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0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关于“语文哲学”的思考及其应用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6-1-4 14:06:2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关于“语文哲学”的思考及其应用
林 惠 生
    目前,我国关于语文的定义之争一直延续数十几年,仍未达成共识,语文教学也经常被大家批评为高耗低效、问题不少。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可以说出许多,但是有一条却一直未被人们发现或被忽略的重要原因,则是缺乏一种“聪明”的、机智的、科学的即合乎规律的“真语文”认识,使之陷入一种随意的、粗放的、偏执的“象语文”或“非语文” 的认识及其教学等等。也就是说,语文缺乏哲学或“哲学”不起来。我认为,凡事都有哲学,如果缺乏哲学和在哲学指引下的语文及其教学,是很难成为一门学科或者科学性的语文的,也很难让语文教学会有所作为。现在特为构建“语文哲学”理论及其应用而做出以下初步探讨。
     一、“语文哲学”概念的提出
    大家知道,目前教育哲学的研究与普及,已经发展与延伸到学科教育,并且逐渐成熟起来。语文学科同样如此,“语文教育哲学” 正在被语文教育工作者所接受和运用。但是,我从所掌握或能查阅到的资料来看,发现在当前的学术研究中却只见有“语文教育哲学”,而未发现有“语文学科哲学”即“语文哲学”,更没有构建和形成“语文哲学论”。 这是不是一种学术缺陷还是未被开垦的学术研究处女地?或者是语文沒有哲学、语文不需要哲学等等?其实,这些问题都被“哲学基本原理” 给予了明确的肯定的回答。
    “哲学”,根据《现代汉语词典》释义和其他哲学研究成果表明:(1)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的最一般规律的科学”。(2)“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与存在、精神和物质的关系”。(3)“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学科教育的哲学”,“就在于使学科教育具有哲学、充满哲学,用哲学观和哲学方法论统率和指导学科教育。”
综上所述,我们明白:世上万事万物都具有哲学,都需要有哲学的理论和行为。同样,在哲学一般原理指导下的学科哲学是完全存在和可以成立的。学科哲学则是学科教育发展与质量提升的发动机,是学科实施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理论武器,用学科哲学来认识和处理目前学科教育教学中许多难以解决的矛盾和不可逾越的障碍,应该是最聪明、最客观和最符合科学发展观的理智行为。
    语文学科是融自然和社会于一体且与人类息息相关的基础学科,也同样具有哲学和产生着哲学,也完全可以形成一门“语文学科哲学”即“语文哲学”,乃至形成“语文哲学论”。为什么可以这样呢?
