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楼主: 管季超.

2008:我的网络教研学习笔记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3-27 10:12:25 | 显示全部楼层
众声喧哗:网络时代的个人表达与公共讨论
作者:胡泳

[教师之友网]创站者 管季超

胡泳
先生致敬
  众声喧哗:网络时代的个人表达与公共讨论
  作者:胡泳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8年09月
  
  中国普通公民发出声音,抵制信息垄断,互联网可能成为唯一出口
  内容简介
  本书触及了网络政治学中的一个重大话题——网络空间中的私域与公域。随着科技的进步,在信息时代的开端,公与私的含义和边界都出现了不容忽视的游移。本书主要探讨,经由新的共有媒体的作用,传统的公私两分如何在社会和政治的双重压力下产生消长和易位。
  作者把各种基于数字技术、集制作者/销售者/消费者于一体、消解了传统的信息中介的媒体系统称为“共有媒体”。本书把共有媒体作为一种多层面现象加以研究,它涵盖了新闻和舆论、政治话语和叙事、社会交往和个人心理等多个领域。共有媒体可能和已经对政治及新闻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在这种媒体中,个人如何进行自主的信息发布和知识生产?作为公众之声,共有媒体的力量和弱点何在?能否形成充满活力的公共话语?共有媒体超越传统媒体的界限,具备社区性、互动性和匿名性等不同面相,对这些面相该如何在理论和实践上进行框定?最重要的问题是,在经由数字网络而塑造的新的传播空间里,谁治理,以什么条件,谁受益?
  共有媒体中表达和讨论的特点,一方面促进了个人的自我表现,从而让个人得以尽可能充分地发展自己独特的内在生活,另一方面又把对私人生活的侵入变成日常现象,使自我实现成为一种赝品,更像是从俗从众,而非真正的个人主义;一方面鼓励了公共生活的多元化,促成了各种议题与公众的组合,另一方面各种异议又很难导致共识,网络讨论存在责任缺失、“回声室效应”以及“丛林法则”盛行等沟通障碍。
  本书指出,公域与私域不能看作结构性的东西,而必须视之为一种流和一种过程。在网络时代,我们既要追求生机勃勃的公共生活,又要保证私人领域的一定的自主性。在中国这样的公共领域并不发达的国家,互联网可能成为普通公民抵制信息垄断和发出声音的惟一出口。为此,对这种最具参与性的传播媒介的限制,应该明显低于对传统媒体的限制。共有媒体也许不能一夜之间改变中国政治,但是却能够促进独立于国家的社会力量的发展。

  作者简介

  胡泳,政治学博士,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香港大学新闻及传媒研究中心访问学者,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新闻学院访问学者,中国传播学会常务理事,国内最早从事互联网和新媒体研究的人士之一,2005年被搜狐评入“10年影响中国互联网的100人”。发表论文数十篇,著作包括《网络为王》《黑客:电脑时代的牛仔》《另类空间》等,译作包括《数字化生存》《2.0版:数字化时代的生活设计》《比特之城:空间·场所·信息高速公路》等,其中《网络为王》是国内首部全面介绍互联网的诞生、发展、现状以及未来趋势的专著,《数字化生存》是中国迈入网络时代之际影响最大的启蒙读物。
  《众声喧哗:网络时代的个人表达与公共讨论》指出,公域与私域不能看作结构性的东西,而必须视之为一种流和一种过程。在网络时代,我们既要追求生机勃勃的公共生活,又要保证私人领域的一定的自主性。在中国这样的公共领域并不发达的国家,互联网可能成为普通公民抵制信息垄断和发出声音的唯一出口。为此,对这种最具参与性的传播媒介的限制,应该明显低于对传统媒体的限制。共有媒体也许不能一夜之间改变中国政治,但是却能够促进独立于国家的社会力量的发展。

  推荐语
  作者对中国网络数字信息传播的特殊发展路径及其对中国社会文明进程的特殊影响方式所作的分析,显示出作者观察中国社会变革的独特视角和对中国社会未来命运的高度关注。
  高钢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
  作者提出了共有媒体的概念,认为这种集制作者与消费者于一体的全新传播工具消解了传统的信息中介,对于推进中国的政治参与和政治表达、尤其是促进并不发达的公共领域的成长,可能具有唯一的重要性。当初互联网发轫之时,西方不少学者和技术专家就作了相关预言,但是基于中国的特殊政治与媒介环境,在互联网利弊互见十多年之后,作者持论的理性色彩浓重而鲜明。
  展江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新闻传播学院教授
  作者强调数字技术是被植入预先确定的社会和政治结构中的,在技术的动态趋势和保持现状的惯性作用之间存在很大的互动力量,两者是相互作用的。论文据此提出自己的建议,认为对共有媒体的限制,应该明显低于对传统媒体的限制。论文的论点和论证都具有相当强的张力,既具有灵感式的亮点,又具有极强的思辨力量。
  陈昌凤 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
  通过共有媒体这一中介,作者为我们理解公域和私域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提供了一个新的视野。考虑到高科技发展的迅猛速度和共有媒体的扩张潜力,我们有理由认为,对公域和私域的这一新观察将具有越来越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景跃进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
  历史上的哲人怎样划分公私领域?如何对待公共领域?作者用了大量力气研究历史上的公私理论,从古代到当代,从黑格尔到葛兰西、哈贝马斯、阿伦特……各自的态度和理论都得到了清楚的梳理。这份梳理具有新意,在政治思想的研究中,如此清晰严密的探究还较少。
  张鸣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

  目录

  导论
  第一节研究的缘起
  一、现实背景
  二、研究问题的界定
  第二节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一、信息社会理论
  二、网络政治学
  三、新媒体理论
  第三节研究视角与研究方法
  第四节本书基本框架
  第一章公私之辨
  第一节古代社会与自由主义的不同视野
  第二节阿伦特:公共空间与人类行动
  第三节市民社会:从黑格尔到葛兰西
  第四节哈贝马斯的理想情境
  第五节重思公与私
  第二章共有媒体
  第一节电控空间
  一、场所的变幻不居
  二、在场和缺场
  第二节共有媒体
  一、互联网的媒体特性
  二、共有媒体
  第三节共有媒体的种类
  一、电子邮件列表(electronicmailinglist)
  二、讨论组(discussionsgroup)
  三、聊天(chat)
  四、博客(weblog)
  五、播客(podcasting)
  六、维基系统(TheWikiModel)
  七、社会性软件(socialsoftware)与虚拟社区(virtualcommunity)
  八、协同出版(collaborativepublishing)
  九、XML联合(XMLsyndication)
  十、对等传播(P2P,Peer-to-Peer)
  十一、视频分享(videosharing)
  十二、大型多人在线角色扮演游戏(MMORPG)
  第四节共有媒体同大众媒体的关系
  一、新闻组织
  二、新闻记者
  三、新闻产品
  四、新闻受众
  第三章共有媒体中的个人表达
  第一节网上的自我
  一、网上的自我发现之旅
  二、认同的多重性
  三、人格与网上的行为差异
  四、真实的自我?
  第二节裸露的人群
  一、比特城里的陌生人
  二、自恋的文化
  三、获取看客的注意力
  四、迷失在人群中
  第三节信息时代的隐私
  一、从敞视、单视到全视
  二、三种隐私权
  三、隐私的概念
  第四节重建隐私
  一、没有秘密的社会
  二、生活在暗影中
  第四章共有媒体中的公共领域是否可能
  第一节公共领域理论对新媒体的适用性
  一、会场的衰落
  二、从原子公共领域到比特公共领域
  第二节网络讨论的参与者
  一、统计学肖像
  二、发言者和潜水者
  第三节网络讨论的代表性
  一、网络讨论者能否代表公众
  二、网络讨论的话题是否符合公众兴趣
  第四节网络讨论的品质
  一、匿名
  二、责任感
  三、平等性
  四、男性主导的文化
  五、话语方式
  第五章共有媒体对公私边界的重构
  第一节两个平行的过程
  一、公共空间的私人化
  二、私人空间的公共化
  第二节共有媒体的个人性与公共性
  一、博客的双重特性
  二、公私混杂的网络环境
  三、矛盾的组合
  第三节生产者与消费者合
  一、产消合一者
  二、内容经济学
  三、参与式新闻
  四、观众进场了
  第四节实现公共领域的理想
  一、营造社区归属感
  二、灵活决定匿名政策
  三、保持平等
  四、鼓励慎议
  五、培育良好的公共话语
  第六章中国语境下的网络公共领域
  第一节公私领域与中国社会
  一、近现代中国私域与公域的分化
  二、“伟大让位于魅力”
  三、建设中国的公共领域
  第二节互联网在中国的发展背景
  第三节网络“舆论场”的兴起
  第四节博客在中国
  第五节中国政府对互联网的管制
  第六节互联网改变中国?
  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发表于 2010-3-27 10:16:26 | 显示全部楼层
从敞视、单视到全视转载


窗口:获取光,还是让注视穿透?

  十八和十九世纪之交,英国哲学家和社会改革家杰里米·边沁为了改造那些违法的个人,设计了一种新型监狱,他称作“敞视监狱”(Panopticon)。这个建筑的中心是高耸的望塔,周围环形地布置着单人牢房,这样一种设置使中间塔内的监视者得以监督众多犯人。这些犯人被切断了同其邻人的横向联系,而且,因为犯人从来看不到监视者,只是感受到监视者存在的可能性,一个持续的、无所不在的监管效果就产生了。没有一个囚犯能够确信他或她是否在被观看,他们因为恐惧这些可能的侦察而只好警惕自己的行为。敞视监狱使一个新的、从根本上更为有效的权力实施成为可能。


  在《规训与惩罚》中,福柯把敞视监狱的目的描述为“在犯人身上造成一种有意识的和永久性的可见状态,以保证权力的自动运行”。福柯预测说,这种无所不在、无法辨别的监视会成为现代的一大特征。在这个意义上,敞视监狱不仅仅浓缩了《规训与惩罚》的论断,而且还可看做是对社会控制的现代形式的总结分析。

  敞视监狱里的一个核心概念是“注视”(gaze),它设置了一种单向注视,其结果是生产了在内心自我监管的主体。福柯特别提到了窗口和背后照明灯光的作用,它们导致了犯人的那种自我监督的奇特义务。窗口划定了“一间牢房的能见度,犯人发现他自己困在‘希腊哲学家的玻璃房子中’”。而对注视者来说,他的注视需要窗口和光线。

  人作为直立动物,首先是一种用眼睛直视前方的动物,他们的行动往往跟随他们的所见。人类的知识出于注视,窗口也许比镜子更构成人类的社会象征(自我的一个特殊性质就是映像性)。窗口,根据《牛津英语词典》的解释,是“墙上或建筑物某一面上的开口,用于承光或承热,能够提供一种外部的或内部的视域”。问题随之而来:一个窗口对于一座建筑物而言,到底属于内还是属于外?

