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15|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我国班主任理念解读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1-10 13:00:0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我国班主任理念解读
                                                                   许锡良

  1、抓两头,促中间____两头即,尖子与差生两头,中间就是成绩中等,处于灰色地带的“沉默的大多数”。我不知道“抓两头”,为什么就能够“促中间”。大概这是从孔子的“我叩其两端而竭焉”的妙语中得到的启发吧。或者是从“抓革命,促生产”这话中得到的启发,或者兼而有之。但是,这又有多少道理呢?其实,这后面是庞大的班级,人数常常在六十到一百之间的班级的无奈经验。抓两头,促中间,实际上却是抓两头,丢中间。不过,中间没有被关注到也算是好事,他们因此得到比较大的自由与自主。因此才有所谓“中等生成才的现象”。
  假设美加这些国家的学校法律明文规定一个班级人数不得超过30人,日本规定不得超过40人,实际人数常常在二十到三十人之间,而且要求每个教师每一天对班上每一个学生都必须照顾到,并且这是教师每日必须反思的内容。如果这样,又何来什么“抓两头,促中间”呢?
  2、差生的转变的经典案例:一个学生,刚入校时,纪律松散,经常迟到、旷课、打架。班主任于是给他特别关爱,甚至给他班长当,因此,感动得热泪盈眶,从此变好。类似这样的班主任经典案例,实在是数不胜数。我是当过班主任的,这样的学生当班长,常常会把班级搞得更乱。关爱是必要的,但是因为迟到、旷课、打架之类而受到特别关爱,是否有点鼓励,要想得到特别关爱就是先添乱的感觉呢?这类案例常常是受到中国历史上的梁山好汉,打家劫舍的启示吧?“想当官,杀人放火受招安”——似乎多少有点这样的嫌疑。再说如果一个学生因为当班长就变好,那么改造一个黑社会头目,是否也可以考虑给个师长旅长干干,让他们也从此变好呢?其实,所谓差生常常只是按照“奴性的程度”与“背诵记忆力”这些标准衡量下的结果而已,动辄用做班长,诱之官,只会把本来其实不错的学生的心灵更加扭曲。
3、“在教育中,班主任应引导学生把爱国热情转化为热爱家乡、热爱亲人、热爱学校、热爱集体、热爱老师与同学的具体行动,转化为学好知识技能、提高个人素质的实际行动”。___中国人与中国的教育似乎总是把一个“国”高高地举在头上。中国人似乎生来就知道“国”,而不知道家,不知道家乡,不知道亲人,也不知道学校、集体与老师同学。这是明显违背常识与常理的认知方式。每个人其实最早认识的恰恰是他的亲人,特别是父母,然后是其他家人,再次是邻居,再次是家的周边,上学后知道有学校,学校有班级,有老师与同学,至于“国”是什么,许多人即使做到教授都未必清楚。把“爱国热情”转化为爱亲人、爱学校,爱同学,根本就是莫名其妙。想起美国教育小学一年学生的公民课程中,第一课就是:你很重要,认识你自己。呵呵,这才是人之常理。我们的教育什么时候尊重一下常识,我们的教育才会有点人样。空泛虚胖的大帽子还是少戴一些好。
4、坚持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____这又是变相戴高帽子的把戏。其实没有了个人,集体也就无所谓集体。集体是一个很坏的辞,我宁愿换成“团队”。“集体”的目的就是要“统一思想,统一意志,统一行动”,目的还是要你作出牺牲,最后统一利益。统一到哪里去了呢?那就要看究竟是哪个人在领导这个集体了。但是,“团队”却是不同的。“团队”内部成员是自愿组合,是自由联合体,是保持成员个性与实现团队成员利益的组成方式。正因为团队成员是富有个性的,是优势互补,互惠互利的,因此,团队协作精神就是十分可嘉的。但是,“集体主义”常常恰恰是要灭杀个性,消灭思想与智慧,统一利益。“集体主义”的逻辑是,先将集体套上神圣的光环,然后再用这个神圣的光环将集体中每个人的利益统一收起,再让集体的领导人随心所欲地使用甚至贪污。对于某些人来说,集体主义当然是神圣的,不可侵犯的。可是残酷的现实却是有集体主义的地方,那个地方一盘散沙,效率低下,明争暗斗。最后形成“蓝蚂蚁社会”。可惜的是,我们这个社会常常将“集体主义”与“团队精神”混为一谈。
5、优秀的班主任就是那种班主任不在时班级仍然能够秩序井然的班主任,班主任在场时能够保证班级秩序井然的班主任是合格的班主任,而班主任虽然在场,却仍然不能够保证班级秩序的班主任就是不合格的。_____这是从魏书生班主任工作经验中概括出来的。魏书生的班主任工作神话就在于他能够同时任几个班主任,任几个班的语文老师,现时还兼任校长与校党委书记,一年还要在全国作几百场报告,写好几本书,学生的考试成绩还是名列前茅,班级也不乱,做到高度自觉。这种教育神话曾经令多少挣扎在教育一线的教师与教育管理工作者感到神奇,教育神话由此产生。可是,且慢。我看德国二战时纳粹的集中营常常关押上千个战俘,但是看管的纳粹士兵常常只需要几个人就足够了。监狱也一样秩序井然,看管的人也一样轻松自如。方法倒是与魏书生先生的班主任工作经验极其相似。那就是采用人盯人的战术,安插战犯中的积极分子作为耳目,刺探情报,布置严密的告密网络,严惩那些敢于挑战规则的人。虽然看管上千个战俘,但是监狱长仍然是轻松自如,监狱长即使不在,战犯们也一样秩序井然。虽然应该承认,这样的监狱长就是优秀的监狱长,但是,用如此办法管理班级与学校的人无论如何也不可以算得上是优秀班主任。一个班主任是否合格,最起码的一条就是班主任必须每天在学校里与学生接触、交流、组织与参与活动,作心灵的沟通,知识的启迪与人格的塑造,也就是合格班主任的最重要的一条就是必须生命在场。这也是为什么英美加日等国家的学校虽然采用班级授课制度,但是,法律明确规定并且严格限制班级人数的重要原因。美国把25人以下规模的班级叫大班,20人以下规模的班级叫中班,15人以下的班级叫小班。美国的教育逐渐推行小班制教学,目的就是为了教师、辅导员与班主任能够有机会与每一个学生交流探讨,关爱到每一个学生。如果按照魏书生先生的办法,这样简直就是人力、物力、财力的极大浪费。按照魏书生先生的办法,只要教室能够容得下,即使200个学生一个班,也不算多。因为只要安排20个班干部骨干,采用人盯人,互相告密的办法就足够把200个管得伏伏贴贴,班主任在与不在一个样。但是,这是教育吗?班级秩序并不是一个班级是否优秀的标志,学生身心健康成长才是目的。
2#
 楼主| 发表于 2009-1-10 13:00:46 | 只看该作者
     2009年1月10日,本站创站300天纪念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5-10 06:25 , Processed in 0.117709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