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5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2003高考语文试卷问题多多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6-1-21 13:27:5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2003高考语文试卷问题多多



河南省高考语文阅卷评价组、 魏新磊 (0371wxl@sohu.com



2003年的试题虽然命题人在多方面做了大胆的尝试和探索,但不尽如人意的地方甚至命题硬伤多处存在,列举如下:

1.第2小题,错别字历年来都是难题,今年也不例外。本题今年难度达到了0.11,是今年试卷中难度最大的,区分度只有0.14。今年所选的十六个词语中有三个词语值得商榷:A中的“可望而不可即”,B中的“报道”,C中的“唾手可得”。很明显这三个词语中的考查点分别是“即”“道”“唾”,而这三个字在这三个词语中还可以分别写成“及”“导”“垂”,即“可望而不可及”“报导”“唾手可得”也对(见商务印书馆《现代汉语词典》),不少考生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所以判断失误,导致失分。本题选A的只有11.1%,原因就在于考生只知道“可望而不可及”是对的,而不知道“可望而不可即”也是对的。但是,高考并不是考试编辑,考生只要能不写错别字、别人写了错别字能判断出来就够了,而没必要也不需要知道一个词语究竟有几种正确的写法。何况,一个词语有两种写法本来就是语言不规范的一种表现,拿不规范的语言现象来“对付”考生,公平吗?合适吗?学生为了这3分准备了三年,记忆了大量容易写错的词语,命题人却拿这样的命题来考查,难道不挫伤学生的积极性吗?用这种方法对付考生,不仅仅是挫伤学生的积极性,更为严重的是,还会激起学生对自己母语的讨厌和痛恨!

2.第3小题,要求选出依次填入各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组词语,其中第三句是:

“邓亚萍现在给大家的印象,      日渐成熟的仪表风度,      依然保留的拼搏精神。”要求从“不是/而是”“不仅是/而且是”中选择一个正确的,答案是“不仅是/而且是”。“不是/而是”显然不对,不用赘述,但是细致分析一下会发现“不仅是/而且是”也不太妥当。该句的主语是“印象”,如果选择“不仅是/而且是”,该句的主干便是“印象不仅是风度,而且是精神”,这是一个典型的不搭配的病句。命题人只注意到了分句间的逻辑关系,而忽视了句子成分间的语法关系,这是欠严谨的。

3.第4小题是判断成语使用正误,也许正因为这一点,命题人把目光只盯在成语的正误上,而忽略了句子本身的问题。选项B:

“今年头场雪后城市主干道上都没有发生车辆拥堵现象,在这种秩序井然的背后,包含着交通部门未雨绸缪的辛劳。”

该句中“在这种秩序井然的背后,包含着交通部门未雨绸缪的辛劳”不太妥当,我们可以说“这种井然的秩序,包含着交通部门未雨绸缪的辛劳”,或者“在这种秩序井然的背后,隐藏着交通部门未雨绸缪的辛劳”,但是不能说“背后包含着辛劳”。命题人在试卷中拿语病来考查考生,但自己在试卷中却出现可语病,似乎说不过去。

4.第5小题,选择没有语病的一句,答案是A:

“当时全校不止有一个文学社团,我们的“海风社”是最大的,参加的学生纵跨三个年级,并出版了最漂亮的文学刊物《贝壳》。”

但是该句中的“纵跨三个年级”,表意不是很明白,“纵跨”这个词语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没有收录,根据字面其意思应该是“纵着跨越”,这个意思在这句话中就有表述不当之嫌。此处的“纵跨”换成“遍布”更为妥当。

作为高考考查语病的题,命题人更应该对没有语病的选项字斟句酌,如果命题人自己在“语病”上犯错误,实在说不过去。哪怕这种错误是别人在吹毛求疵!至少病句题中的没有语病的选项应该也必须做到万无一失,无可挑剔,一点瑕疵都没有!

5.第6小题,要求选出新闻标题中语意明确的一句,答案是B。我们来看看A:

“政府有关部门明令禁止取缔药品交易市场”

判断语意是否明确,首先必须清楚,一句话语意不明确,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理解,其中的每一种理解都必须有充分的根据,即在语法上合适的,在逻辑上是正确的,否则,这种理解就不能成立。我们来看A项,该标题似乎有两种相反的理解,一种理解是政府部门不让取缔药品交易市场,另一种理解是政府禁止并取缔药品交易市场。前一种理解是把“取缔药品交易市场”做了“禁止”的宾语,这一点没有问题;后一种理解是把“药品交易市场”分别做了“禁止”和“取缔”的宾语,但是,“禁止”是使令性动词,不能直接支配名词,“禁止市场”不搭配,即“禁止药品交易市场”这种理解不能成立。也就是说,A标题只有一种理解即“政府部门不让取缔药品交易市场”,句意明确,因此A也应该是正确选项!