  建筑师柯布西耶曾转述过奥地利建筑学家阿道夫·罗斯的话:“一个有教养的人不往窗外看;他的窗户上是覆了霜的玻璃;窗口的存在只是为了获取光,而不是让注视穿透。”

  获取光,还是让注视穿透?当一个窗口投进了太多的光,会发生什么?所有的安宁和保护感会被毫不留情的强光所摧毁吗?窗口可以撕裂、扯开人身上的保护层,用一种暴力阻碍人的视线或表现。只有适度的光,才便于人们找到舒适和保护,获得立脚处以便向外视看。
  从比喻的意义上,我们可以说每个人都是囚犯——自我知识和封闭内在的俘虏,宁静而安详,视外部而不见;然而,如果有刺眼的光穿窗而入,私人的那层保护性外壳发生碎裂,稳定的个体会开始迷失方向地乱撞。人类需要窗口,但这种窗口是有限定的。
  摄影被称作“光的词语”,它开启了一扇窗口,此后的电影和电视都逃脱不了窗口的隐喻。无独有偶,今天统治我们的电脑软件被叫做“视窗”(Windows operating system),而对电子游戏的玩家来说,他们通过窗口把分散化了的自我投放到不同的世界中。窗口让现代人越来越困惑。

  如果说,对于现代媒介技术,我们无法摆脱窗口隐喻的话,视线的方向却始终是个悬而未决的事情。在电视刚刚出现的年代,托马斯·哈钦森在《电视在此:通向世界的窗口》中,含混不清地论述说:“电视实际上是一扇观望外部世界的窗口……电视意味着世界在你家中,在世界上所有人的家中。”
  这扇窗口属于内还是属于外?哈钦森两边都说到了。通过电视可以观望外部世界;也可以敞开家门,让外部的世界进入,改变家庭的内部空间——电视这扇新的窗户成为光的载体。这种功能的分裂使得内外模糊一团,电视同时包含了世界,也被家所包含,而一个单独的家可以被整合进入世界的家庭系统。

  在《消失的地域》一书中,约书亚·梅洛维茨观察说,电子媒体可以把“信息和体验从一个地方带到另一个地方”,因为当人们看到和听到经电子传播而散发的内容时,常常是在同样的时间内获得同样的意象,他们会感到自己被输送到一个同样的空间内。也正是为此,与“敞视监狱”相比,传播和信息技术形成了权力和控制的同样的撒播,但不再受边沁的砖石原型的限制。
  在这个意义上,社会学家托马斯·麦谢森认为福柯忽略了大众媒体这种前现代过渡到现代的新的权力技术,他因而提出了“单视监狱”的概念(Synopticon),即同福柯设想的少数观看多数(the few watch the many)的模式不同,大众媒体,特别是电视,构成了多数观看少数(the many watch the few)的模式。虽然观看者彼此距离遥远,但观看的动作本身把全世界的观众带进同一个电子空间,只有少数人才能成为被观看者,大多数人都是观众,而被观看的少数人成了多数人景仰与效仿的榜样。
  杰弗里·罗森进一步发挥了两个人的概念,提出“全视监狱”(Omnipticon),即多数观看多数(the many watch the many),毫无疑问这构成了互联网时代的权力技术。生活在全视监狱之中,我们从来不知道在任意时间内我们看到谁,谁在观看我们,个人不得不担心自己在公开和私下场合表现的一致性。
  网络时代的个人,无论是公开,还是私下,无论是网上,还是线下,都不能再对自己的言行粗心大意或是轻佻妄动。香港巴士阿叔吵架,希拉里唱国歌跑调,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女生Tammy手机自拍做爱录像被传到网上,北京海淀艺校辱师视频引起千夫所指,都证明了今天的技术使得任何人——或许是自私的、不负责任的和怀有恶意的人——拥有不花任何代价在全球范围内侵犯隐私的能力。他们所需的只是一部电脑和一根网线,而很多博客服务是完全免费的。网络时代的个人,就如同The Police所唱的那首歌一样:
  你的每一次呼吸
  你的每一个动作
  你打破的每一种关系,你迈出的每一步
  我都在注视你
  
  每一天
  你说的每一句话
  你玩的每一个游戏,你停留的每一个夜晚
  我都在注视你
  无疑,光是有其黑暗面的,窗口是必须加以仔细限定的,摆在我们面前的挑战是:如何面对“全视监狱”,捍卫我们的隐私——这是一个越来越多的人成为陌生人仔细检查的对象的世界。
  隐私的概念
  隐私,像大多数抽象概念一样,对不同的人可能有着不同的意义。我们可以给出一个包含了两层含义的有关隐私的基本定义:隐私是我们每个人都有的对一种不受他人打扰、侵犯、为难的私人空间的欲求,也是一种控制自己的个人信息的披露时间和方式的责任和努力。
  到目前为止,中国尚没有关于隐私权的专门立法,但对隐私权的法律规定还是有的。在一九八六年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以及最高人民法院的历次司法解释中均将隐私权归属为名誉权的范畴,侵害公民隐私权案件均以名誉侵权审理。许多国家对隐私权更为重视,在宪法中都明确指出了隐私权。不过,“隐私”一词在美国宪法中却没有出现过一次。最接近的说法出现在《权利法案》的第四修正案中,它规定“人民有保护其身体、住所、文件与财产之权,不受无理搜查和扣押”。
  美国最高法院把第四修正案解释为保护一个人“对隐私的合理期待”;但这样的解释留下了太多的空间。而且,必须注意到的是,美国宪法仅仅保护公民不受国家行为的侵犯。第四修正案没有提到如果个人、企业或媒体侵犯了隐私应当如何处理。为了规范这类行为,政府必须通过明文法规,否则,公民就只好在有关民事侵权行为的普通法判例中寻求追索。
  一八九○年,塞缪尔·沃伦和路易斯·布兰代斯在一篇雄辩的论文中要求,可以就隐私权(right to privacy)提出民事赔偿,这样,为自身的隐私权遭受侵犯而起诉他人才算有了内在的理据。他们的基本论点是,一个日益狂乱和技术化的社会的巨大压力,个人只有在其存有一种可执行的“独处权”(right to be left alone)时才能够承受。这一术语成了隐私判例的核心。