    首先,它由于是一门融语言学、文字学、文学、文章学等与教育学、心理学、美学、教学论等相整合于语文学科的综合型行为学科,所以其哲学基础更为广阔,哲学背景更为深远,哲学方法更为多元,哲学行为和哲学效果更为直接与可视,所以,提出和探讨语文哲学概念也就是顺理成章而并非臆造。此外,“语文哲学”,作为语文学科哲学,则以语文学科为本体所形成的哲学现象与哲学理论,充分体现着语文学科自身特征和内涵发展规律,更何况“语文”其本身就是一种哲学体,只是未被发现或重视而已。它的确充满着语文哲学现象,如哲学事例、哲学行为、哲学状态等,语文哲学观点,如哲学主张与看法以及哲学规律、哲学方法、哲学艺术等。它既包括“语文”的哲学,也包括与“语文”发生关系且产生语文功能的具体哲学,即由语文行为和哲学基础相结合后的哲学现象与行为,如语文教育哲学和语文学习哲学等。基于此,用哲学观构建的“语文哲学”科学体系可称为“语文哲学论”。语文哲学论,内容含义宽广,门类可以越来越丰富和精细,在这里主要指“语文学科哲学论”和“语文教育哲学论”。
    另外,目前已经有的“语文教育哲学”,尽管在语文教育工作者中已开始被广泛接受和运用。但是它毕竟因为缺乏“语文”这个基础和前提,而使“语文教育哲学”成了无本之末、无源之水,其效果并不理想。其中原因之一,就是“语文教育哲学”是从教育背景出发,以“学科教育的哲学,就在于使学科教育具有哲学、充满哲学,用哲学观和哲学方法论统率和指导学科教育”的理论为前提指导,在“教育哲学”的旗帜下构建了“语文教育哲学”。 在这里有一个问题被自然暴露出来,就是为什么不用“语文”这个学科主体作为哲学对象,却只用“语文教育”这个教育活动载体作为哲学对象?可以说,如果没有“学科哲学”而要实现“学科教育哲学”,恐怕也难以做到。所以,我认为,要实现“学科教育哲学”,就必须使学科先“哲学”起来。只有有了学科哲学,才会有完整的学科教育哲学。同理,没有“语文哲学”作为基础的“语文教育哲学”,是不完整的哲学,是不科学的哲学。之所以目前语文教学的问题太多,这也许是其中原因之一吧。试想一个学科如果没有哲学,这种学科教育还能哲学起来吗?既失去了“语文学科”这一基础与前提,也失去了“语文学科”这个作为教育的载体与对象,又何谈“语文教育哲学”呢?
     二、语文学科本身的确充满“语文哲学”
    语文已用自身的含义和功能表明:语文是哲学的。语文本身含义的构成,就是在以“语言文字”为载体而产生言语活动,形成言语意义乃至言语生命,并最终产生文学、文化等,并被人类生活所使用与发展。这就是用其功能性、实践性、综合性而呈现发展性、科学性的哲学思想及哲学行为,直至在不断发展、完善和成熟中成为一门语文学科。
    第一,多元而深入的学术研究使语文必然走进哲学。尽管目前学术界对“语文到底是什么”的争论一直不休,有说“语言+文字”,也有说“语言+文学、文化”,等等,但它有一个基本前提是公认的,即“语言”。我想,从哲学角度来说,任何事物都有一个最基本、核心的因素,这就是“内因”。那么,语文的内因就应该是“语言”,这也得到公认了。最近,华南师大陈建伟先生在《语文月刊》“主编手记”专栏发表《语文就是语言》,也充分表达了这一点。所以说,语文哲学首先是语言哲学,或者语文哲学的基础是语言哲学。那么,如果让它具有“哲学”特征,而且在各自争论中多注入哲学的思考,即用历史的、发展的、联系的观点和辩证的方法,来看待语文,包括学习、研究与运用,都体现哲学性或用哲学论去关照,就会发现它的哲学特征。这样,用哲学特征来推出其语文概念定义,才会准确与相对完整,也才会摆脱老在“争论”且“分歧”着的局面。目前,这种争论,也反映了各自的语文观,反映了各自对“语文”的个体见解,为了对语文产生一种更清醒、更准确的认识,就必须用语文哲学来思考。因为语文是发展的,语文是联系的,语文是辩证的,也就是说,语文是有哲学的,语文是哲学的。如果一旦失去哲学思考和哲学行为,那么,语文就只能是各自的语文、各人的语文、各家的语文和“各派”的语文。难以成为大众的语文、社会的语文,也就是人类的语文,说到底,就是哲学的语文。