6.第10小题,要求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选出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本题难度达到0.22,区分度只有0.17,是一道很不理想的题。答案是B,但选择C的更多,高达34%,C是这样的:

为避免增加大气层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一些科学家主张用核燃料代替化石燃料,可见使用核燃料不会产生二氧化碳。

从文章提供的信息以及C项自身看,“可见使用核燃料不会产生二氧化碳”这一推断都不是“为避免增加大气层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一些科学家主张用核燃料代替化石燃料”这一信息的唯一推断,而是推断之一。因为据此至少还有另一种推断:“使用核燃料产生的二氧化碳量远远低于使用化石燃料。”所以C项的推断有点武断,不全面。也许命题人会说,这不符合事实。但是这是语文试卷,在这里考查的是阅读理解能力,而不是化学专业知识!

7.第13小题要求从四组句子中选出“分别表明裴矩‘佞于隋’和‘忠于唐’的一组”,答案是B,符合题意。但我们也来看看C项:

每遇人尽礼,……皆得其欢心

裴矩遂能廷折,不肯面从

C中的第二句话毫无疑问表明裴矩“忠于唐”,但是,第一句话难道就只表明了裴矩处世圆滑吗?该句的完整表述是:“矩见天下将乱,恐为身祸,每遇人尽礼,虽至胥吏,皆得其欢心。”裴矩作为一个普通人,说他处世圆滑本无可厚非,但作为隋的一个高级官员,享受国家的俸禄,皇上对他信任有加,“见天下将乱”他不仅无动于衷,而且因为“恐为身祸”,“每遇人尽礼,虽至胥吏,皆得其欢心”,这难道不能说明裴矩“佞于隋”?选择C造成失分的考生高达43.2%,这似乎不是考生的错!本题难度达到0.19,区分度只有0.07!

8.第15小题,要求选出对司马光的一段话认识不正确的一项,答案是B,这一题相对比较容易,但是A项也有值得商榷的地方,A项是这样的:

“以史家的眼光,评价唐太宗能够从善如流,隋炀帝则爱好面谀逢迎。”

“隋炀帝则爱好面谀逢迎”在理解上存在歧义,既可以理解为“隋炀帝喜欢臣子们面谀逢迎自己”,也可以理解为“隋炀帝自己喜欢干面谀逢迎之事”。后一种理解也许命题人认为不可能,因为隋炀帝身为皇帝,他不会去面谀逢迎别人,而且前文有“唐太宗能够从善如流”与之相对应。但是,作为理解正确的项,最好不要在不必要的地方增加考生理解的难度,命题人完全可以表述得更为清楚明了,如“……隋炀帝则喜欢臣子面谀逢迎”。

9.第16小题,要求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裴矩遂能廷折,不肯面从”一句,答案是“裴矩竟然能够当廷辩驳,不肯当面顺从”。其中“遂”“廷”“面”是难点也是重点,翻译不对就会扣分。但是“遂”做“竟然”讲,在中学语文课本中没有出现过,超出了《中学语文教学大纲》;“廷”“面”是名词用作状语,属于典型的词类活用现象,但在2003年的《考试说明》(新课程版)中,明确说明“词类活用”不列入2003年度考试范围。选择这样一句话让考生翻译,既不符合教纲,也不符合考纲,似乎不妥。

10.第17小题是2003年高考语文试卷中一道比较成功的试题。但也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该题的题干是这样的:

古人评诗时常用“诗眼”的说法,所谓“诗眼”往往是指一句诗中最精练传神的一个字。你认为这首诗第三联两句中的“诗眼”分别是哪一个字?为什么?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

命题人可能是担心考生忽视对诗歌意境的分析,因此特意强调“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这道题的参考答案是:

“诗眼”分别是“咽”和“冷”。山中的流泉由于岩石的阻拦,发出低吟,仿佛呜咽之声。照在青松上的日色,由于山林幽暗,似乎显得阴冷。“咽”“冷”两字绘声绘色、精练传神地显示出幽静孤寂的景象(意境)。

应该说这道题难度不算太大,大多数考生应该能得到一个不错的分数。但是结果并不是这样。问题恰恰就出在提示语中的“结合全诗”上,因为其说法过于笼统,造成考生不知所措,无从下笔,本来很简单很明白的问题因为这一提示反倒复杂化了。不少考生严格遵循这一要求,拼命“结合全诗”,如寻找第三联在整首诗中的地位和作用,从而分析“咽”和“冷”在整首诗中的作用等等,结果答案不得要领,甚至答非所问。反观作为评分依据的参考答案,实际上只是对第三联的分析和概括,考生本来可以写出这样的答案,结果因为“结合全诗”这一莫名其妙的提示,造成失分。这样的提示实在是败笔!画蛇添足!

