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楼主: 管季超.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2008:我的网络教研学习笔记

[复制链接]
81#
发表于 2011-8-30 15:52:47 | 显示全部楼层
互联网:我们的体外大脑



3年前,美国《大西洋月刊》刊登了作家尼古拉斯·卡尔(NicholasCarr)的一篇文章《Google让我们愈变愈笨?》。

卡尔生于1959年,是位专注于技术、商业和文化领域的作家,对互联网持一种批判甚至悲观的态度。他的书《浅薄:互联网如何毒化了我们的大脑》(TheShallows:WhattheInternetisDoingtoOurBrains)曾入围2011年普利策非小说奖决赛,不过最后败给了医学作品《疾病之王:癌症传》。



尼古拉斯·卡尔

卡尔认为,网络正在成为一个全球性的媒体,就像是运送绝大多数信息的一个管道,这些信息经由我的眼睛和耳朵,进入我的大脑。网络提供思想内容,但同时也塑造思维模式,网络正在削弱我们的专注力和思维能力。

他在《Google让我们愈变愈笨?》一文中写道:“现在,我的大脑在获取信息时,正在按照网络传播信息的方式来进行:快速移动,像粒子流一样。过去我像个潜水者一样,在文字的海洋里潜游,而现在我就像一个骑着摩托艇的家伙,在海面上呼啸着前进。”

这篇文章引起了很大的轰动,互联网对记忆和认知的影响成为一个热门话题。今年7月14日,一篇发表在《科学》杂志在线版上的文章说,便利的搜索引擎真的能改变我们的记忆和回忆方式,但这究竟是好还是不好?

文章的第一作者是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心理系的助理教授贝特西·斯帕罗(BetsySparrow)。起因是有天晚上,她和丈夫一起看一部老电影,有个女演员明明见过,却怎么也想不起来是在哪儿。于是她登录互联网电影资料库(IMDB),输入电影名称,查找女演员,查出她还演了哪些电影。之后,斯帕罗开始和丈夫讨论,在那些没有智能手机和电脑互联网的年代,人们想知道一些事情的时候怎么办。他们回忆起以往如何找人请教,如何查询书籍,回忆越多,斯帕罗萌生出越多问题。第二天上班的时候,斯帕罗找她的导师哈佛大学教授丹尼尔·瓦格纳(DanielM.Wegner)讨论起来。
82#
发表于 2011-8-30 15:54:00 | 显示全部楼层
是居安思危还是杞人忧天?

另一个实验中,研究人员让参与者在电脑上录入40份声明,同时要求一半参与者在完成之后保存这些信息,另一半参与者则被要求删除。录入结束后,所有参与者均被要求尽可能回忆并写下这些声明。研究人员发现,要求删除的参与者回想起的声明数量远远超过要求保存的人。斯帕罗说:“如果参与者认为能够查询已经保存的声明,他们就没有必要自己记住它。”

“互联网已经成为我们的交互记忆,成为我们记忆的外部储存方式。”她说,“互联网在某种程度上是一个伟大的朋友。比如你的Word文档打不开了,怎么办?以往你只能等懂行的人来帮你,现在你可以上网搜索你遇到的问题,总会有人回答过类似的问题,然后你自己就能解决问题。交互记忆存储的地方,无论是人还是电脑,我们都知道去哪里找它,所以,更重要的事情已经不是我们自己记住事情,而是知道去哪里找它。比如我就不记得很多电话号码,我不觉得记住它们有什么价值。我也不认为我们丧失了某些技能——我们大脑的某个部位并没有萎缩,只是我们不需要这样做了。”

一些人持有同样的看法。《连线》杂志观察家克莱夫·汤普森(CliveThompson)把互联网称为“体外大脑”,说它正在接替以前由体内记忆扮演的角色。“把数据任务交给硅晶体,我们可以解放自己的大脑,让其执行急中生智、奇思妙想之类更加‘人性化’的任务。”《纽约时报》专栏作家戴维·布鲁克斯(DavidBrooks)写道:“我过去认为信息时代的魅力就是允许我们知道得更多,可是后来我认识到,信息时代的魅力是允许我们知道得更少。它为我们提供了‘外部认知奴仆’——半导体存储系统、网上协作过滤功能、消费者偏好分析算法、联网知识系统。我们可以让这些‘奴仆’挑起重担,而把自己解放出来。”

