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1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语文教师,应当是一个“杂家”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6-1-17 16:24:3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语文教师,应当是一个“杂家”
——读王开东教育随笔《教育:非常痛,非常爱》
文 / 吴再柱

王开东老师的《教育:非常痛,非常爱》,我几乎是一口气看完的。那次到西安去参加一个学术研讨会,因为是“独行侠”,怕旅途寂寞,便从朋友那里借来了这本新书。晚上十点多钟从九江上的火车,次日下午六点抵达西安。在火车上将近二十个小时里,除了睡觉,其余的时间大都泡在这本书上。读得这么专注,这么快捷,除了孤独,更被他对教育“非常痛,非常爱”的情怀所感染,更被他的博学与深刻所折服。
全书分作“时评”“随笔”“杂谈”“人物”“叙事”“视界”六个版块,每个版块大多由十篇文章构成。如果用“上下五千年,纵横八百里”来评价王开东老师的学识,应当并不为过。

《中美顶尖高中生对话》是一篇“时评”文章。文章选用的材料,是一期央视《对话》栏目中,来自美国的12名总统奖获得者,与来自国内的12名考入清华、北大的高中毕业生之间的交流和PK。在第一环节关于价值取向的选择中,中国孩子大多选择的是金钱和权力,而美国的孩子都惊人地选择了真理和智慧。王开东说:“没有一个人选择‘智慧’,没有一个人选择‘真理’。由此可见,智慧和真理在中国贬值到了什么程度。”“学生都是受教育的人,或者是社会的人质,社会给他什么,他自然就变成什么。”第二环节关于非洲援助计划的制订中,中国孩子谈丝绸之路,谈郑和下西洋,弄才艺表演。而美国孩子,则从非洲实际出发,从最微小的事情入手,食物、卫生巾、饮用水、避孕套等等,王开东评价说,中国孩子“可以说,没有一句话不是空话、废话、套话,没有一项计划能够真正得以实施”,“美国学生更注重实际,更注重应用,但又不乏精神的高贵和真理追求”,中国孩子“不仰望天空也就罢了,当我们迫切需要他们立足现实,脚踏实地地解决非洲孩子的实际问题时,他们却又吟诗作赋,漂浮在半空中,临空蹈虚,打起了太极”。读到这些文字,相信所有有思想的人,一方面为中国孩子深深忧虑,另一方面也为王开东的深刻所叹服。
“时评”版块中,从范跑跑的“把生命的一切都击溃”,说到杨不管的心灵挣扎;从说谎基因和色狼元素,说到汶川短信“真实的谎言”;从“校长的不识字”说到袁隆平的院士落选。等等的一切,都可见王开东对时事的关注,对教育的关切,对藏在时事背后的信息解读得入木三分。

“随笔——不服从江湖”,是本书“最好玩”的一个篇章。比如《郭靖身上的教育元素》,王开东认为,郭靖的小学老师是江南七怪,他们完全不顾教育的生成规律,也不根据郭靖自身的特点,锅碗瓢盆一起上,完全是应试教育的拔苗助长。郭靖的中学老师是马钰,他能够因材施教,对笨拙的的郭靖坚决不讲解复杂的内功原理,而是把全真教的内功心法,都化解到如何呼吸、如何睡觉、如何走路的日常生活之中。郭靖对这种寓教于乐的方式,兴味盎然。马钰的教育,以启发式为主,注重能力培养。郭靖高中阶段的老师是全国特级教师洪七公,他为郭靖单独开课,教学内容是简单易记、易学难精的降龙十八掌,不需要三天两头地布置作业,搞血汗教育。到了大学阶段,郭靖更是杂学旁搜,周伯通教了九阴真经,一灯大师讲解了一阳指,三次华山论剑的观摩练习等。最终郭靖一飞冲天,成为江湖上冉冉升起的新星,并最终成为一代宗师。作者深有感慨地说,倘若我们能够因材施教,倘若我们对待每一个愚笨的学生都能用尽这一番苦心,倘若我们的学生都能够像郭靖一样永不言弃,那么,还有什么教育不能成功呢?所以,作者得出“德育是人成长的第一生产力”的教育论断。
在《佛祖是个好老师》一文中,作者说“吃唐僧肉可以长生不老”是一个阴谋,是佛祖指使下散发出的阴谋。佛祖这个好老师,他绝不向学生灌输真理,哪怕是极乐世界的绝对真理,也绝不直接给予,而是让学生主动探究;他把真经牢牢攥在手里,甚至把真经藏在西天,并且制造重重迷雾,设置一个个障碍,让你经历千辛万苦,甚至九死一生,在过程中经历,在经历中体悟,在体悟中成长,在成长中获得无形的“真经”。而取回的经文,只不过是一个寓言而已,真正再造的是他们自己,真正的真经是他们自己的脱胎换骨。作者在文末说,取经的路上没有捷径,没有妖魔的取经之路,是一条南辕北辙的路。这想必也是作者对教育的一番感悟吧。
在《教育随想录》中,作者认为:“我们所有的教育都在帮助我们找一条回家的路。教育的本质是怀着一种乡愁的冲动在寻找家园。遗憾的是这个家园永远在彼岸,在远方,我们无限接近,却永远不能抵达。教育的痛苦在于此,魅力也在于此。”他还打了一个非常形象的比喻,他说,“教育,无非就是在地上撒满草籽,然后,在孩子们光着脚丫踩出的路上,我们铺好小石子就好了。”在我看来,这条路,是孩子回家的路,也是孩子寻梦之路,精神回归之路,成为孩子自己的路。那些小石子,既是一种路标,指引孩子寻梦和回家的方向;同时也是一些障碍,让孩子在避让和踩踏石子的过程中,磨练自己,成长自己,并超越自己,最终成为一个优秀的自己。