作为美国最高法院的大法官,布兰代斯后来有机会在对Olmstead v. United States(一九二八年)发表异议的时候推动自己的看法,布兰代斯指出:“我们的宪法缔造者……寻求保护美国人的信仰、思想、情绪和感觉。他们授予了我们面对政府的独处权——它是人类权利中涵盖面最广的、也是最为文明人所珍视的权利。”他的影响逐渐得到扩大。例如,在著名的Katz v. United States一案中,私人谈话被列入第四修正案的保护范围中;一九九二年,在里程碑式的Doe v. City of New York一案中,最高法院的法官们一致宣布承认两种隐私权。一种是个人免受不正当的外部干扰做出有关自身的根本性决定(例如堕胎)的权利,此种隐私权即是建立在布兰代斯大法官的“独处权”概念基础上的。第二种隐私权则与个人避免披露私人信息时的权力、权威和义务相关。
  此后,法律人士将“决策性的隐私”(decisional privacy,在美国最高法院的Griswold and Roe v. Wade判案中得到确认)与“信息性的隐私”(informational privacy)区分开来。后者如同哥伦比亚大学法学教授阿兰·威斯汀所描述的,是“个人、群体或组织的这样一种主张:他们自行决定在什么时候,以何种方式,到什么程度,把有关自己的信息透露给他人”。
  然而,随着网络的发达,越来越多的人上网寻找商品、娱乐和社会联系,对信息的控制感似乎正在消失,隐私由此渐渐不再是一种坚定的保证,充其量也只是一种不确定的允诺。随着思考和写作日益被搬到网上,我们生活中可以被监视和搜索的部分大大扩充了。电子邮件,即便表面上被删除了,也还会留有永久的记录,被雇主或起诉人在将来的任何一刻翻出老底来。在网上,我们访问的每一个网站,我们浏览的每一家网店,我们翻阅的每一本网刊,以及我们翻阅的时间有多长,都留下了可以被追溯的电子印迹,我们的品味、喜好和私密想法都以一种充满细节的方式显示出来。
  在信息时代,常见的说法是,隐私的被侵蚀是一种必然的发展。其实这个说法大可推敲。隐私的丧失并非不可避免,就像它的重建也远非定能实现一样。我们不乏能力重建我们失去的私人空间,关键是,我们有这样的意愿吗?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让我们先来看一下隐私是怎样在现代社会的发展中浮现出来的。
  “老大哥”和“小弟弟”
  开始于十八世纪后期的工业革命极大地改变了英国和其他西欧国家的生活条件。它把成千上万的人带到都市中的工厂和办公室里工作,靠种地糊口的农民变成了工资劳动者,延展家庭也被打碎成核心家庭。
  这种流动性更强、彼此也更为隔绝的生活创造了新的需求。工业世界和中产阶级的成长破坏了过去的严格的社会界限,提供了向上流动的新机会,但它也带来了不安全感和紧张感,出于不同背景和奉行不同习俗的人被扔在了一起,必须找到共同生活的方法。个人和家庭要求划定私人空间,这种需要在隐私权的概念中得到了表达。
  隐私权需求也反映在文化和心理变化上。隐私权意味着一种自主的感觉,一种发展自己独特的个性和生活空间的权利,一种把自己同所有其他人区别开来的权利。这种感觉促成了“内外之别”,即有些东西是内部的、个人的、私密的,另外一些东西则是公共的,隶属于外部世界。
  在这样的演进过程中,人们开始界定保护隐私权的新的社会惯例,政治哲学家如洛克强调个人权利和个人与政府交互中这种权利的至高无上性。在中世纪,权利是与社会地位捆绑在一起的。但是,十八世纪英国政治家威廉·皮特在议会演说中说:
  哪怕是最穷的人,在他的小屋中,也可以蔑视国王的所有力量。小屋可能弱不禁风,它的屋顶也许会晃动;风可能吹进来,暴风雨可能打进来,雨可能流进来,但是英格兰的国王不能进来;他的所有力量都不敢穿越这个破损了的房屋的门槛。
  隐私权,如同言论自由和新闻自由一样,成为可以用来对抗政府的权利。从英格兰来到美国的拓殖者分享了这种理念。在美国革命前夕,约翰·亚当斯对一个陪审团说:“一个英国人的家就是他的城堡。法律在它周围建起了壁垒。”
  美国宪法通过以后,人们对在英国统治时期政府滥用职权的情形记忆犹新,要求对个人权利提供明文保证,由此产生了十条宪法修正案,即《权利法案》,一七九一年开始施行。第四修正案的语言实际上就是“你的家就是你的城堡”理念的重申。第五修正案规定,任何人“不得在刑事案中被迫自证其罪”。换言之,锁定在一个人头脑中的信息是私人的,不能被强迫吐露,并用做不利于这个人的证据。
  到十九世纪早期,工业革命的社会影响已经历历可见。对许多哲学家、艺术家和文学浪漫主义者来说,工业化和技术威胁到刚刚出现的自我,似乎要把自我转变成一部巨大而无情的机器中可以相互替代的零件。正如尼采所指出,人类挥霍地把所有的个体都用做加热他们庞大机器的燃料,“它把许多人变成一部机器,又把每个人变成达到某个目的的工具”;“它制造平庸和单调”。
  如同工业化威胁到个性,新兴的科学也对自主的自我概念发起了挑战。牛顿和达尔文的学说令个体变得无关紧要。马克思和弗洛伊德都是决定论者,认定人类行为都是由个人通常意识不到的力量所决定的。
  科学和技术提供了一些新能力,但它们也可能吞噬隐私。面对通信技术的发展,英国小说家乔治·奥威尔的名作《一九八四》似乎是人们有关技术摧毁自由和个性的恐惧的一个大总结。在奥威尔的小说中,一种崭新的技术——电视,可以实现边沁的远见。没有一位公民能够逃脱“老大哥”的监视,就连拥有一个同“老大哥”相脱离的自我的想法,都会被判定为“思想罪”。在“老大哥”的世界里,隐私是无法存在的,因为没有意识,就不可能有自我的感觉。
  但是,二十世纪五十和六十年代的社会批评家开始认为,对个人的威胁不是来自一个单一的“老大哥”的集中性宣传,而是来自企业、学校和商业文化中要求一致性的压力。自我被一种同质化过程所侵蚀,如果说,隐私依赖于独特的认同,那么,这种独特性的丧失就动摇了隐私的根基。
  比奥威尔更早,另一位英国作家奥尔德斯·赫胥黎在一九三二年出版了一本名为《美丽新世界》的科幻小说,与奥威尔的预言不同,他认为人们将不是由于专制失去自由,而是由于享乐失去自由。尼尔·波兹曼在《娱乐至死》中认为,不是奥威尔,而是赫胥黎的预言在今天成了现实:
  奥威尔害怕的是那些强行禁书的人,赫胥黎担心的是失去任何禁书的理由,因为再也没有人愿意读书;奥威尔害怕的是那些剥夺我们信息的人,赫胥黎担心的是人们在汪洋大海的信息中日益变得被动和自私;奥威尔害怕的是真理被隐瞒,赫胥黎担心的是真理被淹没在无聊烦琐的世事中;奥威尔害怕的是我们的文化成为受制文化,赫胥黎担心的是我们的文化成为充满感官刺激、欲望和无规则游戏的庸俗文化……奥威尔担心我们憎恨的东西会毁掉我们,而赫胥黎担心的是,我们将毁于我们热爱的东西。
   换言之,通过拉尔夫·纳德尔所称的“和谐意识形态”(harmony ideology),通过乔姆斯基所称的“制造共识”(manufacturing consent),人们获得了一种表面化的个性(主要通过占有物和生活方式来界定)和一种拥有内在自我的幻觉。随着电子媒介创造出越来越多的人可以沉浸其中的社区的替代物,随着公与私的界限在媒体上和整个文化中都变得流动起来,我们急速前往的未来并不是一种每一步都会被无所不知的“老大哥”所监视和记录的场景,而是难以数计的“小弟弟”在不断地监视和干扰我们的日常生活。


生活在暗影中
  还有什么比网络更能显示出“小弟弟”们的威力呢?
  二○○六年中国互联网产生的一个新词是“网络暴民”,它主要和当年二月的“踩猫事件”和四月的“铜须事件”有关。在这两起事件中,网民采用“网络通缉令”的方法把当事人在现实生活中的真实面目揭露出来,形成了巨大的威慑力。
  “踩猫事件”里,仅仅用了短短的五天时间,网民们便从偌大的地球上追查到“犯罪现场”的所在地——黑龙江上的一个小岛,从几十亿人口中排查出三个“嫌疑人”。这三个“嫌疑人”的隐私被暴露无遗——不只是姓名和年龄,其照片、工作部门、电话、手机、邮箱、QQ等,甚至身份证号码和车牌号,也被一并贴到网上。政府部门也被惊动而展开调查,不久之后,踩猫女子和摄像男子都失去了工作,并被迫发表一份公开道歉。《洛杉矶时报》的报道称,中国网民“跳入网络空间去扮演法官和陪审团的双重角色”。
  “铜须事件”的起因是,一个网名为“锋刃透骨寒”的丈夫在网上发帖,谴责妻子与网名叫“铜须”的大学生有一夜情,并公布了两人的网络聊天记录和铜须的QQ号。他的帖子激起了热烈的反应,攻击偷情主角的“哄客”队伍迅速由数百人发展到数万人。有网友很快调查了“铜须”的身份,将其求职简历、家庭电话、手机号、学校电话,以及事件女主人公“幽月儿”的照片都公布在了网上。“铜须”及其家人的正常生活受到严重干扰,几近崩溃。此后,网络上甚至出现了一个专用语“扒皮”,意思是将某一事件中当事人的姓名、家庭住址等等个人隐私全部找出并公之于众。
  同年十一月,女演员张钰的“性交易录像”及赵忠祥绯闻案中的女主角饶颖的“白描”性虐待日记几乎同时在网上曝光,立刻成为网上焦点。网上信息传播有没有底线,要不要底线?以上两个事件再一次向社会提出了这一问题。
  “网络追杀”和“性交易录像”实质涉及对于个人隐私等正当权利的侵害。张钰和饶颖如果希望展示自己的私生活,她们是有权利那样做的,但当她们展示别人的私生活的时候,就完全是另外一回事了。二○○六年中国的这几起网络事件,显示了对隐私的侵害所达到的惊人程度,以及对自我暴露的喜爱的偏执程度。
  披露、公开和曝光的热切可以说是当代大众文化最为普遍的状况之一。在这样的暴露文化中,外在压倒了内在,原义让位于比喻,直接战胜了含蓄,大众剥夺了个人,审美不敌实证,现实击败想象。就连在日常语言中,“公开”、“坦率”等等词汇听上去都比“谨慎”“隐秘”要更加动听。一切都应该暴露于天光之下,阴影是非正义、羞耻、恶习、虚假、变态、精神病和其他不可言说之物的自然居所。
  “铜须事件”中,一个贴了一条长长的帖子、义正词严地攻击“铜须”和他的一夜情的网民声称:“我们网友要做的,就是履行我们的社会义务,我们不能让我们的社会沦落到如此下作的地步。”记者问他,如果人们在网上诋毁他的私生活时,他会怎么想,这位网友回答说:“我相信中国的一句老话:为人不做亏心事,半夜不怕鬼叫门。”他看上去理直气壮:只有那些“鬼鬼祟祟”的人才会躲躲藏藏,而有德之人从来都是光明正大的。
  现代社会变成了如福柯所说的一个坦白的社会,大家迷恋于个人的暴露,同时习惯于日益增多的监视。
  随着时间的进展,人类灵魂的越来越大的部分都敞开。医学的进步、社会科学的发达使得自我的越来越多的层面进入暴露状态,被加以对象化。诊疗心理健康的专业人士尤其鼓励个人毫无保留地说出他们内心的驱动力和冲突。人们开始变得喋喋不休,因为他们被教导说,只有放开自己才能确切地踏上满足自我的情感需要之路,才能达致正常。
  这样的文化忽略了在暗影之中,也有个人的情感、反思、内聚、创造性、自我认知、尊严、意义,以及其他埋藏在生活深处的东西。这些东西离开了超然、静谧和隐匿将不复存在。人们只有在从日常的社会性当中退居出来的时候——尽管这种退居往往是暂时的——才可能为人生的更为基本或更为深刻的部分创造条件。例如,人的尊严与群众心智往往是相悖的;个人创造或个人反思也必须远离尘嚣才能实现,在滚滚红尘之中难能听到内心真正的声音。过去的精神传统告诉我们,神圣的东西总是超越世俗和凡物的。神圣之心不能靠近众人,不能被众目所视,它的被庸俗化,恰恰是在其所有的遮盖物被一层层掀开,供观者一笑的时候开始的。
  在暴露要求的背后是社会对个人正常化的要求。如果说自我实现是当今人们的主要追求之一,它显现的也常常是一种赝品,更像是从俗从众,而非真正的个人主义。个人从人群中脱颖而出的姿态必须被人群所接受,他必须非常努力地检视自己,以免自己的与众不同变成了异常。
  一个监视和暴露的文化造就了大量的自我检视行为,可以说,自我检视就是公众审视的内在对应物。当然,苏格拉底曾经说过,未经审视的生活不值一过;然而,十分明显,当代文化中的过度自我检视已经到了神经质的地步。对暴露的预期迫使个人的检视不会趋向古希腊式的自省或是自我反思,而是在检查灵魂的不规则之处,情感和行为的反常的地方,以免引来看客的责难。
  这样的文化对外表和仿真物有一种青少年似的迷恋,牺牲了更为终极的东西,削平了我们生存的深度和意义。我们的心理生活有着深厚的根系,非在暗影中无以作为,对于灵魂的发展而言,单有清晰和单有晦暗都会产生偏差。维持披露与隐匿之间的张力,无论对个人幸福还是社会福祉都是必要的。这种张力的消失会直接导向社会的无聊化和廉价化,而这似乎是我们正在经历的。为此,必须维护公开与隐匿两者间的藩篱,否则,人的内在价值和尊严必然遭受扭曲与摧残。


  (《娱乐至死》,尼尔·波兹曼著,章艳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二○○四年版,19.00元)
发表于 2010-3-27 10:17:20 | 显示全部楼层
书摘——胡泳《从敞视、单视到全视》(节选)转载


