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1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台灣語文教育改革的理念與因應之道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6-2-23 13:31:5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全國大學語文研究會第十一屆年會開幕式專題演講
從「孔子在哭泣」到〈搶救台灣中文力〉──
台灣語文教育改革的理念與因應之道


姚振黎

摘要
台灣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付諸實施後的首屆國中畢業生,已於去(2005)秋進入高中就讀,〈普通高中課程暫行綱要〉原定隨即接續施行,但為尊重各界意見,決定延後一年實施。
2005年9月28日、「搶救國文教育聯盟」藉一年一度教師節與孔子誕辰紀念日,發起連署活動及「孔子在哭泣」座談會,呼籲各界重視古典文學與國語文教育,同時批評高中國文教育成為〈高中課程暫綱〉「政教合一」下的犧牲品,呼籲教育當局停止實施〈高中課程暫綱〉。
本文作者以獻身台灣大學中文教育、及美國華語文教學近三十年,兼培育中學國文師資近十載之實務經驗,佐以教育政策學之背景,親歷十二年教育改革下、國語文教育政策之製訂與頒行、理念與實踐、現況與願景,理論與實務兼顧,蘄使國語文老師得以教學相長、師生共學,樂在教學,進而提升國語文學習者看讀說寫之能力,經由語文教育達成全人教育(holistic education)之目標。
關鍵詞
教育改革、國文教材教法、「九年一貫課程」、「國中基本學力測驗」(簡稱「國中基測」)、〈九五高中國文課程暫行綱要〉(簡稱〈高中課程暫綱〉)

語文是人際溝通最重要的工具,也是族群文化最具體之表徵與傳承的憑藉。而教育為化民成俗之根本,《禮記.學記》國文教育更是國本之所繫,蓋國族文化存亡與國文教育成功與否,關係密不可分。回顧中國歷史,沒有一個強盛的時代不重視國文教育;在世界上,「沒有偉大的祖國,只有優美的民族。」1近十餘年來,台灣中、小學生國語文能力每下愈況,情形之嚴重,早已為有識之士所深感憂心者,故大聲疾呼、力圖挽救;此非僅是學習能力、競爭能力的問題,更關係國族文化的生存命脈。
中華文化是世界上四大古文明中僅存的一個文化體;(見附件一)不僅悠久,而且博大。從已經可以有系統解讀的甲骨契文,到現今枝繁葉茂的漢字文化圈,證明五千年來一脈相承的優美文化,其所以能夠綿延不絕的原因,除各族群口傳的語言系統外,更重要的當屬以文字為載體的文本系統。《聖經》、希臘羅馬神話故事,都經過許多語言翻譯流傳至今。唯有中文,千古以來都是原文流傳。
由於有統一的文字載體,數千年來,幾經歷史淘洗的文化結晶,涵藏著各個區域族群的祖先們所融鑄凝鍊的智慧,足以消弭區域族群間的歷史糾葛、開闊子孫萬代的視野與襟懷。讀文言文不僅學文采,還學文化、人情、事理,大家常用的成語,都是精煉的文言文。而此文化思想的傳承,不但是台灣中、小學國語文教學的主要內容,也正是大、中、小學國語文教育與其他外國語文教育最大差異之所在。因為,中國的文化底蘊悠久而博大。
《論語》中的道理與孔孟思想,至今仍能放諸四海而皆準,且能運用在包括個人修養、生態保育、政治理念等方面。《論語》中「君子之失如日月」,強調能勇於改過的重要;《孟子》所提「斧斤以時入山林」、「數罟不入污池」則與生態保育息息相關;《論語》的「民無信不立」則是強調政府對民眾誠信的重要。
壹、台灣語文教育現況
當前台灣國語文教育所面臨的核心問題有二:一是課程時數的緊縮,導致教師們每天疲於趕課,無力兼顧情境的營造與興趣的啟發,造成學生缺乏沉潛涵泳的工夫與練習的機會;一是中文能力檢測的機制沒有建立,分級標準沒有常模依據,以致國語文能力的衰退情況,缺乏可信的檢測數據,造成教師、家長、學生皆感到憂心忡忡。(見附件二)
台灣教育最高主管部門於2004年公布:自2006年8月1日始、實施〈高中課程暫行綱要〉,針對高中國文教學之改變,主要有三:(一)每周五小時變四小時,(二)高中三年課程,文言文篇數不到三十篇,較現行減少二十篇,(三)刪除文化基本教材。
一、「搶救國文教育聯盟」面對〈高中課程暫行綱要〉
  2005年5月23日、由中華民國孔孟學會、台灣師範大學國文系及中央日報等單位主辦、以「文學.經典與當前國文教育」為題的座談會,在台灣師範大學舉行,吸引許多年輕學生聽講。所發言論不外:(一)國文教學受到歧視,英文的教學可以小班制,卻從未想過國文的作文授課,更需要小班制及個別指導。(二)無論白話文或新詩寫作,甚至在日常生活中,都會用到很多典故,因此,中國文化基本教材應該維持必修。(三)很多人將年輕學生的語文能力降低,歸咎於「學生習慣用電腦」或「師資水準不夠」,然而,這兩個部分都很難在短時間內改變,目前最迫切的是增加授課時數,如果授課時數不足,趕課都來不及,怎麼可能還為學生補充課外教材?此外,世界各國都很重視該國的國語文能力,在授課時數方面,日本與韓國的小學為每周6.5小時、香港為9小時、法國為11小時、美國為每天1小時,台灣卻明顯偏低。2
2005年9月28日、台灣的教師節,為紀念孔子2555周年誕辰,除台北孔廟有祀奠祭孔,「搶救國文教育聯盟」亦於台北舉行「孔子在哭泣」記者會,學者們表示:台灣學生的國文程度已經落後大陸學生二年,並有老師無奈指出:就連前三志願的高中學生作文及國文程度也其差無比。
  
高三學生,竟把『衣帶漸寬終不悔』寫成『寬衣解帶終不悔』
颱風來了,寫著颱風何時『侵略』台灣?
就連明星高中的學生也錯字連篇,『煩惱』寫頭腦的腦,『憂愁』寫仇人的仇,讓老師傻眼。
以今(2005)年大學入學學測作文題目〈偶像〉為例,考生寫作:
崇拜偶像是一件好事,像孔子就以諸葛亮為偶像才有傑出成就。(一考生的起筆)
義工們的雪上加霜,使得九二一的救災活動得以順利進行。(以「義工」為偶像的考生所寫)
流氓強盜奉獻他們的惡行,好讓警察發揮他們的功能。(以「警察」為偶像的考生所寫)
這些會讓國文老師捶胸頓足的句子,代表近幾年來大考考生的「傑作」。是故,〈九五課程暫行綱要〉中的《論語》、《孟子》從原本二百篇減成四篇,必修變選修,學者們擔憂:若真的執行,恐怕台灣學生的中文程度會更糟,孔子在天上真的會哭泣!3「搶救國文教育聯盟」藉一年一度教師節與孔子誕辰紀念日,發起連署活動及「孔子在哭泣」座談會,呼籲各界重視古典文學與國語文教育,同時批評高中國文教育成為〈高中課程暫綱〉「政教合一」下的犧牲品,因此呼籲教育部停止實施〈高中課程暫綱〉。
台灣最高教育當局於當(28日)晚隨即指出:「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4 國中畢業生,已於今(2005)年秋天進入高中就讀,〈普通高中課程暫行綱要〉原定同步實施,但為尊重各界意見,決定〈高中課程暫綱〉延後一年實施。然而為銜接「九年一貫課程」訂定的〈高中課程暫綱〉,九十五學年度(即:2006年8月1日始)一定會實施;不再拖延。5教育主管當局又稱:課程修訂是高層專業的行政作為,教育部向來充分尊重課程發展委員會、課程總綱修訂小組與各科課程綱要專案小組的專業討論與決定,〈高中課程暫綱〉是經過多次公聽會、數百次會議與數千人參與研商而嚴謹制訂的課程綱要,不是任何人能擅自更改、左右或停止。況且,第一屆九年一貫國中畢業生今年升上高中,〈高中課程暫綱〉本應於今年實施,才能接續九年一貫課程,為尊重各界不同意見,〈高中課程暫綱〉方決定延緩一年,從明年開始實施,「為維護學生學習權,無法再延緩實施。」以免國、高中教材銜接落差的情況繼續存在。
二、「憂鬱的社會,憂鬱的教育。」
台灣社會的憂鬱指數愈來愈高,其中教師愈來愈不快樂,愈來愈憂鬱,已經形成了嚴重的社會問題。6
日前調查,九成以上教師認為實施12年的「教改」失敗,七成以上不滿意現在的教育環境,一半左右的教師準備送自己小孩出國去讀書,另外則有六成教師對現今學生的素質憂心忡忡,既憂大環境,又憂自己,還要憂學生,所憂者,顯然更甚於其他行業的人。
國文教師目前似乎最憂心,因為95年度(2006年8月始)就要實施〈高中課程暫行綱要〉。高中國文課將由目前每周五小時減為四小時,文言文也要少教二十篇,文化基本教材且將刪除,改為選修。對於這個綱要,全台教師團體、藝文界人士一再呼籲,希望教育部懸崖勒馬,勿一意孤行。但連署簽名、辦座談會、演講奔走,從去(2004)年爭取到現在,迄無任何成果,國文教師之憂慮怎能紓解?
