生长,他们会呈现出丰富的生命图景,根本不用教育者依照八种智能去设计、培养他们的个性。唤醒孩子心中的巨人--假定最佳才能区。假定最佳才能区,就是在孩子并未表现出对某方面的特殊兴趣和才能时,教育者有意识地将某个领域假定为孩子的特长和发展方向,并据此对孩子进行一系列的培养、训练,最终目的是使这个假定的最佳才能区真正成为孩子的兴趣和特长所在。即使是天赋极普通的孩子,身上也蕴藏着极大的潜力。我们教育者就是要唤醒这个沉睡的巨人。家长与老师对孩子的期望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成绩。

感言:“鞋子合不合脚,只有脚趾头知道。”适合就是最好。对教育而言,这是最恰如其分的要求,但许多家长对孩子的教育,却如买鞋穿鞋一样,仅追求外在的华美,却不考虑孩子是否能适应,像小升初的择校,初升高的重点班,名校的光环效应令家长们趋之若鹜,很少从孩子的个性特点、接收能力、基础水平去考虑。为什么会这样?因为分数成了评价孩子的单一标准。这种单一的评价标准不仅是不可取的,而且对孩子成长而言,几乎是有害的。每个孩子都渴望被赞赏,渴望被鼓励,才能激发出最优势的潜能,但并不是每个孩子都能够在学业上充分发挥优势的,而社会需要的也是复合性的人才,成绩优异的学生毕竟是少数,若仅用一个标准去量化孩子,会让孩子丧失成才最需要的素质——自信心。

当鞋合脚时,脚就被忘记了。理想的教育应该如那合脚的鞋,让受教育者感受不到教育的存在,这种完美的教育,就是个性化的教育。即使资质再寻常的孩子,也有无限的潜力,如何激发孩子的这股潜力,需要智慧的点拨。教育者对孩子潜在的期望映射在孩子的身上,久而久之,孩子也会有意识地往那方面发展,这也是父母暗示希望的影响。其实,正如某位朋友在一个回复中所说的,孩子天性中就有取悦于父母的愿望,如果孩子在家长合理的引领下,按父母所期望的路努力前行。孩子在年少时,很少有为自己而学习的,他们并不很理解学习对他们人生的影响,但孩子会为父母或师长的期盼而学习,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极具可塑性,当我们依孩子的喜好,将某方面预定为孩子成长的方向加以培育后,孩子会极大限度地展现自己的才华的。所以说,我们教育者,要依从孩子的天性中最容易触动的部分,唤醒他们体内沉睡的巨人。人与人的区别不是智商,也不是学历,更不是社会地位,而在于是否有效地开发了自己的潜能。对于孩子而言,所谓的竞争优势,就是潜能得到比较有效的开发而已。

20、知识并非力量

摘抄:对人的命运发生作用的,除了知识,还有人格与能力,三者协同发展才能促进人的发展。在这三者中,知识是次要的,而人格和能力起主要作用,这是新时期对教育目标的新认识。知识是指人类在实践认识客观世界(包括人类自身)的成果,知识意味着规律,即对事物的一般认识,尊重知识就是尊重人类自身的历史。知识的发生有两个原则:一是求实,实事求是,善于从实践中总结,就是精确及注重知识发生的条件。二是更新,人的认识是一个过程,必须不断更新,不断得到更新的知识才是真知识。知识是在人类的自我不断觉醒中变成力量的,这就要求我们主体具备三个条件:1、所有的知识都是有内在联系的,我们要将知识联系起来,组成一个结构性的知识树。2、把知识进行加工,然后应用到适应自然、改造自然的实践活动中去,从错误中不断检验,不断修正。3、经过一个把感性知识升华成理性知识,最好通过觉悟变成悟性认识的过程。只有悟出来的、活化的东西才是真正有力量的。

感言:但凡读点书的人,都知道教育是必须的,是有用的,知识就是力量,作者为什么要反其道而言之呢?这本书想给我们什么理念呢?教育不是没用的,而是在无言中教化万物。顺应孩子的天性,灵动地引导孩子的成长,尽力激发孩子的潜能及自主性,尊重孩子,尊重孩子的成长规律,作者所崇尚的是对孩子尊重基础上的养成教育。教育不是模块化的程序,而是熏陶与滋润。知识呢?知识的本身,若不能内化为人精神体系的一部分,是没有任何力量的。太多饱读诗书的呆子,无法将肚子里的知识活用起来,生命变得举步维艰。作者说,知识不是力量,并不是认为知识是无用的,而是希望大家能将知识利用起来,激发起新的感悟,不断调新,不断整合,不断用之于实践,并与人格及能力结合起来,只有这样,知识才能成为有力量的。