但有一些人不赞同如此观点。美国神经学家加里·斯摩(GarySmall)认为:“在每天与高科技发明打交道的过程中,会改变大脑细胞并且释放神经传递素,由此一来,人脑中新的神经线路会日益加强,而旧的则逐渐衰退。”他将其称为一种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的“进化过程”。

持此观点的著名人物还有英国神经科学家苏珊·格林菲尔德(SusanGreenfield),她是英国皇家学会首位女理事。她称“Twitter”、“脸谱”(Facebook)和“虚拟人生”(SecondLife)之类的社交网站“改变了人类思维方式”,花大量时间与屏幕互动的人情感会变得冷漠,他们视生命为一系列需要立即反应的逻辑任务,语言能力、想象力和分析力都被削弱,注意力缩短,对儿童大脑造成永久损伤。这些观点虽然大胆,但却缺乏研究数据的支持,有人认为格林菲尔德应该通过撰写和发表具有严谨科学数据的研究论文来表达她的观点,而不应利用媒体作为平台来渲染她关于“技术邪恶性”的假设。

事实上,在人类历史的很长时间内,记忆都是神圣的。对古希腊人而言,记忆是一位女神:摩涅莫辛涅,她是缪斯的母亲。在奥古斯丁看来,记忆是“宏大而无尽的奥秘”,是上帝之力在人身上的反映。如今,记忆丧失了神性,记忆女神变成了一台机器,一些人难免悲观。
83#
发表于 2011-8-30 15:54:27 | 显示全部楼层
“在某方面人们会担心它,但是我觉得互联网和我们一直以来的情况没什么不同——它所做的事情就是以往其他人承担的工作。而且,从某种角度来说,互联网更适合成为交互记忆的载体,我们不用担心它会和我们分离,它会没用了或者换工作了,这是以往经常发生的事情。所以,我们没必要认为这是一件坏事。”斯帕罗说。

当年,苏格拉底对“写作会让记忆衰退”忧心忡忡,这是一种永恒的担忧,用意大利学者和小说家翁贝托·艾柯的说法就是:“新的技术成就总是会废除或毁坏一些我们认为珍贵、有益的东西,对我们来说,这些东西本身就代表着一种价值,而且它们还具有深层的精神价值。”事实证明,对记忆丧失的担忧完全是杞人忧天,书籍“挑战并改进了记忆,它们并没有弱化记忆”。

“如果有一天互联网没有了,我们又会像以往一样记事。”斯帕罗说,“我觉得人类很难在如此短的时间内进化出一个不同的大脑。我在学校里教一个很大的班级,如今的互联网一代仍有很好的记忆习惯和能力。”■
84#
发表于 2011-8-31 09:32:53 | 显示全部楼层
说话讲场合,已经成为过去时



         ————评于建嵘转发微博引发的争议





                   许锡良





在中国,曾经流行说过一种说话的原则,就是:公开说假话,私下吐真言。说明在不同场合说话,有不同的要求。为什么公开的时候要说假话,因为,说假话、大话与套话最为安全,时事所迫,不得不为。但是,私下因为范围小,听话人都小圈子里的熟人,因此,说点真话也无妨。但是,随着互联网博客,特别是微博这样的传媒工具的出现,情况就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虽然公开场合与私下场合的概念还存在,但是,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公开场合与私下场合的界限越来越模糊,范围在不断地变化。即使私到只是一家小俩口的私房话语,也可以通过QQ空间进入公共领域。有时不是有心要这样做,而是无意之中就成为了公共话题。我想江苏溧阳的微博开房卫生局长、郭美美事件与最近发生的卢美美事件,都是一不小心就把私人生活带进了公共领域的很好的案例。



这几天在山东临沂讲学,正讲到互联网时代对我们生活与工作的挑战,说到互联网时代没有什么私下场合与公共场合之分,因为有互联网这样的传媒工具,一不小心,传统的私下场合就会变成公共场合。在互联网时代要想不被人骂很难。要想不被录音录相,转载也很难。郎咸平教授前几天来广州书香节演讲,第一句话就是:请不要录音、录像、博客与微博转载他的演讲。为的是保护他几十万元的出场费的知识产权,可是,这怎么可能?录像可能还可以控制一下,但是,录音,人家一个录音笔放在怀里,你怎么会知道?听众听后将你的演讲放回到自己的空间与博客上,你也是没有办法的。



