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0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现代汉语口语体的成分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6-2-16 08:36:3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现代汉语口语体的成分

现代汉语口语体的成分都来自民间,来自群众的口语。有些语言成分虽见于古代作品,甚至是文言作品,但并非文人所创造或从书本到书本的沿用,归根到底仍是来自民间口语。因此,对于现代汉语口语体的成分,我们不必像对待书卷体那样就来源作分析,即不作纵向分析,只需作横向说明。

(1) 普通口语词。普通口语词是现代汉语口语体的重要词汇成分。普通口语词同现代汉语的通用词或书卷词相对应。普通口语词是现代汉语口语体的成分,这是客观事实,无须作理论上的分析,《现代汉语词典》中已作了事实上的肯定,是最好的旁证(词典标作<口>)。当然,这只是旁证,它有助于我们认识这种口语体的存在和性质。

儿化词是普通口语词中的一种特殊情形。儿化词,准确地说,是词语的儿化,这是口语所特有的,属于口语体成分。比如“扳不倒儿”、“包圆儿”等,这是必须儿化的词。更多的是,很多词在书面语里也常用,一般不儿化,可看成通用词;但在口语里一般儿化,则带有口语体风格,是口语体成分。

(2) 方言、社会方言。先说方言,这里主要指方言词语。因为口语体的基本沟通方式是口头表达,典型的沟通场合是日常谈话,这便决定了方言词语同口语体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本乡本土的人之间进行的日常谈话,一般都是用当地方言。方言活跃于口语中,这是客观现实。不管推广普通话的工作有多么深入,这样的现状也是难以完全改变的,至少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是这样。《现代汉语词典》声称它是“以确定词汇规范为目的的”、“在推广普通话、促进汉语规范化方面……能起到应有的作用”,但同时它又必须面对现实,从实际出发,收入大量的方言词。

再说社会方言。社会方言是社会集团特有的“语言”——主要是词语。社会方言的范围很广,行业、阶级、阶层、年龄、性别、文化等的不同,都可能形成不同的社会集团,有自己的社会方言。在北京,青少年中流行好些为他们所“创造”的词语,如“盖帽儿”(表示好极了等)、“帅”(表示漂亮、有风度等)、“派”(表示时髦、有派头等)、“没治”(表示好极了等)、“绝”(表示太好了、好极了等)等。

各地、各个方言区,差不多都有这种性质的词语。它们都只是在口语中使用,主要是在一些青少年中使用。它们既有社会方言的性质,又同某种方言联系在一起,属于口语成分。其中有的正在扩大使用范围,如“绝”、“帅”等。

(3) 谚语、歇后语。谚语和歇后语这两种词汇成分都是产生于民间,主要活跃在大众的口语里,虽然书面作品中也用,然而它们的口语体风格是明显的。广义的谚语和俗语是一个概念,它具有三个基本特点:一是为人民群众所创造、所使用,具有广泛的群众性;二是语句简单凝练,在结构上具有相对的固定性;三是流传在群众的口头上,具有鲜明的口语性。歇后语有相对固定的结构,在这一点上,它同成语、谚语一样,属于俗语。

古今文人的许多作品在用到谚语或歇后语时,都冠以“鄙语曰”或“俗谚曰”、“俗话说”等,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了谚语、歇后语的口语性质。

(4) 声音词。有些词不表示概念,也不表示语法关系,主要是记录某种声音,包括象声词以及一些语气词、感叹词,还有某些词的后缀。我们把它们统称为声音词。这样的词或成分有两个显著特点:一是带有具体性或个别性,较少有概括性、抽象性;二是诉诸人们的感觉、直感,很少有理性成分。由于这两个特点,声音词的书写形式往往是不确定的。例如:呼的一声 = 唿的一声,站着嘛 = 站着么 = 站着嘿,等等。这样的情形证明,声音词的特点是显于声,而不是见于文;来之于口语,主要用于口语,带口语体风格,是口语体成分。

我们说,这样一些显于声的声音词是口语体成分,这是就总体而言,就其主要的语体风格而言的,并不是说这样的词都不见于书面作品。典型的书卷体作品、具有庄重风格的书面作品,一般是不用或很少使用象声词、叹词这些声音词的,但有时用上会增添特别的情味。

语气词有兼表句调的语法作用,不是单纯地表示情绪的语声。因此,有些语气词如“吗、“呢”、“的”、“了”,是通用词,但是好些却是重在表示说话人的某种情绪,主要用于口语,如“嘛”、“啵”、“呗”、“啰”等。口语里的语气词变化多,使用频率高。所以,从总体看,大部分语气词可以说是口语体风格的体现,是口语体成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4-20 03:28 , Processed in 0.094369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