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62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新疆喀什、和田地区双语教育的实地考察与对策研究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6-1-4 23:50:4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新疆喀什、和田地区双语教育的实地考察与对策研究
陈学金,滕星
[摘要]研究者深入到新疆喀什、和田地区的教育局、幼儿园、中小学校进行了田野调查,采用观察、召开座谈会、深度访谈等多种方式对双语教育的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发现:喀什、和田双语教育存在着推进速度过快、缺少语言环境、双语教师数量不足质量不高、教学模式选择有失实际、双语教材建设缓慢、双语教育质量较低等问题和困难。本文在分析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喀什、和田地区,双语教育,实地考察,对策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在2010年11月公布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少数民族学前和中小学双语教育(十年)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其中规定了双语教育三阶段的发展目标:第一阶段,到2012年基本普及学前两年双语教育,加强双语幼儿园工程建设,在2012年前完成双语幼儿园建设项目,招录一定数量的合格学前双语教师,努力实现2012年85%的少数民族幼儿接受学前双语教育;第二阶段,到2015年基本普及多种模式的中小学双语教育;第三阶段,到2020年使少数民族高中毕业生基本熟练掌握和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打好进入社会就业或者升入高校学习的语言基础。根据规划,预计届时接受双语教育的中小学少数民族学生达到261.76万人,少数民族高中毕业生能够基本熟练掌握和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规划》是否具有可行性?落实情况如何?现实中存在哪些问题和困难?带着这些问题,从 2011年6月23日到7月31日,笔者深入到新疆对双语教育问题进行了实地考察,走访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教育厅,在新疆教育学院举行了座谈会,并对喀什地区的泽普县、叶城县,和田地区墨玉县进行了实地调查,先后走访了十一所中小学、幼儿园,访谈了当地教育局领导、学校领导、教师、学生(包括中学生、小学生、幼儿园学生)、家长等,并举办了多场座谈会,旨在了解当地双语教育的现状。
一、喀什、和田地区地理和人口状况
新疆是中国面积最大、陆地边境线最长、毗邻国家最多的一个省区,又是少数民族人口比重较大的几个省区之一。它位于亚欧大陆中部,地处中国西北部,具有“三山夹两盆”的地形地貌特点(北面是阿尔泰山,南面是昆仑山,天山横亘中部,把新疆分为南北两部分,南部是塔里木盆地,北部是准噶尔盆地)。新疆属典型的温带大陆性干旱气候,自治区内山脉融雪形成众多河流,绿洲分布于盆地边缘和河流流域,具有典型的绿洲生态特点。 新疆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共有47个民族成份,其中世居民族有13个。根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全区常住人口为21813334人,汉族人口8746148人,占总人口的40.1%,各少数民族人口13067186人,占总人口的59.9%。
喀什、和田地区地处南疆地区。喀什地区位于新疆西南部,面积14.16万平方公里,地势是西、南、北三面环山,东面朝塔里木盆地开口。喀什地区辖1市11县。根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喀什地区常住人口为397.9万人。当地居民由17个民族构成,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90%以上。
和田地区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南隅,面积24.78万平方公里,绿洲面积9730平方公里,耕地面积为262.05万亩,占绿洲面积的17.95%,人均耕地1.62亩。和田是以维吾尔族为主体的一个多民族聚居地区,有维吾尔、汉、回、哈萨克、柯尔克孜、满、蒙古、藏、土家、乌孜别克等22个民族成分,绝大多数城乡群众信仰伊斯兰教。和田地区辖1市7县。2010年常住人口201.4万人,其中维吾尔族人口约占总人口的96%以上。