话正说着,我的朋友于建嵘先生一不小心又出事了,他又成了公众人物。事情的起因是这样的:23日凌晨1点16分,网友“巴黎观察”在微博上公布一段时长为1分18秒的视频,视频内容为司法部司法行政学院副教授张海峡的讲课内容。在视频中,张海峡称,“凡是中国大陆的女孩子到法国留学的,回来之后都烂得一塌糊涂,都是超级潘金莲”。网友“巴黎观察”表示,“这种不负责任的措辞应该受到强烈谴责。”



司法部行政学院的张海峡教授在一次课堂上随意讲的一句话,被人用视频捉住了。这只是一次范围很小的课堂,而且只是一个普通的网友“巴黎观察”上传的视频。但是,这个视频微博经全国知名学者于建嵘先生转发后情形就大不相同了,据说转发数量迅速上升。截至记者发稿前,相关微博转发已超过7800次,共有3000余名网友参与讨论。



从这个事情来看,如果不是在互联网的微博时代,这样一句绝对一点的话,有时也是用来调节一下课堂气氛,作一点即兴调侃,偶尔幽默一下,作为大学里的同行,自己也偶尔这样做,而且一般也不会有什么问题。可是,微博出现之后,这样的言论因微博出现就有了超大放大功能。



后来据说张海峡教授要告于建嵘教授。但是,怎么告呢?说他毁谤吧?于教授只是如实转载一个已经公开了的视频,他又没有生造什么是非。说他没有什么关系吧,于建嵘教授在这个事件中的确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中国的微博可谓无数,每天发出的信息量不下亿计,要说每条都受到关注,那是不可能的。可是,问题的关键就在于,于建嵘是有很高社会知名度的人,他转载的东西被人关注程度就是大不相同。制造这样的关注效应,于建嵘已经不是一次两次了。我只能够说,通过这件事,互联网时代更加放大了名人的效应。这种非权力效果下的影响力———也就是一个人的软实力,变得越来越重要了。这是一个要求人们将自己的名字塑造成品牌的时代,是个性与个人化经营的时代。过去,权力大小,位置高低决定影响力,或者叫高度决定影响力,有什么说话的机会,以及你有什么影响常常取决于你有什么样的身份地位,身上被贴了什么标签,但是,互联网时代造就的是个人名字就是影响力,就是最好的标签的时候。这是一个用个人形象与名字作为品牌的社会,包装的内容是你的思想见识。在这个时代,个人所掌握的权力与社会影响力之间的关系正在发生微妙的变化与转换。越是权力掌握者,越是要谨言慎行。越是互联网时代,越没有什么公开场合与私下场合之分。否则,一不小心,你就非常不情愿地成为了公众人物,受到成千上万人的关注与围观。



于建嵘事件还说明,这是一个十分有利于公共知识分子群体诞生的时代。鲁迅在近一个世纪前曾经香港演讲说,中国是一个无声的中国,因为,人们说的是白话,而写的却是文言文,书面语言与口头语言严重脱节,使得中国变成了一个无声的中国。但是,进入互联网时代之后,中国不仅有了声音,而且还有了图像,而且在传播速度上几乎是同步。一个有着数千年文字狱与思想罪传统的中国官僚体制,正在受到空前的严峻考验。首先受到考验的是那些既管不好自己嘴巴,又管不好自己几巴的官员,首先出丑的就是他们以及他们的情妇与他们利益均沾者。但是显然,不仅仅是他们,一个无权无职的大学副教授,一句话,也会成为人们关注的对象。只能够说,我们活在这个时代,必须重新定好自己的言行举止的尺度。不要歧视,不要太绝对,说话留有余地,同时多一点人性,少一点兽性,多一些亲民,少一些官威,无论什么场合,不做亏心事,不说过头话,坚守人性的底线,其实,生活也不会有什么难的。其实活在互联网这个时代的中国人还是很幸运的。



2011年8月24日星期三于山东临沂江泉大酒店
85#
发表于 2011-9-1 22:01:03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有一个“网想'

