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1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台湾小学语文教学特点例谈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6-2-17 01:15:5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原文地址:台湾小学语文教学特点例谈作者:SUNNY
台湾小学语文教学特点例谈
王爱娣
                                                       《语文教学通讯》(C刊)2013年第9
20134月初,两岸四地暨新加坡语文创意教学研讨会在台湾台中教育大学举行。笔者参与本次会议,来到台湾,走进台湾校园,聆听台湾教师的教学,翻阅台湾语文教材,阅读教师的教学案例,感受颇多。海峡两岸,同宗同源,血脉相连,汉语是我们共同的母语,但是,由于社会历史文化等方面的原因,两岸的母语教学从理念到实施,在很多方面都存在一定差异。本文结合台湾最新课程纲要及相关教育文件,通过具体的教学案例,探讨台湾小学语文课程教学的特点,以期为我们的语文教学提供客观参照。
台湾是一个多元社会,其语文课程包括本国语文和英语,其中本国语文还包括国语、原住民语、闽南语、客家语。在所有课程中,语文学习领域所占比率为20%-30%。鉴于与大陆课程名称保持一致,本文所述“语文”专指台湾的国语文课程。
一、坚持母语课程的核心地位
1、课程设置与课时安排
现行台湾《九年一贯制课程纲要》把小学课程分成七个学习领域,分别是语文、健康与体育、社会、艺术与人文、自然与生活科技、数学、综合活动。其中语文学习领域占总学习节数的20-30%,而健康与体育、社会、艺术与人文、自然与生活科技、数学、综合活动等六个学习领域,各占领域学习节数之10-15%。从全部学习领域看,台湾的语文学科包括国语文、英语,以及原住民语、闽南语和客家语课程,但以国语文为主,一、二年级没有英语课,三年级起才开设英语课程,直至六年级,英语每周只占1课时;原住民族语文、闽南语、客家语总共只占每1课时。另外,每周2-4节弹性课时,由语文和生活课程共同分而用之,即国语文教学将相应增加些课时。
97纲要规定的语文学习领域教学课时
年级
学习领域
20~30%
国    语
5
5
5
5
6
6
闽 南 语j
1
1
1
1
1
1
客 家 语
原住民语
英      语
1
1
1
1
(资料来源:新竹市東區建功國民小學2009年第二学期课程计划)
2、语文能力与课程目标
台湾的教育目的是“培养健全人格、民主素养、法治观念、人文涵养、强健体魄及思考、判断与创造能力,使其成为具有国家意识与国际视野之现代国民。”其基本内涵包括以下五个方面:
1.人本情怀方面:包括了解自我、尊重与欣赏他人及不同文化等。
2.统整能力方面:包括理性与感性之调和、知与行之合一,人文与科技之整合等。
3.民主素养方面:包括自我表达、独立思考、与人沟通、包容异己、团队合作、社会服务、负责守法等。
4.本土与国际意识方面:包括本土情、爱国心、世界观等(涵盖文化与生态)。
5.终身学习方面:包括主动探究、解决问题、信息与语言之运用等。
欲达教育之目的,强化语文教育教学是根本。语文教育不仅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和素养,而且要求结合听说读写训练,扩大国际视野,养成独立精神和创新思维能力,教给学生终身学习的思想和方法。2012年颁布的最新课程纲要规定语文教学的课程目标和十项基本能力,具体内容如下表:
课程目标
基本能力
国语文

