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3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试析新疆少数民族双语教育政策的演变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6-1-2 21:39:5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试析新疆少数民族双语教育政策的演变

汤允凤
(新疆师范大学人文学院06研    新疆乌鲁木齐    830054)
  摘  要:本文在回顾、审视新疆少数民族双语教育政策发展的基础上,把新疆少数民族双语教育政策的演变分为初始阶段、恢复阶段、和发展阶段;并试从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和双语教育理论研究等五个方面对其演变动因进行分析。
  关键词:新疆;少数民族;双语教育政策;
新疆以维吾尔族为主体,共有47个民族,除汉族外还包括维、哈、回、蒙、柯、锡伯、塔吉克族等。历史上,新疆各民族之间不断迁移和融合,在长期共同生活中,相互不断地学习彼此的语言文字。其中,由于汉族人口多、分布广、科技文化发达,又与各族人民长期保持密切的政治、经济、文化联系,使得汉语成为新疆各族人民之间的族际语。解放后,新疆更是通过双语教育途径培养了大批“民汉兼通”的双语人才。新中国成立后,宪法明确规定:“各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自己的语言文字的自由”。党制定了民族平等、民族区域自治的民族政策,提倡各少数民族学习汉语文,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实行各民族互学语言的双语政策。这些都为新疆少数民族双语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法律依据和政策支持。
  一.新疆双语教育政策的演变
  从1950年起,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依据国家的政策和法律,实施了以学习使用和发展民族语为主,自愿学习汉语的双语教育政策,发展以“民汉兼通”的双语、双文化为目标的少数民族教育事业。50多年来,新疆的少数民族双语教育政策经历了以下的发展阶段:
  1.初始阶段(1950~1976年)
建国初期,国家为保护发展少数民族语言文字,保障民族语言权力,制定了一系列民族语言政策。其核心是实行语言平等,禁止语言歧视,保障少数民族语言权利,鼓励各民族互相学习语言文字,并用法律的形式对民族语言政策加以肯定。在此基础上,新疆各级党政部门都非常重视各民族互学语言,尤其重视少数
  民族汉语教学工作。1950年,新疆政府在《关于目前新疆教育改革的指示》中规定:所有中学班均加授外族语选修,维族班选修国文和俄文,汉族班选修俄文或维文。1957年3月,自治区党委发出指示,要求改进和加强汉族干部学习本地民族语文、本地民族干部学习汉语文的工作,首次用双语政策的形式对民汉学生和民汉干部职工互学语言作出了规定。新疆教育厅在1960年《关于改进提高民族中学汉语教学工作的通知》和1961年制定民族中学教学计划的说明中强调指出:汉语课是民族中学的主要学科之一,要特别注意加强语文和汉语的教学工作。并对小学至大学每一个教育层次的汉语教学安排和目标做出了明确规定。1963年,新疆教育厅更是在《关于提高民族中学教学质量的几点意见》中提出对学生进行汉语学习的目的性教育。当时新中国刚刚建立,各项事业百废待兴。新疆的双语教育政策切实贯彻和落实了党和国家的民族教育方针政策,对于维护祖国统一,保持社会稳定,增进民族团结,加速新疆的现代化建设,提高人民的科技文化水平都具有重要意义。此时的新疆少数民族双语教育政策已初步形成。  
  2.恢复发展阶段(1977~1991年)
  1976年,给国家造成巨大损失的“文化大革命”彻底结束,社会由乱而治。国家实行改革开放政策,现代化建设事业蒸蒸日上,民族教育也步入了正常发展的轨道。党和国家在传承前一阶段少数民族教育工作的方针政策的同时,加强民族语言文字的规范化、标准化,保持和激活民族语言活力,保护和抢救濒危语言,推行双语教育,进一步促进民族语言交流,保护语言多样化,以适应国家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需要。这一阶段,在新疆自治区党政机关印发的一系列决议、决定中,多次强调了少数民族汉语教学的重要性,提出了加强汉语教学的建议和措施。自治区教育厅在1977年底颁布《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全日制十年制中小学教学计划》(试行草案),其中明确规定:民族中小学自三年级起至高中毕业开设汉语课。次年二月,教育厅又发出《关于加强高等院校民族预科班汉语教学的意见》,自此新疆高校开始在少数民族新生入学第一年开设汉语预科。1984年,自治区党委要求各级党委要把加强汉语教学工作当作加速培养少数民族建设人才的一件大事来抓。自治区教育厅下发了《关于贯彻自治区党委(1984)3号文件的几点意见》,对切实加强自治区民族中小学汉语教学提出了宝贵意见,把“民汉兼通”作为我区少数民族汉语教学的基本方针。