21、只有悟到的才是自己的

摘抄:孩子在学习的过程中,一定要遵循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的引导原则。一次性塞给孩子过多的东西,只会让他们失去学习的兴趣。正确的方法应该是让孩子从简单处学起,放慢速度,让孩子学懂、学会、看到成绩,尝到甜头。我们经常可以看到,没有悟性的人,书越读越笨,成了书呆子。悟,就是在理性中寻找感性,在抽象中寻找更高级的感性。悟性,是在理性中所隐含的更高级的感性。如果说,从感性到理性的过程是“钻进去”,那么,从理性到悟性过程就是“跳出来。”人通常是这样认识事物或者知识的,先有感性认识,经过深入挖掘,抽象出共性后形成理性认识,但这是远远不够的,“深入”之后要求“浅出”,再一次变为理性中的感性认识,这就是“悟性认识”。教育者要有足够的耐心,教育的秘诀是“三分教,七分等。”人没有觉悟时,即使知道了,想到了,还是不能转化为自己的能力,不能转化为有效行动,达到目标。引导觉悟的方法很多,这里介绍一个模式。第一阶梯:读万卷书。就是通过阅读大量的书籍,获得足够的信息,并对信息进行区分、分类、整理,读书破万卷,才能下笔如有神。第二阶梯:行万里路。通过实践、体验、接触,在阅历的基础上,获得理性的认识与归纳。第三阶梯:阅人无数。大量接触不同的人,从不同的人身上找到相通与交集之处,从而获得对事物的正确认识。第四阶梯:跟随成功者的脚步。模仿与跟随是普通人获得顿悟的一种捷径,模仿与跟随就是自我训练,从训练中获得可靠的理解。第五阶梯:高人点悟。高人的启发与点悟,是人开窍成本最低,效果最益最佳的至高形式。

感言:教育重在感悟,如果能够真的开悟了,那么,就解决了能力的自我培养过程。教给孩子正确的理念,并不代表孩子能够将这些理念转化为自己的能力,如果没有将知识变成能力,这种知识就是死知识。能力是渐入骨髓的,看不见,摸不着,但在处理问题时,却会显现出来。我们都知道能力的重要性,但如何培养孩子的能力呢?需要教育的智慧。一株幼苗,本身带有很坚韧的生命力,若将它放在适宜的环境中,任其天性中最易突出的能动性调动起来,何必担心它不成材呢?能力的形成是潜移默化中如水流般轻婉的,点点滴滴的思想,汇集成海,拥有时,才会突然发现,自己竟然变得强大起来。知识是死的,而能力却是活的知识运用后的体现。想要获得能力,就必须努力去思考,努力去创设能培养能力的环境与条件,使之容易生根,发芽,成长……