1.了解自我与发展潜能
应用语言文字,激发个人潜能,扩展学习空间。

2.欣赏、表现与创新
培养语文创作之兴趣,并提升欣赏评析文学作品之能力。

3.生涯规划与终身学习
具备语文学习的自学能力,奠定生涯规划与终身学习之基础。

4.表达、沟通与分享
运用语言文字表情达意,分享经验,沟通见解。

5.尊重、关怀与团队合作
透过语文互动,因应环境,适当应对进退。

6.文化学习与国际了解
透过语文学习体认本国及外国之文化习俗。

7.规划、组织与实践
运用语言文字研拟计划,并有效执行。

8.运用科技与信息
结合语文、科技与信息,提升学习效果,扩充学习领域。

9.主动探索与研究
培养探索语文的兴趣,并养成主动学习语文的态度。

10.独立思考与解决问题
运用语文独立思考,解决问题。
来源:《国民中小学九年一贯课程纲要语文学习领域(国语文)》
二、体现母语教育的课程特点
母语与本族群中每个人的生命成长息息相关。作为母语课程,语文教学的培养目标,除了提高语言能力之外,涵养知识文化与品格修养,也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通过阅读台湾教师的教学设计及相关教学资料,笔者发现,台湾小学语文在教学语文知识和母语文化方面做得比较扎实,课堂教学紧扣课程特点,循序渐进地发展与提高学生的综合语文能力。
语言是沟通交流的工具,更是传递思想和传承文化的载体。语言包含着丰富的民族文化信息。学习语言,学习语文,在习得知识的同时,也便在传承本民族的传统文化,涵养母语知识和文化素养。台湾小学语文课在培养语文读写能力的过程中,尤其注重汉字知识和文化信息的传授,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直接传授汉字文化知识,二是注重对成语典故的积累,三是重视对民族文化习俗的了解。这些内容不仅可以丰富语文学习的知识内涵,而且可以植厚语文课程的文化底蕴。
1 教给学生汉字的基础知识
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时,就开始教给学生一些浅显的文字知识,直接教给他们汉字知识的术语,比如“象形字”、“部首”、“形旁”等,这样做的好处是,一方面让学生初步懂得汉字的来源,借助文字图画,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另一方面有利于学生对汉字结构的了解和对意义的把握。
例如,翰林版教材一年级上学期第一单元“我的家”综合活动学习中,教师就引导儿童认识象形字,再逐步说明文字演变的过程,进而向学生说明“手”、“雨”、“门”、“子”、“月”、“女”、“日”、“刀”等字都是部首,并告诉学生用“手”、“雨”、“门”、“子”、“月”、“女”、“日”、“刀”组合的字,大都跟“手”、“雨”、“门”、“子”、“月”、“女”、“日”、“刀”有关。
再比如,台中市梧栖区大德国小一位老师,在教学二年级国语课“文字的开始”的时候,以“文字对对碰”为题,配合台湾文化部儿童文化馆绘本花园——文字之美的绘本动画,认识独体的象形文字及中国文字的起源,并利用学习单,进行象形文字的想象画。课堂上,老师告诉学生,文字一开始是由图画(象形)而来的,并以小小仓颉造字为线索,分成大自然篇、动物篇、器官篇,然后要求学生把各类图画与文字配对,以此教给孩子们象形字的浅显知识,在学生幼小的脑海里植下汉字文化的根基。随着年级的增长,老师还逐步教给学生系统的“六书”知识。从小学高年级起,直到初中、高中毕业,以至于大学入学考试,“六书”造字原理及相关知识,都是台湾语文试题的必考内容。
2 循序渐进而系统地引导学生学习并积累成语
成语是长期以来习用的、形式简洁而表意精辟的、定型的词组或短语。成语至少有这些方面特点:第一,成语一般都有出处,学习成语的时候,很容易就把今天仍然习用的成语与古代人文传说或典章故事联系起来,使得语言表达富有文化内涵;第二,成语一般由四字组成,结构固定,整体应用成语,使得语言形式结构美;第三,成语出自书面,除了表意简洁而精辟之外,还有书面语言典雅和含蓄的特点。
台湾语文教学几乎从入学开始,就系统地教给学生成语,并且根据课文内容,不断引导学生进行发散式的学习,并且广泛地积累成语。教师想出各种办法,充分利用教材中的语言要素进行开发引导,重点要求学生把握成语的内涵。例如:看漫画学成语,把蔡志忠的《漫画成语故事》引入课堂,或者搜集一些与成语有关的漫画图片,要求学生归纳成语,写出与花木、动物(尤其是老虎)等有关的成语。
通过各种形式进行成语练习,像成语分类,成语配对等。例如,五年级要求学生给下面的成语分类:
(A)呼天抢地    (B)反躬自省    (C)乍暖还寒    (D)斜风细雨    (E)石沉大海
(F)月明星稀    (G)风和日丽    (H)迷途知返    (I)别有洞天     (J)悲悲切切
1.与“改过”有关的成语:                                 
2.与“天气”有关的成语:                                         
3.形容“美景”的成语:                                           