自治区党委在1985年《关于贯彻<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和1986年《关于贯彻<中共中央关于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决议>》中都进一步强调了民族学校的汉语教学工作,并把搞好少数民族教学工作列为自治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1987年7月,自治区主席铁木尔·达瓦买提在自治区民族教育工作会议上明确指出:要把加强和改革民族学校汉语教学工作作为发展民族教育,提高民族素质,开发振兴新疆的一项战略措施来抓。这是新疆首次把双语教育工作提高到“战略”层次来认识。为了尽快实现我区民族中小学汉语教学奋斗目标,切实改进汉语教学工作,自治区教育厅于1987年9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民族中小学汉语教学工作的几项措施》,其中包括尽快充实、加强汉语教学机构;扩大师范院校汉语专业招生名额;制定中小学汉语教师培训规划;适当增加民族中小学汉语课教学时数;以及从1988年开始,高等院校考试,汉语按百分计算成绩,区内中专、技工学校招生加试汉语;充分利用现有电化教学手段,努力实现汉语教学现代化等重要内容。《几项措施》表明,新疆开始高度重视汉语师资的培养和培训问题,对汉语课时数也做出了明确规定。在这个文件中,新疆汉语教学史上第一次提出了要“努力实现汉语教学现代化”。同时,汉语学科首次明确规定为少数民族高中毕业生参加全国统一高考的正式科目。上述文件的出台,表明自治区有关部门对新时期加强双语教育工作重大意义的认识不断深化,进一步明确了我区双语教育的基本方针和基本要求。经历了十年浩劫的洗礼之后,新疆少数民族双语教育政策又得到了恢复和新的发展。这一阶段的新疆少数民族双语教育政策方面的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也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为进一步的改革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加速发展阶段(1992~至今)
  90年代以后,信息技术迅猛发展,世界进入知识经济时代,我国也步入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和我国民族事业的发展,优先发展民族教育已成为新时期党和国家民族政策和教育政策的重要内容。为有力促进新疆少数民族双语教育事业的发展,自治区政府对少数民族汉语教学给予了高度重视。1992年,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第二届民族语言文字工作会议上,自治区副主席克尤木· 巴吾东同志发表重要讲话,并提出了“双语是提高民族文化的必由之路”。同年五月,新疆双语教学实验开始大规模展开,自治区教委在北疆地区率先实施民族中学部分学科采用汉语授课的尝试。1997年,自治区教委制定出台了《自治区少数民族学生双语授课实验方案》,明确提出实验的目的,并对实验的规模和基本条件、实验班管理、教材与课程计划作了详细说明。1999年底,自治区党委和人民政府下发《关于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的意见》,明确指出:加大改革力度,不断提高少数民族教育质量。积极开展双语教学,把加强汉语教学作为提高少数民族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2000年,我区召开了新疆中小学汉语教学工作会议,会后下发了《关于大力推进我区双语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从这次会议开始,新疆汉语教学的发展目标开始被引导到向“双语教学”的发展目标上转化。2001年,自治区召开内地新疆高中班工作会议,指出开办内地新疆高中班是实现西部大开发战略的迫切需要和重要举措,并要求各地主要领导要亲自过问,相关部门密切配合,共同做好新疆内地高中班的各项工作。2003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贯彻<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加快发展民族教育决定>的意见》明确指出加强对“双语”教学的研究,逐步形成“双语”教学的课程体系。这一时期的新疆双语教育政策使双语教育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并且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双语教育实验。自治区政府为双语教学作出的各项决定,进一步明确了少数民族双语教育在新的历史阶段的方针、任务、地位和作用,确定了双语教学的指导思想,加强了领导,提出了相应的办法和措施。