教師節當天,台北、高雄都舉行了「孔子在哭泣」的活動。針對文化經典之遭漠視,當前國文程度低落、新課程綱要不妥、國文課時數減少、偏重白話文之〈綱要〉均應調整。但教育部的答覆卻仍是:該〈綱要〉已定案,將如期實施!
雖有媒體公然指出:「官腔官調之不中聽,惹人嫌厭,莫甚於此。凡製定政策,最怕閉門造車,造出來,誰也用不了。現在教育部造了〈高中課程暫綱〉,人人都反對,還不檢討,偏要剋期實施,是何道理?國文教學,是教師們在教。一個教師們都反對的綱要和教材,能實施得好嗎?這是整老師?還是整學生?抑或根本就是拿這個綱要來開玩笑?」7
三、避免「政教合一」、反對「輕鬆學習」的呼聲
  按上世紀90年代,台灣實施「教改」,從國中小到高中都是問題重重。8數學部分已在各界要求下,全盤重新修正。高中自然科學部分,兩年前原擬提出的「新課程綱要」,也因教學時數太少,程度低落而在眾多有識之士反對下喊停,決定重新檢討,俟98學年度(即:2009年8月始)再定奪。唯獨堅持國文,明年必用新課程綱要。
  根據金車教育基金會發布最新調查,9今(2005)年的老師們快樂指數、教學自主權指數及使命感指數,均創歷年最低。教育改革多年,各項措施已逐漸穩定,理論上老師們應逐漸能夠適應,何以仍不快樂?調查結果,七成六老師感嘆政府制定教育政策的時候,並不尊重基層老師的聲音;教育改革的理想很好,但是沒有考慮實際的狀況,例如:八成老師就認為現在的教育措施會拉大貧富差距。又如課程簡化,似乎讓學生快樂,但未來的競爭力令人擔心。
實際上,此次「教改」甚多因襲日本,如「輕鬆學習」、「非菁英教育」、「大幅刪減教科書內容」等均是。唯今(2005)年4月初、日本文科省通過教科書修正,將從明年恢復國中教材中的「週期表」、「離子」、「遺傳」、「水壓」、「直流交流電」等2002年刪去的部分。由於學生程度下降,自2005年秋開始,即採補救方式,例如:京都市自本學期(2005年秋)提前一周開學,以增加學生學習的時間。而有識之士也已懷疑「輕鬆學習」的效果,及提出恢復「菁英教育」之必要性。「台灣的教育當局卻視學生程度下降而不思改進,因此必將影響台灣未來世代的競爭力,動搖國本,豈能等閒視之?」(見附錄三)
四、「電視取代閱讀、電腦取代書寫」的隱憂
影音時代,「電視取代閱讀、電腦取代書寫」乃全球趨勢,台灣自不能置身於潮流外。人類的記錄工具一直在演進,現在從手寫進入更貼近思考速度的敲鍵時代,年輕人因此常寫錯字,是不可能避免的趨勢。
隨著影音記錄、傳輸工具的發明與進步,語言表達能力的重要性會逐漸抬頭,而與文字能力並駕齊驅。許多學者認為,寫錯字還不算「大惡」,比較嚴重的是閱讀能力的下降及表達內容的空洞。以前有很多不識字的文盲,現在則有很多受過教育,卻沒有閱讀能力的現代文盲。
許多先進國家為重建國民的閱讀能力,「經典再閱讀」成為重要風潮,但是,在台灣,教育部規定的課程綱要中,古典文學的比例卻逐漸下降。「你要去推『中國經典再閱讀』,馬上就會遇到很多政治上的反挫。」10中文閱讀能力的下降,也間接影響到學生的數學能力。台北補習教育界數學名師、沈赫哲曾說:現在的中學生數學不好,其實是國文不好,連應用題所敘述的情境都看不孔,如何談計算。不僅數學老師頭疼,生物老師也傷腦筋。受邀為新版教科書提出改善意見的生物老師,有許多位表示:「文字太深,現在的孩子看不懂。」十年教改,確實使台灣在國語文教學上,遭到比其他國家更為嚴峻的考驗。
五、〈學習單〉滿天飛的國文教學
2005年10月5日黃昏、筆者剛上完「國文科教材教法」,在中央大學校園內遇見太空科學研究所劉正彥所長,問可否推薦一名學生擔任家教,專教「作文」,理由是:眼見所指導之學生寫研究計畫,漸成問題,且情況嚴重,想未雨綢繆,為其讀國中小學的一雙兒女及早準備。
現今台灣小學課程,以活動、學習單為主,孩子習慣以三言兩語打發作業,非常不利傳統語文教學。有些作業要求上網找資料,學生更是直接下載,連字都不必寫。
當中文系學生寄給筆者的信封,寫著「姚振黎教授敬啟」的字樣時,我們只能啞然失笑。當公職人員進用考試閱卷,作文試題為「反省」,竟有二百餘位考生大談「反對省政府」,連審題都審錯;當要求大一國文全班學生繳交筆記、心得報告時,全班均為照抄筆者的板書,沒有一人、沒有一句個人心得、回饋、反思,只有抄多、抄少及抄錯的差別。當網路上流傳著一則笑話:
小華在作文簿上寫道:「我的家有爸爸、媽媽和我三個人。每天早上一出門,我們三人就分道揚鑣、各奔前程,晚上又殊途同歸。爸爸是建築師,每天在工地比手畫腳;媽媽是售貨員,每天在商店來者不拒;我是學生,每天在教室呆若木雞。我的家三個成員臭氣相投,家中一團和氣。但我成績不好的時候,爸爸也同室操戈,心狠手辣地揍得我五體投地,媽媽在一旁袖手旁觀,從來不曾見義勇為。」老師後來問小華:「你考試成績不好的話,父母怎麼懲罰你?」小華回答:「80分以下、女子單打,70分以下、男子單打,60分以下、男女混合雙打。」
這一則笑話裡,小華用了13句成語,可惜用詞不當,句句牛頭不對馬嘴。讀者在開懷一笑之餘,是否體會到:中文寫作、運用成語,且用得恰如其分,真是不簡單。其實,小華的作文能力正是許多現代學生的翻版。
筆者閱讀後,可以肯定:述評者必非國文教師。因為,時至今日,包括大學生在內,作文,不僅談不上「起承轉合」,也不會分段落,全篇就是短短一段,即令要求字數不得少於500字,學生也不予理會,幾十、不到一百字就交卷者,比比皆是,原因是「沒話說」、「沒感想」、「寫不下去」……,毫無創意、欠缺自我思惟、理性或感性的表現,每則(按:字數太少,無法稱篇。)內容看起來都一樣。而上列轉載之網路笑話的學生作者,能夠記得成語、能夠洋洋灑灑陳述,已屬難能可貴;教學效能(teaching effectiveness)苟如是,國文教師可稱「差堪告慰」!