  湖北马佾

 我有一个“网想”:十年之后的老师,闲聊时谈及教育刊物,异口同声地提到《师说》,不错,值得一读;三十年后咧,当他们遨游网海时,总会寻找《师说》研读一会儿,消遣的方式还很多,而这份网刊,却居于寻找的前列;五十年后,老师们有时会想起来这份刊物,想起时就会看看,谈论时离不开这份网刊对自己的熏染磨砺,对中国教育潜移默化的影响,足矣。
  想达到这样的目的,我们必须怎么做?
  这就像你逛街累了,想坐下休息一会儿,你会选择什么地方;你肚子饿了,一眼看去街上大小饭店咧。你眼前一亮,就这个不错,好,确定了。能够吸引你的注意力,让你第一眼看到时,就难以忘记的,那就是选择的对象。对于刊物来说,第一眼是名字,《师说》,名传千古的经典,传道授业解惑,总揽教育的内涵,够大气。点击封面,普通一线老师,都是身边可见,做小事做实事的,坚持十几年如一日有一定成果的。翻开目录,几个栏目,指导性强,操作性高,好。一溜眼的标题,结实,当然,这还不够瞧,得让文章说话。翻开文章,读一段就放不下啦。这才是最关键最核心的,很有趣味的语言。
  有趣,是它的第一个特点。
  刊物吸引人的,居于核心的自然是文章了。而文章第一要素,是语言。能够让读者一拿起来,就舍不得放下,语言功不可没。比如说,当你读到“说起‘启蒙老师’,脑子里总是模糊一片,不知道谁才算是我的启蒙老师,年幼的记忆中,似乎伤痛和眼泪较多,几度自卑的性格伴随着着我走过小学、中学,直到大学毕业;而真正感受到老师的爱和关心,似乎只是上了高中以后。我试图埋葬那些“恨”,而让那些爱,如同种子一样,生根、发芽、生长……”(山东泰山学院附属中学孙明霞《被“启蒙”的岁月》)你有什么想法?会不会吸引着你一直读下去?再比如,当你读到“汉语,是世界上最为悠久古老的语种,也是最美的语言之一。是它,帮助中华民族的祖先创造过人类发展史上最为辉煌灿烂的文化,它曾使中华民族昂首阔步地行进在世界民族之林的最前列,它曾给地球东方带来无限的滋润,但到近代却衰落了。现在,汉语的地位更是每况愈下,试看今日大中小学生,痴迷母语的有几人?再看中小学生家长,为了孩子学好外语,有几个不舍得花大代价?资料、工具书、音响、家教、培训,一花就是成千上万元,眼睛都不眨一下。语文呢,颇像前娘养的孩子,受尽冷落和歧视。”(湖北十堰市一中欧胜宝《播撒热爱母语的种子──“痴情母语”教法述略》)时,你会不会涌起一种无法言述的难受与振奋情绪?会不会想做点什么来弥补当下的教育?当然,最主要的,是你是不是有一种无法摆脱文章的感觉,想一直读下去,看看作者到底还说了一些什么。这篇文章还有哪些东西能够让自己深思,让自己取得一点小小的进步,让自己较之经前,能够站得略微高那么一点点,对于当下教育看得更清楚些,对自己的使命感增添一丝丝后劲?
  文章最容易操作的是语言,最难提升的也是语言。正如胡适先生提倡“我手写我口”一样,有什么话,说什么话,就写什么话,如果你铺陈直述的写下来,一定是一篇流水帐,难以吸引人的注意。怎么让自己的语言具有美感,换一句话说,如何让文章的语言有趣味呢。因为每个人的生活背景知识储存文化涵养阅读习惯都不同,行之于文章中,生成的语言自然也不同了。想要形成趣味性的语言,当然得把这一切化入你的文章,不是生硬的套用,机械的搬家,是你在行文时,这一切自然涌向你的笔端,奔向你的指尖,急切地希望你把它们敲打在键盘上,抒发出来,倾吐出去。你的生活教养,文化知识,地域历史,融化在你的血脉中,不是一个个字,一句句话,一串串名词什么的,而是成为你的生活态度,情感指向,教育境界,当你需要它们时,是活生生的一泉溪流,一股山洪,一河急浪,一江东去的意志与情怀。如是,当你提起笔,面对键盘时,它们引导着你,去它们最适合的位置。
  那就是你的行文特点,也是你一直想追求的语言趣味了。实质上,这种趣味是一种生活态度,一腔诗意情怀,把文字当成酿酒做菜,追求一种随意行山顺心赏月的空灵境界,语言的趣味即出矣。仅仅第一眼让读者忘不了,还不够。有趣味的语言,只是把他们吸引到这边来。比如说,饭店的装潢,风格,让游街的行人进来了。满怀兴奋的点菜,却拿不出可口的,让人家满意的东西,客人自然不会回头。
  有趣,让读者瞅一眼舍不得放下。有味,就是让读者舍不得放下急于看到下一篇下一期了。什么是有味呢?对于一份教育刊物的文章来说,就是文章有冲击力,在老师读者阅读时,对他现有的思想的冲击,对他目前教育观念的碰撞,对他陈旧老化操作模式的否定或新锐探索方式的肯定。如:有这么一个真实的故事:一位班主任在上班会课时,有个学生向他报告,说他的一支新钢笔丢了,并怀疑他的同桌……而在这时,老师发现那位同桌的求助和惶恐的眼神。这位老师略微沉思了一下,说:“或许哪位同学无意拿了你的笔,或许是你不小心……但我肯定拿你这支笔的同学现在一定很后悔……”说着,老师拔下了自己胸前的笔,“这样吧,我这支笔就送给你吧。不过我要告诉这位同学,随便乱拿别人的东西,不是好习惯,希望这位同学好好学习,改掉自己的坏毛病。”(浙江省永嘉县乌牛镇中心小学金甫《让我们做一个宽容的老师》)你看,当我们遇到这样的事情,会不会拿出自己的笔,送给学生呢?