    第二,广阔而生动的语言实践无不体现着“哲学”。大家知道,人类以语言的产生、发展和使用功能等实践上,也使语文有了哲学。首先,将语言变成了“言语”,使语文产生了交流、交际、理解、表达的“工具性功能”,使静态的语言形式变成了一种动态的言语行为,而且,随着人们思想的丰富多彩和生活生产日益发展而产生着许多新的研究需求——于是新的语言词汇诞生,过时的缺乏鲜活生命力的语言词汇渐渐淡去乃至消失,使言语生命逐渐显现;此外,随着人们的生活变化乃至体验、悟性、视野的开阔和认知心理的发展,语言词汇在不断衍生出不同意义和新的含义,这里往往呈现出语言与思维的关系越来越紧密与互动。这些充分表明作为语文的核心要素——“语言”的哲学性越来越彰显,如果连这一点都不及时把握并且应用,将会削弱或者破坏了“语文”。当语言变成了言语的时候,那么语文的学科哲学就形成了“言语性”和“言语型”的特征。而“言语型语文”又由“言语形式→言语生命→言语意义→言语行为”等组成,这种言语活动变化轨迹,实际上就是一种语文哲学的具体体现。
    第三,丰富而多彩的语文内容充满了哲学。首先说汉字,汉字由于属表意文字,在产生与运用过程中往往充满哲学。大家知道,汉字的六种构造方法,特别是象形、会意、指事、形声等,都从不同角度体现着 “事物间相互联系”哲学观点,尤其是汉字从“甲骨文→小篆→大篆→行书→楷书”,更表明汉字具有“事物都是发展的”的哲学观点。然后再看汉语词汇和修辞、标点符号等,也都折射了许多哲理的光辉,另外,再看一篇篇文质兼美的选文特别是文学作品,更是无不体现或包含着许多哲学道理和哲学因素。由于语文课本是文选型,我们打开课本一看,便发现——文章或节选的文段,都不同程度地体现着哲学味,特别是那些哲理散文、论文等,其本身就是“哲文”。千百年,先秦诸子散文、汉赋、唐诗宋词、明清小说中的经典作品,可以说都在诉说着一个个哲理。比如,古人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其间就深含着读和写之间相辅相成、互为一体的辩证关系,这种辩证关系就是哲学或哲学元素。
    综上所述,我们得知:语文是哲学的。然而,我们发现许多对语文哲学“视而不见”,“见而不清”的问题,在碰到具体语文现象、认知语文学科、运用语文知识技能进行交流和表达的时候,又往往使语文缺乏哲学或“哲学”不起来。为了提高人的语文素养和语文能力,倡导强化“语文哲学”意识,强化“使语文哲学”的行为已经显得十分重要。
     三、让语文教学充满哲学和不断哲学起来
    随着“语文哲学”理论的构建,语文教学完全充满哲学,从而成为一门哲学的行为学科和不断哲学的事业,是完全可行的。据调查,现在能把语文课教成具有哲学的“真语文”课者少之又少,却把语文课教成“象语文”和“非语文”的竟占了50%以上,效果也越来越差。这种课,上之前并非从语文哲学的高度来思考:到底这堂课要教什么,教到什么样的度,怎么样教,这样教学到底有没有用(当然这个“用”,不能由教师或上级部门单方面说了算,也不能只让考试分数说了算),在很大程度上是要用学生的确是否有所收获与“有用” 来作为主要评价指标。由于缺乏置于语文哲学论照下的评价标准,才使人们都站在某一角度进行教学评价,纷纷说有效,但是到了最后的学习结果却令人失望,当学生走上社会被评价为“语文素质差,语文能力不行”的时候,大家才来骂语文教学“误尽苍生”。如果我们都早一点具有“语文哲学”的意识,使语文教学充满哲学,使其不断哲学起来,也就是说,都按照语文学科的规律和特点,按照为学生用语文、学语文而教语文(即将学生对语文的学习需要、认知规律及学习方法、学习手段等因素综合起来,加以科学处理),少说糊涂话,多干明白事,那么,我国的语文教学又何愁走不出高耗低效的误区呢?为此,我们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出努力。
    1、语文教学,在教学理念上追求的应是“好语文”教学、有品位的语文教学。