    2006年中国互联网产生的一个新词是“网络暴民”,它主要和当年二月的“踩猫事件”和四月的“铜须事件”有关。在这两起事件中,网民采用“网络通缉令”的方法把当事人在现实生活中的真实面目揭露出来,形成了巨大的威慑力。……     此后,网络上甚至出现了一个专用语“扒皮”,意思是将某一事件中当事人的姓名、家庭住址等等个人隐私全部找出并公之于众。
    同年十一月,女演员张钰的“性交易录像”及赵忠祥绯闻案中的女主角饶颖的“白描”性虐待日记几乎同时在网上曝光,立刻成为网上焦点。网上信息传播没有底线,要不要底线?以上两个事件再一次向社会提出了这一问题。
    “网络追杀”和“性交易录像”实质涉及对于个人隐私等正当权利的侵害。张钰和饶颖如果希望展示自己的私生活,她们是有权利那样做的,但当她们展示别人的私生活的时候,就完全是另外一回事了。2006年中国的这几起网络事件,显示了对隐私的侵害所达到的惊人程度,以及对自我暴露的喜爱的偏执程度。
    披露、公开和曝光的热切可以说是当代大众文化最为普遍的状况之一。在这样的暴露文化中,外在压倒了内在,原义让位于比喻,直接战胜了含蓄,大众剥夺了个人,审美不敌实证,现实击败想象。就连在日常语言中,“公开”、“坦率”等等词汇听上去都比“谨慎”“隐秘”要更加动听。一切都应该暴露于光天之下,阴影是非正义,羞耻、恶习、虚假、变态、精神病和其他不可言说之物的自然居所。……
    现代社会变成了如福柯所说的一个坦白的社会,大家迷恋于个人的暴露,同时习惯于日益增多的监视。……
    这样的文化忽略了在暗影之中,也有个人的情感、反思、内聚、创造性、自我认知、尊严、意义,以及其他埋藏在生活深处的东西。……神圣之心不能靠近众人,不能被众目所视,它的被庸俗化,恰恰是在其所有的遮盖物被一层层掀开,供观者一笑的时候开始的。
    在暴露要求的背后是社会对个人正常化的要求。如果说自我实现是当今人们的主要追求之一,它显现的也常常是一种赝品,更像是从俗从众,而非真正的个人主义。个人从人群中脱颖而出的姿态必须被人群所接受,他必须非常努力地检视自己,以免自己的与众不同变成了异常。
    一个监视和暴露的文化造就了大量的自我检视行为,可以说,自我检视就是公众审视的内在对应物。当然,苏格拉底曾经说过,未经审视的生活不值一过,然而,十分明显,当代文化中的过度自我检视已经到了神经质的地步。对暴露的预期迫使个人的检视不会趋向古希腊式的自省或是自我反思,而是在检查灵魂的不规则之处,情感和行为的反常的地方,以免引来看客的责难。
    这样的文化对外表和仿真物有一种青少年似的迷恋,牺牲了更为终极的东西,削平了我们生存的深度和意义。我们的心理生活有着深厚的根系,非在暗影中无以作为,对于灵魂的发展干而言,单有清晰和单有晦暗都会产生偏差。维持披露与隐匿之间的张力,无论对个人幸福还是社会福祉都是必要的。这种张力的消失会直接导向社会的无聊化和廉价化,而这似乎是我们正在经历的。为此,必须维护公开与隐匿两者之间的藩篱,否则,人的内在价值和尊严必然遭受扭曲与摧残。
发表于 2010-4-26 10:01:14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0-5-19 06:54:43 | 显示全部楼层
学校网站的建设与管理需要更多思考


    学校网站为校园活动提供展示舞台,学校网站建立可以更好的传播校园文化,教师、学生及家长可通过学校网站的渠道了解学校活动动态;学校网站的建立可以更好的在网络中宣传本校教育教学的实际情况,展现师生风采,扩大学校的知名度和社会影响力。但是一些学校网站缺乏了一些内在的生命活力,越来越引起了广大群众、网民教师的关注和思考。我个人认为有以下几个原因:

    其一,资源得不到共享,教师无兴趣关注。

    学校网站应该为学校管理、教育教学提供学习交流的平台。学校通知、学校新闻、教育科研、德育天地、学习专题、备课资源和课件资源等等均可在第一时间实现上传共享。

    我有个教师网友,她告诉我,每天来学校第一件事情,每天上班先打开电脑浏览学校网站。这正在成为学校老师每天上班的第一件事,查看学校是否有新通知、新的学校新闻、新的学习资源等等,以便及时知道自己该干什么,该学点什么,别人在干什么,学校发生了什么事,学校将发生什么事等等。以期教师主动关心学校发展和最新动态,主动参与各类集体活动。她自己认为在这样的学校里当一名老师更轻松、更自豪、更幸福!

    当前,学校应该都把校内的资源都共享起来,无论大小事情,老师们就可以通过网站查询,知道自己想知道的内容,查询自己想得到的资源信息。

    其二,专题性学习交流栏目过于淡化。

    为了适应当今和未来社会的需求,学校教育要从记忆型教育转变为信息型教育,即培养学生从记忆信息转向应用信息和创新信息的信息素养。这正是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改革的方向。所以,好多学校网站或教育信息网,专题性交流学习栏目应用过少
    专题性交流学习栏目有它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因为通过专题性栏目(或网站)学习的方式从面对面的教师教、学生听的单一课堂教学方式,变成个别化学习和协作式学习等多种教学形式,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互动教学活动,教师将不再是学生面对的唯一信息源,教师上课时将教学主页的网址向学生公布,学生可以对教学主页进行访问,使课堂听讲与网上学互为补充,粤教版《科学》课本侧重于这点。

    传统的教学模式不能与之适应,我们积极探索运用“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合作、创造、展示自我、阅纳他人的人格及实践能力。如何达到课堂听讲与网上学互为补充呢?第一、进行网络搜集资源。学生在不断地获得成就感时,可以更大地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逐步形成一个感知心智活动的良性循环,从而培养出独立探索、勇于开拓进取的自学能力;第二、进行网络自主学习。在教学实践中通过专题学习栏目(或网站),为学生建立一个适合学生的认知水平、与生活相整合、实现分层次的学习需求的学习场所,尊重学生个体,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的自信心,给予学生他们需要或渴望的额外帮助;第三、进行网络合作探究。为了完成共同的学习任务,学生自主分成若干小组,各小组有明确的责任分工,在合作与分工中使学生感到自己有价值、与他人有联系和被尊重,培养学生的选择能力、履行责任的能力,鼓励和接纳学生自治权、主动性,达到:“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场”的效果。同时,合作学习培养了合作的动机、个人责任感和合作沟通、交流的能力,将个体之间的竞争转化为小组之间的竞争,解决了一个教师面对众多学生难以胜任的困境;第四、进行网络资源分享。教学中我们采取一定的手段和方式,在网络里,让学生外显自己知识技能、思想情感,把自己的作业或作品展示出来,同时相互之间学习他人的长处和经验,培养学生赞赏他人、阅纳自我的健全人格,不断完善自我,提高自我;第五、进行网络小结反思。每学完一课后,由学生自己进行小结,设计出一些实践中遇到的问题或需更进一步探究的知识点,在学校网站上交流、学习。合作学习经常需要延伸到课堂之外,需要课与课之间的连续性。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我们都及时在网站上给予学生激励性、发展性的评价;第六、进行网络巩固运用。在学生理解、掌握所学知识的基础上,构建了一个交流学习的平台,还要正确引导学生走进生活,真正将所学知识创造性地运用到现实生活问题的解决中去,培养学生独立、合作、坚韧、创新的健全人格。

    其三,学校网站需要一个团队,一种精神和一流服务意识。

    我曾看过学苑网友“教育观察”写过这么一个文章《浅谈中小学学校网站建设》(文章网址:http://xnjyw.5d6d.com/thread-8032-1-1.html),文章内容写得见底, 学校网站是学校的一个重要窗口,除了起到宣传作用、教师办公和师生交流需要之外,还可把学校各部门组织起来,融为一体,团结教师,实现力量整合。目的就是要求建设一个好的学校网站,就得需要有一个责任感的管理团队,需要有团体精神和一流的服务意识,在家长和师生最为需要的时候,在学校网站上展现出来了。

    其四,学校网站需要更专业技术人员支持。

     如果没有专业技术支持,网站随时有可能面临网站内部编码中毒或木马病毒“侵犯”,一旦“侵入”了学校网站内部,你的网站就携带网页木马病毒了。当前学校,一般都有信息教师,都懂如何建设和管理校园网站,何不利用这一资源优势进行技术支持呢? 当然不一定懂网页设计(网页编程),那么,就必须请求专业的技术公司来进行技术指导了,这样既保证学校网站在今后的工作中正常运行,又能取得网站的技术支持。

    当然,网络里也有我们值得学习的一些网站制作的小技巧:如分辨率的设置问题:尽管LCD大有流行之势(其分辨率是1024×768),但现在人们上网用的电脑大多分辨率是800×600,因而我们在制作时就不应再选用640×480的分辨率,以免使浏览者进入时画面会出现混乱。图片的大小问题:一个网站是靠文字与图画去支撑起来,而网页的传输速度又往往与图片文件的大小有关。在制作网页时尽量采用.gif或.jpg格式的图片,因为它们的文件较小,而应避免使用.bmp格式的图片,若只有.bmp格式的图片,可先用图片浏览器进行格式转换。而对于应用于整版的大画面,最好能预先用WEB图形处理工具Firework将画面切割成小块,将文件优化,这样将会大大增加传输的速度。

    其五,学校网站需要专人及时更新和维护。

    学校网站建设与管理,需要专人负责不断更新和维护,加强领导转变职能、提高办事效率、推动教育事业健康发展的高度来提高对学校网站的认识,切实加强对信息化工作的领导,采取有效措施,加大工作力度,解决网站建设中的有关问题,把自己学校网站建设好、维护好、使用好。

    学校网站上数据的组织和发布,是一项技术性、政策性、时效性很强的工作,事关教育教学服务水平和学校形象。为确保网站的管理和运行,对相关版块的责任部门应进行明确分工,各单位和各部门要牢固树立“管重于建”的思想,切实做好信息资源的组织和更新维护工作,确保信息的全面、准确、及时、实用、安全,要建立栏目信息维护责任制,保证信息的更新频次和使用效能。要制定健全的信息和网络安全制度,积极采用标准先进的安全技术,严格信息发布规章,保障信息和网络的安全。上网信息要根据学校信息上网原则,按照有关保密及安全程序,由各单位自主上载。