11.第18小题是名句名篇默写题,要求默写的三句话是:

   (1)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                ,                   。”

(《论语•雍也》)

   (2)                         ,                        ,茕茕孑立,形影相吊。(李密《陈情表》)

   (3)风急天高猿啸哀,                      。                     ,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

[答案:(1)文质彬彬,然后君子。(2)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3)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

在高考阅卷中,我们翻阅了大量的试卷,发现(1)题几乎所有考生都是只字未写。虽然这道题是三选二,但是,这也难掩(1)题取材的冷僻。虽然“文质彬彬”是成语,但整个这句话考生并不熟悉。拿如此冷僻的句子来考查,致使本题形同虚设。(2)题出自课文《陈情表》,该文要求全文背诵,所以本题本来无可厚非,但是要求全文背诵的文章不一定全文都是精华,换句话说,名篇中未必全是名句。也许有人会说,(2)中“茕茕孑立,形影相吊”是名句,是成语,但可能是考虑到该句大多数考生都会,所以“精明”的命题人偏偏不考这一句,偏偏考它前面的“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但是,“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在现实生活中已经没有使用的价值,这是已经死亡的语言!

考查名句名篇,是为了让学生背诵名句名篇,背诵名句名篇最直接的目的就是应用名句名篇。但是,(1)(2)两题的选材严重挫伤了学生背诵古诗词的积极性,课外的冷僻,课内的刁钻,考生受得了吗?下面是随机抽的六个考场共178人(缺考2人)该题的得分情况:



题号
(1)
(2)
(3)

得分
0
1
2
0
1
2
0
1
2

人数
178
0
0
138
21
19
30
53
95




12.第25小题是今年高考语文试卷中的一个亮点,这一点毫无疑问。但是,这道题同样有值得商榷的地方。该题的题干要求“仿照示例”,改写提示语。顾名思义,“仿照”意思是“模仿比照”。给的示例是:

提示语:(公园里)禁止攀折花木,不许乱扔垃圾

改写为:除了记忆什么也不带走,除了脚印什么也别留下

要求改写的两条提示语是:

(1)提示语:(教学楼内)禁止喧哗,不许打闹

(2)提示语:(阅览室里)报刊不得带出,违者罚款

示例中改写后的句子运用了“除了……除了……”句式,考生做题时挖空心思套用这一格式,结果造成改写的句子要么不亲切,要么不生动。原因是什么呢?原来示例中的提示语说的是两件事情,用“除了……除了……”这一格式很合适,但要求改写的两条提示语说的实际都是一件事情,一件事情套用“除了……除了……”这一格式实在是困难,而且也不合适。也许有人会说,考生也太机械、太死板了,这样说实在是冤枉考生,因为题目明确要求“仿照示例”,考生谁敢不从!而且按照以往高考的惯例,仿写题的首要要求就是句式一致。可怜不少考生挖空心思向命题人的要求靠拢,结果却失分多多。真不明白命题人明明知道可以不套句式,为什么要使用“仿照示例”的说法?这种说法究竟是在提示考生还是在误导考生?

13.第26小题,作文。今年的作文命题颇能体现命题人的匠心,应该说是一次成功的命题。下面所言的确有点挑剔,但是也有说的必要。

我们知道,高考作文一直把价值观、道德观放在突出的位置,立意压倒一切的倾向带来了不少弊端。今年的作文立意尽管不直奔道德观,但哲理意味依然太浓,考生对“情感亲疏”和“事物认知”关系的认识水平高低将决定文章立意优劣,语言表达的地位仍未得到有效重视,这也许还是遗憾。

在阅卷中发现,不少考生由于阅历较少,视野狭窄,似乎无话可说,于是就琢磨命题人的提示,即“直到今天,我们仍然可以在现实生活中听到类似的故事;但是,也常见到许多不同的甚至相反的情况”,“类似的故事”没意思,于是考生就遵循提示,写“不同的甚至相反的情况”。于是,不少考生的取材都是自己的东西丢了,不怀疑与感情亲近的人如自己的好朋友或亲人等,而怀疑与自己感情疏远的人,结果却是与自己感情亲近的人偷了自己的东西。这种单一的取材当然值得忧虑,但更值得忧虑的是考生在写作时认真审视自己的生活经验所得出的结论:连自己的亲朋好友都不值得信任,这世界上还有谁值得信任?带给考生如此暗淡的心理阴影,如此沉重的信任危机,我相信不是命题人的初衷,但却是不争的事实。从这个角度说,今年的高考作文命题值得商榷。



注:本文的数据来自河南省高招办的抽样统计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4-30 03:29 , Processed in 0.099604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