    关于上好语文课,无容置疑是每位语文教师所梦寐以求的。但是,什么样的课才算是好语文课?可能标准不一,但我认为,“好语文” 课和有品位的语文教学本身就有观点,充满哲学味,富有哲理性。也就是说,这样好的课堂教学自己会说话:不要作评价,也会被感动、感染而有所收获,有所启迪,这就是语文哲学的魅力。这样的语文教学,所追求的应是“自然自语”的语文教学。因为“自然自语”——就是一种生活的语文和生活化了的语文,或者是一种语文型的自然生活。语文教学,还谋求“人与世界”的和谐。因为语文哲学观告诉我们:人,改变不了世界,但可以改造世界;如果连改造世界也不行,那么也可以改造人对世界适应水平提高的条件。人,改变不了世界,但可以改变人们对世界的看法,不断提升对世界的认识水平和感悟能力。基于此,语文教学要变成是明智的、清醒的、有意义的即具有“哲学味”的语文课,则要求语文教学首先是辩证的,充满思辨和实证的,充满多因素相辅相成、多条件有机的科学发展型的语文课。
    运用语文哲学论,在教学生学语文的过程中,让学生掌握自己所需要的语文。因此,构建从“教语文”教学走向“学语文”教学的新体系,让语文教学成为有“学”的教和有“教”的学。为此,我们开创了一门“语文学习学”,并且让“语文学习学”走进语文教学,走进语文课程,使语文教育真正回归本质:以学为本,为学而教,以学施教,教有所学,学有所教。现在有人过分强调“以学定教”和“先学后教”,有可能会削弱“教”的主动性和主导性。所以,我们在语文哲学论指导下,提出充分发挥教和学的两个积极性,将教师和学生都列为课堂教学的主体,但不叫“双主体”( 因为多主体即无主体,多主体自然会主出矛盾来),而叫“主体二元”( 即一个共同体中融有两类元素成分),为此而提出了“以学施教,为学而教”、“让语文教学成为有学的教和有教的学”等一系列富有哲理、辩证统一的教学理念。
    2、语文教学,在追求内容与形式(方法)完美统一和科学整合中要有辩证法的哲学行为。
    现在,国内语文界那种一时说“教学内容”重要,一时说“教学方法重要”,一时说“教什么比怎么样教更重要”等,其实这都是缺乏辩证思考的偏执的“非哲学语言”。“谁比谁重要”,言下之意,有谁比谁不重要。如果用哲学论来看,这些说法多少显得有些偏颇而不科学。可以说,在任何时候,语文的“教什么”和“怎么样教”都是相辅相成的,没有谁比谁重要和不重要的问题。因为“内容决定形式,形式为内容服务”这一哲学道理表明:只是为了某种需要而各自站的角度不同而已。说内容很重要,但是如果缺乏乃至恰当地承载于呈现内容的形式,那么其内容再重要也得不到恰当的“亮相”和发挥,其内容还能产生“重要”的功能吗?说形式和方法重要,也是在用恰当的教学形态、教学过程与方法来实现教学内容的完成。所以说,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包括方式方法),永远是互不言弃的,是互为、互载、互动中的有机整体。因此,在想着教学内容的时候(教什么),就要想着教学方式方法(怎么教);同样,在研究教学方式方法(即“怎么样教”)的时候,也要充分想着“拿什么来教”的教学内容(即“教什么”),否则,这样的“教学方式方法”的研究,也会失去了前提,失去了意义。对此,稍有“语文哲学”观的人,就会明白这一道理。这也和建造房子一样,建什么样的房子和怎么样建房子,又何尝不是统—在一个完整的设计和施工的系统工程中去思考和实施呢?又还哪有理由去说谁比谁重要呢?在这里值得一提的是,教学内容也是动态的难以确指的。我们在确定教学内容时也要坚持辩证处理:一是以语文课标及其教科书的内容安排为基准,并根据所教学生学习实际和教学条件、教师特长等因素进行综合处理;二是以教学流程发生状态与评价标准为参照物,随机调控内容,确保基础内容,灵活发展内容。
    语文教学法,应该还要追求一种有“法”的教学,特称为“法教学论”。 为此,变教学法为“法”教学,使语文教学在“教学教学,教之以学” 的背景下,实现“教法教法,教之以法”的语文教“学”的新格局。所以,本人积极尝试并总结创立了从“识字教学法” 到“识字法教学”、 从“阅读教学法” 到“阅读法教学”,如“学导法教学”、“ 题导法教学”、“ 三点阅读法教学” 等。