《杂谈——不做教书匠》,一看这篇章标题,就知晓王开东除了是个杂家之外,还是一个睿智的老师。
《假如学生是乌鸦》,就这个问题,我们老师应该扮演什么样的角色?作者说,纵观现在的教师队伍,可能会采用这样一些方式。第一种是灌输式,而且是“立体式,大容量,快节奏”地灌水,结果乌鸦得了“喝水恐惧症”。第二种是诱导式,诱导乌鸦“乌鸦,我告诉你,过一会儿你就会口渴的……怎么样,你现在口渴了吧?难道你还没口渴吗?你怎么能不口渴呢?”等到乌鸦真的口渴了,老师终于撕开画皮,说,“好的,乌鸦,来吧,我喂你喝水。”第三种是启发式,启发乌鸦一颗一颗把石子望瓶子里丢,丢到最后,水终于溢出来了,可乌鸦仰天大笑,兴味索然,一滴水也没有喝。第四种是体验式,老师只做智力上的提供者:“孩子们,你们把那些小石子投入瓶子里,看看会怎么样?”等水涨起来了,乌鸦喝到了水,可一点也不觉得自己的伟大,只觉得老师伟大,什么都在老师的掌握之中。第五种是个体探究式,老师先帮乌鸦界定了他现在确实很渴,很想喝水,但又实在够不着,然后老师让乌鸦弄清喝水的障碍是什么,再一步步解决。这样,乌鸦喝到了水,获得了成功的体验,还发现自己喝到的水是甜的。第六种是合作探究式,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不仅探究了解决问题的办法,而且谋划了性格和人生,就算失败了,也会收获友谊和眼泪。阅读这样的文字,在饶有情趣的同时,更引导着教师,思考自己到底属于第几类,同时也启迪着教师应当适时调整自己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思维。
在《天鹅是怎么飞不起来的》一文中,作者说,为了培养我们眼里的好学生,是这样三管齐下的:第一是极端注重智育发展,无形中剪掉了情商发展的翅膀;第二是用应试捆绑住了学生的翅膀;第三是为了安全,把学生限制在校园里,缩小了学生的活动空间,使学生失去了起跑助力,不能起飞。读到这里时,你不知有怎样的体会,反正我的眼泪是快要掉下来的,为我们被剪掉理想、剪掉快乐、剪掉实践的孩子而掉泪的。
在《中国教育缺什么》中,作者认为,缺哲学支撑,缺梦想牵引,缺智慧浇灌,缺教育情怀,这些观点,可谓高屋建瓴。

