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0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大学语文教学新思维探索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6-2-24 00:21:5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大学语文教学新思维探索(彭书雄)
【来源:北方经贸 2007/07 】 【作者: 彭书雄】

  最近几年来,随着对大学生素质教育呼声的不断高涨,反思和研究大学课程教学的氛围越来越浓,如何使高等院校的课程教学与改革朝着更加符合当前的文化语境和更加有利于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方向发展,已经成为高校广大教育工作者不断探索和思考的热门话题。就大学语文课程来讲,有关大学语文教学研究活动在全国此起彼伏,有关大学语文教学的教材、论文日益翻新,大有“山雨欲来风满楼”之势。但仔细一想,笔者发现,大学语文教学研究这种热闹非凡的景象,好象只是大学语文教学工作者的“单相思”,尽管有很多想法和理念很有参考价值,但有一点是不能忽视的,那就是离开了教育主管行政部门的积极主动参与以及全球化背景下大众文化的影响,使得大学语文的教学理念无法实施。因此探索大学语文课程教学新思维,推进大学语文教学改革,必须充分考虑上述语境。

    一、大学语文教学与改革的艰难语境。

    造成大学语文教学与改革的艰难语境究竟在哪里?笔者曾苦苦思索,并将思索的结果形成掘篇,与同道切磋。笔者认为,造成当下大学语文教学处境艰难的因素主要来源于如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大学语文的课程地位未定论。俗话说∶“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做起来当然就更难。从小学到中学,语文课程可以说是作为非常重要的核心课程开设的,对于每一个学生来讲,要想考上理想的重点中学和重点大学,语文课程的作用非同小可,稍有不慎,理想就会破灭。因此,对于这样一门关系到学生前途和命运的课程,自然会引起各级教学管理部门、语文教师、学生及其家长的高度关注,自然会倾其所有力量给予重点保证。到了大学以后,尽管大学语文课被大多数高校确定为公共基础课程,但由于受大学教育专业化的影响,该课程地位已失去了往日的辉煌,它已经从原来的中心被挤向了边缘。更为重要的是最高教育主管部门对此课程没有明确其在高校课程设置中应有的地位,从而造成该课程开设的极大随意性。一边是大学语文教师的课程教改热情空前高涨,一边是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和领导的沉默不语,形成“单相思”的局面。这是大学语文课程教学与改革举步维艰的处境之一。

    其次,大学语文课程的性质定位不明确。许多大学开设本课程的初衷,主要是为语文基础差的理工科学生补课,其课程性质仍然停留在中学阶段的语言层面,即工具性上。要用非常有限的几十个课时来解决大学生们在中学花了很多时间都没有学好的应用写作能力,谈何容易?大学语文课程到底是解决什么问题?能解决什么问题?是强调其工具性?还是强调其人文性?亦或是工具性和人文性并重?定位不太准确。这个问题还没有从根本上解决。经过近些年的探索与研究,多数学者的观点己接近一致∶那就是大学语文必须有别于中学语文,必须守正出新,创新大学语文教学理念,更新教学内容和方法。课程定位不能太高,太高了目标实现不了。定位太低了,不成其为大学语文,成了“中四语文”。如果再顺着中学语文的教学思路走下去,则会严重挫伤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兴趣,其结果只能会进一步加剧大学语文课程地位的丧失,进一步被边缘化。大多数学者认为∶该课程性质应该定位在人文性上,以传播人文思想和文化观念为主,这一点已形成共识。

    其三,全国各高校从事大学语文公共基础课教学的师资队伍极不稳定,水平参差不齐。凡有中文系的院校,绝大多数老师都想从事中文专业课程教学,很少愿意从事大学语文教学。在实用主义、技术至上的今天,从事专业课程教学意谓着将会受到更大的重视,其教师今后评硕导、博导比较名正言顺,其待遇可谓差别大矣。而从事大学语文教学的老师被认为是“万斤油”、没有专业深度,在晋升职称、科研经费投入等方面将会处于边缘化的状态。所以,这就造成了大学语文教师队伍的极不稳定,水平参差不齐。一方面是有水平的老师不安心本课程教学,都想拼命挤向专业课程教学;另一方面是新来的教师又没有太多驾驭大学语文课堂的经验,其最终的教学质量也就可想而知。照此下去,大学语文课程能不被边缘化吗?

    其四,大学语文课程缺乏创新的教学理念与思维。在经济全球化影响下,中国社会文化已发生了重大转型。西方大众流行文化进入中国,并且从后台走向前台,从边缘走向中心,极大地挤占了中国精英文学和文化的生存空间,使广大青年学生的知识构成、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及生活方式发生了重大改变,传统的纯文学教学语境己不复存在。再加上在世界范围内兴起的文学研究也发生了重大转型。与其它学科一样,文学研究为了生存,也在不断地越界、扩容,拓展自已的空间,学科之间的边界正在变得十分模糊,文学研究也正在进行着艰难的文化研究转向。一批人文学者,尤其是从事文学研究的人文学者,正在转移自已的研究视点,投入到日益变化的社会洪流中去,解读和阐释新产生的各种社会文化现象。如今,象通俗歌曲、影视文化、激光唱片、时尚服饰、广告文化、网络文学与文化等都进入了文学研究的视野。因此,作为培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大学语文课程也必须面对全球化的大众文化语境,按照与时俱进的原则,全面创新大学语文教学思维,在“守正出新”的基础上,应当更加在“新”字上做文章,不仅形式要新,而且教法要新,内容要新。只有做到了求新,才能更好地满足大学生的需要,从而激起他们的学习欲望。

