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拾教学技术 ——听崔蝶数学课有感 ◆宋运来 小崔老师是我进入南校后,所听的最后一位数学老师。仅仅有3年教龄的她,看来在教学技术上已达到了6年的水平,提前迈过新教师适应期,进入了特长发展期。 不觉走入“特长教师”发展行列的小崔老师,特长体现在哪里?体现在小崔老师良好的数学语言素养上。她说起话来不枝不蔓,言语精练,直抵儿童心底。何以见得?从儿童关注的眼神,思考的参与度可窥一斑。崔老师讲起话来轻轻柔柔,不需“小蜜蜂”高分贝地助力,而能实现言语的目的。我喜欢崔老师那清风徐来,又不失浪花的波澜课堂风格。学生上完崔老师的课,感觉不累,还能为下面2节科目葆有鲜活的学习能量。 小崔老师的“特长”,还体现在对数学教材的深入研读与教学环节的创设上。“平均分”概念,通过小圆片的摆一摆,放一放,分一分,理解了“每多少个一份,分成几份”,“平均分成几份,每份有多少个”的内涵。中间没有摆学具的嘈乱声,没有教师提醒的言语声,儿童总能饶有趣味地跟随老师去探求新知,而不是靠外在的廉价表扬言语与物质的刺激护驾上。这说明崔老师驾驭课堂技术比较娴熟。 说起教学技术,一般认为是基于多媒体的现代教育技术,非也。对小崔老师的课堂教学不说“艺术”,说“技术”,是基于教师真实教学现状的言说,否则有夸大,拔高之嫌。能达到教学“技术”水平层面是非常不易的。你看熟练的出租车司机,精通这座城市所有的秘密近路,在交通大拥堵时一骑绝尘。手艺老到的裁缝,经她缝补的衣服让你根本找不到原来哪里坏了。 “技”乃稀有之能力,有“技”而能解决问题,便称之为“技能”;不仅解决问题而且又快又好,称为“技巧”;更进一步形成了理论体系,便称为“技术”;最后上升到艺术与美的高度,则以“技艺”一词赞之。小崔等年轻教师尚没有形成自己的课堂教学理论体系,但技术雏形初具,假以时日,在阅读的广度,反思的深度,实践磨砺的程度上多多历练,定会有崭新的发展。 初入职尚在适应期的年轻教师,只有首先对教学技术有一个娴熟的掌握,教学艺术才之神才会不知不觉地降临课堂之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