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8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文学研究“兜圈子”的状态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6-2-17 00:02:1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原文地址:文学研究“兜圈子”的状态作者:温儒敏
   2015年11月1日我在济南召开的“文学生活与当前文学新视野”会上的主旨发言。全文如下:
    我在2009年9月武汉召开的一次会上,提出研究“文学生活”的,当时我主张现当代文学学者能有部分精力关注社会现实,走向 “田野调查”,了解普通读者的文学诉求与文学活动。但没有引起注意,我也没有在这方面多下功夫。这些年我好些时间都用在基础教育方面了。2011年我到山东大学任教,和文学院同事黄万华、郑春、贺仲明等讨论学科发展,大家都认为“文学生活”这个提法有新意,可以作为调查研究的一个题目,推广开去,也可能是一个学科的生长点,为沉闷的现当代文学研究开启一个窗口。我们的兴趣就起来了,就申报了一个课题,题为《当前社会“文学生活”调查研究》。很荣幸,在2012年,这个课题被批准为社科基金重大项目。
    其实,我们对“文学生活”的概念,也并非一开始就很明晰。记得项目申请时要专家答辩,当时有一位比较文学的学者就指出“文学生活”这个概念是否可以成立?其内涵到底指什么?我老老实实说不是很明晰。但提出这个概念,主要不是进行新的理论建构,而是想做点事情。先做调查,弄清楚一些基本情况,然后再考虑进一步的研究和理论提升。多数答辩委员也都支持,项目就通过了。我说这件事,是想告诉朋友们,这个项目其实是很实际的以调查为主的项目,是为下一步研究包括理论建构垫底的项目。
    “文学生活”这个概念的提出,也源于对现有的研究状况的困倦与不满足。我们现下的文学研究的确有点陈陈相因,缺少活力。“兜圈子”是一个问题。看我们很多文学评论或者文学史研究,当然也还有理论研究,大都是“兜圈子”。在作家作品——批评家、文学史家这个圈子里打转,很少关注这个圈子之外普通读者的反应,我称之为“内循环”式研究。不是说那种重在作家作品评价的研究不重要,也许这始终是研究的“主体”;而是说几乎所有研究全都落脚于此,未免单调。而忽略了普通读者的接受情况,对一个作家的评价来说,肯定是不全面的。其实,所谓“理想读者”是普通的读者,并非专业评论家。在许多情况下,最能反映某个作家作品的实际效应的,还应当是普通读者。正是众多普通读者的反应,构成了真实的社会“文学生活”,这理所当然要进入文学研究的视野。我们设想从“文学生活”的调查研究入手,把作品的生产、传播,特别是把普通读者的反应纳入研究范围,让文学研究更完整、全面,也更有活力。这样的研究做好了,可以为文化政策的实施提供参照,又为学科建设拓展了新生面。
    “文学生活”这个概念带有的学科特点。这种研究既是文学的,又是社会学的,二合一,就是“文学社会学”。这种研究所关心的并非个别人的阅读个性,而是众多读者的“自然反应”。既然是社会对文学的“自然反应”,当然也就要关注文学的生产、传播与消费,关注那些“匿名集体”(既包括普通读者,也包括某些文学的生产、传播者)从事文学活动的“社会化过程”,分析某些作品或文学现象在社会精神生活中起到的结构性作用。这对我们来说的确是新的学问。“文学生活”研究有赖于运用访谈、问卷、个案调查等方式,通过大量数据收集统计分析,来论证文学的社会“事实”。这和传统的文本分析或者“现象”的归纳是有不同的,要求的是更实事求是的扎实学风。这样说来,“文学生活”研究还是有难度的,需要具备某些跨学科的知识与能力,超越以往人们习惯了的那些研究模式。我们也意识到这种难度,中文系出身的学者不太擅长做社会调查,而“文学生活”研究是必须现有调查的。我们还得补课,学点社会学、文化研究,等等。比如如何设计调查问卷,都是有讲究的。还有一个办法是邀请社会学、传播学等学科的专家加入我们的研究。
    我们的工作刚刚开始,但能预感到研究所能展开的面是很广的,必将大有可为。 “文学生活”研究所关注的是文学生产、传播、阅读、消费、接受、影响等等,是作为社会文化生活或精神结构的某些部分,在这样的视野下,有可能生发许多新的课题,文学研究将展示新生面。
    关注“文学生活”,其实也是关注“民生”——普通民众生活中的文学消费情况。事实上,每一个当代普通人每天接触报纸、互联网、电视或者其他媒体,甚至教学、对孩子的辅导,等等,自觉不自觉都可能以某种方式参与了文学生活。引入“文学生活”的视野,文学研究的天地就会陡然开阔。比如对当下文学的跟进考察,也可以从“文学生活”切入,关注社会反应,而不只是盯着作家作品转圈。
    不只是现当代文学,古代文学也可以引入“文学生活”的视野。古代文学在当代仍然产生巨大的影响。有些“接受”现象是存在问号的。比如现下为何家长都要让三、五岁的孩子读李白、王维、白居易,而一定不会让读郭沫若、艾青或穆旦?到底其中有什么心理积淀?“四大名著”精华糟粕并存,在现实中传播、阅读极广,到底对当代道德观念有何影响?这些都是“文学生活”研究的题中应有之义。
    现在文学研究仿佛“人多地少”,很“拥挤”,每年那么多文学的研究生博士生毕业要找论文题目,按照旧有思路会感到题目几乎做尽了,很难找。如果目光挪移一下,看看普通国民的文学生活,那就会有许多新的题目。这的确是个拓展,研究的角度方法也肯定有变化。这可能就有学术的更新与推进吧。不能要求所有学者评论家都改弦更张来研究“文学生活”,但鼓励一部分人进入这块领域,起用不同于传统的研究方法,起码会活化我们被“学院派”禁锢了的研究思路,让我们的学术研究和文学评论更“接地气”。
    现在处于信息量极大的时期,文学作为人们社会生活的一部分发生了很多变化,也给研究者提出许多新的课题。以网络为载体的新的“文学生活”方式,明显区别于传统的以印刷为载体的“文学生活”方式,现在的读者不再是被动的受众,他们有更多机会也更主动地参与到创作活动当中,直接影响文学的生产传播。在网络文学的“生活”中,以往传统文学那种强调创作主体个性化的特征在消退,创作主体与受众客体越来愈融合。网络文学的生产很大程度上受制于市场,总的良莠不齐,但确实也有好作品。这都是新的课题,可以纳入“文学生活”研究的范围。
    “文学生活”概念的提出,的确带来许多新的思考,有可能成为文学研究的“生长点”。我们这个课题的结项,其实是研究的开始。现有的调查还需要深入。有些数据还比较少,调查问卷设计也未必合理,需要改进,充实。对调查的状况也需要上升到学理上去分析。还有,我们希望这个项目结束后,还能就“文学生活”问题展开更加广泛又更加深入的系列题目的研究。比如打算进行“文学生活”史的研究。希望能有更多的年轻人参与文学生活的调查研究,也希望与会的老师们、专家们能给“文学生活”研究出主意,出题目,出方法,大家一起努力,推进现当代文学的学科发展。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4-20 06:23 , Processed in 0.102994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