    3、语文教学,在教学发展上要坚持“语文认识→语文实践→语文再认识→语文再实践”的哲学行为。
    语文教学的发展,在于有一个良好的语文教学立意。这种教学立意,必须是一种整体的可操作性的科学策划。这里可以包括:一是教学设计上的整体优化、系列操作。如:“教学设想→教材研读(解读)→学情调查→教学准备→教学实施→教学评价”等一条龙的语文教育的科学流程。二是教学思路上的“实证+思辨”, 既要务实求证,又要务虚思辨;既要从感性走向理性,即激情投入、理性操作,又要敢于超常规地倒着学、大容量地学、高难度地学,比如目前流行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学案式教学”和“综合性学习” 等,便是促进语文教育发展的教学创意(暂且不论其科学与否)。三是教学操作上,要坚持教学过程既要有科学,也要有艺术,且将科学与艺术相整合的教学立意。可以说,将科学与艺术相整合后所产生的是智慧,所以,用智慧教书,把语文教成智慧课,让语文课充满智慧是学生学习的一大幸福。四是教学效果上,要追求一种文化的效果,让学生学的不仅是语文知识,更是一种文化,即文化的积淀、传承与享受。所以,我们不能只追求认识多少字、掌握多少词汇量和修辞手法等字、词、句、篇、语、修、逻、文之类的语文知识,也要知道如汉字的构造背景、演绎经历,以及每个汉字所蕴含或构造时的故事和意义、用途(尤其是如何使用)等方面之类的文化知识,这样的课不仅是会认会写字的识字教学,还成为给学生传承汉字文化的识字教育,并且最后形成的就真是“语文素养”了。这样的语文课不是在乎效果,而是富于意义了。
    语文教学的发展,还在于有一个良好的语文教学生态。这种教学生态,必须是生活的语文,语文的生活。我们认为,语文不仅是工具,更是人与生活、人与人之间的哲学载体。要突出学生以读书写作为核心、以口语交际为手段的语文生活意识。因此,人们常说,生活即语文,语文即生活。这就是用哲学的“联系论”,将语文与生活联系起来看,所产生的一种哲理的发现和哲学认识。可以说,生活中有语文,语文中有生活,语文离不开生活,生活离不开语文。然后,语文源于生活,却高于生活,是一种“语文化”的生活,即优化了的更有意义的趋向于追求真善美生活的语文生活。所以,语文在人的生活中常常被“学”、被“用”,也就是这个道理。让人们既能学语文,也能用语文,且天天、时时、处处离不开语文,为生活而用语文,用好语文,时时感到生活与语文关系紧密,便把“用语文,学语文” 作为生活的一部分。当然,用哲学的“一分为二”观点来分析,语文毕竟还有它自己的特征和内核,又并不全等于生活。当然反过来说,生活也并非全等于语文。
    4、语文教学,要注意用“对立统一”辨证法处理语文教育矛盾,科学处理整体与局部的关系。
    语文学科内涵的充实性、确指性与外延上的自由性、不确指性而构成语文学科内外结合的有机矛盾体,因此我们首先要科学处理以下几种关系:(1)教与学;(2)课程、课标与教材、教法;(3)教学目标预设与教学效果生成;(4)教学过程、方法与教学总结、反思;(5)教学活动与教学评价;(6)考试与教学;(7)教学与教研;(8)知识与知识力;(9)教学继承与发展创新;(10)科学处理“三从三走向”教学关系:①从“语文工具”走向“语文素养”,②从“懂语文”教学走向“用语文”教学,③从“教语文”教学走向“学语文”教学。
    又如,语文十分需要教学整合规律。大家知道,语文不像数学,由于文选型教材以及语言的丰富、多元而导致无序性比较突出,那么,将无序教出有序,让学生常学常新,一学就有收获,则要求教师将语文整合出一个“序”来,做到常教常新,常新常教。还有,如何将学生学习的个体经验与体验、某部位的成功做法与成果,以及一己之见和一己之得,进行建构而为形成整体的语文能力服务,也是需要科学处理的,千万不要任意扩大化和普适化。