六、教育政策與望子成龍的推波助瀾
不僅是教育政策影響下一代的國語文能力,家長也有推波助瀾之嫌。環顧周遭,只見家長花大把鈔票讓孩子學英文,而未聞送去補習國語的;相對於當紅的英文補習,中文教育只能像個乞憐的小媳婦被擠在語文的殿堂裡當配角。11
受到台灣民間一片「想找好工作,必會英文與電腦。」的論調,過量及過早使用電腦網路,然而網路資訊強調一目了然、簡單易懂、字少圖多,致使字斟句酌、闡述申論的中文寫作漸漸被年輕一代摒棄,而打電腦取代了以手書寫中文,過去繁複的練字也在日漸簡化的過程中被弱化。
在美國政府鼓勵下,全美各地學校正擴大外語課程,列入全世界最多人使用的中文,其熱門程度已超過西班牙文。
美國國防部於2005年9月提供70萬美元給俄勒岡州波特蘭的公立學校,協助他們將選修中文的學生人數增加一倍。芝加哥約有3,000名從幼稚園到高中的學生正學習中文。值得注意的是全部在公立學校的普通上課時間,而非課外補習,並且學生大部分不是華裔。大力支持這項計畫的市長戴利說,擁有流暢的中文能力,對瞭解全球競爭,至為重要。「我覺得這個世界將擁有兩種語言,中文和英文」。12
全球有85國、3,000萬人正熱中學習中文,台灣的中文優勢卻江河日下……。
小學的國語課從十年前、每周十堂課,變成每周五堂。時數減少,第一個犧牲的就是老師們普遍最不擅長的書法,和批改費時的作文。
作文,反應的是邏輯思考能力。如今作文能力下降的後遺症已逐漸顯現,孩子多跳躍性思考,無法條理分明的陳述事實、闡述己見。大學校園,上課時請學生「盍各言爾志」、「攄發讀後感」,全班學生皆棄權,已為常態;若非一言不發,就是掰些言不及義、與問題毫不相干、別人無法聽懂的扯淡、令人笑不出來的笑話。
反觀美語補習班,非僅校園內英文課已自國一提前至小三,台北市更是從國小一年級即安排英文課。課後學習,也成為許許多多家長的第一選擇。台灣學童學習英文的時間,已經超過中文。
貳、搶救中文程度
台灣學子中文程度低落,與十年教改關係密切。
一、教改失敗之因
教改伊始,基層教師紛紛傳出不同聲音,卻被教改團體和教育行政當局視為保守、不思進步,甚至以不圖長進論之。但未想到:基層教師才是真正置身於目前教育問題的人。對於問題的體認,不是關在大學校園的教授,僅由問卷與審查得知者所能比擬。然而,關在學術象牙塔的教授與關在冷氣房開會的官員,主導了教改的方向,基層教師對教改方向產生反彈,不難理解。
其次,教改太急於一步到位的做法,忘了教育是百年樹人的大計,是急不得的。以「十二年國教方案」為例,各方教改力量均希望經由高中職社區化達到全面十二年國民義務教育,13惜乎各地教育資源不均、城鄉差距仍大等問題尚未解決,十二年國教若貿然實施,不會解決目前問題,反而會帶來其他更多的問題。
第三、台灣教改其實不僅是針對教育進行改革,台灣教改的精神實足以進行一次社會改革。教改的口號:「把每一個孩子帶上來」,每個人都無異議,但是,怎麼做?目前的社會風氣仍是「唯有讀書高」,把每一個孩子帶上來,反而忽略了每個人的特殊性,可能有些孩子技職教育才是最適合他。把每一個孩子帶上來,是符合孔子有教無類的精神,但「因材施教」呢?在教改中並沒有看到相對應的措施,致使升學的壓力才會有增無減。14
中央研究院李遠哲於2005年10月13日,首度為教改認錯。15
教改的腳步可以緩一緩,畢竟,教育是長久的。先針對目前已經產生的問題,找出解決之道,再確定實際的目標和時程,腳步站穩,一步一步來,方是為後代子孫造福。
二、搶救國文教學的因應之道
中文能力不足帶來一連串問題,小至作文寫不好,大至無法條理分明陳述事實、闡釋問題、表達己意,即使表達,也或內容空洞。
中文不行,非僅國語/文科不好,也影響到其他科目的學習,例如:學生看不懂數學應用題敘述的情境;讀不通自然、生物教科書的內容,既如上述。e世代不愛閱讀、寫作,進而使邏輯思考能力退步,因為閱讀、寫作不只訓練學生表達,也間接培養學生歸納、分析、思考的能力。語文基礎未打好,學生如何能在自然、人文科學、藝術的天地裡自在優游?
(一)從加強說話能力、閱讀課外書籍開始
現在學生普遍都不習慣寫作文,教師要求寫作文、周記,造成學生不適應,遂發生高一學生寫不出周記而上吊事。16或許學生應該不會為寫不出周記就想不開,可能還伴隨著其他情緒問題,但老師在要求學生寫周記時,不妨採取引導式,由學生的生活周遭切入,方能使學生較好下筆而不致有挫折感。17
1、加強說話能力
老師可從「加強說話能力」及「閱讀課外書」開始,讓學生學會發表感想,試著寫一些短篇心得,再慢慢加長。
寫周記是好方法,但學生可能不覺得生活有何特別有趣之處可寫,在家也不太說話,只會面對電腦。老師可先加強學生說話能力,能表達流暢,自然寫得出來;再者,讓學生閱讀自己喜歡的課外書,若感覺有趣,就比較寫得出感想。
2、閱讀課外讀物
「現在的學生大多熱中看漫畫、言情小說、網路小說、武俠小說,除了這幾樣,大概沒有學生會看課外讀物。」這是台灣的國文教師普遍感受。
為何現在年輕人提到作文就「一個頭,兩個大」?不愛閱讀是其一,這從每年花在買書的金額可以得知;再者歸咎於電腦衝擊下特有文化,產生許多新新人類的原創語言,傳媒又推波助瀾;最重要的,當然是教育出了問題。現今不重視文言文,反以「拼湊式的地方語言」教學為重。試想:若無法理解古文之美,如何引申利用?加上「作文」非屬考試項目,在以升學率掛帥的台灣,誰還會重視?18
作文能力普遍不佳,只能先從鼓勵閱讀做起,進而培養寫作習慣,到國三才開始就太晚了。每個人的作文能力不同,老師可能需要多費心,並告訴有困難的學生,下課後可找老師商量,尤其是新生,或許更需要一段時間適應;師生雙方不能操之過急。語文是學習其他知識的基礎,基本能力不好,將來長大做什麼都吃虧,所以教育部應要求從各小學加強國語和數學這兩門核心能力,而國語文又是學好數學的基礎。
(二)將創意引導至美學
現在的學生利用圖表、影像、電腦的能力大大超越上一代。現代父母一定經驗過:青少年孩子使用電腦、網路、手機、數位產品等,往往較做父母的強許多。當青少年父母還搞不懂什麼是MP3時,他們的孩子早已馳騁在iPod、MSN、即時通、Blog(部落格)的天地裡。
除了對電腦網路的掌握力強之外,網路e世代的年輕人普遍較上一代有創意,也勇於表達自我思想;而他們的上一代大多怯於表達自我,更遑論展現創意、推銷自己的想法。
面對現在的學生,或許中文基礎功不好,錯字多、文字較不通暢,卻比較有創意,教師如何將他們的創意引導至美學的層次,而不是僅會耍嘴皮。19更重要的是:各學程、階段的國文老師要知道如何教作文,讓學生從生活中體現創意,同樣一個題目,應容許學生有各種寫作,只要能言之成理、自成一套生活哲學,合乎邏輯、推理論述,就是好文章。
此外,學生不會作文,不能都怪學生,老師也要檢討。
*、面對富創意的e世代,老師作文教學若仍只會講「起承轉合」那一套,保守落後的教材教法,面對學生創意,學生必是心生排斥、聽不進去。
*、教作文,不是教做人,老師不能太八股,能拿高分的好文章,貴在有創意,朗讀文學名作、重新詮釋名作,皆有助培養學生的基本功與創意。
*、國中教師教作文,往往流於技術層面,學生文字再通順,若缺乏內容、沒有創意,仍無法拿高分。是故,「與時俱進」應為國語文教師具競爭力、成為受歡迎教師的不二法門。具創意的語文教學法,例如:
  
1、閱讀文學名作
如何培養學生創意思考?國文教師可藉由重新詮釋文學名作,啟導學生發揮創意,例如:指定題目寫「我的父親」,未必每位學生都有深刻體驗,老師可先指定閱讀朱自清的〈背影〉,問學生朱自清如何詮釋他父親,再反問學生:如果你是朱自清,你會怎麼寫?藉由角色扮演,學生更能發揮創意。甚至以劉蓉〈習慣說〉引發學生看劉蓉與父親間的父子互動、受父親教誨之影響。20
台北縣立泰山國中校長謝金城說,要培養學生的作文能力,須從閱讀開始。該校今(2005)年有推動閱讀之「星」,只要一學期借書超過20本,並寫讀書心得的學生,就可拿獎狀。最高榮譽是借超過80本書,並寫心得,可以拿到桂冠獎。雖然學生借的書,以短篇小說、漫畫書最多,但謝金城表示:不會苛求學生只讀高深的書籍,只要學生有心去借書,即使只是翻翻,對寫作都有幫助。21
  
2、書寫讀書心得
