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02|回复: 0

重获对重大精神问题的发言能力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1-5 09:57:3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谢有顺
重获对重大精神问题的发言能力


  近日,中国作家协会主办的中国文学博鳌论坛举行。60余位作家和评论家围绕“世界视野中的中国文学与中国精神”的主题展开交流。本版编发的评论家谢有顺和作家周晓枫的文章,是根据他们在论坛上的发言整理。

  我想讲三个问题。
  一、在当下这个极为强调文学交流的语境里,也不能忽略文学的另一种本质———属于作家个人的非交流性。
  许多伟大的文学作品,都不是交流的产物,恰恰相反,它们是在作家个体的沉思、冥想中产生的。曹雪芹写作《红楼梦》时,能和谁交流?日本《源氏物语》的诞生是交流的产物吗?很显然,这些作品的出现,并未受益于所谓的国际交流或多民族的文化融合。它们表达的更多是作家个体的发现。正因为文学有不可交流的封闭性的一面,文学才有秘密,才迷人,才有内在的一面,所以本雅明才说,小说诞生于“孤独的个人”。“孤独的个人”是伟大作品的基础。
  现在中国作家的问题,不是不够开放,不是交流不够,恰恰是因为缺乏“孤独的个人”,缺少有深度的内面。很多作家一年有好几个月在国外从事各种文学交流,作品却越写越差,原因正是作品中不再有那个强大的“孤独的个人”。所以,好作家应该警惕过度交流,甚至要有意关闭一些交流的通道,转而向内开掘,深入自己的内心,更多地发现个体的真理,锻造那个强大的“孤独的个人”,文学才会因为有内在价值而有力量。
  二、在一个普遍鄙薄当代文学的时代,要大胆肯定当代文学的价值与成就。
  文学研究界一直以来对时间有特殊的迷信,总是推崇时间久远的文学,鄙薄当下的文学写作与文学实践。于是,研究先秦的,看不起研究唐宋的;研究唐宋的,看不起研究元明清的;研究元明清的,看不起研究近代的;研究近代的,看不起研究现代的;研究现代的,看不起研究当代的;研究当代的,看不起研究华文文学的; 研究华文文学的,还看不起研究网络文学的呢,文学研究界存在这样一种荒唐的逻辑。
  以现代文学和当代文学的比较为例,大家普遍认为现代文学中有大师,成就要远高于当代文学,现在看来,这个观念是要反思的。难道六十多年的当代文学的成就真的不如三十年的现代文学吗?想当然耳!在我看来,当代文学的成就早已全面超越现代文学———这么简单的事实,很多人都不愿意直面而已。除了短篇小说和杂文的成就,因为有鲁迅在,不能说当代超越了现代,但在长篇小说、中篇小说、诗歌、文学批评等领域,当代文学的成就显然已全面超越现代文学。
  你能说当代长篇小说就没有超越 《子夜》 和 《家》 么?你能否认当代中篇小说已远超现代的中篇小说么?你能说当代诗歌的成就不如徐志摩、戴望舒和穆旦么?你能说当代文学批评的成就不如李长之、李健吾么?甚至在散文方面,或许在语言的韵味上,当代作家还不如现代作家,但在散文的题材、视野及技法上,当代散文也已不亚于现代散文。所以,当代文学的成就已不亚于甚至已全面超越现代文学,这是显而易见的事实,只是大家因循旧见,不愿作出独立判断而已。今天,即便当代文学还有各种问题,但我们应该大胆承认它取得的成就,更不该以现代文学的辉煌来压抑当代文学的成就。
  三、当代文学当然有很多问题,其中有一个最大的不足就是失去了对重大问题的兴趣和发言能力,更谈不上对自身及人类命运的深沉思索。
  多数作家满足于一己之经验,依然沉醉于小情小爱,缺少写作的野心,思想贫乏,趣味单一。比起一些西方作家,甚至比起鲁迅、曹禺等作家,当代作家的精神显得太轻浅了。私人经验的泛滥,使小说叙事日益小事化、琐碎化; 消费文化的崛起,使小说热衷于讲述身体和欲望的故事。那些浩大、强悍的生存真实、心灵苦难,已经很难引起作家的注意。文学正在从精神领域退场,正在丧失面向心灵世界发声的自觉。从过去那种政治化的文学,过渡到今天这种私人化的文学,尽管面貌各异,但从精神的底子上看,其实都是一种无声的文学。这种文学,如索尔仁尼琴所说:“绝口不谈主要的真实,而这种真实,即使没有文学,人们也早已洞若观火。”
  什么是“主要的真实”?我想就是在现实中急需作家用心灵来回答的重大问题,关于活着的意义,关于生命的自由,关于人性的真相,关于生之喜悦与死之悲哀,关于人类的命运与出路,等等。在当下中国作家的笔下,很少看到有关这些问题的追索和讨论,许多人的写作,只是满足于对生活现象的表层抚摩,他们普遍缺乏和现实与存在进行深入辩论的能力。这可能是当代文学最严重的危机。
  我去年看 《星际穿越》这部科幻电影,感触很深。一部好莱坞的通俗电影,尚且可以思考关于人类往何处走,人类的爱是否还可以自我拯救等深刻的精神母题,何以我们的作家却只满足于探求那些细碎的、肤浅的生活难题?当代作家要实现自我突破,就必须重获对重大精神问题的发言能力,彻底反抗那种无声的文学。



来源:《北京青年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3-29 09:50 , Processed in 0.121982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