    总之,学校网站的建设与管理值得我们有更多的思考……学校网站的建设能让学校与社会、学校与教师和家长、教师与学生的心贴得更近些!学校作为校园网络文明的倡导者,将继续为全面建设信息化、健康化、品牌化的优异社会、家校、教师、学生的网络环境而努力。

  

  


恍然若梦
2010-5-18
发表于 2010-6-11 17:14:15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时代的知识生产作者:胡 泳
  京城报纸新锐《经济观察报》新近推出“书评增刊”,为此它举办了一个沙龙,讨论“我们时代的知识生产”。
  就媒体而言,这可能不是一个准确的题目,我在这里更愿意谈论的是“我们时代的内容生产”。
  “内容”现在成了媒体经常挂在嘴边的名词之一。这个统称式的词汇将创作的价值一般化,无论是“写作”的作家,还是“拍电影”的制作人,都是“内容提供者”。这个词尽管生硬,却是惟一能跨越各个学科领域、符合数字化时代要求的词。然而,内容必须具体地表达给受众。你不能想当然地假设你的产品能送达某个特定受众手中;你必须设法了解,驱使那位受众愿意购买某一内容的动机是什么。
  美国专栏作家斯图尔特·艾尔索普说:“仔细思考大型媒体,即经由合并而成的‘并购公司’如迪斯尼、维亚康姆、时代—华纳、新闻公司等的做法,必然会注意到一个基本原则:在任何一个创意行为中,一定要有人懂得如何打动顾客。”今天听上去有老生常谈之嫌、但却堪称真理的一件事情是,从内容生产的角度来看,未来人类最稀缺的资源不是粮食,不是水,不是石油,而是人们的注意力。我们已经窥见了注意力匮乏的端倪。令人眼花缭乱的电子产品,不断诱导消费者升级换代;报刊、电视、电影、文学争相用耸人听闻的故事争夺早已麻木的受众;音乐走向了影像,NBA变成了游戏。为什么在世界杯比赛期间冒出了那么多的“足球宝贝”?不过是传播者拼命要留住注意力而已。即便如此,布鲁斯·斯普林斯汀仍然在歌中唱道:“空有五十七个频道,却毫无内容。”注意力与获知和认知都不同,它能够创造行动的基础。我们可以觉察到许多东西,但不一定对所有东西都加以注意。注意力也不仅仅是时间管理的问题:我们可能在某件事上花费大量时间,但却没有花费多少注意力,反过来的情形也成立。
  注意力意味着头脑的投入,为此,必须了解每个人的注意力是如何分配的。不少人声称自己能够“一手画方,一手画圆”,但总的来讲,注意力是一种零和(zero-sum)现象。注意了一件事,另外的事就会失去你的注意。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注意力是很容易分散的,但也可在不被觉察的情况下受到引导。
  注意力有自身的经济规律:作为一种资源,它变得越来越有价值。如果你想得到某人的注意力,就必须用某种有价值的东西去交换。注意力又是遵循收益递增定律的:你越有名,就越会获得更多的声誉。
  我们今天谈论知识或者内容,必须把人类的注意力作为一种具有经济价值的商品来看待。举一个例子:咨询顾问常常著书立说,并大都将其免费散发,或是在学术杂志上撰写文章,再由其公司重印。这种免费内容使咨询顾问可以在客户实地采纳他们的建议时收取更高的费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美国咨询业曾经发生一起令人震惊的事件,比免费提供内容走得更远。两位来自CSCIndex咨询公司的作者撰写了《市场领袖的纪律》一书,公司上层授意其咨询顾问和秘书们在书店里成批购买此书以便把它推上《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而它也果真榜上有名。尽管这一计谋被披露后产生了事与愿违的效果,但它清楚地表明,一伙以钻研价值为职业的咨询顾问认识到注意力可以当作市场工具加以运用!
  信息产业的知名观察家埃瑟·戴森指出,在注意力稀缺的网络时代,出现了一种崭新的内容经济学。知识财产价值的实现方式改变了。这是一个简单的经济学事实:拷贝的供给增加(生产和发行拷贝的费用越来越低廉)+稳定的需求(通过人们的空闲时间来衡量)=降价人们只有拥有空闲时间,才能产生对内容的需求。网络和新的媒体技术不会增加人们的空闲时间,虽然所有的高效工具推销者都宣称网络能做到这一点。传统上,我们都知道,内容的“消费”是损耗时间的,现在,我们还需计算个人用于“生产”内容的时间,它与可用于“消费”内容的时间彼此互相挤占。
  内容(及内容的创造)消费个人的注意力也就是说,个人的时间和注意力稀缺,内容的供给可能过剩。作为一种商业活动,内容的生产仍将昂贵(因为它占据人们的时间),但许多人将把宝贵的时间用于制作自己的节目。这种总体上的转移与发生在制衣业的情况刚好相反。衣服一度是由妇女们在家里制作的,工厂的出现为工厂主带来了规模经济并给工人提供了工资,服装很快成为一种批量生产的商品。
  而就内容而言,在家庭以外生产知识财产的规模经济正在消失,因而生产重新回到家中(或小企业中)进行。在大公司里制作内容通常比在家制作更为昂贵。有些个人出于喜好而自己制作,有些人是为了赚钱。不论他们出于何种动机,他们正用自己的成果与商业内容制作商争夺人们的时间——看看DV,看看flash,看看短信,看看网上论坛这些东西的兴起,你就会深切地明白这一点。
  对于年轻的一代,他们常见的媒体活动不光是买报、读书、看电视,还日益包括收藏碟片、打电脑游戏、在网上游荡、回复电子邮件等等。所有这些都意味着试图吸引人们注意力的内容会越来越多。这种新经济学的结果是,人们通常为付出注意力而得到报酬,付酬的方式可能是隐晦的或明确的。他们可以免费看电视是因为他们不得不连带着看那些商业广告片;他们看的杂志和报纸由广告商暗中补助或免费提供。甚至连航空公司提供的小小的热毛巾都是由期盼获得注意的广告商们赞助的。
  这就是所谓的注意力经济,商业机构的最终兴趣是怎样把注意力变成钱。人们的注意力,而不是用来消费注意力的内容,将成为商业价值的源泉。将会冒出太多的内容,而没有足够多的人有时间消费所有这些内容。传统的“内容”公司——报纸、杂志、书籍出版商——将面临日益严峻的挑战,因为他们不得不与那些非传统意义上的内容提供者争夺用户的时间。这些新的供应者包括拥有自己网页的商人,不看电视而互相传递电子邮件的孩子,希望吸引追随者而把音乐免费送上网的乐队等等。
  这种变迁的好处是,注意力对于人类来讲具有一种内在价值,它更像食品(而不像金钱,只是在交易或制造虚幻的自尊时才有用)。这向我们提出了一个含义更广的问题:在一个几乎所有工作都由机器来从事的世界里,何种人类活动在商业上是有价值的?这一问题令人想起研究计算机文化的心理学家雪莉·特克尔的发现:很久以前,孩子们把自己与动物相比,并认为自己聪明而有理性;现在他们把自己与计算机相比,认为自己有活力、有感情、有创造性,还有自己的独立意志。
  儿童也好,成年人也好,与机器相比我们确实不同。我们不能被复制;我们可能主动采取行动并做出道德判断;我们制定目标,并拥有幽默感;我们能够识别模式并设计东西;我们能够激励同伴,向顾客做出保证,令他们满意;我们的注意力对他人来讲具有非凡的价值,在这一点上机器的“注意力”永远也无法望其项背,即使它能提供准确的个人化信息。
  由电子世界所产生的所有浮华和人工模拟最终都会使人们更加珍视他人的陪伴和注意力。这并不是说我们将会抛弃计算机,而是说,比起人与计算机之间的互动,我们将会赋予人类交往更高的价值,不论这种交往是面对面的,还是通过计算机来进行的。
  这将改变我们对一切事情的看法;它将使我们重新思考如何尊重人,尊重个人的注意力、尊重服务,以及尊重人与人之间的互动。这些想法听起来全都妙不可言而且充满人情味,但随着注意力变成了经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可能越来越商业化。
  而且,注意力被珍视以后,还可能导致一个很重大的改变:人们将从无聊中解放出来。如果你有过乘电梯的经历就会发现,尽管你可能只会在狭窄的电梯间度过短暂的瞬间,但就在这短暂的瞬间内,让你单独面对不相干的人,你会感到十分尴尬和无聊。设想一下,如果每个电梯间都装有电视会如何呢?你会把电视当作一个摆脱无聊的手段。新的各种各样的媒体就是遵循这样的逻辑入侵那些以往没有媒体干扰的环境空间——工作场所、学校,乃至一次宁静的乡间散步。通过便宜的无线技术,这些媒体正在征服世界最后的角落(短信已经覆盖了珠峰)。它们将以空前的力度对你进行信息轰炸。
  这些媒体统治人们生活的结果是,没人愿意集中思想解读任何具有实质性内容的东西。简短就是美。五秒钟的妙言隽语。快速移动的图像。在频道与网址之间跳来跳去。即时性的满足。经常性的刺激。人们注意力的凝聚时间越来越短。媒体不得不靠极端的方法吸引人的注意力。使用这种方法的惟一问题是,下一次要想达到同样的效果,就必须更加极端。这就是我宁愿谈论“内容生产”而不是“知识生产”的原因。
  在这样一个局面中,内容提供者处于什么样的地位呢?比尔·盖茨曾经在《未来之路》中提及“传播冲突”的概念:传统上,人类的知识和信息是以书本文件保存的,当顾客选择了一本书并为它付款时,作者所得的利益与花在木头纸浆以及传送信息等外在方面的资金相比只是大馅饼中的一小块。这就是传播冲突,它阻碍了多样性,并把作者的钱浪费在了别人身上。
  盖茨预测说,使信息传输变得极为廉价的信息高速公路的出现,将消除这种传播冲突,赋予作者更多的权利,因为顾客不用为信息的传送花费大量的冤枉钱。这并不表明信息将会免费,但传播信息的花费将会变得很少。例如,在《经济学家》杂志工作的编辑可以通过信息高速公路开展私人服务——提供各种不同来源的附带文本和图像的新闻摘要。购买这种服务的人可能每天花几美分请专家做中间人搜集一天的新闻,再付给入选的每条新闻的出版者一点钱,就不必花六十美分去买报纸了。
  不过事情好像并没有那么简单。几年前,数字化货币曾经是一个热门话题,因为有识者设想,未来的数字化市场必然需要相应的电子硬通货:它像现金一样简单易用、具有流动性,同时又像信用卡号码一样容易携带、通行全球。所以,CyberCash、DigiCash、NetCash等公司应运而生,目的是造出一种能在网上像真钱一样令人用着安心、使着省心的数字化货币。数字化货币公司的兴起是基于这样的假设:电子商务将促使有关商品或服务的“小额交易”激增,比如花几角钱购买一篇报纸特稿,每天付几分钱看自己喜爱的卡通漫画,或是按小时计费租用软件。数字化货币的设计师们说,开发小额支付系统,有效地周转数量不大的钱,甚至小到以分来计算,可以使网络上各种类型的信息内容、商业资源及多媒体的买卖灵活地进行。这种小钱刚好可以支付在数据库中查询一条信息的费用(而不必使查询者不得不长期订阅一项昂贵的服务)。没有了积聚信息的需求,积聚信息的大公司也就失去了其用武之地。小型而分散的“兴趣团体”因为规模的缘故无法引起广告商的青睐,它们要么依赖机构环境、要么靠拉赞助,否则只好由充满理想主义的志愿者维持,而这些人很快就会因精疲力尽而退出战斗。只有当网上的金钱流动变得分散化以后,用这样的钱所做的事情才能分散化。千万个拥有小规模忠实受众的内容提供商将会因此受益。
  如果网上小规模交易市场存在的话,数字化货币的确有合理性。像原康柏公司的MilliCent和IBM公司的MiniPay等小额支付技术都声称能为消费者和商业机构在互联网上进行小规模的内容购买和销售提供新的、合理的办法,并使电子商务“民主化”:任何一位有思想或新闻要发布、且在世界上任何地方有听众的人,都可以变成电子出版商。不需要持续不断地制作内容以吸引订户或广告商,只要向单独的受众收取数字化货币即可。一位名记者也许可以通过把新闻直接售给读者而发财:比方说,一篇新闻收两元钱,有两万五千人阅读,一天就可以收入五万元,这样的高额诱惑让哪位记者能够保持对报社或杂志社的忠诚度呢?难怪记者要为数字化货币欢呼。
  不过,可怜的记者们也许仍然得辛辛苦苦地“码字”。不幸的地方在于,小额交易市场不能违背心理学规律。个人消费者从不喜欢为信息付费,更痛恨那些收费测量计。按次计费的电视节目无人搭理,而大家都对网络接入服务的统一费率拥有高涨的热情。上面说过,杂志和报纸都依靠广告的补贴降低成本,在许多国家,电视完全依靠补贴过活。
  消费者不想浪费他们的钱财,但更重要的是,他们想减少风险。他们选择名牌进行消费,容易被一揽子交易吸引,因为那样就不会有隐藏的支出。如果家中有个十几岁的孩子,技术上比你高明,财务上又不为你负责,万一他使用了按分钟计费的服务,还有什么比这更大的风险呢?有时甚至会出现这样的怪事:即使按时付费更便宜,消费者仍然选择统一费率。
  一家电子商务咨询公司做过这样的试验:在一次会议上,主持人把一摞硬币交给每个参加者,要求他们每次进入大厅时都要把一分钱投入门口的钱匣中。很多人第一次就把所有的钱都放了进去,然后要求从此获得自由出入权。这一试验有趣地表明:如果可能涉及多次消费,没有多少人喜欢每次进行交易时都计算交易所需的花费。而康柏的MilliCent竟然愚蠢地宣称它就像“一个二十四小时、每周七天进行工作的测量计”。
  内容提供商同样不喜欢小额支付,因为它惩罚积极阅读内容的用户,同时让那些消极用户得以廉价地获取他们所需要的东西。一个可能的解决办法是设计不同的收费办法,让积极的读者订阅内容,让偶尔浏览者单篇付费。这样可以扩大读者群。当然,与免费服务、从广告商那里收费相比,这种扩大读者群的办法还是有些相形见绌。
  然而,现实的情形是,许多出版商不能积聚足够的受众以吸引广告商,也无法感召忠实的订阅者。所以,尽管联网通信已进行多年,我们仍然难以勾勒出一个完全分散化的、可持续的经济模式的轮廓。这样的模式不依赖于积聚信息的频道、网关或门户,因为它们都具有把内容单一化的倾向。从长远来看,以网络为基础的经济面临的一项挑战,是如何破解信息积聚的问题。也许,它说明了一个简单的事实:网络不可能像传说中那样具有平等性。
  