當然,僅有創意仍不夠,尚須加強學生基本功,定要多讀好文章。老師可每天找一篇文字鬯達的名家文章,高聲朗讀。《自豪與自幸》(台北:商周,2005)一書,蒐錄廿位作家學習國文的心路歷程,其中余秋雨讀中學時,遇到美麗而高雅的刁攀桂老師,每次上作文課時,她就興高采烈問學生:「大家猜猜看,我又要朗誦誰的作文了?」「刁老師的朗誦,是一種最神奇的語文教學法。乍一看,她似乎沒有怎麼教我,卻用聲調告訴我,哪一段寫得不錯,哪一段寫得平泛;有些字句不妥,她略有頓挫,似又微微皺眉,……她給了我一種有關寫作這件事的無限喜悅。」即為一例。
此外,當前學生的共通毛病是:邏輯、思考不清,無法完整表達看法,對症下藥的訓練方式就是讓學生讀完一本書之後,說出或寫出這本書的摘要。暨南大學教授李家同在輔導南投的弱勢學童讀書,就要他們看福爾摩斯探案,然後寫出破案的過程與關鍵,學生不但會作文,思路也變得更清楚。22
3、營造學習氛圍
台北縣立板橋國中為激發學生創意,去(2004)年曾舉辦國文周活動,在樓梯間設置有成語故事、新詩、參考書目的文字隧道,推出「誰與爭鋒」搶答及推薦好書活動,激勵學生學習,效果不錯。
10餘年前,台灣的電視台僅有三台、電動玩具不普遍、沒有網咖,學生比較有時間看書、寫作文,現在學生要做的事太多了,普遍沒有耐心、靜不下來,雖然涉獵很多,好像什麼都懂,表現出來卻是文章說服力不夠,或者不知要如何表達。此外,學生的字寫不好,錯別字連篇,老師教作文同時,除引領學生要多讀、多寫、多看,還要從硬筆字書法教起。
(三)搶救中文,從網路、傳媒入手
由大環境觀之,倘若連職司傳播資訊、文化等功能之強勢媒介,都對字幕的正確性及精準性抱持無關緊要的態度,則出現國小畢業的文盲23就沒什麼可大驚小怪。因此,搶救中文,可從比賽「抓」電視字幕的錯字著手。
1、電視字幕錯別字嚴重
台灣電視字幕的錯別字有增無減,錯別字出現頻率實在太高。如:「戒備深嚴」,應該是「森嚴」;「非常興奮」,字幕寫成「性奮」。如此不用心,也莫怪電視字幕經常將「正副議長」寫成「正負議長」;「鑑識」寫成「鑑事」卻仍反覆播放的慘況。至於報導保管箱的物品不翼而「非」;不要執迷不「誤」。影響深遠的大眾傳播媒介,連「翼」與「飛」、「迷」與「悟」,這些具有明確關連性的對應字都還會搞錯,又如何去「苛責」青年學子的中文程度低落。所以,搶救中文應從電視字幕開始。24
隨著資訊電腦化時代的來臨,青年學子用手逐字書寫的機會極少,掌握文字能力難免下降,所以我們的確不能以《古文觀止》的標準來要求青年學生,但是加強基本的文字應用能力,則絕對要嚴肅予以重視。
至於贅字、冗句的描述;棒球的「雙殺」簡單明瞭,電子媒體卻用被動詞加贅詞,囉唆成「現在正進行一個雙殺動作」,使觀眾不知「簡明扼要」、「割愛鎔裁」、「斧藻增刪」為何物?長期沈浸,屏東鶴聲國中國文教師施麗珠以為:「學生從小接觸聲光影音,接觸文字的機會大幅減少,不愛看書是作文退步的最大原因。」台大中文系主任何寄澎表示:「電視記者滿口廢話,常把『現在正進行一個□□的動作』掛在嘴邊,不純淨的語言已成為社會常態,學生耳濡目染自然難改。而且教改以來,社會價值觀改變,強調簡單、淺顯、口語、快樂學習,但學習原本就要花苦功。」何氏表示,他不瞭解,為何一定要強調輕鬆學習?25
律師洪條根謂,領導人不能因為推行母語而偏廢中國傳統經典。他也批媒體使用「諧音字」,透過大眾傳播誤導學生模仿與學習,且讓不當的「造字」文化出現在校園中。26
2、自網路擷取資料、剪貼習作報告
網路擷取資料甚為方便,使學生的組織能力變成「拼湊能力」,學生以網路文章拼湊的作文、剪貼的論文,即令大學生,也「服膺」我手寫我口,錯字滿篇、文句不通、毫無組織及文采可言,只求對方「了」(liaoˇ)。
錯別字多、出現注音文,甚至夾雜英、日文字母,例如:我「ㄉ」東西、你「ㄇ」(你們)、好「ㄌ」(好了)、「i」表示「愛」、「3Q」表示「謝謝」、「の」表示「的」、……,不勝枚舉。
面對學生不寫作文的景況,沈寂太久,錯字多、表達不通順、文化刺激少、許多語詞不懂意思,全篇沒有幾個不同的字……等既成的事實,作文教學素為國語文教學之重要內容,近來又因中小學語文課程重新規劃、教學訴求調整、傳播形式與閱讀習慣改變,致使中小學中文語文能力成為社會憂慮與關心之焦點。明年重新將作文列入高中入學考試項目,使得大眾對於作文教學之實施成效,及考試制度對作文教學的影響日益關注,為探究作文教學之因應策略,筆者期能經由30年來之語文教學經驗,提供補苴罅漏、張皇幽邈之金鍼,減低社會大眾對國文作文教學現況的質疑與憂慮。
3、報刊文學版面緊縮
台灣的教師憂鬱,尤以「準」老師,最憂前途,最怕畢業後變成流浪教師。27至於台灣的大學生,則由董氏基金會進行的台灣首次針對大學生憂鬱傾向所作全台調查。調查地區包括台北、台中、高雄、宜花東,樣本來自43所大學、學院,有效問卷達5,950份。
據該調查結果,台灣大學生情緒穩定者僅32%,情緒起伏不定者達29.1%,憂鬱情緒到達臨界點者達14.7%,憂鬱情緒嚴重需專業協助者達24.1%。
據統計,台灣大學生約有128萬人,因此若將以上比率回推,則台灣約30萬名大學生憂鬱到需要協助。大學歲月正青春,生活理應快活,但台灣的大學生其實挺「blue」的,其中憂鬱達臨界點者約14%,憂鬱到需要協助者,平均每4人就有1名。而對於「未來生涯發展」,是最讓他們覺得壓力大的事件。
教師、大學生憂鬱,至於作家、文人的景況,則每個寫作朋友臉上的憂鬱似乎越來越深。因為景氣低迷,失業人多。多年前,靠爬格子賺零用錢、工讀金的機會似已逐漸消失。功利社會中,速食文化的盛行,使得閱讀已淪為可有可無的附屬品,文學似也成為裝飾品。
因為有些報社已不注重文學副刊版面,縮版或取消文學副刊版面之外,也縮減了副刊的稿費,因為在報紙副刊上的散文、小說、新詩,都是一筆相當大的開銷,許多財力薄弱的報社是無法應付的。景氣低迷,為了生存,報紙取消文學性副刊,節省支付給作者的稿費,於是,想靠爬格子攢錢的文人,面對越來越窄的副刊版面,文學,除了靠政府與民間主辦的文學獎撐撐場面,維繫微弱的元氣,在資訊普及化的電腦網路世界,文字工作者提出:「文學,是否已經『死』了?」28的質疑。
文學縮水,影響所及,不僅是有志文字工作者,整體文學環境與氛圍,終將壓縮閱讀環境,導致閱讀人口快速流失。
(四)以政策帶動學習與教學──國中基測加考作文
台灣教育部規劃95學年(2006)、國中學生基本學力測驗將測試辦理寫作測驗,不納入升學採計,但列為至高中/職、或五專報到時的「必繳文件」之一。後(96)學年起、寫作測驗將正式納入升學採計。站在國語文教學的立場,每位學者均表「大力支持」。
實施12年的教改,使國中基測只考選擇題,學生的思考訓練咸信受到限制。相對的,加測作文,則可考學生起承轉合的整體思考能力,但海闊天空式的題目仍將無法測出學生的能力,學生若像脫韁野馬般發揮,卻沒有重點,也不易評分,是故命題時不妨設定一些條件,使更能測出考生能力。
1、關於「國中基本學力測驗」
歷經將近半世紀的高中、高職及五專等「入學聯考」制度,已在2000年劃下句點。2001年以後由「國中基本學力測驗」(以下省稱「國中基測」)取而代之,這一制度對全體國中生的升學有著密切關係。然而,「國中基測」的精神、目的、與國文教學的關係,不可不知。
在師大心測中心所公布的資料中提及:國中基測的主要目標是在維持制度公平的前提下,消除入學考試對於國民中學教育的不利影響,進而充分發展學生的潛能。因此,師大心測中心對國中基測帶來的改變,包括:
(1)國中基測的命題方向,偏重在對學生未來的學習與生活,能有所幫助之基礎上,提升知識與能力;命題概念是完整的、周延的,而非偏狹的、殘缺的。
(2)測驗難度是以國中學生的平均能力為主,因此過去以「過度學習」和「機械式練習」以提升考試分數的學習方法,將無法在這些測驗中獲得預期的效果。
(3)基本學測所謂的「基本」,並不意味著「簡單」,而是「重要的」、「核心的」。所謂「重要的」,是以學習主體為考量,教師應思考什麼樣的能力才是學生必備的,也就是強調能力導向的學習。
(4)基本學測選材範圍甚廣,除教科書第一冊至第六冊所涵蓋的內容外,凡與教材相關的國學、語文、應用文常識、古今中外文學、報章雜誌、電視廣播等媒體資訊,只要程度適中,皆在選材之列。
(5)國文題目分為兩部分:一是單題,一是題組。單題是四選一的單選題,這種題型經常在國中國文考題中出現,是學生熟悉的題型。至於題組是指共用問題情境的數道試題,大致包括「選文」及兩題以上的相關題目,亦是四選一的單選題;作答時務必仔細閱讀選文的內容,再依問題作成判斷。