喀什、和田地区的各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很不平衡,城市与乡村之间存在着较大差距。在戈壁、沙漠之中的点点绿洲既有充满现代气息的高楼大厦、公路和轿车,也有拖拉机、小毛驴车,甚至尘土飞扬的农村景象。和田地区的地理条件相对更差一些。在从喀什到和田的沙漠公路上,沙尘比较严重,天空一片昏黄,不时有小龙卷风出现。
由于特殊的地理文化条件和民族人口比例,所以在喀什、和田地区实施双语教育的最大障碍莫过于语言学习环境的缺乏。在喀什、和田的广大农村地区,由于汉族人口极少,因此不能形成良好的双语学习环境。因此,这两个地区的双语教育很具代表性,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两个地区的双语教育的成败关系着全疆双语教育的成败。
二、双语教育的成绩
新疆双语教育是指在少数民族教育教学过程中,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和本民族语言文字开展相关课程教学的一种教学形式。[[1]]新疆自治区党委、人民政府历来重视双语教育问题。2004年以来,自治区党委、人民政府先后颁布了一系列文件,推动了双语教育工作的不断发展。2010年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把双语教育提升为国家战略予以安排部署。为适应新形势下推进双语教育工作的需要,新疆自治区编制了《规划》。
新疆政府的统计数字显示,2009年,新疆全区接受学前双语教育的少数民族幼儿、中小学(含职业高中)接受双语教育的少数民族学生共有75.01万人。[[2]]2010年6月,全疆接受学前和中小学双语教育的学生达99.43万人。[[3]]截至2011年7月,全疆学前和中小学(含职业高中)少数民族接受双语教育和“民考汉”的学生达到119.87万人,占学前和中小学少数民族在校生数的48%,比上年提高了6个百分点。[[4]
在实地调查中,笔者真切感到喀什、和田地区的教育官员、学校领导、一线教师是拥护实施双语教育的,他们对学生学习作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汉语表示肯定,并认为这能给学生带来更大的发展空间,带动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在调研中,很多当地教育官员、普通一线教师兴奋地给我们讲他们自己的成长经历以及他们孩子上双语班及“内高班”的学习经历,从他们的语气及表情中,能够感受到他们是赞成双语教育的。在调查访问的学校,那些能用普通话和我们交流的学生,从幼儿园小朋友、小学生到初中生,都很自信,他们已经认识到说好普通话,“能有更多的朋友”,“以后会找到更好的工作”。
此外,喀什、和田地区的幼儿园的硬件设施建设进展迅速。由于实施了双语幼儿园建设规划和学前双语教育发展保障工程,随着国家资金的到位,一座座美丽的幼儿园拔地而起。由于基础设施大为改观,不少县的“双语”学校已成为当地社区最美丽、最现代的建筑园区。此外,由于实行了免费入园、免费午餐等政策,双语幼儿园受到当地学生和家长的普遍欢迎,家长非常积极地把适龄儿童送进双语幼儿园。
三、主要问题与困难
通过调查研究发现,个别地方对实施双语教育的长期性、艰巨性和规律性认识不够,存在急于求成(尤其表现在主管领导的思想意识上)、盲目推进的问题,还存在缺少语言学习环境、教学模式选择有失实际、学前教育小学化、教学管理不规范、大量缺乏幼儿教师、现有双语教师素质不高、缺乏具有新疆特色的双语教材等问题和困难。这些因素综合起来,导致喀什、和田地区目前的双语教育质量并不理想。
(一)双语教育的实施存在摊派现象
根据政府的统计数字,2011年的数字不仅超过了《规划》的106.4万的目标,而且超过13万之多。然而,事实是否真的如此乐观吗?双语教育的效果又如何呢?
在调研中,有一些中学的领导和教师反映:开设双语班的数量并不是根据学校的实际自主选择决定的,而是上级摊派下来的。事实上,开设双语班,不仅没有那么多符合条件的学生、而且双语教师也不能满足需要。
案例1:
墨玉县Y乡某中学,现有35个班级,其中双语班5个。该校计划2011年9月开始开设8个双语班使双语学生数占到同年级总人数的65%,并“争取在2015年前提前完成双语比例85%”的任务。
双语教育的实施是一个逐步递进的过程。幼儿双语教育是起点,小学、中学、高中(包括职高)的每个阶段的双语教育都需要前一阶段做好扎实的基础。如果从2010年开始算起,小学各年级普遍施行双语教育至少需6年的时间,否则生源的数量和质量并不能保证,初中、高中则需要等待更长的年限。因此,在初中、高中盲目加大双语班的数量是不符合实际的。
(二)缺少双语学习的环境