    
发表于 2010-7-5 11:57:55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0-8-26 11:05:25 | 显示全部楼层
个人网站包括:博客,个人论坛,个人主页等等 网络的大发展趋势就是向个人网站发展。个人网站是一个可以发布个人信息及相关内容。通俗理解个人网站:就是指网站内容是介绍自己的或是以自己的信息为中心的网站,不一定是自己做的网站,但强调的是以个人信息为中心。



  

  个人网站是指个人或团体因某种兴趣、拥有某种专业技术、提供某种服务或把自己的作品、商品展示销售而制作的具有独立空间域名的网站。
  个人网站=顶级域名+虚拟主机+网页
  网页: 需要自己运用各种网页软件制作.
  做好网页后上传到虚拟主机,再把域名绑定到虚拟主机上,你的个人网站就可以对外供别人浏览了.
  个人网站:所谓的个人网站,就是指网站内容是介绍自己的或是以自己的信息为中心的网站,不一定是自己做的网站,但强调的是以个人信息为中心。
  个人网站包括:博客,个人论坛,个人主页等等 网络的大发展趋势就是向个人网站发展
  
什么是静态网页和动态网页?  静态网页,动态网页主要根据网页制作的语言来区分:
  静态网页使用语言:HTML(超文本标记语言)
  动态网页使用语言:HTML+ASP 或 HTML+PHP 或 HTML+JSP 等。
  静态网页与动态的区别
  程序是否在服务器端运行,是重要标志。在服务器端运行的程序、网页、组件,属于动态网页,它们会随不同客户、不同时间,返回不同的网页,例如ASP、PHP、JSP、.net、CGI等。运行于客户端的程序、网页、插件、组件,属于静态网页,例如html页、Flash、JavaScript、VBScript等等,它们是永远不变的。
  静态网页和动态网页各有特点,网站采用动态网页还是静态网页主要取决于网站的功能需求和网站内容的多少,如果网站功能比较简单,内容更新量不是很大,采用纯静态网页的方式会更简单,反之一般要采用动态网页技术来实现。
  静态网页是网站建设的基础,静态网页和动态网页之间也并不矛盾,为了网站适应搜索引擎检索的需要,即使采用动态网站技术,也可以将网页内容转化为静态网页发布。
  动态网站也可以采用静动结合的原则,适合采用动态网页的地方用动态网页,如果必要使用静态网页,则可以考虑用静态网页的方法来实现,在同一个网站上,动态网页内容和静态网页内容同时存在也是很常见的事情。
  我们将动态网页的一般特点简要归纳如下:
  (1)动态网页以数据库技术为基础,可以大大降低网站维护的工作量;
  (2)采用动态网页技术的网站可以实现更多的功能,如用户注册、用户登录、在线调查、用户管理、订单管理等等;
  (3)动态网页实际上并不是独立存在于服务器上的网页文件,只有当用户请求时服务器才返回一个完整的网页;
  (4)动态网页中的“?”对搜索引擎检索存在一定的问题,搜索引擎一般不可能从一个网站的数据库中访问全部网页,或者出于技术方面的考虑,搜索蜘蛛不去抓取网址中“?”后面的内容,因此采用动态网页的网站在进行搜索引擎推广时需要做一定的技术处理才能适应搜索引擎的要求
  什么是静态网页?静态网页有哪些特点?
  在网站设计中,纯粹HTML格式的网页通常被称为“静态网页”,早期的网站一般都是由静态网页制作的。
  静态网页的网址形式通常为:
  也就是以.htm、.html、.shtml、.xml等为后后缀的。在HTML格式的网页上,也可以出现各种动态的效果,如.GIF格式的动画、FLASH、滚动字母等,这些“动态效果”只是视觉上的,与下面将要介绍的动态网页是不同的概念。
  我们将静态网页的特点简要归纳如下:
  (1)静态网页每个网页都有一个固定的URL,且网页URL以.htm、.html、.shtml等常见形式为后缀,而不含有“?”;
  (2)网页内容一经发布到网站服务器上,无论是否有用户访问,每个静态网页的内容都是保存在网站服务器上的,也就是说,静态网页是实实在在保存在服务器上的文件,每个网页都是一个独立的文件;
  (3)静态网页的内容相对稳定,因此容易被搜索引擎检索;
  (4)静态网页没有数据库的支持,在网站制作和维护方面工作量较大,因此当网站信息量很大时完全依靠静态网页制作方式比较困难;
  (5)静态网页的交互性交叉,在功能方面有较大的限制
  好像看懂了,第一看后缀名,第二看是否能与服务器发生交互行为
  静态网页是相对于动态网页而言,是指没有后台数据库、不含程序和不可交互的网页。你编的是什么它显示的就是什么、不会有任何改变。静态网页相对更新起来比较麻烦,适用于一般更新较少的展示型网站。 静态网页与动态的区别  程序是否在服务器端运行,是重要标志。在服务器端运行的程序、网页、组件,属于动态网页,它们会随不同客户、不同时间,返回不同的网页,例如ASP、PHP、JSP、.net、CGI等。运行于客户端的程序、网页、插件、组件,属于静态网页,例如html页、Flash、JavaScript、VBScript等等,它们是永远不变的。
  静态网页和动态网页各有特点,网站采用动态网页还是静态网页主要取决于网站的功能需求和网站内容的多少,如果网站功能比较简单,内容更新量不是很大,采用纯静态网页的方式会更简单,反之一般要采用动态网页技术来实现。
  静态网页是网站建设的基础,静态网页和动态网页之间也并不矛盾,为了网站适应搜索引擎检索的需要,即使采用动态网站技术,也可以将网页内容转化为静态网页发布。
  动态网站也可以采用静动结合的原则,适合采用动态网页的地方用动态网页,如果必要使用静态网页,则可以考虑用静态网页的方法来实现,在同一个网站上,动态网页内容和静态网页内容同时存在也是很常见的事情。
  我们将动态网页的一般特点简要归纳如下:
  (1)动态网页以数据库技术为基础,可以大大降低网站维护的工作量;
  (2)采用动态网页技术的网站可以实现更多的功能,如用户注册、用户登录、在线调查、用户管理、订单管理等等;
  (3)动态网页实际上并不是独立存在于服务器上的网页文件,只有当用户请求时服务器才返回一个完整的网页;
  (4)动态网页中的“?”对搜索引擎检索存在一定的问题,搜索引擎一般不可能从一个网站的数据库中访问全部网页,或者出于技术方面的考虑,搜索蜘蛛不去抓取网址中“?”后面的内容,因此采用动态网页的网站在进行搜索引擎推广时需要做一定的技术处理才能适应搜索引擎的要求
  另外,如果扩展名为.asp但却没有连数据库,完全是静态的页面,那也是静态网站,asp只是扩展名。