細看這幾次國中基測的國文考題後,吾人確實看到師大心測中心的努力,也發現題目確實較以往更為靈活、更具彈性,學生不能像以往般死讀、死背、死記,然由於「國中基本學力測驗」的考題全是選擇題,必須在四個選項中選出一個最適合的答案,卻有些題目無法達到唯一的答案,而有模稜兩可之嫌,造成學生與家長的疑慮。
除出題前,施測中心宜多加考慮、深思外,作文未列入施測範圍,始終為教育界人士所詬病。雖然作文在評比的過程中尚有技術性的問題亟待克服,師大心測中心也會使用選擇題測出學生的作文能力,然作文教學不但重要,而且無法全用選擇題取代,尤其是作文對學生分析、批判、理解、運用……等高層次能力的培養有莫大貢獻。同時,由於基本學測只考選擇題,學生平日多多練習作選擇題,書寫文字的能力變差,錯字百出。
國中基本學力測驗每年都攸關30餘萬考生的權益,雖然「不要過分依賴選擇題式的測驗,因為它缺少解釋,導致機率分配不公平,並削弱重要的社會智慧。」29但是,國人依然相信公平的考試制度方能創造出公平的社會,人才始有公平的出口,所以,依照考試來選才是必然的路徑。
師大心測中心從善如流,自明(2006)年起,國中基測加考作文。
按明年國中基測寫作測驗採6級分制,3級分以下(包括3級分)考生,進入高中/職、五專後,必須接受國語文補救教學。
2、國中國文基測加考「寫作測驗」前後
教育部表示,明(2006)年國中基測要加考「寫作測驗」屬試辦性質,但為瞭解每位國中生語文表達能力,招生簡章和試辦實施方案中明訂:所有考生一律參加該項測驗。
明年第一次基測預定5月27、28日舉行,第二次基測預定7月15、16日舉行。寫作測驗僅在第一次基測時進行,安排在第二天的最後一個考科,測驗時間50分鐘。第一次無法參加寫作測驗的考生,教育部將研究寫作測驗補考機制。
第二次基測不考寫作測驗的原因是人工閱卷太複雜,因此只在第一次統一施測。明年和後年基測寫作測驗都只出一個題目,2008年(97學年)起,規劃一長文、一短文。
時代價值觀改變,台灣急於與世界接軌,領導者「台灣優先」、「台灣第一」、「國際化」、「全球化」喊得震天價響之時,「學英文」成了「國際化」的同義詞。影響所及,一般家長也只能順勢而為。國語日報作文班以前是家長的最愛,學生上課人數經常超額。國語日報董事長林良記得,十幾年前,家長為了替孩子報名該社作文班,排隊隊伍經常在大樓外繞圈子。如今,美語補習班已經成為許多家長的第一選擇;若將課後學習加起來,台灣學童學英文的時間,已經超過中文。
反觀自從國中基測不考作文以來,作文似乎變得可有可無,積極一點的學校或老師,一學期會出幾篇作文當成回家作業,讓學生有寫作文機會。消極一點的,索性當成從來沒有作文這回事,老師也樂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自五年前起,高中入學考試改採國中基本能力測驗,且不考作文後,有補習班業者乾脆收掉作文班,不做「沒錢途」的生意。不過,前年教育部表示「考慮」國中基測加考作文,今(2005)年確定明年起考作文,坊間國中小學作文班就急速興盛,「雨後春筍」亦不足以形容;家長急著讓小孩補作文的豪氣,一點都不輸「補英文」,其熱誠讓人驚嘆!30
國中基測要恢復寫作測驗,學校也開始加強作文訓練。但因為基測實施至今,已經同時停考作文五年,學生作文程度低落,如何「搶救」,成為學校與補習班老師的新挑戰。「上有政策,下有對策。」風行草偃的結果,僅舉二端:
預約名師,得等兩年
自小學開放民間版本教科書及近年國中基測命題變活潑後,家長驚覺「語文能力」很重要,近三年來,作文班學生人數成長甚多,尤其前年教育部一度說基測加考作文,開設小朋友作文班已超過30年的國語日報社,近幾年每期可收3,000名學生,加上暑假特別班2,000人,一年收的學生超過14,000人。每逢周六、周日,到國語日報大樓作文班的小朋友多得不得了。排隊等電梯就需等許久,報社方面還要派出七、八名工讀生維持排隊秩序。家長們的對話:
「你有沒有去排隊?要趕快去喔,否則大概要排兩年才等到。」
「作文能力無法臨時抱佛腳,當然要在小學打底才行。」
國語日報社語文中心表示:教育部今(2005)年宣布國中基測考作文後,報名9月份開始上作文班的小朋友有3,391人,較去年同期增多10%,語文中心聘請99位老師來教這群小朋友寫作文。另一方面,台南市也出現相同情形,據台南市教育局學管課統計,今年初以來,坊間補習班即有以作文為專科的補習班申請設立,過去不做國語文教學的補習班也增加作文科。
參考書籍,後市看好
作文市場有多大?業者指出,目前坊間教小朋友作文的補習班,2.5~3個月為一期,每周上課一次,總共上10或11次,收費4000~4800元之間。粗估商機至少有9億元。除此,各書局相關作文指導書籍、參考書現在紛紛上市,有書局還特設專區陳列,後市看好。
長期教導寫作的老師們深刻感受到考試的威力,過去班上學生多數以小學為主,小六升國中後,許多學生因為課業繁忙,停止寫作課程。但在今年升國一的作文班,班班爆滿。不僅如此,將寫作班從「寫作」延伸到「閱讀」,甚至加開「文史之窗」課程,藉由古典文學閱讀,增進孩子的辭彙與內涵。
學校教學也有部分轉變,過去國文科教學就有閱讀與作文,但並沒有明文規定作文的篇數,有些老師會以讀書報告取代。今年起,讓學生一學期就作滿六篇。老師如何藉批改作文使學生增進寫作能力,是重要考驗。
參、夫子可以不搖頭──國中作文從頭教之實踐
日籍作家古田足日於其《代做功課股份有限公司》小說中描寫五個好朋友,看到很多同學不想寫功課,於是想到:不如開一家代人寫功課的公司,一定可以賺大錢。三個人就組了一個「代做功課股份有限公司」。後來雖然被同學檢舉而解散「公司」,他們卻在老師的循循善誘下,有了比「賺錢」更大的收穫,那就是:過去覺得寫功課很討厭,但是,現在他們發現憑自己的頭腦去思考答案,比抄答案有趣多了;他們變得愛思考、愛念書、對各種學習活動都更積極而主動。
最近小說版的代做功課、收取酬勞情節,竟然活生生的在大學校園上演,而且劇情更加高潮迭起,更加扣人心弦。據報導台灣的大學校園出現代考、代課歪風,有學生上網徵槍手代考,喊價一千元、全包甚至上萬元,以成績議價!多所大學相繼傳出「弊案」,連一流學府也「淪陷」。至於論文,有一天或許會出現這樣的廣告:
「博士級名師,代寫論文,大學畢業論文每篇十萬元,碩士論文每篇二十萬元,博士論文每篇四十萬元,指導應對口試要領、加收百分之十服務費。意者請洽代寫論文股份有限公司,電話xxxxxxx。」31
一、海峽兩岸學生作文比一比
中國2001年高等學校統一考試的作文題:
「一個年輕人,在漫漫人生路上經過長途跋涉,到達一個渡口的時候,他身上已經有了七個背囊:美貌、金錢、榮譽、誠信、機敏、健康、才學。渡船開出的時候風平浪靜,過了不知多久,風起浪湧,上下顛簸,險象環生。老船公對年輕人說:『船小負擔太重,客倌你必須丟掉一個背囊,才可安全到達。』看年輕人不肯丟掉任何一個,老船工又說:『有棄有取,有失有得。』年輕人想了想,把『誠信』丟入水裡。──誠信被丟掉了,引發你想起什麼?請以『誠信』為話題,寫一篇文章,對『誠信』作出評價,文體不限。」
南京13中理科生蔣昕捷的作文題目是〈赤兔之死〉,以三國故事為基礎,編撰了赤兔馬為誠信而殞身的感人故事,讓閱卷老師拍案叫絕,給出了滿分。(見附件三)
散文作家王鼎鈞在《自豪與自幸》32一書中思念的老師,不是教國文,而是教數學的女老師何功惠。王氏稱,何老師以「A大於B,B大於C,那麼A一定大於C」的數學定理,教會他寫論說文,例如耶穌說「生命不勝於飲食嗎,身體不勝於衣裳嗎,你們先求神的國和他的義,這一切都會加給你們。」其思想架構就是:「上帝的國大於個人生命,個人生命大於衣食,上帝的國大於衣食。」王鼎鈞說,他後來才知道,任何論說文都要先限定論說,而作代數習題可用於架構論說文,這就是「邏輯」。
台北縣板橋高中教務主任、國文老師林繼生常對學生提出三項最起碼的要求,1、寫對題目;2、通順;3、文章寫長一點。考試領導教學,學生不寫作文已沈寂太久了。國小不用寫作文,一到國中,作文自然寫不好,10個字錯5、6字者不乏其人。現在學生的錯字問題還算小,真正嚴重的是:很多人根本無法用中文完整表達思想;不少國中生寫作文一段到底,用不到幾個標點符號,全「篇」一段、150個字,令老師也無從改起。例如,台中市一名國一生這樣寫〈下雨〉:
今天早上下了一場大雨真是討厭,為什麼不下在夏天這樣涼爽多了,夏天比較好下雨了還可以繼續打球,也不用在家裡這麼熱,下雨是好是壞但是每天都在下雨真煩假日都不能出去,下完雨也是不能去媽媽都不讓我去打球,球場都溼溼的所以都不能去只能做功課,希望明天別下雨一定會有太陽也會很冷比昨天更冷,別下雨了。
老師給的評語是:「寫完自己念一遍,老師有時看不懂,記得用標點符號。」
宜蘭縣復興國中國文老師黃惠貞曾以「疾風勁草」請學生回家造句,有學生寫成「小明和小白去玩,遇到八級地震,真是『疾風勁草』。」另名學生造句「他每天吃飯玩樂,錢一點一點的用光,有一天終於『疾風勁草』。」令老師搖頭。
理論上,國中生除了記敘文,還應具備論述能力,但一般學生要寫好記敘文就已滿頭大汗,要學會寫論說文,大約要再花一年半載才有辦法進入情況。當老師訓練學生寫作,面對「一……就……」的造句,學生寫出「一○一大樓就在我家對面」的好笑句子。經過訓練後,卻能在卡通「龍貓」心得中寫出:「當身邊再刮起一陣風,別忘了把頭伸出窗外,那可能是龍貓騎著雨傘、帶著祝福,乘風而來……」。
可見生動、活潑的教學,配合進度,假以時日,啟發學生的閱讀與寫作興趣。只是〈九十五學年度暫行課程綱要〉將選修科目大幅增加,壓縮彈性調整空間,又大幅減少選修時數,國文時數實質將剩每周四小時。高雄女中校長余碧芬認為,原先的五節課已不夠老師教導學生寫作技巧及寫作內涵,如今再縮減,不禁憂心,未來學生進入大學後,可能都無能力寫好論文或研究報告。
至於大學校園,台灣師範大學一教授研究室門上貼了一張紙條:「老師:我是某某,929那個,班上只有某某要去,其他都不行or不想。」這則留言,出自台大外文系畢業的研究生之手。33
大學國文教授經常收到「極精簡」的讀書報告,係隨手自筆記本上撕下一張紙,紙緣帶著不整齊的毛邊。大學生的讀書心得,書寫三、五行,乃見怪不怪之事。蓋台灣學生中文程度劣化問題,自國小一路蔓延到高中、大學,甚至碩、博士。批閱研究生的報告,第一件事是揪出錯別字。暨南大學教授李家同即謂:這幾年他指導的研究生語文表達能力明顯較以前差,多數學生會寫程式、也解決了問題,但要寫論文解釋原因及步驟,就是寫不出來。
至於指導的研究生論文寫作,無法精簡表達「摘要」34、「文獻探討」文不對題、「研究設計」未緊扣主題,致使許多老師最後只能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因為若治學太嚴謹導致沒有學生,書還教得下去嗎?於是眼見許多研究所取消資格考試,以減少障礙,學生論文寫得不知所云,照樣畢業,並且出書,甚至回到大學授課。但是這些論述能力有問題的新老師,如何教學生?
語文是學習其他知識的基礎,基本能力不好,將來長大做什麼都吃虧。
二、掌握國文教學的方向
站在第一線的國文教師,面對最高教育主管當局頒行語文課程綱要,且勢在必行,教學實踐時所面對的問題,謹提供下列建議作為教學方向:
(一)形、音、義辨識仍是國語文基本功:字形、字音、字義是學習中國文字的基礎,能夠掌握形、音、義,自然能對中國文字有進一步的認識。五年來的國中基測考題都有形音義的題目,且比例甚高,尤其集中在日常生活中,經常使用、卻經常犯錯的字。因此,教師在日常教學中對形、音、義的探討仍須多加留意,特別是對生活中常用的字音、字形、字義辨識能力,宜多培養。
(二)提升閱讀、理解文意的能力:未來基本學力測驗題目出題的內容不侷限在課本內,日常生活中所遇到的歌詞、廣告詞或報導文學……等,都有可能出現在試題中,所以學生要大量閱讀,並成為一個好的讀者,才能夠應付考試。而一個好的讀者擁有兩個條件:1、閱讀速度快,2、理解能力強。因此,教師可自這兩方面訓練學生。
(三)理解修辭的定義:在部編版的國中國文課本、語文常識中所出現的修辭量,通常是10個。不過一般教師都會多加補充修辭技巧,所以大多會補充至20個左右。過去的考題,通常侷限在課本所教過的文句來命題,所以有時學生並不理解,僅靠背誦;現在的考題大量考課外題,學生不能再像從前僅賴背誦,一定要能理解修辭的定義,並加以判斷、應用。
(四)具備文法知識:文法知識經常在試題中出現,特別是詞性的理解,不管是單字的詞性,或是語法結構所運用的詞性判別能力,宜在平常教學中多讓學生辨識,培養應有的能力。不過,教師應區隔學生的程度,若是教國中生,許多認真老師大量補充課外資料,早已超過國中生的範圍,例如:教詞性、教到轉品,教辨識句子的種類、教到複雜句,其實並不是不能教,而是教過讓學生瞭解就好,不宜拿來當考題。
(五)認識更多成語:成語的運用涵蓋了語文知識及文化常識,無論是課本中出現的成語,或是日常報章雜誌經常使用的成語,都應多留意。一般而言,國中生所具備的成語量應達到1,200以上才算能應付基本學力考試,不過目前出現在學測中的成語,大多符合生活化的原則,所以教師不必太多時間整理冷門的成語,而是將心力多投注在日常生活或報章雜誌中經常出現的成語。
(六)文言文仍會出現:在九十學年度(2001年)第一次學測中沒有出現文言文的閱讀測驗,當時一般猜測是不會再考文言文了。但九十學年度第二次測驗就出現了《史記》中「毛遂自薦」的典故,長期關心國文教學者咸信:國中國文教學中簡易的文言文,短時間內,仍是重心。不應以為沒有出現就放棄這部分的學習,因為能自文化傳統中建立正確價值觀,並具備基本的語文知識、文化常識,是學習國語文所應具備的能力。
(七)熟悉書信或應用文中的習慣用語:這種考題幾乎次次出現,然而,這方面也是國中生平日最害怕的題目,尤其是婚喪喜慶各類柬帖要多留意用法與對象,這是日常生活中必須要有的能力,故考試出現頻率特高,也可見學測中心想使學生擁有「帶得走的能力」,學生務必多加學習,才不會死讀書。
(八)語文常識的比例偏高:總括言之,依照語文常識的內容來出的考題,在這幾次學測考試中均被大量使用。事實上,語文常識的內容多是統整後的概念,在出題上較具彈性,不必依照課本的字句出題;可以有變化,這在九年一貫課程中也是重點。35
綜言亡,以筆者沈潛大/中學國文教學及師資培育近30年之經驗,國文教學萬變不離其中之教學目標為:
(一)提升看、讀、說、寫的語文能力﹔
(二)開闊視野,認識中國文學的贍富,進而培養主動閱讀中國文學典籍的樂趣;
(三)養成做人處世之風骨與情操,具備胸襟,成就愛己、愛人的讀書人風骨。
結語:台灣,站在國文教學良窳的關鍵時刻
筆者歷經二十餘年大學聯招及學測國文閱卷,及文官考試、公職、專業人員典試閱卷,過去只有五、六萬考生參加大學聯考時,很容易挑到「標準卷」、「公評卷」,亦即讓所有閱卷老師參考的A等卷;現在十二、三萬人應考,反而不容易再看到那樣令人「驚艷」、「驚喜」的文章。以前20%非常好、50%中等。現在,很好的僅一成不到,語句都寫不完整的增加到40%,剩下來中等的,內容還算通順,但是毫無創意、新意,欠缺自我思惟,或理性、感性的表現,每篇內容看起來都是一樣。
一、弔詭:全球都在學中文,台灣優勢變弱勢。
中國大陸快速擴張的製造業,台灣有語言上的優勢,可以投身廣大市場從事專業性的支援服務;可以因此而搶到黃金機會,新加坡在東南亞扮演的角色,正是如此。
在高科技、腦力服務業等領域,面對中國大陸的崛起,中文能力也越發重要。日本經濟學家大前研一認為:語文是台灣在中國大陸崛起時代,極重要的先天優勢。
華文教育中,台灣還是最接近大陸的,「香港人不看《封神榜》、《紅樓夢》,但是台灣人可以和大陸人談這些。」大學時代擔任過詩社社長的台新金控財富管理事業群總經理林克孝指出。
1999年2月9日,當時的韓國總統金大中簽署〈總統令〉,批准中文和英文在道路標牌及政府公文中使用。這是自1968年、韓國明令禁止使用了長達兩千年中國文言文以來,首度對漢字正式解禁。評論者認為,漢字如果持續在公開場合使用,最終會出現在所有的政府公文和社交場合中。
英國語言學家葛拉鐸(David Graddol)預言:2050年,全球最普遍使用的語言將是華語、印度語、阿拉伯語,未來十年新的必學語言是華語,中文將成為這個世紀的強勢語文;36台灣「IC教父」張忠謀提出「台灣中文優勢論」;《亞洲週刊》報導目前已有85國、3,000萬外國人在熱中學習中文,37但是張忠謀不知道:閱讀能力下降、表達內容吃力,台灣的中文能力退步,學習優勢變弱勢,這是語文教學的隱憂與危機!