缺少语言学习环境是制约喀什、和田地区双语教育快速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在喀什、和田地区,尤其在广大农村社区,双语教学的对象大多数来自农牧民的家庭,学生家庭成员几乎不懂汉语,没有辅导学生的条件,学生平时看的、听的、说的都是母语。在很多地方,双语教育的现状是“白天教的,一个晚上基本忘完了,五天学的,休息两天又还给了老师”。事实上,语言环境对双语教育质量的影响可能甚于学校教育。在喀什与和田,由于维吾尔族人口占绝大多数,在很多农村社区,除了学校有几个汉族老师之外,就基本没有汉族。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和田地区的大多数中小学、幼儿园老师是维吾尔族,在乡镇学校,从书记校长到普通老师,很少有能使用汉语流利进行交流的。
(三)双语教师数量不足,质量不高
喀什、和田地区严重缺少双语教师。按照学前双语教师“两教一保”的标准,几乎所有的幼儿园都达不到要求。
以喀什地区叶城县为例,全县计划建设122所幼儿园,截止目前已经投入使用38所,到9月又将有43所投入使用,也就是说到2011年9月开学将有总共81所幼儿园招收幼儿。如果按照122所幼儿园计算,每个幼儿园有5个班,则需要1220名双语教师,610名保育员。叶城现在却只有260名教师,450个保育员。
泽普县是喀什地区实施双语教育较好的县。按照全县现有的35所幼儿园计算(其中已建成投入使用的国家项目园30所,县建1所,天津援建1所,原乡级建园3所),按照每个幼儿园5个班计算,则需要350名幼儿双语教师,而目前现有幼儿教师数量仅为126名。
喀什、和田地区在编的双语教师的数量和整体素质不能完全满足现在双语教学的需求。而在管理上,新建的幼儿园多挂靠在当地的小学里,幼儿师资不能满足需要,小学校往往抽调借用小学师资到幼儿园工作。随着小学双语班级数量的增加,师资问题无疑将会加重。
与巨大的双语教师缺口形成对比的是,双语教师面临着既“下不来”又“留不住”的窘境。据一位教育局长讲,每天都会有一两名教师到他那里“辞职”。自治区实行了“新疆双语教师特设岗位计划”,由新疆自治区统一招聘中小学、幼儿园双语教师,享受当地公办学校教师同等待遇。三年聘期结束后,考核合格自愿留任的,有空编的直接入编,满编或超编的,纳入当地教师队伍。但是,与公务员报考的形成鲜明对比,喀什、和田地区双语教师招考面临很大困难。根据和田地区“双语办”的一位领导介绍,当地事业单位招收800名公务员,有8000多人报名;而招聘教师数量为1500名,却只有3000人报名。由此看来,在很多大学毕业生的心目中,报考教师并不是理想的选择。
案例2:
Y老师,男,24岁,甘肃庆阳人,陇南师专专科毕业,小学教育专业。他在甘肃考取公务员失利的情况下,来到新疆,获得小学教师资格,由于当地缺乏幼儿教师被安排成为了一名幼儿园教师。第一年的工资,扣除保险和基金外,能够拿到2024元。他说,当他坐火车来新疆的时候内心充满着矛盾:“难道我就在这里,满是沙漠、戈壁的地方生存一辈子了?”在谈到以后的打算时,他说:“我们这一批已辞职20多(一共80多人),我的编制在县城二小,如果两年之后能解决编制就好,不行可能另谋出路”,“关键让我们不懂维语汉族小学老师代双语幼儿园”,这个让他不能接受。
案例3:
M老师,女,24岁,甘肃金昌人,兰州城市学院专科毕业,小学语文教育专业。2010年和男朋友一同参加新疆的特岗计划考试。她考到了喀什地区的泽普县,其男友则落榜。2011年,M老师的男朋友考到了和田地区皮山县,做了一名教师。这对情侣教师面临着重新选择的难题,他们很可能离开教师岗位谋求进一步的发展。
由于工资待遇、工作条件、文化差异等方面的问题,很多“特岗计划”的教师选择了离开岗位谋求新的发展。
案例4:
T老师,26岁,一名年轻漂亮的维吾尔族双语幼儿园教师。在访谈中,我听说她家新买了一套房子,就想问一下买房子一共花了多少钱。但是用了大约十分钟,她才解释清楚:房子80平方米,每平方米1600元,一共花了12万多元。但是她非常愿意学好汉语,并表示每天拿出半个小时来学习汉语。
案例5:
在乌鲁木齐新疆教育学院调查时的一天早上,看到一名女学生坐在树林的长椅上复习功课,我们便走上去和她攀谈起来。通过缓慢地交流,我们得知,她是维吾尔族,今年22岁,毕业于和田师专,在毕业后在和田一所中学教数学,已经工作了2年,目前在教育学院学习专升本的课程,以后要做一名双语教师。我们看到她的手里有一本用汉语写的周记,便征得她同意借过来翻阅了几页。这是教育学院老师布置的学习任务,每个星期写一篇周记。每篇周记大约有200至300字。我们发现,每篇周记都被老师圈画、修改了15处左右的错误,其中既有语法的错误,也有错字别字的问题。这位女同学与我们进行最基本的日常交流没有多大问题,尽管会出现一些语法错误,但不会影响理解意义,但在汉字书写和作文方面存在较大的困难。
双语教师是指在少数民族双语教学班分别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或少数民族语言文字进行相关课程教学的教师。[[5]]双语教师,按照民族来划分有两个来源:一是维吾尔族教师,二是汉族教师。在调查中,我们发现汉族双语教师的维语水平普遍不高,一些刚参加工作的老师只会简单的几句维语。维吾尔族双语老师能够熟练使用汉语交流的只是少数,大多数维吾尔族双语教师的汉语水平不高。在很多双语学校,呈现的局面是双语教师“不双语”——不能轻松熟练地使用两种语言和文字来授课。很多双语教师反映,他们在教学中的最大困难就是没法和学生很好地沟通交流,进而会影响教学效果。