22、创造性才华从何而来
摘抄:培养人的才华,就要注意培养人的美感。美育本身就是情感教育,而情感教育是道德教育的基础。美的核心是创造性审美能力,对培养一个人的创造性才华有着重要作用,它可从三个方面阐释:1、人的创造冲动正是来自于对美的感受和追求。2、世界上的许多事物都是有规律、有秩序的,同时又具备简洁、对称、和谐等形式美的特征。3、一个人要有成就,要去大胆地开创新局面,就需要有宽广、平和的胸襟。美育的根本性价值在于给人自由与解放。
感言:具有审美能力的人,他对新生事物的探索及追求的能力或欲望就会更强。对孩子进行养育的渗透就应顺应孩子的天性引导孩子,保持孩子的好奇心,好胜心,多引领孩子去学会发现美、欣赏美、感受美,包括美的景致、美的画面、美的感受与体验。让孩子去触摸并追随美,在学科知识之外,多给孩子时间,让孩子自我在审美的愉悦中成长。美育,不是模式化教育得出来的,而是在潜移默化的熏陶中渐渐充盈起来的。
23、一切成功都是做人的成功
摘抄:习惯与做人品格的培养存在着一种线性关系,人格决定了人的发展方向。如果健全的人格是一个大屋子,那么需要找到门和门把手,否则是知其门不得而入。这个门把手,就是习惯。一个人做人是否成功,主要从行为上判断。回归教育的根本,引发孩子的主动性,唤醒孩子的自觉,是教育走向春天的基本保障。对于普通教育者来说,需要有一个可操作的引发主动、唤醒自觉的内在体系,才能以不变应万变。习惯才是教育的最终落脚点。一切的成功都是做人的成功,一个人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是终必然落实到优良的外在行动上。良好的习惯形成是完善好的人格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而不良的习惯也正是形成不良人格的重要原因之一。在很大程度上,人的行为取决于他的习惯,透过一个细微的习惯,往往能分析一个人的思想、作风、道德或文明的程度。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能使品德从内心出发,不走弯路而达到高境界。养人养心,心正则身正,身正则行为正。好的习惯能够改变人的命运。好的教育要旨在于父母帮助孩子养成受益一生的好习惯。
感言:命不是一定的,可以是由自己改变的,若人能向自己内心里求,把自己的不良习惯改变,增加福德,自然就可以改“命”了。养人养心,事在人为。行为决定习惯,习惯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命运中,有许多看上去是天定无法更改的,比如,人不能选择自己的父母,不能选择自己成长的环境,但是,这些都是外在的制约因素,真正能决定命运的还在于人的内在秉性、自我价值定位及行为模式
24、素质是养成的
摘抄:养成是有关键期的,尤其是在年幼时,是培养行为习惯的最佳时期。幼儿期(3--6岁)、童年期(7--12岁)尤为关键。少年儿童时期,由于人的身心发展还未定型,具有较强的可塑性,在这个时期帮助孩子培养各种良好行为习惯,以便为孩子日后的工作与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是一件省力而高效的工作。尤宗国先生在《国学概说》中明确了人生四个阶段的教育理念,引述如下:①幼儿养性----优美人格的奠定。零到三岁是人的一生中“可塑性最高,施教最容易”的阶段,这段时期的幼儿几乎没有自主学习的能力,对外界讯息,纯净心灵却能靠高度的直觉而全面吸收,不加选择地全部接受,此时正是构成其一生性情及品格基础的重要时期,这时的教育赖于父母主动地给予正确的引导。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与学习环境,是影响孩子人格健全发展的重要因素。②童蒙养正---圣贤智慧的陶冶。当幼儿渐长到四岁时,已慢慢学会语言的运用,此时应该衔接“童蒙养正”的教育。养正,是指培养其端正的心性及行动。这个阶段是一生当中记忆力最强的阶段,如何把握其记忆的特长并善加教育,是最值得深刻反省的问题。古圣先贤们高瞻远瞩,不约而同地选择古典经典为主要教材,并以历代公认的优美古文诗词为辅佐教材,来教导儿童反复熟读,进而鼓励其背诵。至于如何教导儿童读经,方法很简单,只要父母老师善于利用课余时间,引导鼓励或赞美儿童反复多读、熟读,他们自然会背诵得非常流利。每天读诵三十分钟,持之以恒,要背诵二三十本书是轻而易举的,并且可以利用寒暑假期间来加强复习。③少年养志---理想抱负的鼓舞。十三岁之后的青少年知识渐开,理解力亦有显著的发展,渐渐脱离父母的关怀与照顾,正是意气风发的学习独立阶段。此时的养志,是指鼓励他们追求崇高理想的勇气,培养宏观远大的志向。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处于初、高中时期的青少年,除了学校正常课业及特别感兴趣的学科书籍外,需要通过阅读,找出自己心中最崇敬、愿意立志仿效的对像,最能激发青少年们“有为者亦若是”的豪情壮志。有了这股积极力量,不仅点燃了青少年立志的热诚,也建立了坚定的信心,因为青少年正处于构思自己未来方向的阶段,此时最需要认同效法的对象,来鼓励他们建立远大的理想抱负,及坚持理想奋斗的勇气。④成人养德----真实生命的开展。成年以后,进入社会发挥自己的专长而立业成家,应尽力以求自立,进而提携后进以立人。在与人接触日渐频繁,人事愈加纷杂的过程中,必难事事周全、尽如人意,因此,更须常反省自己的缺失与不足,自勉改过以求进益。处处抱持真诚笃厚之意来待人待物,时时存方便利他之心以积善培德。由此可以看出,素质是养成的。
感言:素质是养成的,如何养成高素质高品味,却有着持久而恒远的历程。人在成长的不同阶段,所给予的教育也应是不同的。孩子最初像一张纯净的白纸,如何奠定这纸的底色,一般取决于父母的教育方式,这对孩子一生而言是相当重要的,俗话说得好,“三岁看大,七岁看老。”而孩子种种行为习惯的养成,是父母不断强化的结果。孩子自我完善品性后,当他们脱离父母的庇护,会在不断的挫折中调整自己,完善自己,也就印证了那句话,所有的成功,缘于做人的成功。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5-17 08:49 , Processed in 0.157660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