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1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刘梦溪:书生留得一分狂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6-2-11 19:44:3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刘梦溪:书生留得一分狂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4月2日第287期 作者:左文




  【核心提示】与当代诸多文化大家不同,刘梦溪不是一位单一的学者,而是多面的、立体的。在著名画家丁聪为其所绘的肖像画背后,季羡林为之题语曰:“相互切磋琢磨,莫忘那更好的一半。”王蒙为其撰联曰:“古今商之,阅经史子集,颇悟微言妙谛;天下念也,观暑寒晴雨,但求大概明白。”

  刘梦溪,原籍山东,生于辽宁。1966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语言文学系中国文学专业。历任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中国文化研究所所长,《中国文化》暨《世界汉学》杂志创办人、主编,北京大学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研究所兼职教授,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专聘教授等。2011年被聘为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

  与当代诸多文化大家不同,刘梦溪不是一位单一的学者,而是多面的、立体的。在著名画家丁聪为其所绘的肖像画背后,季羡林为之题语曰:“相互切磋琢磨,莫忘那更好的一半。”王蒙为其撰联曰:“古今商之,阅经史子集,颇悟微言妙谛;天下念也,观暑寒晴雨,但求大概明白。”刘梦溪的夫人、著名作家陈祖芬附语曰:“小孩总想装大人。”刘梦溪自述则为“吃麦当劳,喜欢柳如是,研究中国文化”。而在刘梦溪书房内,挂着赵朴初亲笔书写的两幅对联:“天道无亲常与善,人才非正不能奇”;“云若无心常淡淡,川如不竞岂潺潺”。刘梦溪一生之学术造诣、道德文章、处世心境,都可由此窥得些许堂奥。

  情系红楼  

  1964年,年仅23岁的刘梦溪在《光明日报》上发表了红学论文《探春新论》,引起强烈反响。自此,刘梦溪与红楼梦结下了不解之缘,1979年创刊的《〈红楼梦〉学刊》之名,就是茅盾先生应刘梦溪之请题写的。1980年《文艺研究》上又发表了他的重要论文《红学三十年》。也许是对红学史有着不同于常人的深切理解,刘梦溪一度认为百年红学正在走向衰落:“最能体现红学特殊意义的两个红学学派,索隐派终结了,考据派式微了,剩下的是一个个百思不得其解的谜团,滚来滚去,都变成了死结。”“在新材料发现之前,红学的困局难以改变”,红学界当前面临的形势同《红楼梦》所说的一样,已“食尽鸟投林”。同时,刘梦溪认为研究“红学”者甚众,观点相左实属司空见惯。

  近年来,刘梦溪相继出版了《红楼梦与百年中国》、《陈寅恪与红楼梦》、《牡丹亭与红楼梦》、《国学与红学》等一系列重要的红学专著。在他博客中,《元春给宝黛爱情投下的阴影》、《〈红楼梦〉诸钗是“大脚”还是“小脚”》、《宝黛爱情的升华之乐》、《宝黛爱情遭遇舆论反弹》等文章层出不穷、随时更新。其中仍不乏精彩论断,例如在比较《牡丹亭》和《红楼梦》怎样写“情”这个问题上,刘梦溪的答案是:“《牡丹》之‘情’轻快,《红楼》之‘情’沉重;《牡丹》之‘情’偏于喜,《红楼》之‘情’偏于悲;《牡丹》是单色的爱情,《红楼》是复调的爱情;《牡丹》之‘情’愉悦,《红楼》之‘情’悲哀;《牡丹》对‘情’的写法让人感到满足,《红楼》对‘情’的写法让人感到缺憾。”笔者深以为确论。邓云乡曾赠其一联,曰:佛云不可说,子曰如之何。刘梦溪的红楼情结,或许只有这联中语可以阐释。