4.形容“伤心难过”的成语:                              
随着年级的升高,成语内容和难度逐渐增大。例如,翰林版四年级下册第四课《谁的功劳最大》,课文内容主要是讲人体器官的作用,一位老师在讲授课文的过程中安排了一项成语活动:发给一张成语学习单,其中包括“胸有成竹”、“额手称庆”、“别出心裁”、“画蛇添足”、“芒刺在背”、“爱不释手”、“出口成章”、“脚踏实地”等与人体器官有关的成语共57个,要求学生分组讨论,完成成语填空。最后,老师对一些较难的成语进行解释。再比如,康轩版七年级上册《<生之歌>选》的教学中,教师就引导学生整理“与朋友相关的成语”,如“总角之交、八拜之交、金兰之交(交情深厚)、管鲍之交(友谊深固)、莫逆之交、忘年之交、点头之交、势利之交、一面之交”,并且要求学生解释清楚每个成语的内涵。                           
像这样的成语学习,一直伴随台湾十二年语文教学与考试之始终,这对丰富学生的语言词汇,提高书面语言表达能力,植厚汉语文化根基具有非常积极的作用。
3 系统讲解并教给学生语法、修辞知识
新课程实施以来,大陆语文教学把语文知识的传授几乎降到了最低限度,一些常用的语法、修辞和篇章结构知识都作为“附录”,列于教科书最末页。这种情况导致的结果是,很多高中学生居然理不清句子成分,居然不懂“介宾结构”和“状语”之间的关系,也不能理解什么是状语,它有什么作用。而台湾情况则不同,像修辞之类的语文基础知识一直是教学的重要内容,列于教科书的正文位置,分散于各个单元的课文学习中,随着课文学习,并且在课文后面的“应用练习”中进行系统训练。
台湾小学毕业生就已经能够清楚地了解并辨识夸饰、类叠、转化(如拟人)、譬喻、映衬等修辞方法。如果说,运用成语能够使学生的语言表达更含蓄典雅,能够增加语言的文化内涵,那么,恰当使用修辞则可以使语言更加生动形象,能使文章在语言表达上锦上添花。
4 教给学生基本的语文常识
语文学习,离不开古今典范作品,台湾语文尤其重视对古代名家名篇的教学。教学这些课文,学生绝不只限于梳通文意,理解语言词句,而是从篇章标题开始,到作者的生平事迹,课文内容中包含的各类知识和文化常识,这些都是语文学习的重要内容。
例如,台中县一年级上学期国语期末评量有一道试题是:连连看,把年菜所代表的意思连起来(共5分)。
1 菜头                好彩头
2 苹果                大吉大利
3 橘子                平平安安
4 年糕                年年有余
5 鱼                  步步高升
像这样的母语语言文化常识,在台湾教科书中比比皆是。
翻开台湾语文课本,可以看到教科书编排内容主要包括学习重点、课文和应用练习三大板块,每个板块又包括如下具体内容:
单元及课文学习重点(包括篇目、体裁、作者、单元主题)
课文及注释(包括本课学习重点、题解、体裁说明、篇章主旨,以及详细注释)
应用练习(每篇课文或单元后面都配有丰富而有趣的练习题,与教材配套使用)。
以上这些都是语文学习的内容,教师平常教什么,练什么,考试就会考什么。年级越高,文学和文化内涵就越丰富越深刻。
三、强调聆听与说话训练
很多人认为,母语是我们的生活语言,我们每天都沉浸在母语语言环境中,听和说常在进行中,因此,我们的语文教学,特别是小学阶段对聆听和说话的重视力度不够。其实不然。从某种意义上说,聆听与说话能力和写作能力可以等量齐观,它们是与别人进行口头沟通交流素质的体现,从小培养学生的聆听和说话的技巧,是培养有教养的公民的一种方式。为此,我们看到,台湾语文教学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聆听和说话习惯,教给学生聆听和说话的礼节、技巧和艺术,从小就培养学生良好的沟通和交际能力,而且做得比较扎实到位。
例如,翰林版一年级上册第七周(首册)第七课《雨声》教学时,教师这样训练学生的听说能力:
活动一:聆听指导
1.聆听教师范读课文或教学CD。
2.聆听教师发问跟课文有关的问题,并回答问题。
3.教师适时指导儿童倾听并正确回应他人所说的话。
活动二:说话指导
1.教师揭示课文情境挂图,指导儿童观察并提问。
2.教师指导儿童用完整的语句回答问题。
3.教师指导儿童正确朗读课文。
聆听与说话训练需要创设一定的语境,往往与课文或语文活动联系起来,这样使得听说训练有具体内容。
此外,台湾语文教学还注重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鼓励并帮助学生建立自信心等意识。
总之,台湾语文教学在传承母语文化和知识方面,仍然保持着中国传统语文教学的诸多特征,对大陆语文教学具有有益的参考价值。


j 本国语文中,学校可以就闽南语、客家语、原住民语三种本土语言,供学生任选一种修习。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4-29 15:42 , Processed in 0.172596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