个人站长  随着互联网的兴起,草根站长一词被广为传播,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同。可以这样讲,网络的崛起得益于草根站长的力量,网络的发展更离不开草根的支持。由此可见草根中蕴藏的巨大能量。甚至可以断言,没有草根就无法成就今日繁荣的中国互联网。
  需要面对的现实是,草根网站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着诸多问题需要解决,其中很多问题虽然没有标准答案但具有共性。如果能够通过集中性的讨论帮助草根站长解决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一些困惑,帮助他们更好地理清创业思路,使网站突破原有的局限从而获得更好的发展空间,对于草根站长将会是很有意义的一件事。
发表于 2010-8-26 11:34:16 | 显示全部楼层
教师个人网站 彰显着鲜明的教育特色

  在信息化浪潮涌来的时候,有一群人勇敢地迎了上去,虽然没有人动员,也没有任何酬劳,但他们仍义无返顾,这就是我们的教师。
  在教育网站世界中,有一朵奇葩一直顽强、灿烂地开放着,这就是教师个人网站。
  "史海泛舟"算得上是最早的教师个人网站了,自1997年底以"中学历史教师的个人主页"的形式推出后,立即在互联网上引起网民瞩目。1999年前后,教师个人网站数量剧增,蔚然形成了互联网上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这是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
  在K12、网易、中国人等网站推出免费个人主页空间后,教师个人网站迅速红火起来,并以教学的实际需要为根本形成了几大类别。
  第一类,以提供学科教学资源为主,包括教案、试题、练习、资料和一些重要的论文等,例如"新概念高中物理"网站、"开泉涤尘"数学试题网等。
  第二类,以主题教育为主要特色,一般由教研爱好者和一些专注学术的教师创建。主题小到一个学科内容,大到广泛的教育理论与实践的研究。这些网站的针对性很强。
  第三类,以教师个人原创为特色,以个人教育成果为主要内容,围绕教师个人的所作所为、所想所写,通过网站向外界展示自己的论文、课件、教研成果,实现个人原创教育资源的共享。
  第四类,以提供综合技术、通用资源为主,这类由信息技术教师创办的网站,有的提供课件制作的技术与素材资源,有的提供计算机软硬件技术培训、使用技巧等资源,有的提供常用的教育软件的下载等资源,如"Authorware爱好者"网站。
  第五类,是论坛等形式的交流平台类网站。随着论坛技术的开放,越来越多的人们认识到通过论坛交流信息的方便性。于是很多教师根据网络互动的特点,设计开发了个人教育论坛网站。
  此外,还有很多其他类别的教师个人网站,包括因教师个人的爱好建立的如摄影、文学等与本人的教学关系不太大的网站,也包括利用其他网络功能建立的"博客"教育日志、教育资源共享空间等网站。
  这里彰显着鲜明的特色
  教师个人网站与其他网站相比,具有鲜明的教育特色,其教育性是最大的特点。无论是理论还是实践,无论是技术还是资源,大都直接面对教育,为促进网络在教学中的应用起了促进作用。
  教师个人网站具有很强的"个性"。因为多数教师个人网站都是自愿、自觉、自主创建的,所以其网站风格的定位与个人的所教学科、教育观念、教学方法都有着密切的关系。有的教师非常喜欢素质教育,因而网站上开放的、前沿的、有趣的教学内容就多一些;有的教师担负着毕业班的重担,所以试卷、解题技巧的内容就会更多一些;有的教师非常关注思想教育,于是思想品德教育的理论与方法就成为网站的主要内容。由于教师个人大都是非常有思想、有个性的人,所以其网站的"个性化"比起非教育界人士建立的网站来会更明显。
  教师个人网站无论与教育相关程度如何,大都内容健康、风格高尚,大多数敢于公开自己的真实姓名、单位等情况,在互联网上真诚交流。教师个人网站以信息健康、纯洁的特点和真实可靠的特点在网络上树立了新风尚。
  这是一片无法替代的天空
  网络教育是没有围墙的学校,是没有教室的课堂。教师个人网站的建设,不仅有利于广泛地共享教育资源、教学思想和教育技术,而且有利于推动素质教育和教育信息化进程。教师个人网站提供了各类教育理论、教育资源、教育技术资源,提供了网上师生交流的平台,提供了网上教育的在线课堂,打破了学校与班级的界限,让更多的师生享受到更多的教育资源。
  教师个人网站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大型教育网站"大而全,全而粗"的问题,以精、准、小、巧的定位起到了面向教育实际,解决具体教学问题的作用,并且由于教师直接从事教学工作,因而其发布的教育资源、教育方法等信息的价值更大。
  教师个人网站的建设还有利于教师素质的提高。通过建设网站,一方面教师可以全面、综合、深入地研究本学科,对教育资源、教学方法都会有更为全面的把握;另一方面教师可以接触、学习、掌握更多的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等,有利于提高教师的现代教育技术水平。更为重要的一方面,是通过建设网站,提高了教师的创新意识和时代意识。
  这里期待着山花更烂漫
  教师个人网站建设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教师个人水平,所以存在一些不可避免的问题。
  第一,资源零散,不成体系,甚至因为低层次重复建设造成极大的浪费。如果在未来的发展中,有相关的标准或规范的认证,可能会极大地促进教师个人网站的协调发展。
  第二,资金与技术受到局限。随着网站空间逐渐收费利用,大部分教师个人网站因为是非赢利性的,不具有投入资金的条件,因此影响了更多的优秀教师个人网站的出现,甚至不少优秀网站因此而消失。还有,技术更新较快,而教师的时间有限,不能快速地跟上发展步伐,造成了发展滞后。虽然"校校通"工程的实施能缓解一些矛盾,但无法彻底解决这些问题,如果大型教育网站能采取一定的联营方式为教师提供一些必要的空间和技术,相信会对教师个人网站的发展大有裨益。
  第三,教师的综合素质有待提高。"未来教育面临的最大挑战不是技术,不是资源,而是教师的素质。"网站发展的关键是内容与服务,教育技术发展日新月异,教育观念也在不断改变,信息时代的浪潮也正在冲击着从社会到教育的每一个角落。教师个人网站建设正面对着综合素质不断提高的挑战。教师建设个人网站不单要掌握新观念、新技术、新方法,还要提高综合的信息处理能力,以及提高个人艺术修养等人文素质。
  虽然,教师个人网站仅仅是浩瀚的网络世界中的小小花朵,但是我们相信,随着教育部门不断地组织教师个人网站评比活动,通过商业网站与教师个人网站的广泛合作,经过广大教师的不断努力,教师个人网站会像满山遍野的鲜花一样烂漫。
  链接 教师个人网站搜索
  史海泛舟(http://www。laoluo。net/fist。html)
  "史海泛舟"算是比较早的教师个人网站,该网站于1997年年底以"中学历史教师的个人主页"的形式推出后,在互联网上引起很大的反响。
  教育文稿网http://www.eduwg.com
  教育文稿网网建于2008年2月,站长是一名参加工作多年了的中学数学教师。建站至今已收集课件近万个,教学文摘、杂文近万篇,教案数千多例,值得教师们一看。

发表于 2010-8-26 11:39:11 | 显示全部楼层
教师个人网站,Internet上的教育先锋







  


  
    如果说互联网给人类生活带来一场革命,那么教师、学生以及整个社会都在期盼“教育”能在这场革命中脱胎换骨。私塾的学生是有限的,学校的围墙是有限的,互联网给了人们对教育“无限”的渴望。在E-learning全新教育理念的昭示下,一些熟悉互联网、掌握计算机应用技术的教师率先行动起来,在互联网上建立他们的教学、交流平台,率先试验并体味着网络链接教育的美妙感觉。  
    一、 从一个到一千个——教师个人网站发展寻踪  

    我国的教师个人网站是与互联网整体范围意义上的“个人网站”同时登陆的,与一些“大型”综合教育网站相比,他们的建设几乎同时或者成为先导。有必要说明的是,教师个人网站与教师的个人教育网站是不同的概念。有的教师个人网站内容只是教师自己的爱好,如“网页制作”“音乐MP3”“动画精品”“游戏”“软件”等等,跟教育没有直接关系,这一类与互联网上其它社会人士的“个人网站”没什么分别。而教师的个人教育网站又不同,其选题范围在于教育,内容与他的职业——教师,与他的工作——教育息息相关,是网络与教育链接的一个个节点。如“史海泛舟”“新概念高中物理”“飞翔物理” “教育先锋”“袁老师课堂”“数学金豆”等教师个人网站,对于我这样的年轻教师和一些学生来讲,在互联网的宇宙中,他们是那么亲切,那么光亮闪闪。  



    据我所知,《史海泛舟》算得上是公布最早的教师个人网站,97年底以一块“中学历史教师的个人主页”招牌推出,在互联网上引起不少的注意。花匠(http://sq.k12.com.cn/~gardener)主页是一个中学物理教师在1998年9月建立的,到1999年,惟存教育(http://sq.k12.com.cn/~being)、高中数学教学(http://sq.k12.com.cn/~shuxue)、戈壁园丁(http://sq.k12.com.cn/~zhukehong)、LD语文热线(http://sq.k12.com.cn/~likegang)等一些教师个人网站相继建立,总的来说,1997—1999年初我国第一批教师个人网站登陆互联网,大概有10个左右,这一阶段教师个人网站只能说是 “小荷才露尖尖角” 。  

    与现实世界千千万万的教师与大教育背景相比,在互联网宽广绚丽的世界中,他们几个人显得“另类”与“孤独”。值得一提的是,第一批建设教师个人网站的并不是计算机教师,而是一些担任历史、地理、数学、物理、语文等学科教学的教师,他们都是计算机和互联网爱好者,在学科教学中勤于思索钻研,是较早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教学,并努力探索现代教育技术与各科课程整合的先行者。  