这里面对拿笔同学肯定回后悔的话,对失去笔同学关切的举止,对有坏习惯同学的希望,丢了新笔同学的同桌的求助与惶恐的眼神,能够让你想起很多吧。又如:“记得一年寒假,我去拜访恩师,正巧胡老师在为一个邻家小孩讲解一道数学题,胡老师循循善诱、悉心教导,时而画图、时而实物演练,直到这个学生弄懂为止。年轻教师在教学中遇到困难去请教他,他总是那么热情,和善,有时刚端起饭碗,有时入睡未眠,有时大病尚愈,他总是全力辅导不辞辛苦。他常说:我虽不在岗,但我永远是一名人民的教师,我能做的事一定要尽全力去做。胡老师对自己的孙子要求尤为严格,现今胡老师的子女中有两位就是人民教师。”(湖南省汉寿县金架坝完小黄国民《我的启蒙老师》)胡树华老师影响了作者几十年,也是他一生教育的支撑与动力,为邻居小孩子讲题,画图,实物,想尽了各种方法,一直到让孩子弄懂问题。这是作者难以忘记自己的恩师的原因,也是读者在阅读时,对比自己教育行为的亮点。
  如何让自己的文章有味?实际上是自己在教育教学行为有什么不同与别人的地方,有没有走在别人前面做法,普通方法里面自己是不是有一点新意,同事追新求实时自己是不是更注重了对学生的引导与督促,与众不同的做法里自己探索琢磨出什么简便直捷的路径,是不是能让大家一学就会一用就灵,等等。换一句话说,有味,其实就是实用性,操作性,简便性,可学性,如果再具体科学性,理论性,那就更完善完美了。我们不苛求高深精致的理论性,科研前沿的尖端性。毕竟这是一份面对基层一线老师的刊物,很多文章是他们从实际工作中总结出来的经验心得。虽说现在的老师短期培训长时进修做国外学者也有,但与专业研究人员还是有差距的,更何总,科学性理论性不是这份刊物的追求方向咧。我们更注重实效的。有味,简单一点来说,就是实用。
  有趣,能够让读者短期内忘记不了;有味,却可能使得教师们读之后更长时间牢记在心。这些不值得他们念念不忘的,不会让他们天天掂记在心,想着这一份刊物里面的文章,达到这一点,必须具备第三点,有劲。
  有劲,就是老师的文章,得有思想性。比如说:“我们教师不管何时都保持一种爱拼才会赢的热情,积极参加各级部门组织的各项培训和比赛,多看专业书籍,多写读后感、反思,多拜访有上进心朋友的博客等等。所有优秀的朋友都可以为我们的成长提供参考,而更重要的是,我们需要跟自己比,每天让自己进步一点点,快乐就会连绵不绝。教师的专业化成长就是不断自我克服和自我突破的过程,我们要善于将大目标分割成日常目标,每天都拥有一份期待和成功。”(浙江省乐清市翁垟高级中学郑月央《突破自己,每天进步一点点》)在这里我们看到的是什么?是每天只追求一点点的进步,是积极参与各种活动的上进心,是今天的自己跟昨天的自己比,这一点构成郑月央老师的教育核心。这不正是李斯在《谏逐客书》有:“泰山不拒细壤,故能成其高;江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的现代翻版吗?又如何书利老师:“毕业后上的第一节英语课虽然已经过去将近24年,其它的内容已经淡忘,但其中精心设计的一个活动仍历历在目,尽管现在看起来是那样的简单,但后来的一些思考都来源于此。备课时,自己苦思冥想,究竟怎样才能让学生喜欢并学好英语呢?”(北京教育学院朝阳分院何书利《我的第一节课》)他所追求的,是让学生喜欢英语这门课,然后是学好这门课,这是他每一节课追求的目标,并努力实践之。这一点其实是从另一个角度上去践行前面郑月央老师的观点。突破自己,是提升老师的水平,增进业务素质,这是上好每一节课的保证与基础,只有高素质的老师,才可以做到让学生喜欢这门课,并引导督促陪伴学生,学好这门课的。郑老师是从老师的角度做,何老师是从教育教学的角度做,追求的目标是一个,努力实践素质教育,提升学生的水平。注意,这里不仅仅是文化知识与专业技能哟。爱其师而信其道,在学生喜欢的基础上引导他们所遵循的道,即是思想道德教育,也是人文素质教育,更是个人品性教育,自己每天一点点的进步,学生喜欢的行为,在学生眼前展示,才是真正的“学为人师行为世范”,这才是真正的思想性的体现。
  什么是教师的思想性,教师又如何形成自己的思想性?怎么在文章中表现出自己的思想?教师的思想性,其实就是他在长期实践过程中摸索出来的,对学生道德养成学术提升形成良好的个性品格的方法总结,郑月央教师每天只追求一点点的进步即是,何书利教师上好每一节课即是。如何形成自己的思想性呢?对每一位或优秀或顽皮的学生的爱,对教育执著的追求,对家乡人民的奉献,对学校点点滴滴的关注,在庸常的教育生活中,每一天每一点的反思追问积累沉淀,最终析出的结晶,得出这一位教师最为核心的一个词,围绕这个词他所生发的一系列思想,指导他以后教育教学行为的宗旨,就是他的教育思想了。真是一个词,一辈子啊。把自己的思想,渗透到自己的每篇文章,每一句话,每一个词里,让它浸润自己的人生态度与行为准则,那就是表现出了。
  有趣,有味,有劲,这是我们《师说》人的追求,也是我们终极目标。
86#
发表于 2011-9-2 02:39:21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教育网络联盟理事会成员单位名单