(四)教学模式选择有失实际
目前,新疆双语教育的主要有两类模式:模式1,部分课程使用汉语授课、部分课程使用民语授课。模式2,全部课程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授课,开设民族语文课程。模式1是双语教育的普及模式,模式2是双语教育的目标模式。按《规划》要求,从2010年起,新疆对接受过学前双语教育的少数民族学生,小学起始年级,城市和县城学校一般采用模式2实施双语教育,不具备条件的学校也可以采用模式1实施双语教育;农村学校可根据双语教师及学生的实际,采用模式1或模式2。
对于教学模式,《规划》既给了选择权,同时又有数字上的“规划”,县、镇(乡)教育主管部门、学校的选择权无疑被大打折扣。事实上,很多学校是根据上级的指标分配而确定双语班的数量,有些“双语班”只是打着“双语”的旗号,其实还是用民族语来授课。
(五)双语教材建设缓慢
喀什、和田地区中小学、幼儿园使用的教材主要有两类:一是新疆教育出版社的教材,二是人民教育出版社的教材。教材单一,学校基本没有选择的余地。在使用人民教育出版社教材的学校,教师普遍反映课程难度大,学生学习难度大,课程内容不具有当地文化特点。一位教初中汉语课维族教师抱怨说:“汉语文课只有一本教材,一本练习册,没有其他可用的教辅材料,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很费力”。很多农村学校领导和教师反映缺少适合学前教育或小学低年级双语教学使用的语音教材和设备。
(六)双语教育质量不高
案例6:
在墨玉县Y乡中心小学,我听了一位维吾尔族数学老师为四年级双语班上的复习课。这个班级使用的数学教材是人民教育出版社的教材,和我们在内地看到的学生教材一模一样。数学老师讲课非常用力,声音很大。复习课的内容就是课本后面的复习题,我翻看了一下课本,其难度就是相当于书中例题的难度。但是,教师带领学生用了10多分钟只讲解了4、5道小题。对于一些基本的数学概念,大多数学生好像都没有掌握,只有少数几个同学回答老师的提问,老师不得不用维语反过头来讲解这些基本概念。总之,这堂数学课的进度非常缓慢。课间的时候,我问老师这个班的学生的平均分和及格率。老师显得有点不自在,笑了一下说,平均分大约在70左右,但是他也承认每次数学考试都有不及格的。但是,凭着我的观察,70分的平均分也有水分。在缺少语言环境的情况下,教学成绩并不能保证。
案例7
Q小学——一所原来95%的学生是汉族的学校,现在95%的学生是维吾尔族的双语学校。笔者在校园里参观,和学生打招呼,大多数三四年级的小学生不能和我正常交流,而羞涩的躲开了。当笔者进入一个二年级的班级和学生作自我介绍时,只有少数几个学生与我互动。后来班主任(班主任是一个年轻的汉族老师,工作两年)告诉我,大多数学生根本没有听懂我在说什么。我纳闷道:“难道我说普通话不标准?”班主任说:“不是,他们只能听懂我们说的普通话。他们平时很少有说普通话的语言环境。”在一个汉族教师占绝大多数的双语学校,学生的汉语水平尚且如此,其他学校的情况就可以想象了。
双语教育是“双语双文教育”,涉及两种语言的听、说、读、写问题。在进入小学的课堂观摩汉语课时,笔者经常听不懂学生读的词语是什么,甚至于翻开语文课本,也很难发现学生的朗读的是什么,很多维吾尔族老师朗读的声调就不标准,学生写的汉字也经常有笔画和笔顺的错误。双语教育质量不高不仅是由于缺少语言环境,双语教师素质不高的结果,而且也是语言学习规律造成的。
四、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通过对新疆喀什、和田地区双语教育的实地调查,研究与分析,得到以下结论:
第一,在喀什、和田少数民族聚集的地区实施维汉双语教育,学生既能学习两种文化与技能,拓展学生的生存和发展空间,广大学生、家长、教师是理解,支持的。
第二,喀什、和田地区双语教育存在的问题、困难是多方面的,但是片面追求速度增长、盲目注重双语班的扩张,这种急功近利的政绩思想是妨碍双语教育健康发展的症结之所在。
第三,在南疆实施《规划》过程中应该淡化数量性的目标,而且必须做到“一个坚持,两个反对,多种模式的并存,充分协商”。[[6]]“一个坚持”就是坚持“民汉兼通”的目标,既不能“左”,也不能右。“两个反对”就是反对“忽视母语倾向”和“忽视汉语倾向”。“多种模式并存”“充分协商”就是要考虑各种差异,尊重各方面的意见,因地制宜。
(二)建议
针对喀什、和田地区的调查结果,建议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采取如下措施:
1.坚持原则办双语教育
