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3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方展画:BBC中国式教学告诉我们什么?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6-1-23 18:02:5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方展画:BBC中国式教学告诉我们什么?



前段时间,BBC搞的一个所谓的“中国式教学”实验引起极大的反响,大致说来,莫衷一是。
这个为期4周的教育实验以“中国式教学”的完胜收官:实验班的50个学生比其他学生最终考试成绩高出大约10%。于是,有人欢呼:这是中国教育屹立世界之林的铁证;有人敬佩:中国式教学果然名不虚传;有人质疑:分数代表不了什么;有人抨击:这是一场“真人秀”;有人不齿:虽然考试优势明显但我还不想照搬中国式教学……
在讨论这一现象之前,必须指出,用短短一个月的时间来设计一项教育实验,并借以证明一种教学模式是否有效,这既是不严肃的,也是不科学的。这种“偷工减料”的设计也正是BBC这一项目的一个硬伤。因为教育是一个十分复杂而且因素很难严格控制的过程,育人活动的成效也决非一朝一夕之功,如此短的“教育实验”其实不能在本质上证明什么。比如,一些人花了一天时间训练“2+3=5”,另外一些人没有训练,第二天考试肯定受到训练的这批人成绩要好(假定他们此前都不会计算),但这决不能得出前者的数学能力优于后者这样的结论。关于这一点,BBC记录片第三集中一位英国数学教师的话似乎点到要害:“数学你是要按照个性来教的。你必须了解这些学生。如果你能让这些学生跟你建立良好的关系,他们就会喜欢上数学了。如果他们真正喜欢数学,他们大多能学好。”显然,要做到这一点,需要过程,需要时间,需要耐心。
那么,3集BBC的教学记录片究竟告诉我们什么?
从纯粹的知识掌握的视角来看,以“应试”为核心取向的中国式教学有其毋庸置疑的优势。我们根据考试的要求确定需传授的知识,我们从学生掌握这些知识所需要的认知过程来设计教学方案,我们是在结果预成的前提下引导(更多的情况下是强制)学生达成教师设定的知识目标。因此,从知识学习来看,这种教学无疑是“高效率”的,是有利于提高考试(以测定知识掌握程度的考试)成绩的。这一点根本就不需要证明,我们的“高考状元”足以证明,在国际上各种中学生知识大赛中屡屡获奖的“考试达人”的奖杯足以证明,甚至2009年和2012年上海学生参加PISA考试在阅读、数学和科学三个项目上均名列第一也足以证明。
但是也不难发现,中国式教学是以“知识为中心”的教学,是“目中无人”的教学,学生是跟着教师走的,教师是跟着知识走的。而且,走的是那么的整齐,那么的划一,那么的标准。但是在这种教学中,学生是否愿意学、是否有兴趣学、是否有信心学、是否适合学,这些基本上不是教学设计的依据所在。我很不赞同其中一位中国教师的结论:我们就是用这种方式培养出中国的优秀学生的。赴英国执教的5位教师,无一例外来自国内的“名校”。且不论用这种方式施教的这些名校中有没有“差生”,但这种教学也“培养”出一大批学习成绩很不理想的学生,这也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教育部基础教育监测中心近年来对国内小学生与初中生学业成绩的监测结果都很不尽如人意,这就是一个佐证。事实上,这种所谓的“培养优秀学生”的教学方式是以牺牲数量更多的一大批“差生”为代价的。需要指出的是,参与BBC实验的英国博航特中学本身就是当地的一所名校,学生的素质本身就比较好,中国式教学相对而言具有一定的切适度。
曾经令国人异乎振奋的在PISA考试中独占鳌头这一“佳绩”也需反思。近年来,PISA考试也开始受到质疑。美国俄勒冈大学教授、著名教育专家李勇就于2014年5月联合数十名欧美教育家向PISA创始人Andreas Schleicher 写了一封公开信,要求废止PISA考试,因为它正在摧残着全球的教育和学术。PISA争议最大的是数学成绩,包括英国在内的一些欧盟国家屡屡在这个项目上表现拙劣,而数学是比较适用训练的。这次中国式教学实验中,实验班学生最明显的优势也在数学,平均高了12分,中文高了10分,相比较而言,科学只高了8分。如若我们再将BBC电视中英国人的一句话(“中国式教育的最大特点就是一句话:无止尽的重复和抄板书”)联系起来看,至少会让人有所感触。
耐人寻味的是,BBC记录片取了这样一个片名《我们的孩子足够坚强吗?》。当教育拿“坚强”来说事,当“纪律”成为教育的必要条件,当学生每天花15-16个小时去学习成为一种常态,所谓的教育是否让我们感到些许变味呢?我并不否认坚强、纪律、刻苦都是教育的重要元素,但这不是教育的全部元素,也不是教育的主要元素。倘若我们承认教育的使命是育人,是开发学生的潜能,是培养具有德才兼备的一代新人,那么,教育中肯定还有更为重要的东西,诸如自信、兴趣、乐观、激情抑或异想天开、童心童趣等。如果一天的绝大部分时间都在知识学习上,如果学校教育赤裸裸地被剥离,只留下“求知”一条轨道,那么,能真正实现“育人”使命吗?至少这一点可以部分地解释“钱学森之问”的困惑,也是我们对传统的“应试教育”模式进行反思的一个切入点。
中国式教学的特点是重“教”轻“育”,英国式教学的特点则是重“育”轻“教”。这是我们从信息有限的为期4周的3集纪录片中模糊感受到的。既然学校教育的重要载体是“传授知识”,如何让学生尽可能多地掌握知识无疑是极为重要的方面,中国式教学显然有优势。这既值得我们骄傲,也值得我们肯定。然而,学校教育最重要的使命是育人,育人需要树立“以人为本”“以人的发展为本”的理念,育人过程在本质上是潜移默化的过程,是浸润无声的过程,是内在潜能的实现过程,在这个方面包括英国教育在内的欧美发达国家的教育的确有许多值得我们借鉴、学习的地方。在当前,重要的不是非要在中国式教学和英国式教学之间决出孰优孰劣,一比高低,而是要认真分析两种教育方式的不同特点,取长补短,真正按照教育的内在规律推进教育改革与发展。我想,这正是BBC为期短短4周的“教育实验”能告诉我们的。
(本文原刊于《浙江教育报》2015年9月11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4-29 06:20 , Processed in 0.083102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