让我觉得王开东老师勤勉与博学的是第四篇章:《人物——生命是一袭华美的旗袍》。这里评论了“相看两不厌”的庄子,“佯狂难免假成真”的郁达夫,有“如朵云轩信笺上的一粒泪珠”的张爱玲,有“像向日葵一样明亮”的凡·高,有“俄罗斯的花朵和十二月党人的春天”普希金等等。读罢此篇章,仿佛也打开了一扇扇窗户,看到了古今中外那些依旧活跃在我们心中的一个个鲜活的历史名人。
其中,我认为评价最具高度的是“为谁流下潇湘去”的苏轼。作者认为,苏轼的人生有四大宝,一是“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儒家操守”,二是“道法自然、自然而然的道家情怀”,三是“大彻大悟、看破红尘的佛的境界”,四是“洞若观火、洞明一切的历史观”。
而最能令人联想的是“一身诗意千寻瀑”的林徽因,林徽因的俏丽与刁钻,坦荡与才情,让大诗人徐志摩、哲学家金岳霖、建筑学家梁思成三个大男人终身为她死去活来。作者评价林徽因:“她跨越了百年的美丽,但却仍然徜徉在中国整个现当代的历史中,鲜活着,妩媚着,光彩着,闪亮着,眉目清新,温婉如玉。”

“叙事——没有一片树叶独自变黄”篇章中,最让人受到教育的是《一次华贵的生命体验》。在一场道德教育体验活动中,作者被一个红色的布条蒙上了双眼,然后在帮扶者的牵引下,转圈,上楼,下楼。作者说,某种程度上,学生是蒙眼者,我们老师就是帮助者,我们牵引、暗示、指导,充满了耐心,决不会撒手不管;作为一个蒙眼者,在体验的最后一刹那,我在感激、温暖之余,不仅下定决心,要把温暖传递下去,还在突然间悟出,帮扶者也应该感激我们,因为当他们向我们伸出了帮扶的手,我们其实是把安全和生命寄托给了他们。理解了这一点,我的内心充满了庄严感和使命感。对我们教师而言,我们陪伴学生所走过这一段路,我们付出的仅仅是我们的职业时间,而我们的学生,付出的却是最华贵最灿烂最有决定意义的生命时间。

《狂飙为我从天落——评〈恰同学少年〉》是“视界——没有一艘船能像一本书”中的一篇电视剧评论文章。在当年电视剧《恰同学少年》热播期间,我也曾写了一篇该剧观后感,比较起王开东的评论,自愧不如。王开东采用两两对照的手法,将孔昭授和张干两位校长、杨昌济和徐特立两位老师、毛泽东和萧子升两位男生、陶斯咏和杨开慧两位女生等人,从办学理念、教育思想、个性特点等方面,一一对应,条分缕析,可谓层次分明,见地深刻。比如,杨昌济和徐特立,作者是这样评价的:
两个教育大师,杨昌济中西兼修,主张改良救国;徐特立特立独行,主张教育救国。他们共同的特点是中国文人的骨骼和清高。杨昌济拒绝谭延闿的礼聘,担任湖南省教育司司长。但却因为看中了毛泽东、蔡和森的作文,下决心到一个小小的师范学校任教。“自闭桃源称太古,欲铸大木可撑天”,这就是杨昌济的志向。“惟大英雄自本色,是真名士自风流”,时任湖南省参议院副参议长的徐特立先生,也因不满时局黑暗,愤然辞去议长,担任一师的社会老师,希图教书育人。
精通伦理学的杨昌济主张改良救国,寄希望于后生晚辈,但却绝不强加自己的观点于诸生,他引导毛泽东等人,蓄知储能,以利来日之大成。毛泽东曾提出大乱之后才能大治,尽管杨昌济内心并不赞同,但却能搁置争议,让时间和实践来说明问题。而徐特立老先生孜孜以求的是教育救国,希图通过教育改变国民的素质,从而赶上西方诸国文明之步伐。杨昌济先生改良救国的衣钵弟子是萧子升,徐特立先生教育救国的拥趸则是毛泽东。

扪心自问,王开东先生的教育随笔《教育:非常痛,非常爱》,我是怀着一种仰视、一种敬畏、一种虔诚的姿态来拜读的,几次想提笔写点什么,总觉得无论是思想高度还是文学底蕴,都底气不足。于是,就用这样的以摘录为主体的方式,来学习了。学习他朴实的教育情怀,学习他勤勉的治学态度,学习他渊博的知识和深刻的思想。
大概是这样吧。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5-14 20:51 , Processed in 0.123762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