二、危機?轉機?我們正站在語文教學的十字路口
以統計資料觀之,2003年大陸進出口量已達8,512億美元,且成長速度驚人。如此強大之貿易量,對全球經濟產生巨大影響,可以預期。故為搶占經濟利益,全球掀起學習中文熱潮,可謂必然之勢。值此知識經濟、經濟全球化時代,中國語文教學已成為21世紀教育界的重要大事,台灣,實應正視此一潮流。
語文是思想,是一個民族做人處世、安身立命的根本,看待人與物、人與我、自然與生命的基本態度。母語沒有根基,將使文化空洞化、未來世代素質下降。所謂「競爭力」,將是緣木求魚;「全球化」終成海市蜃樓。
中文上接五千年典章智慧,橫連全球十幾億人口,再翻譯成外文,多少人受其影響,此乃任何一種方言所無法相題並論者。中國的經史子集,換成現代語彙,即是哲學、歷史、文學、藝術,要加強人文素養,捨中國古典文學而何求?

參考文獻
陳雅玲,〈搶救台灣中文力!〉,《商業周刊》,第861期,2004年5月20日出版。
姚振黎已發表與國語文寫作教學相關之論文
姚振黎,2003.12〈輔導與諮商應用文寫作之理論及其實踐〉,浙江:浙江大學,《第六屆現代應用文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現代應用文發展的新思路與新進展》,頁237-252。The Theory and Implementation of Practical Writing in Counseling, The 6th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Modern Practical Writing
姚振黎,2004.02,〈知識管理之國文創意教學析論〉,《第二屆國文科教學研討會論文集》,國立成功大學中國文學系、國文科數位教學博物館編印,台北:萬卷樓圖書股份有限公司,頁123-174。
姚振黎,2004.03〈學校教育選擇權的理論與實施──美國明州的經驗〉,《清雲學報》第24卷第1期,中壢:清雲科技大學,頁237-252。
姚振黎,2004.06〈創新國文教學:擁有初遇世界的天真〉《2004全人理念與通識教育研討會》,中原大學、財團法人中華基督徒專業人員信望愛社主辦。中壢:中原大學。
姚振黎,2004.09〈Qualities of Leadership Admired in China〉,《清雲學報》第24卷、第2期,中壢:清雲科技大學,頁237-252。
姚振黎,2004.10〈Wow!創意──產、學、研界的必備利器及實踐〉,高雄:中山大學,教育部、《第一屆創意的發想與實踐研討會論文集》,頁16-36。
姚振黎,2005.06.25.,《信望愛大專教師論壇》,〈如何帶老師寫論文?〉,台中:東海大學,頁12-17。
姚振黎,2005.06〈知識經濟時代之國文教學探究〉,《經濟全球化與高校中國語文教育的回應》湖北:武漢大學,湖北人民出版社,頁31-41。

姚振黎,2005.08〈打開《快樂書寫》的葵花寶典〉《第七屆現代應用文國際學術研討會》成都:四川師範大學。Yao, Chen-Li, 2005.08,“Innovations for Teaching Freshman Chinese Composition in Taiwan”, Teaching Writing in Chinese Speaking Areas, New York: Springer Science+Business Media, Inc. pp233-244.
姚振黎,2005.12.〈比較教育應用文寫作之方法與實踐〉,《語言.語用.語境》香港:香港大學。

附件一
  2005年10月6日(星期四)、《中國時報》A13版、兩岸新聞、〈自成一格:大麥地岩畫,似漢字源頭。〉
  「據新華社報導,大陸西北第二民族學院岩畫研究中心研究員李祥石、束錫紅經多年研究發現,寧夏中衛大麥地出土的岩畫以及符號,大體呈方圓形,筆鋒鈍圓,與世界上其他古文字之間區別懸殊,不存在繼承關係,打破統治學術界已久的中國文字『西來說』,可能改寫中國文字歷史。使得世界五大古文字:(一)南美索不達米亞複雜刻畫(西元前3350年),(二)蘇美尼亞楔形文字(西元前3200年),(三)埃及象形文字(西元前3050年),(四)中國甲骨文字(西元前1200年),(五)中國寧夏大麥地岩畫早期文字符號(西元前11240年~西元前8864年)。
  台灣學者則指出,要待更多研究資料出現後才能定論。」

附件二
  2005年10月7日、《中國時報》C2版、台北市新聞版、〈小六,將檢測國文學力〉。
  「為確切瞭解學生國文程度,台北市教育局將針對北市141校、32,000名國小六年級學生,於11月下旬~12月上旬、辦理「國語文基本學力普測」。
  檢測題型將分為普測的「選擇題」與抽測的「寫作題」,但成績不列入學期成績計算。台北市教育局強調:檢測結果將提供各校進一步瞭解學生國語文能力表現,並分別擬訂提升學生能力的計畫,教師也能因而修正教學方法,即時補救學生國語文能力。
  至於國語文基本學力普測時間為北市同一時間舉行,檢測時間為60分鐘,其中「寫作題」將依各校班級數抽測,六年級班級數在5班以下者抽測1人、6~10班者抽測2人、11~15班者抽測3人,預計全市約抽測200人。施測範圍以九年一貫課程綱要中,國小國語文領域一~五年級的「注音符號應用能力」、「識字與寫字能力」、「閱讀能力」、「寫作能力」等四個項目、20個能力指標為範圍,考題將以能力測驗為主,學生過去使用哪一種版本的教科書,對於參加本次施測並無差別。台北市教育局稱:檢測試題由全市國小資深教師約50人命題,再交由審題小組會議交叉審查;希望藉由這次測驗瞭解學童對九年一貫課程內容理解力,考試結果將建立學生學習成就資料庫,提供量化資料給相關人員進行長期追蹤研究。」

附件三

附錄四
《赤兔之死》原文
  建安二十六年,西元221年,關羽走麥城,兵敗遭擒,拒降,為孫權所害。其坐騎赤兔馬為孫權賜予馬忠。
  一日,馬忠上表:赤兔馬絕食數日,不久將亡。孫權大驚,急訪江東名士伯喜。
  此人乃伯樂之後,人言其精通馬語。
  馬忠引伯喜回府,至槽間,但見赤兔馬伏於地,哀嘶不止。眾人不解,惟伯喜知之。
  伯喜遣散諸人,撫其背歎道:「昔日曹操做〈龜雖壽〉,『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吾深知君念關做將軍之恩,欲從之於地下。雖當日呂奉先白門樓殞命,亦未見君如此相依,為何今日這等輕生,豈不負君千里之志哉?」
  赤兔馬哀嘶一聲,歎道:「予嘗聞,『鳥之將死,其鳴也哀;人之將死,其言也善。』今幸遇先生,吾可將肺腑之言相告。吾生於西涼,後為董卓所獲,此人飛揚跋扈,殺少帝,臥龍床,實為漢賊,吾深恨之。」
  伯喜點頭,曰:「後聞李儒獻計,將君贈予呂布,呂布乃天下第一勇將,眾皆言,『人中呂布,馬中赤兔。』想來當不負君之志也。」