  近年来,新疆少数民族双语教育政策更是进入了飞速发展的阶段。2004年3月,自治区党委、人民政府《关于大力推行“双语”教育工作的决定》中明确指出:要进一步明确“双语”教学工作的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全面提高少数民族教师的汉语水平,加快建设适应“双语”教学要求的教师队伍;加强对“双语”教学工作的领导,建立健全“双语”教学保障机制。2005年,自治区《关于加强少数民族学前双语教育的意见》提出:大力加强农村少数民族学前教育;积极推进与学前教育相适应的少数民族小学“双语教学模式改革”。《意见》表明新疆基础教育阶段的双语教学在极短的时间内力图快速向下延伸到少数民族学前幼儿教育阶段,与《决定》中向上完全延伸到高等院校的双语教学相配套,从而在新疆开始形成从学前、中小学到高等院校的完整双语教学体系。这一时期,党中央根据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进一步深化、对外开放进一步扩大、科教兴国和西部大开发战略向纵深发展的新形势,进一步明确了民族教育改革发展的方针任务、政治措施和努力方向。新疆的双语教育事业经过长期的发展历程,取得了不小的成就:双语教育的规模不断扩大,师资队伍不断扩充,双语教育模式灵活多样,相关政策陆续出台,保证了新疆双语教育的顺利发展。近年来,新疆双语教育更是空前繁荣,但其中仍然存在不少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新疆双语教育政策演变的动因分析
    新疆少数民族双语教育政策经历了五十多年的发展,已经从起步进入了逐步完善的阶段,为什么新疆的双语教育政策会经历如此的演变历程,形成上述的发展轨迹。下面,试从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和双语教育理论研究等五个方面对新疆少数民族双语教育政策演变的动因加以分析:
  1.双语教育是国家民族教育政策的落脚点
  新疆双语教育政策的发展演变始终追随着国家民族教育政策发展演变的轨迹。不同的历史时期,我国的民族教育政策具有不同的特点:50年代的中国,处于建设新国家的起步阶段,此时全社会的工作都是围绕建设国家这个总任务来进行。民族教育事业也不例外,主要目的就是为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社会进步和经济建设以及文化科技水平的提高服务。这一阶段国家少数民族语言政策的任务和方针主要是贯彻、体现国家语言平等与各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自己语言文字的自由。同时党和国家还十分重视我国少数民族区域自治地区教育事业的发展,充分保障少数民族平等受教育的权利和使用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权利,突出民族语文的重要性。进入改革开放的新时期以后,为了适应国家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国家加强了对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标准化和规范化工作,使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健康发展,更好为民族繁荣和发展服务。同时,国家进一步推广普通话,大力推行双语教育,促进各民族之间的融合与交流,保持语言文化的多样性;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优先发展民族教育事业,为少数民族地区培养民汉兼通的双语人才,加快少数民族经济落后地区现代化建设的进程,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自治区政府严格遵循党中央关于民族教育政策的方针原则,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积极响应党的号召,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制定和发展新疆少数民族双语教育政策,保证新疆的民族教育事业在正确的道路上顺利前行。
  2.双语教育是经济发展的催化剂
  语言是人类交流和经济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工具,当今社会的市场经济体制使语言的经济工具作用更加凸现,语言环境也成为一种间接的经济投资环境。21世纪全球经济一体化正全方位的渗透到生活的各个领域,一个地区语言环境的优劣从某种程度上制约着该地区经济的发展。我国为加快少数民族贫困地区经济建设的步伐,减少东西部差异,保持国家地区经济均衡发展,实施了西部大开发战略。这就对新疆的语言环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使少数民族的双语教育事业面临更大的压力和挑战。在经济全球化步伐明显加快和西部大开发战略纵深发展的背景下,重新审视新疆少数民族双语教育政策,并且充分调动市场调节机制,积极地对政策作出及时适当地调整,这不但有利于自治区社会经济的发展,也是迎接全球化挑战和保护本民族语言文化的有效措施。同时,随着新疆经济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为少数民族双语教育事业的进一步推广奠定了良好的物质基础,使得制约新疆双语教育发展的资金短缺,设备不足,师资培养等问题得以有效的控制和解决,为新疆少数民族双语教育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创造了良好的客观条件。