在新疆实行双语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使用两种语言的能力,构建平衡的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促进少数民族学生的全面发展, 进而促进经济社会各方面事业的发展。简单地说,双语教育的目标可分为两方面:一是教育性的目标,即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健康成长;二是社会性目标,即促进社会的融合程度和经济发展。应该明确的是,双语教育的教育性目标是社会性目标的基础,只有双语教育质量提升了,受到少数民族学生、家长的拥护和支持,社会目标才能达成。否则,可能适得其反。出于这种考虑,新疆双语教育的发展更要严格遵循“教育规律、教学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分区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而不能是为了政绩工程,盲目快速推进。
2.培养合格双语师资
针对教师“下不来”、“留不住”的问题,政府部门首先要在政策的制定和执行上下功夫:要努力提高教师工资,特别是双语教师的工资,改善教师的待遇(包括增加交通费、餐费补助、建设教师周转房等),放宽编制限制(尤其是“特岗教师”的编制),提高双语教师工作积极性和岗位吸引力;按需补充双语教师,新补充双语教师职称评聘可以适当放宽岗位比例,符合条件的均可参加评审。
其次,针对双语教师的数量不足和质量不高的实际,应依托于新疆和内地的重点大学着力建一批“双语教师培养基地”,制定合理的培养计划,使用各种优惠政策吸引少数民族和汉族考生报考。
第三,针对在职的双语教师,可以结合全国对口支援新疆的有利契机,使用“派进去”和“走出来”的办法提高教师质量,即由对口支援的城市派出优秀教师到新疆各地支教,新疆内部的教师到内地培训进修,支教和进修的时间要在半年以上,政府要帮助教师解决生活上的困难。另外,也可以举办类似于“志愿者行动计划”的项目,鼓励内地高校毕业生到新疆担任教师。
新疆双语教师的近期首要难题是数量的问题,但从长远看,双语教师的质量问题是影响教育质量的最关键的因素。针对双语教师“不双语”的问题,既要深刻反思和总结以往的双语教师培训项目的成功和不足,又要积极鼓励探索有效提高教师双语水平的方法和途径,要长期开展汉族教师学维语,维语教师学汉语的活动,提高教师的双语水平。
3.合理选择教学模式
新疆实现各阶段双语教育目标实际是包含多种教学模式的双语教育,绝对不能搞一刀切,也绝对不是模式越“高级”就越好。对于双语教学模式推进节奏,学校应有权根据双语教师及学生的实际,实事求是地选择模式,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应该根据当地社区实际,允许各地按需保留本民族语言文字为主的教学班,允许学校自主选择双语教育模式,可供学生、家长自主选择。合理选择双语教学模式,事关几代人的成长和发展,选择模式要特别关注学生的心理感受,以及学生的学习困难。
4.加快教材建设
针对新疆双语教材建设缓慢的问题,要加紧研究制定双语教育课程标准,加大双语教材和远程教育资源建设力度,加快普及远程教育网及双语教学资源库,开发多媒体课程资源。加强双语教育质量评测和双语教学评估指标体系的研究,建立双语教学质量监测评价中心。可以尝试与内地联合的方式开发双语教材。
5.创设双语教学经验交流平台
随着学校硬件建设逐步完工、师资配备逐步到位,提高教学质量将会是接下来的重点问题。双语教师在平时教学中存在的诸多困惑,找谁解决?成功经验又在哪里?教师专业成长的问题并不是通过一两次培训、一两节公开课就能够全部解决的。所以从长远看,应该创设县、乡镇级别的双语教学经验交流平台,调动广大双语教师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促进教师间的经验交流与共享,形成双语教育的合力。
在新疆推进双语教育,是捉高教育教学质量,培养“民汉兼通”人才的战略举措,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促进新疆跨越式发展的要求,是维护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和进步、实现新疆长治久安的迫切需要。但是,新疆双语教育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它需要几代人长期不懈的努力才能取得良好的成果,放弃只注重数量的“粗放型的”的发展方式,实事求是,脚踏实地才是出路。
参考文献:


[[1]]《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少数民族学前和中小学双语教育发展规划》,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文件,新政发[2011]30号

[[2]]《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少数民族学前和中小学双语教育发展规划》,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文件,新政发[2011]30号

[[3]]新华网.新疆2020年将全面普及双语教育[EB/OL].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0-10/06/c_12633078.htm ,2010-10-6.

