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4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余文森教授讲座趣味故事及相关案例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6-1-2 20:19:3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原文地址:余文森教授讲座趣味故事及相关案例作者:三三
余文森教授讲座趣味故事及相关案例
穿越玉米地
企业之间的竞争就好像是去穿越一块玉米地,穿越玉米地要比什么,
第一个要比谁穿越得快,
第二个要比在穿越的过程当中掰玉米,看到最后谁掰的多,
第三个是比过程当中,这个玉米叶子要拉你身体皮肤,穿越过去看谁身上的伤口少。
这就是企业平常所说的速度、收益和安全。成熟的企业家都知道速度、效率和安全必须要全面考虑,必需的整体考虑。
有人批评我们的课堂有“温度”无“深度”,也是这个道理。课堂上学生“小脸通红,小眼发光,小手直举,小嘴常开”。虽然让人感受到热闹、喧哗,但极少让人怦然心动,究其原因,就是课堂缺少思维的力度和触及心灵深处的精神愉悦。
渔夫的誓言
有这样一个故事。
古时候有一个渔夫,是出海打鱼的好手。可他却有一个不好的习惯,就是爱立誓言,即使誓言不符合实际,八头牛也拉不回头,将错就错。
这年春天,听说市面上墨鱼的价格最高,于是他立下誓言:这次出海只捕墨鱼。但这一次渔汛所遇到的全是螃蟹,他只能空手而归。回到岸上后,他才得知现在世面上螃蟹的价格最高。渔夫后悔不已,发誓下一次出海一定要捕螃蟹。
第二次出海,他把注意力全放在螃蟹上。可这一次捞到的全是墨鱼。不用说,他又只能空手而回了。晚上,渔夫抱着饥饿难忍的肚皮,躺在床上十分后悔。于是他又发誓,下次出海,无论遇到螃蟹还是墨鱼,他都要捕捞。
第三次出海后,渔夫严格按照誓言去捕捞,可这一次墨鱼和螃蟹,他都没有遇到,见到的只是一些马胶鱼。于是渔夫再一次空手而归。
渔夫没赶得上第四次出海,他在自己的誓言中饥寒交迫地死去。
当然,这只是一个故事。
世上没有如此愚蠢的渔夫,但是却有这样愚蠢至极的誓言。
有这样一个孩子,他挺聪明,平时成绩也不错。他父母就一相情愿地发誓,孩子将来一定要考上一流的大学,非清华、北大不读。结果,孩子压力越来越大,临近高考,引发严重的神经衰弱症,连续几个月,每天睡眠不足四小时。高考成绩如何,可想而知。
许多时候,目标与现实之间,往往具有一定的距离,我们必须学会随时去调整。无论如何,人不应该为不可实际的誓言和愿望而活着。
课堂一开  教师哭了
有一位老师到外地执教公开课《早发白帝城》。在课上,他想按照新课标的精神来上。他就让学生在课堂上向老师提问题,结果学生提出了以下问题:
李白写了多少首诗?
李白的诗歌有什么特点?
李白这首诗是怎么来的?
李白的酒量有多少?
李白有儿子吗?
李白死在什么地方?
这首诗李白什么时候写的,青年、中年还是晚年?
江陵是什么地方?现在叫什么?
请老师给我们谈谈古体诗有哪些形式特点好吗?
李白那个时期还有哪些诗人?
李白有个好朋友叫杜甫,能谈谈杜甫的诗歌特色吗?
李白与杜甫的风格有什么不同吗?
我听说这是李白在被流放的途中重获自由时写的,他为什么被流放?他又为什么获得自由?白帝城的名字怎么来的?是不是曾经住过一个白帝?为什么叫白帝?……
以上是5分钟学生提出的部分问题,那位老师根本没想到学生竟会有如此高的素质,更想不到学生会提出这样的问题。这些问题他根本无法应付,而且关键是课堂教学的进展与他的设想风马牛不相及,于是,老师在课后哭了……
如果你是这位教师,如何解决此类生成?
新课程标准下,老师如何应对这样的课堂?
滥竽充数
一个实习老师上完滥竽充数,让全班同学评说南郭先生,绝大多数同学们都顺着老师的意,把南郭先生给批评了一通,最后有一个同学怯生生地站起来说:“老师,我觉得南郭先生也不是一无是处的,要是大家都肯帮他一把,他就不会滥竽充数了。”课后,班主任告诉我们,这位同学就是班上的南郭先生,因为他学业成绩最差,没人理他,更没人主动帮助他。
可能性大小
一个数学老师上“可能性大小”,讲完课本的主要内容后,模仿课本的例子做验证实验,一个盒子里装有10个球,8个白色的,2个黑色的,白比黑的多得多,所以摸到白球的可能性比摸到黑球的可能性大。老师让好几个同学上台摸球,结果不出所料,绝大多数同学摸到白球,只有两位同学摸到黑球,老师问第一个摸到黑球的同学有什么感想,他双手一摊,脑子一歪,什么话也没说;第二个同学却振振有词,他说:“老师,虽然白球比黑球多得多,摸到黑球的可能性很小,但却不是不可能的。”
“可能性小,但却不是不可能的”。这个观念比知识重要得多!