  3.双语教育是传承民族文化和传递多元文化的有效途径
  传统意义上,我国少数民族双语教育的社会和文化功能主要体现在:尊重各少数民族使用和发展本民族语言文字的权利和自由,维护各民族平等、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的和谐与稳定;促进各民族之间相互交往与交流、沟通和理解,为实现各民族在经济和文化上的共同进步与繁荣提供条件。然而,在当今全球化和多元文化教育的背景下,少数民族双语教育已经突破了传统的价值和意义,承载了新的历史使命。对少数民族实施双语教育不仅能满足我国的政治要求和少数民族人民生活的现实需要,更能有效地推动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保护和发展,保存和传承我国各少数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从而保证我国语言文化的多样性,促进世界文化的多元共存,在此过程中还能培养少数民族成员的跨文化理解和适应能力,在增强对本民族文化认同的基础上具备更多文化选择的权力和机会,拓展他们的发展空间。①
  4.双语教育是提高民族教育质量的突破口
  西部大开发,教育要先行;新疆要发展,人才是关键。从社会、学校教育的层面上说,在新疆双语教育发展的近五十年中,过去陈旧的双语教育模式无法培养出合格的双语人才。长期以来双语教学的效果始终不尽人意,主要是因为过去的少数民族双语教育仅仅是把汉语当作一门语言课程来开设,学生利用汉语交流的机会极少,根本无法得到满意的成绩。随着人们对双语教育理论的深入研究和理解,以及大规模双语实验的展开,新的双语教育模式逐步取代了陈旧落后的教学模式,真正做到“汉语授课”,达到“民汉兼通”的最终目标。同时,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纵深发展,少数民族学生掌握汉语,就意味着拥有更多的就业机会和良好的个人发展前景,因此,双语教学和汉语学习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就毋庸置疑,甚至掀起了“汉语学习”的空前热潮。少数民族家长从家庭生活和子女未来发展的角度考虑,对双语教育的认同和支持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近年来,由于双语教育对于学前儿童智力水平和学业水平的促进作用得到公认,新疆少数民族双语教育实验也从高中下移到学前班阶段,改变了以往封闭的民族教育体系。
  5.双语教育理论为制定双语教育政策提供科学依据
  对于双语教育理论的研究国外的起步较早,研究成果也比较多。现今,西方国家在双语教育的理论研究、应用研究和研究方法上都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国内学者也从教育学、心理学、语言学、文化学和民族学等角度对双语教育进行了探讨。而新疆的少数民族双语教育研究始于上世纪60年代,兴起于80年代,现在已成为语言学、教育学、民族学共同关注的研究领域。建国初期,新疆的双语教育还处于潜科学状态,双语教育理论研究的学科体系还没有正式确立。学术界也并没有对少数民族的双语现象展开系统地研究。开展双语教育也并没有成为政府部门和教学基层工作者的自觉行动。60年代初期,随着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推进和民族工作的深入开展,双语教育才引起了语言学、教育学、民族学和社会学各个领域学者们的广泛关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少数民族双语教育研究又取得了新的突破。尽管如此,此时学术界仍然未对“双语教育”的概念作出明确的界定。此时的研究涉及到了双语教育的管理机构、教学计划、培养目标、师资队伍和教材建设等诸多方面的问题。并且此时新疆的少数民族双语教育研究结合了自治区本地的语言、文化特点,注重理论与实践密切结合,更好的为新疆的民族教育事业服务。近年来,双语教育的理论学术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对于以往混淆的概念进行了澄清和确定。当前少数民族的主要研究方向包括跨学科研究、微观研究、个案研究,并注重研究的现实针对性;同时采用的跨学科研究方法如:田野调查和实验研究等。纵观新疆少数民族双语教育理论研究数十年来的发展历程,理论体系不断完善,研究方法丰富多样,为新疆少数民族双语教育政策的制定和发展,尤其是少数民族双语教学模式的确立和教学计划的指定等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起到了不容忽视的作用。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5-2 21:01 , Processed in 0.102246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