  一 理事会会长长单位:

  1.中国教育新闻网

  二.理事会副会长单位:

   1.国家行政学院网站

  2.中国教育学会网站

  3.中国留学网

  4.上海教育新闻网

  5.江苏教育新闻网

  6.北京大学网

  7.清华大学网

  8.浙江江北教育网

  9.人大附中网

  三.理事会常务理事单位:

  1.山东省教育厅网

  2.天津市教委门户网站

  3.中国人民大学网

  4.北京师范大学网
87#
发表于 2011-9-2 02:40:36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教育网络联盟顾问委员会委员名单

  顾明远(中国教育学会会长)

  王珠珠 (中央电教馆馆长)

  韩震 (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

  尹韵公(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所长)

  张育华(中国传媒大学教授)

  李欲晓(北京邮电大学互联网治理与法律研究中心主任)

  贾秀清(中国传媒大学教授)
88#
发表于 2011-9-2 02:41:39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教育网络联盟成立 专家:提升学生媒介素养

 2011年07月11日  作者:洪卫林  来源:上海教育新闻网

  本网讯(记者 洪卫林)在新兴媒体蓬勃发展、网络文化日益繁荣、教育改革步入“深水区”的时代背景下,中国教育网络媒体如何承担更多责任与使命?今天(9日)在北京举行的“2011年教育网络媒体责任与使命论坛”上传出信息,中国将成立教育网络联盟,共同打造教育网络媒体高端平台。多位专家学者建言,教育网媒应在推进素质教育、提升青少年媒介素养等方面担起重任。