蝴蝶的启示
有人发现已裂开一条缝的茧中蝴蝶正在痛苦地挣扎,他于心不忍,便拿起剪子把茧剪开,帮助蝴蝶脱茧而出。可是这只蝴蝶却因身体臃肿,翅膀干瘪,根本飞不起来,不久便死去了。蝴蝶必先在痛苦中挣扎,直到把翅膀练强壮了,再破茧而出,才能飞得起来,省去了过程看似为其免除了痛苦,但结果却是适得其反。学生的学习不也是这样吗?
孩子们的精彩
春天,我和孩子们一起读了首写春天的诗。诗很精彩,孩子们更精彩。这首诗是这样写的:
五月的雨滴
像熟透了的葡萄
一颗、一颗
落进大地的怀里
到处是蜜的气息
到处是酒的气息
我没有把诗句一下子都展现在他们的面前,而是让孩子们逐句品味诗句,或者故意留有空白,让他们猜猜诗人会怎么写。
诗中说:“五月的雨滴,像熟透了的葡萄。”
孩子们说:是啊!是啊!熟透了的葡萄才会掉下来,熟透了的葡萄水分才多呢!
诗中写“一颗,一颗”,我问:“一颗,一颗,落下来的是什么呀?”
甲孩子说:“落下来的是雨滴。”
乙孩子说:“不,落下来的是葡萄。”
丙孩子说:“你们说得不对,落下来的是像葡萄一样的雨滴。”
丁孩子说:“应该说,像雨滴一样的葡萄。”
多么执著的讨论啊!何必去追究他们谁说得对呢?只需读读他们一脸的认真。我便满足了。
接下去的争论更精彩了,诗中写道“落进……”,还没等我念完后半句,他们又接腔了。直言不讳:“落进我的嘴巴里!”
反唇相讥:“你的嘴巴盛得下吗?”
争先恐后:“应该落进池塘里!”
“不,落进干旱的土地里!”
“落进沙漠里!”
“落进果园里!”
“落进庄稼地里!”
最后是一个伟大的总结:“落进大自然的怀里!”
我亮出了诗人的原话:“落进大地的怀里!”
“哦!”孩子们欢呼了!他们欢呼什么?是欢呼猜对了吗?不是吧!他们是欢呼自己也有诗人的水平。
最后两句,我是让孩子们填空的。“到处是(  )的气息,到处是(  )的气息。”
他们对这个括号有兴趣极了,答案五彩纷呈:写葡萄的,写香的,写糖的,写丰收的,写喜悦的,居然也有孩子写出了与原诗一模一样的文句:“到处是蜜的气息!”
真惊讶孩子的能力!他们不仅会读诗,会体味诗,同样也会创作诗。
隐喻
德国一位学者有过一句精辟的比喻:将15克盐放在你的面前,无论如何你难以下咽。但当将15克盐放入一碗美味可口的汤中,你早就在享用佳肴时,将15克盐全部吸收了。情境之于知识,犹如汤之于盐。盐需溶入汤中,才能被吸收;知识需要溶入情境之中,才能显示出活力和美感。
无欲不举笔
这是我在一堂“议论文写作训练课”开始时与学生的对话:
“春光明媚,鸟语花香,外面的世界很精彩,此刻你们的心里最期待的是什么?”我问
“春游……”学生异口同声。
“这……安全问题,再说我们的学习也不能耽误,因此我建议,取消这次活动。”我态度有点“暧昧”。
“为什么不让我们去?”
“其他班都去了!”
……
教室里群情激奋,吵吵嚷嚷,有的敲打桌子,有的满脸胀得通红,有的趴在桌子上直生闷气。
“辱骂和恐吓绝不是战斗”我调整着学生的情绪。
班长站了起来大有为民请命之势:“我想问老师,为什么不让我们去?”
“我更想知道,为什么你们一定要去?”我巧妙地将话语引入正题。
大家陷入了沉默。
“你们也许不愿意明说,那你们把你们的理由写出来吧!”我接着在黑板上写上《我们为什么要春游》。
此时的学生,带着自己的意愿,带着自己的希望,带着不吐不快的激情,写下他们情感激荡、浩气四塞的作文。
《春天》课堂教学实录
课文
春天对冰雪说了什么,冰雪那么听话,都化了。春天对小草说了什么,小草那么听话,都绿了。春天对花儿说了什么,花儿那么听话,都开了。课堂实录师:同学们,一年中有几个季节?
生:一年中有春、夏、秋、冬四个季节。
师:同学们最喜欢哪个季节?