    1999后半年,互联网在中国 “突飞猛进”,网络教育理想更是让芸芸师生充满向往。在这两年教师个人网站也渐成 “气候”。仅就K12教育网上的链接而言,4490个教育网站中30%是教师个人网站,而且这个数字每天都在增长。语文、数学、英语、历史、地理、生物、物理、化学、计算机……中小学各个学科几乎全部涉及。虽然每个教师版主的出发点都是“教育”与“交流”,但不同的经验与擅长使每个网站都是“匠心独具”,都是绝对的“教师个性化教育平台”。  
-


    二、 资源个性化——教师个人网站的美丽 “瓶颈”  

    没有校园围墙,没有时空阻隔,高级教师与年轻教师、名校老师与普校学生之间随时随地的学习交流,个人教育网站的教师版主们希望网络能让他们实现这一切。所谓“术业有专攻”,对于教师个人网站而言,学科是个性的第一要素。几乎每一个教师个人网站都有明确的学科定位,教师自己掌握的学科教学资源构成他们个人主页的主要内容。尽管每个教师的个人网站网页风格、栏目设置都各不相同,但每一个教师个人网站个性化最突出的都是他的“资源”,基本上可以划分为五大板块:教学课件、教研论文、教案、学科相关资料、试题。  

    其中课件、教案、论文以版主原创、制作为主,是属于绝对“个性化资源”的一部分,最有借鉴和交流的价值。还有一部分是版主平时搜集所得,属于教学参考资料,跟教学联系紧密,也是教师们上网查询交流的重要内容。因为这一部分主要来源于他们自己的教学实践,是他们自己的教学积累与经验之谈。而且,教师个性化资源多还是少,常常就决定了这个教师个人网站的优劣。  

    从教师个人网站的内容模式看,他们每一个都选定一个教育研究方向或教学方向,向着纵深发展,对他们来讲最重要的不是广博,做得“好”首先要做得 “精”。这是他们的魅力。  

    然而,“个性化”往往会制造出“单薄狭隘”的陷阱。  

    教师个人网站的斑竹有如下特征:一线教师或教育科研机构研究者。因为他们日常的教学研究非常繁重,所以他们的网站工作都是“业余”的。这并不是说他们网站建设能力与技术水平比专业人士差,然而一个人时间和精力上的限制却是不小的困难与麻烦,并不可避免的造成了教师个人网站发展的“瓶颈问题”:  

    一是内容有限、更新慢。有的教师在上传了几个课件、几篇论文、几篇试题之后便很少更新,点击其中的栏目频道,还常常“找不到该页”,有的栏目称为“库”,实际上只是斑竹与他的同事、朋友的几篇文章。除极少数教师个人网站,一个月更新两次已经算是多的了。如“孩子王”是一个体育教师的站点,但可惜除了首页只有一个页面,登着不知是谁的几张照,首页的更新日期写着“2000年09月07日,星期四”实在是让人失望, 给人一种白白浪费“孩子王”名称的感觉。就是因为这个好名字,在K12的访问量分析报告中显示,已经有65453人次登陆这个主页。2000年8月峰值是7827,以后便是每况愈下。  

    资源是互联网的生命,如果没有独特而深厚的资源作依托,一些教师个人网站便会只落得一个“中学物理”“语文教学”……的空名。  

    二是交流功能强而教育功能弱。因为受教师个人网站内容限制,访客老师多,学生少,因为对课件、论文、教案感兴趣的是教师而不是学生。“袁老师课堂”是一个中学英语高级教师建的站点。但网站内容也只限收集一些语法、阅读、词汇、练习,本来倒是有一个“你问我答(FAQ)”的链接设置,但可惜又接不上。这样就断送了这个网站最有价值的东西。虽然许多教师也设立“疑难问答”等栏目,但实际登陆的学生很有限。  

    当然也有特殊的,如南通吴建国老师的《新概念高中物理》(http://haina.k12.net.cn),网站中“课件、专题论述、质疑、解题、真知灼见、走近科学家、广角”等每个栏目、每篇文章都详尽、具体而且有针对性、实用性,教师能与之交流,学生能得到启发。版主吴老师告诉我,网站初建前半年,他每周都更新一次,所以每个栏目都积累了一些内容。网站开通一年来,访问量达17043人次。即便这样,他还是说自己最大的收获是认识了一些全国各地共同教物理的老师。由此可见,教师们个人网站的定位主要在教师间互通有无的“交流”,但是个人掌握资料贫乏、个人知识有限这些问题又把教师的个人网站推入困窘之境。  

    除内容外,“物质条件”制约也是影响教师个人网站发展的关键因素。随着Internet的发展,许多边远地区的教师们也开始跨入这个门槛,但相对他们每个月几百块钱的经济收入来说,很不容易。而且为了圆自己网络的遥遥之梦,很多教师用的是老掉牙的设备制作网站。互相交流时一个农村中学的教师版主说:“我们学校只有一台老掉牙的486。但我借债买了台机子供自己学习,现在我又想在网上传播知识,但是现在我的月工资只有384元,我很担心,我的《史鉴》(主页)将会夭折”。这个老师在坚持了几个月之后,只好忍痛割爱。互联网的冬天,许多大公司都熬不过去,老师们更是无奈。  

    三、优秀教师个人网站点评  

    向你介绍一些我去过的教师个人的优秀网站。  

    1、惟存教育http://being.k12.net.cn 版主Being喜欢《数字化生存》这本书。主页设计黑白分明,昭示着版主的美学情趣。像他的网站名称一样,内容“专题探索”“理性思考”“探究学习”“另类视野”等等都充满了哲学意味。他的栏目他的网站不是基于某一学科,而是专门研究“现代教育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理论性很强,但实际指导意义更强。因为他网站上的理论就是他的研究实践论文。现实中他在学校试验,与同行组织学生们进行网上研究式学习;网站的文章就是研究性学习的成果记录,还有日常自己的学习思考。登录他的网站,就会充分感受惟存教育的理念: “行·知·行”。  

    惟存网站最有价值的是探讨网络教育原创论文和实际课例研究。同时,版主Being日常更新维护率很高,他在数字化生存中探索,并把每一份“新得”与大家共享。  

    2、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http://www.ruian.com/~yrw/,版主昵称老狼,实际他只是一个1997年参加工作的年轻中学语文教师,建站不久竟收集语文课件270个, 教学文摘1430篇,美文929篇,语文教案506篇,值得语文教师们一看。他号称自己的网站是“中国最优秀的个人语文网站,超大规模语文教案库、课件库 论文库”,可能有点夸张,但以一个老师的力量能收集到如此多的学科相关资源,也算是很可观了。站长公告中写着一条:“‘教学文摘’文章总数于2000年11月8日19时突破千篇大关,老狼热泪盈眶”。但是,一个教师个人网站,势单力薄,资源再多也做不过专业性的大网站。而且,如果网站只有Copy来的东西,含金量不会特别高。其实重要的还是版主自己原创文章,及用自己的教育思想整理材料。在老狼的精心维护下,他的网站人气越来越旺,已经结交了不少同行,并且创建了像K12教育网“网上投稿”似的平台,让网友们一起参加建设。他的学科论坛也有不少教师捧场,我猜每新加入的支持者,老狼都会很兴奋,因为这证明他的资源是有价值的。  

    3、飞翔物理(fxwl.yeah.net),版主热爱物理,就像热爱网络,他喜欢在网上冲浪,更希望物理知识能跟着网络一起飞翔。不知这位版主贵姓,但他肯定是一位CAI高手,因为他制作的课件不仅具有专业水准,而且还有信奉一套“课件理论”。他站上的资源就“量”而言不算多,但其 “一线性”和“实践性”却很有价值。  

    实际上,教师个人网站应该是实现网络教育自主化、自在化、个性化的典型,那种“课件+教案+论文+试题”的模式必须改进和完善。此外,由一些教师个人网站斑竹发起成立的“教育新世纪——教育网站联盟” http://a21ct.k12.net.cn/,这是一个教师个人网站的大家庭,一个快乐的大本营。把各个学科的教师个人教育网站“串联”起来,大家互相补充,集中一线教师资源的优势,也能弥补资源分散、重复建设的缺陷。  

    4、素材精品屋 这是一位教师建立的大型素材图片站,图片总量十六万多。包括:风光摄影、动画、漫画、卡通、线条、花边等。与其他教师网站不同的是他没有教案、题库、课件等,专一提供“素材”——课件素材。当然,对热衷CAI的老师们来讲,这可就是一个宝地。大多数教师进入此网站主要是为制作课件收集查找图片、动画资料。在K12教育网站浏览量排行榜上连续几个月高居第一位,截至发稿前,总访问数3466615人次 , 平均日访问量达7140,它的受欢迎程度可见一斑。  

    5、憩心林( http://here.k12.net.cn),它就好像喧闹城市中的一座茶室,清馨典雅,茶室的周围是碧绿的竹林,幽静深邃。林主经营这座“茶室”,每一来访的学生都是茶室的主人。这里有准备好的资源,设计好的问题,学生可以潜心学习。问题出现时,就会得到林主的指引,不会迷失方向。每个问题,都是引路的蜜蜂,带着学习者去发现知识。当语文教学遭遇网络,也许给学生海洋他们会被淹死,但我们可以给他们湖泊,现训练好他们游泳的能力。“憩心林”林主就提供这样一个网络中语文学习的环境。林主在探索,学生也在探索,网站记录下他们共同的研究成果。  

    与“憩心林”相似的教师个人网站还有“习客”(http://www.seekercn.com/),它也是教师与学生利用Internet学习、研究的过程中一起建设的。网络阅读教学中,教师只是一个真正的组织者,网站则是访问者进行网络学习的工具与网络学习的成果。随着参加学习的人数增加,网站内容也会把“雪球”越滚越大。这两个教师个人网站都在尝试“网络环境下互动学习”的课题,呈现了另一种教师个人网站模式。  

    最后,我要引用一位教授的“名言”,因为这句话在很多教师个人网站版主的口中传颂:“在今天日新月异发展着的信息技术中早已蕴含着我们需要去领悟的教育新理念,是信息技术为我们提供了新的教育理念并激发我们的教育想象力,而不是教育理念提供了信息技术发挥的方向。”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3-28 20:11 , Processed in 0.097270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