  教育网媒应发挥合力效应

  中国教育报刊社社长史习江介绍说,拟成立的中国教育网络联盟将以“服务教育为核心,以研究问题为基础,以交流互动为手段,以互补提升为目的”,各会员单位将通过业务研讨、资源共享等各种方式形成合力,加大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宣传力度,更好满足公众对优质教育服务的需求,进一步发挥教育网络的传播优势。

  多位与会领导、专家对成立中国教育网络联盟寄予厚望。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顾明远指出,教育现代化的重要内容是教育信息化和网络化,这不仅仅是一种技术手段的改变,更对教育产生着深远影响。他认为,教育信息化和网络化改变了传统的教育模式、方法和师生关系。如何利用网络等新兴媒体促进师生沟通、因材施教,这是所有教育者需要思考的问题。“教育要育人为本,在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创新人才培养等方面,中国的教育网络媒体责任重大。”

  中国互联网协会秘书长马宁指出,中国网民已达4.83亿,手机上网用户超过3亿,互联网事业蒸蒸日上,但优质教育资源还比较缺乏。在此背景下,成立中国教育网络联盟很有必要,它对于促进教育资源共享、促进教育网媒专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在中央电教馆馆长王珠珠看来,成立中国教育网络联盟是一件大事。面对越来越多的终身学习者,教育网络媒体在服务需求、引导需求及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方面责无旁贷。她希望中国教育网络联盟能在“及时发布”“有序引导”“深度互动”上更进一步,让网民“平等、有效、安全”地使用网络,为构建学习型社会做出更大贡献。

  教育部基础教育二司副司长李天顺对中国教育网络联盟充满期待。他说,从过去10年基础教育信息化工作迅猛发展的良好势头来看,教育网媒对于促进教育均衡、资源共享等方面起到重要作用。他希望教育网媒能对创新人才培养提供坚持保障、对提高教师专业素养提供不竭动力、对营造全社会共同关心教育的良好氛围提供智力支持,以媒体人独特的视角,生动解读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新成果、新经验,不仅成为宣传者,更成为推动者。
89#
发表于 2011-9-2 02:42:14 | 显示全部楼层
 加强媒介素养教育刻不容缓

  在论坛上,主办方特邀专家学者就互联网治理、网络媒体热点等作了主题报告。值得关注的是,他们均提到,对青少年加强媒介素养教育刻不容缓。

  中国社科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所长尹韵公指出,互联网的出现给人类带来了一种颠覆性变化。在他看来,任何一种新的技术手段都是一把双刃剑,如何趋利避害是一个重要课题。“从以往的‘信息饥渴’到如今的‘信息过剩’,如何让青少年判断和提炼信息变得尤为重要。从这个角度来看,加大媒介素养教育是当务之急,在这方面,中国教育网络媒体应担起重要责任。”

  北京邮电大学互联网治理与法律中心主任李欲晓教授指出,中国互联网用户规模虽然位居世界之首,但网络素养教育尚未被得到应有重视。他说,在哈佛大学等国外知名高校,对青少年上网行为规范、监管责任界定等都有极其深入的研究,且得到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而这方面却是我们的“软肋”。他认为,中国教育网络联盟的价值应体现在四方面:第一,成为可信、可用的信息平台;第二,成为终身教育的基地;第三,成为素质教育的试验场;第四,成为网络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传媒大学动画学院副院长贾秀清教授指出,互联网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去中心化”,人人都是传播者,因此,中国教育网络联盟应该更好地对接、贴近社会需求,而不是仅仅成为行业内的“局域网”。“如果我们的教育新闻,仅仅是简单刊登一些会议,那么其价值就大打折扣了。”她还指出,我们应该警惕高科技可能带来的低思维效应,“互联网带来了简便和快捷,但信息呈现出‘多元碎片’化的特点,在此情况,这就需要网媒做好集成整合和特色凝练。如果教育网媒能够找到一种独特的应用功能,将技术与教育有机融合,那么,它的前景是极其广阔的。”

  今天的会议还审议了中国教育网络联盟章程、顾问委员会、理事会成员单位等事项。据悉,中国教育新闻网、上海教育新闻网、江苏教育新闻网、国家行政学院网站、国家教育行政学院网站、中国教育学会网站等20多家网站成为首批理事会成员单位。
90#
发表于 2011-9-2 03:00:40 | 显示全部楼层
张 琪:18627087777
邹桃姣:18907170627
Email:jyxwhb@126.com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5-5 23:35 , Processed in 0.116618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