生 1 春天。
生 2 春天。(还有学生举手,教师没继续让学生发言)
师:有这么多同学喜欢春天,那我们今天就来一起学习第一课《春天》。请同学们打开课本,默读课文,标出不认识的字和词语。
学生默读课文,提出了不认识和不理解的词语:冰雪、化、绿、到。教师引导学生读拼音,认识生字、生词,教生字的读音和写法。
师:同学们见过冰雪吗?
生(齐):见过。
师:看看插图,想想春天对冰雪说了什么?
生1:冬天过去了,你醒醒吧。
生2:你快化吧,我好冷。
师:冰雪为什么那么听话?
生1:因为太阳出来了。
生2:因为冰雪怕春天。
生3:因为冬天过去了。
学生齐读第一段。
师:春天对小草说了什么?
生1:春天说:我喜欢绿色。
生2:春天说:我喜欢绿色的小草。
师:小草绿了是什么意思?
生1:小草长出来了。
生2:小草由黄色变成了绿色。
学生齐读第二段。
师:春天对花儿又说了什么?
生1:花儿,你快开吧,蜜蜂要采蜜呢。
生2:花儿,你快开吧,小朋友们都喜欢你。
学生齐读第三段。
师:为什么春天一说话,冰雪、小草、花儿都变了?
生:因为它们都很听话。
“历史典故”
课堂教学中恰当地引入那些趣味横生的文学掌故、数学史趣闻、科学家轶事等,对促进学生的有意义学习是很有益处的。一位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古诗《草》时,便是通过一则文学故事导入新课的。一上课,教师对学生说:“今天我们要学习一首古诗,老师先给同学们讲讲这首诗的作者白居易的故事”。教师边板书诗作者“白居易”边娓娓道来。故事是这样的:白居易是我国唐朝人,他出身贫寒,但从小热爱学习,特别喜欢写诗。16岁那年,白居易离开家乡到京都长安后,仍不断写诗。为提高写诗的水平,他到处求名师指点。有一次,他去拜访当时的老诗人顾况。顾况是个爱开玩笑的人,当他得知眼前这个年轻人叫白居易时,又想开玩笑了。他说:“唉呀!你这个名字可起得不妙啊。”顾况摸着胡须道:“你的名字叫居易。现在长安城里米价昂贵,租屋困难,要想在这里住下来,可不太容易啊。”白居易听了这句话,想想自己到长安后经常愁衣少食,四处借债的情景,不禁深有感触地说:“你说得好,在京都居住可真不容易啊!”顾况见眼前的年轻人谦虚好学,就说:“好吧,把你写的诗念给我听听。”白居易开始读诗了。(放录音《草》朗诵)白居易刚读完,顾况便连声赞道:“好诗好诗,你能写出这样的好诗,前程无量。居易这名字取得真好哇!”白居易不解地问:“老先生,刚才您还说我的名字取得不妙,现在又说我的名字取得好,这不是自相矛盾了吗?”顾况笑着说;“刚才不知道你会写诗,所以才说你居住长安不容易,名字取得不妙。现在看你能写出这么好的诗。所以说你居住长安很容易,名字起得真好。”说完就热情地指点起来。从那以后,白居易更加勤奋起来,终于成为我国唐朝三大诗人之一(其他两位是李白和杜甫)。故事讲完后,教师接着说:“下面我们就来学这首诗,看看自居易写的诗到底好在哪里?”教师开始讲解新课,学生兴趣盎然地投入新课的学习。这则故事巧妙地介绍了诗人及创作诗的时代背景,既自然地揭示了本课教学内容,使学生对新课大意有初步的感知,又缩小了时空差,解决了学习古诗由于年代相隔久远而无法产生共鸣感的大障碍,让学生轻松,愉快地进入诗人创设的意境中去。
“笨得像石头”
实际生活对于促进学生的有意义学习有特别重要的教学价值。有一次,著名小学数学教学法专家邱学华与一位小学教师交谈时,这位教师不停地埋怨自己教的学生“笨得像石头”。邱学华让他请个“笨得像石头”一样的学生来。学生来了,邱学华笑眯眯地说:“今天不让你做题,你能帮我办件事吗?”说着拿出两角钱,请他去买两本作业本、两支铅笔,而且要便宜的。孩子高高兴兴地跑了,一会儿就买来了本子和铅笔,还找回了4分钱。谁知,邱老师说少了一分钱,孩子着急地申辩说:“本子一本5分,二五得十;铅笔一支3分,二三得六;两角减去一角6分,还剩4分,怎么不对呢?”不料,他刚说完,邱老师却高兴地笑了。学生走后,邱老师对那位教师说:“你看他多聪明呀,在实际生活中能解答复杂的多步计算应用题,而且还带着小括号呢!”这个“笨”学生之所以能解答这种复杂的多步计算应用题,正是因为他有“实际生活”作为认知停靠点。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5-4 15:03 , Processed in 0.101028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