  赤兔馬歎曰:「公言差矣。呂布此人最是無信,為榮華而殺丁原、為美色而刺董卓、投劉備而奪其徐州、結袁術而斬其婚使。『人無信不立』,與此等無誠信之人齊名,實為吾平生之大恥!後吾歸於曹操,其手下雖猛將如雲,卻無人可稱英雄。吾恐今生只辱於奴隸人之手,駢死於槽櫪之間。後曹操將吾贈予關將軍;吾曾於虎牢關前見其武勇,白門樓上見其恩義,仰慕已久。關將軍見吾亦大喜,拜謝曹操。操問何故如此,關將軍答曰:『吾知此馬日行千里,今幸得之,他日若知兄長下落,可一日而得見矣。』其人誠信如此。常言道:『鳥隨鸞鳳飛騰遠,人伴賢良品質高。』吾敢不以死相報乎?」伯喜聞之,歎曰:「人皆言關將軍乃誠信之士,今日所聞,果真如此。」赤兔馬泣曰:「吾嘗慕不食周粟之伯夷、叔齊之高義。玉可碎而不可損其白,竹可破而不可毀其節。士為知己而死,人因誠信而存,吾安肯食吳粟而苟活於世間?」言罷,伏地而亡。
  伯喜放聲痛哭,曰:「物猶如此,人何以堪?」後奏於孫權。權聞之亦泣:「吾不知雲長誠信如此,今此忠義之士為吾所害,吾有何面目見天下蒼生?」後孫權傳旨,將關羽父子並赤兔馬厚葬。
……………………………………………………
簡評:讀罷此篇臨場作文,令人拍案稱奇。
  一是故事新奇。作者以熟諳三國故事為基礎,編撰赤兔馬為誠信而殞身的感人故事,其想像力實在豐富。
  二是立意高遠。文章將赤兔馬擬人化,讓牠在與伯喜的對話中,顯示對關羽與董卓、呂布兩類人物的褒貶,實現了「真英雄必講誠信」的主題;且以「鳥隨鸞鳳飛騰遠,人伴賢良品質高」一聯,「物猶如此,人何以堪」一句,抒寫了人生當擇善而從、唯誠信是瞻的志向,使文章的立意更上層樓。
  三是語言老到。通篇遣用純熟的古白話,散整錯綜,明白暢曉,文采飛揚,這種老到的語言功夫,是眾多考生無法望其項背的。得分:60分。

* 本文作者,台灣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系畢業,美國明尼蘇達大學(University of Minnesota)教育政策與行政學碩士、高等教育行政領導學博士。參與台灣大學院校聯合招生、大學學測、文官公職專業人員閱卷、命題、典試委員二十餘年、中央大學專任教授。現為清雲科技大學專任教授、中央大學兼任教授,《清雲學報》總編輯、中央大學國文師資培育中心指導教授。
1 2005年9月29日(星期四)、台北:《聯合報》、〈教師連署:孔孟經典應改必修〉
2 2005年5月24日、台北:《國語日報》、〈搶救孩子國文能力、學者獻點子〉。
3 2005年9月28日、ETtoday.com東森新聞,王宜安、江志男報導:高三生:「寬衣解帶終不悔?!搶救台生破中文。」
4 參看:姚振黎〈台灣與美國教育改革理念與實施之比較〉,2004年8月26-31日、長春:東北師範大學「教育哲學學術年會」。
5 2005年9月29日、《中央社訊》,〈教育部:高中課程暫綱、明年度一定會實施。〉
6 2005年10月4日《民生報.社評》:〈憂鬱的社會,憂鬱的教育。〉
7 2005年9月30日、《中央日報》蔡田(國小校長)〈教育那裏出問題?〉
8 2005年5月6日、劉廣定(台灣大學化學系教授)《聯合報》A15版:〈豈止國文,搶救台灣教育!〉
9 2005年9月27日、中廣新聞網:「教師節、讓老師更快樂!」
10台灣、淡江大學中文系助理教授徐國能言。見2004年5月20日出版、《商業周刊》,第861期。陳雅玲〈搶救台灣中文力!〉
11 2005年6月20日、曾傳明〈搶救中文〉網站。Chinese Holy-Light Baptist, Keelung, Taiwan.
12 2005.10.14.New York Times〈中文熱,美自大陸聘教師:學中文如火如荼,六州與中國合作,明年各地高中將提供進階課程。〉
13 2000年1月26日(星期三)《聯合報》、頭版、〈高中職社區化、九月起試辦。十二年國教第一階段,試辦學校可自訂社區範圍及學生比例,初期將發放教育券或獎學金。〉
14 2005年10月14日《聯合報》、A15版、蔡明達(高中教師)〈別再把教改當政績〉
15 2005年10月14日《聯合報》、頭版〈李遠哲為十年教改道歉〉、A15版〈李遠哲,還欠一個道歉!台灣是向上提升了,還是向下沈淪了?仍然沒有親口給答案。〉
16 2005年9月13日、《聯合報》A3版:〈高中生寫不出周記,上吊!〉
17 2005年9月13日、聯合報A3版:〈老師這樣說:周記,練作文好方法〉
18 2005年9月30日、《聯合報》:吳一忠、〈中文越改越糟……什麼教改,滿篇「火星文」,中文之美消失,教育部大官是否愧疚?〉
19 2005年10月11日、筆者於大二國文講授《史記.管晏列傳.管鮑之交》畢,請學生說明感想,令人錯愕的胡扯瞎掰,毫無大腦思考、邏輯敘述可言。
20 關於培養創意、教學創新、創造力等相關論文,可參看姚振黎已發表「創意系列」論文。
21 2005年10月7日、聯合報C8、教育文化版, 〈重新詮釋名作,蹦出創意。〉李家同:「看書寫摘要,學會作文,思路更清楚。」
22 2005年10月7日、聯合報C8、教育文化版,「基測考寫作,提升作文,學校這樣做:培養寫作習慣,別等到國三。」
23 屏東縣國小畢業生不識字之案例,經媒體批露後,造成話題,廣為人知。
24 2005年5月7日、《中國時報》、李昭毅〈搶救中文,從電視下手〉。
25 參看2005年9月29日聯合報,及建安國小班級網頁http://www.jnps.tp.edu.tw/teachers/
26 2005年9月29日、中時教育網www.education.chinatimes.com〈學生國文程度差,高雄女中有同感。〉
27 2005年9月30日(星期五)、《中時晚報》,邱俊吉〈30萬大學生超blue:近1/4需專業協助;藝術、設計領域學生憂鬱度最高。〉
28 2005年10月6日、中國時報、A15版、時論廣場,鄧榮坤(文字工作者)〈文學縮水〉。
29見Bruce Campbell著、郭俊賢、陳淑惠譯,《多元智慧的教與學》,遠流出版社,1999年8月。
30 2005年10月4日、中國時報、江昭青、林志成〈中小學補作文、商機九億〉
31 2005年5月7日、《中國時報》、楊國柱〈代寫論文企業化?〉。
32 見《自豪與自幸》,商周出版。2005年5月。
33 張幼芳、張錦弘〈網路世代,論文剪貼的,作文拼湊的。〉參看:建安國小班級網頁http://www.jnps.tp.edu.tw/teachers/
34參看:姚振黎〈兩年耕耘不尋常,百尺竿頭譜新章〉、《清雲學報》第25卷、第2期、序文。以筆者主編之學報為例,2005年9月處理一名教授兼研究所所長之來稿,中文摘要整整四頁。教師如此,若指導研究生論文時,結果可以想見。
35鄭潔慧〈淺談國中基本學力測驗〉,《南一版、國中國文科、九年一貫課程特刊》www.nani.com.tw
36 見2004年6月11日《中國時報》。
37 陳雅玲,〈搶校台灣中文力!〉,《商業周刊》。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4-29 13:43 , Processed in 0.137807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