    还如,语文十分需要教学扬弃规律。首先要做到有所为而有所不为,有所不为才有所为,特别是对语文内容要学会扬弃,因为扬弃性是语文教学的又一哲学特点。然后要坚持教学反思与反思性教学。开展教学反思,处理好反思与发展的互动关系。用理智的思路和方法,寻找更趋合理性的教学立意,采取更有意义的行动,努力使语文课堂成为一种真正的“反思性教学”。比如,开展“一课早知道”( 即课前三思)、“一课再知道”( 即课后三想)。另外,要将教学模式动态化、实效化。我们必须懂得,教学是有模式的,但不可模式化和唯模式主义。教学有模式,就如同任何事物都有其自己的结构特点和模型一样。有了教学模式,才能有的放矢、有轨操作;教之有物,教之有序,避免盲目、随意和泛化。但是,教学模式又需要随机变化而更加适应当时、当地、当堂课实际情况,呈现多样的、多变的且生动有趣的个性化特色与风格的教学模式,切不能“一模”到底,模模相同。所以说,教学建构也成了语文教学扬弃性的又一哲学特点。
    5、“语文哲学”的应用在教学教研中成果显著,彰显着大有可为的发展态势。
    对“语文哲学”的应用,本人已致力于数十年的研究与实践,取得了一系列丰富成果,不仅促进了语文学科教学质量提高,还为教师提升专业素质和哲学品味提供了充分的实证和有益的借鉴,也昭示了语文哲学大有可为。早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本人撰写并发表了《把眼睛盯在教材的缝隙》,《鉴赏与写作》,《“下水”作文与“四梯式”作文评语》,《“借文写文·同题异作”系列作文练习设计》,《教学生怎样写“熟悉”的东西》,《用陌生的眼光看熟悉的事物》,《同类题目的不同审题方法》,《从高考作文题型的发展看今后作文教学改革的趋势》,《“给材料多题多体式”仍将是今后高考作文命题的方向》。后来又发表了《语文课出现“学习病态”怎么办》,《学法指导,“教中之教”》 、《要给学生以素质型的学习方法指导》,《要寻求学法指导的最优化》,《据“理”识字,以“类”取法—关于“识字教学方法的科学分类与运用”的课题研究》,《只有“放开”才能开放--也谈作文开放式教学》,《对当前高中语文选修课的反思》,《初论新粤派语文与语文教学》,《学习型语文教育的“三点阅读法”教学模式研究》,《让“自然而然”成为我们的一种教学追求—“开放性作文教学的新发展研究”》以及《教学教研常规“整体优化、系列操作”的研究与实验》《转变观念必须有创新精神》等一百余篇文章。以上论文,都是从不同领域和角度运用“语文哲学” 理论所开展研究、实践所取得的成果,其学术成就在国内学术界得到充分认可和广泛应用。
    总之,语文学科有了“哲学”,然后才会有“语文教育哲学”。这是从语文本体出发而呈现一种新的领属关系的发展方式,即从学科角度出发,给语文以哲学的思考,而构建相应的“语文哲学”,然后又与“教育哲学”相结合,再构建出以“语文”为主体,从“语文”出发而构建含义更广、功能更宽的新的“语文哲学论”(则可以涵盖“语文教肓哲学”)。所以我想,没有“语文哲学”,要想有“语文教育哲学”是很难使“语文教育”具有哲学和充满哲学的,更不可能实现用“语文哲学观”或“语文哲学论”及其“语文哲学方法论”来统率与指导语文学科教育。只有让“语文哲学”和“语文教育哲学”走在一起,形成语文“哲学共同体”,才会使“语文教育”哲学起来,使语文教学更加具有哲理性和更加有意义。
                                   (本文发表于华南师大《语文月刊》2011年第3期)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5-22 04:20 , Processed in 0.098679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