[[4]]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以大力加强双语教育为突破口 统筹推进民族教育跨越式发展. [EB/OL]http://www.moe.edu.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moe_1485/201107/122228.html,2011-7-15.

[[5]]赵德忠.新疆双语教育的若干思考——在新疆双语教育研讨会上的讲话[J].新疆教育学院学报,2011,(1).

[[6]]滕星.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中的新疆双语教育[J].新疆教育学院学报,2011,(1)
A Field Work on Bilingual Education in Kashi and Hetian region of Xinjiang
Chen Xuejin&Teng Xing
(School of Education, Minzu University of China,Beijing,100081)[Abstract]In this research study on bilingual education, the researcher approached the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kindergartens, primary schools and secondary schools in Xinjiang’s Kashi and Hetian and carried out fieldwork research,  observations, focus group interviews and in-depth interviews. The results of the study highlight several problems and challenges facing bilingual education in Kashi and Hetian: 1)overly rapid implementation of bilingual education in these two regions; 2) a lack of language environment; 3) inadequate number of bilingual teachers; 4) a lack of high quality teachers; 5) unpractical curricular models; 6) slow production of bilingual curriculum materials; and 6) low quality bilingual education in general. This study provides a set of policy recommendations based on a careful analysis of the root causes of the bilingual education problems.
[Key words]Kashi, hetian regin, bilingual education, field work, suggestions
陈学金,滕星.新疆喀什、和田地区双语教育的实地考察与对策研究[J].新疆教育学院学报,2011,(1)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在2010年11月公布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少数民族学前和中小学双语教育(十年)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其中规定了双语教育三阶段的发展目标:第一阶段,到2012年基本普及学前两年双语教育,加强双语幼儿园工程建设,在2012年前完成双语幼儿园建设项目,招录一定数量的合格学前双语教师,努力实现2012年85%的少数民族幼儿接受学前双语教育;第二阶段,到2015年基本普及多种模式的中小学双语教育;第三阶段,到2020年使少数民族高中毕业生基本熟练掌握和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打好进入社会就业或者升入高校学习的语言基础。根据规划,预计届时接受双语教育的中小学少数民族学生达到261.76万人,少数民族高中毕业生能够基本熟练掌握和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规划》是否具有可行性?落实情况如何?现实中存在哪些问题和困难?带着这些问题,从2011年6月23日到7月31日,笔者深入到新疆对双语教育问题进行了实地考察,走访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教育厅,在新疆教育学院举行了座谈会,并对喀什地区的泽普县、叶城县,和田地区墨玉县进行了实地调查,先后走访了十一所中小学、幼儿园,访谈了当地教育局领导、学校领导、教师、学生(包括中学生、小学生、幼儿园学生)、家长等,并举办了多场座谈会,旨在了解当地双语教育的现状。
研究者认为:在新疆推进双语教育,是捉高教育教学质量,培养“民汉兼通”人才的战略举措,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促进新疆跨越式发展的要求,是维护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和进步、实现新疆长治久安的迫切需要。但是,新疆双语教育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它需要几代人长期不懈的努力才能取得良好的成果,放弃只注重数量的“粗放型的”的发展方式,实事求是,脚踏实地才是出路。
2012年6月1日
                                         于魏公村法华寺畔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5-3 18:57 , Processed in 0.083264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