  国学之辩  

  近年来,关于国学的种种论述甚嚣尘上,却少有人对其进行深入和冷静的思考。刘梦溪认为现在很多人都在讲国学,其实大多数人没有弄明白到底什么是国学。他认为,国学和传统文化不是一个概念,传统文化的概念非常大,所有传统社会的文化,都是传统文化。国学有过不同的定义,最早是章太炎的《国故论衡》,后来胡适、傅斯年等提出了“整理国故”的问题。1923年北大国学门出版《国学季刊》,胡适在发刊词中提出,“国学”就是“国故学”的简称。这个定义把中国的历史和文化都包括进去了,未免太泛,所以学术界没有采纳。后来大家较为一致地认为,国学就是中国固有学术。但固有学术包括的内容也太广泛,先秦子学、两汉经学、魏晋玄学、隋唐佛学、宋代理学、明代心学等,还有儒释道,实际上还是太过笼统。

  刘梦溪比较认可的是马一浮先生的论述。1938年,马一浮在浙江大学的国学讲座中提出了一个新的国学定义,他认为国学就是“六艺之学”。“六艺”就是诗、书、礼、易、乐、春秋“六经”,这是中国文化的最高形态,是中国学术的经典源头,是中国人立国、做人之本。在认同“国学”是“六经”的基础上,刘梦溪建议将其和国民教育结合起来,主张在中小学开设国学课,以《论语》、《孟子》为主,再慢慢选读“六经”。他认为“国学热”是好事,但不能太“热”,不应将国学搞得过虚,也不要把它搞得过“热”,只有这样才能让“国学热”结出好的果实。

  心忧天下  

  刘梦溪著作等身,但如果据此认为他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学究,那便错了,他始终是一位心忧天下的学者。2010年10月16日,在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举行的第二届中美文化论坛上,刘梦溪作了题为“对话是人类的生活准则”的发言,明确阐述了其心中之“忧”,他说:“我近来对我们这个世界的前途颇感忧虑。我觉得世俗的利益蒙住了人类的眼睛,也就是中国成语所说的‘利令智昏’,竟然完全不了解这个世界已经或者将要发生什么事情。大自然已经不耐烦了,正在对人类的不智作出激烈的回应……可是人类自己呢?似乎没有读懂大自然发出的信号。还在沾沾自喜,制造恐怖,倚强凌弱,兵戎相见。以为武力可以解决人类的深层问题,这是人类最大的不智。人类正面临空前的危机,大自然的反弹和人类本身残暴的杀戮,使危机带有双重变奏的性质。”

  书生之狂  

  书生不妨“狂”一点。刘梦溪曾不无惋惜地指出,晚清民国以来的现代化浪潮并没有为现代“狂士”预留太多空间。他觉得清末民初是一个文化冲突和思想蜕变发生共振的“天崩地解”的时代,也是一个产生过“狂士”的时代。维新、变法、革命、立宪、共和、中学、西学、“东化”、西化,各种思想都“言大志大”地爆发出迥异往昔的声音。康有为自称“南海圣人”;谭嗣同标举“一死生,齐修短,嗤伦常,笑圣哲,方欲弃此躯而游于鸿濛之外”;“老英雄吴虞”声称要“打倒孔家店”;章太炎“以大勋章作扇坠,临总统府大门,大诟袁世凯的包藏祸心”;鲁迅作现代中国首部白话小说《狂人日记》;现代学术的开山祖王国维也曾写有“但使猖狂过百岁,不嫌孤负此生涯”、“四时可爱唯春日,一事能狂便少年”。

  刘梦溪曾经郑重其事地记录下了吴于廑先生的一首词:“丹枫何处不爱霜,谁家庭院菊初黄,登高放眼看秋光。每于几微见世界,偶从木石觅文章,书生留得一分狂。”他最欣赏的当数最后一句,并将之作为自己一本散文集的书名。这其中包含着他对当代“狂士”的某种期待。

  中国文化里面长期存在“狂者”精神的传统,如在先秦诸子、魏晋名士、汉唐高人、明清义士之后,再无孔子尊崇的“狂狷”之士,我们的时代便会黯然失色。刘梦溪曾说:“只希望我们的作家和知识分子保留‘一分’可爱的狂气。如果不是一分,而是三分、五分乃至更多,也许就不那么合乎分际了。但如果连这‘一分’也没有,作家或知识分子的义涵就需要打折扣。”可见,他希望见到的“狂”是有自己独立思想和独立人格之“狂”,是“狂”得见法度、有分寸,并与其他德性有机配合之“狂”,而非孔子所谓的“狂而不直”之“狂”。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5-16 02:55 , Processed in 0.103967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