    二、重组基础,趋向前沿,综合交叉,开创大学语文教学新的思维模式。

    大学语文教学与研究应该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工程,而决不是一个相对狭小的封闭空间,大学语文教学离不开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因此,大学语文课程的教学理念应该是多维度、广视角、开放的,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坚持以“文化”为主线的“文化语文”教学观。21世纪是文化的世纪,是学科间关系不断趋向融合、学科边界逐渐模糊的时代,并出现了学科大联合的趋势,许多学科在融合中获得发展,在综合中得到创新。面对当前的大学语文教学语境,我们必须改变原有的一味强调工具性或单一审美性的语文教学观念,把“文化”作为大学语文教学的主线,全面打通文、史、哲、艺术、宗教等学科之间的知识界限,树立“文化语文”的“大语文”教学观,让广大学生在“大语文”教学观中充分接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对文本的解读,不能只重一面,而忽视其它,必须对文本作综合整体的关照,这种整体关照要求全面考察文学与社会、文学与哲学、文学与艺术、文学与宗教、文学与科技等诸多方面的关系,而不能仅仅孤立地看待作品本身,也不能仅仅寻找文本与社会的简单对应,要深刻挖掘文本中潜藏的文化现象,如∶智慧谋略、价值认同、崇拜观念、精神趣味、民俗风情、神话传说等,让学生全方位地接受多种知识信息。所以,在当前大学生人文素质相对薄弱、人文课程开设较少的情况下,大学语文课程就肩负起了培养大学生人文精神的重任。在整个大学语文教学中,必须牢牢握住“文化”这根主线,打破学科间界限森严、各自为政的“独联体”界限,让学科之间、知识之间建立起共融的“共同体”结构关系,以适应创新型和复合型人才培养的要求,进一步拓宽学生的视野,开启学生的智慧,以培养大学生长远的战略眼光、未来意识和整合知识的能力。

    2、遵循学术性、趣味性、时代性、应用性并举的课程教学原则。大学语文课程涉及的内容,时间跨度之长、空间之广、兼顾学科知识之多,是其它课程不能比拟的,对于这样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课程教学必须贯彻学术性、趣味性、时代性、应用性并举的教学原则。大学语文在很大程度上是向大学生传授中国传统文化的课程,怎样讲好这门课程呢?首先,课程必须有一定的学术品位,要做到这点,要求老师既要“博”又要“专”,老师必须积极参加科研活动,深入到本学科的前沿地带,探索本学科的最新研究动向和最新研究成果,并将这些成果链接文本,引入课堂,从而使本课程教学体现出一定的学术性。这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以科研促教学” 。其二,在注意学术性的同时,也要讲究趣味性。趣味性不强的课程是很难吸引学生注意力的。大学语文的课程内容,为本课程的趣味性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丰富的史料知识、各具特色的作家生平、古老而又新奇的汉字文化、异彩纷呈的民俗风情,这一切都是本课程能呈现出浓烈趣味性的材料源泉,任课老师可以结合自已的研究方向或专业特长加以发掘,并用之于课堂。这会极大地提高本课程的趣味性, 不断满足学生的新鲜感和好奇心,从而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其三,时代性是大学语文课程的生命。有人说∶一切文学都是当代文学。这里强调的就是文学的时代性问题。大学语文课本中的经典文本都是几千年前前人智慧的结晶,反映的是前人的生活与情感,而这些与当代学生的生活语境相差甚远。要使学生能读懂前人的智慧和生活,教师就必须要挖掘文本的时代性主题。尽管象《易经》、《老子》、《论语》、《孙子兵法》、《管子》等经典作品,都出自于两千多年前的祖先笔下,但这些文明的积淀并没有死亡,它仍然还是生生不息的,它们仍然能给人以启发和智慧。笔者认为,《孙子兵法》看似是兵书,但本书的意义不完全在兵法的本身。一本两千五百年前的古书,为什么今天仍然风行全球?人类还要关注、还要运用?这本身是一个值得我们认真探索的问题。此外,教师在讲授大学语文课程时,决不能忘记当下大众文化的语境,这是活生生的现实生活,各种新的文化现象,随着市场经济的充分发育,层出不穷,以排山倒海的力量和气势深刻地影响着青年学生。教师必须对许多社会问题和现象作出理论的文化阐释,以培养学生理性地看待各种社会现象的能力。能做到上述两个方面,大学语文课程的时代性问题就解决了。其四,追求实用性是当前大学语文课程面临的最大语境。语文教师不能回避这一语境。高校现在开设的课程在很大程度上都是唯实用的技能性课程,而“形而上”的人文课程,各级部门并不太重视。语文课程的实用性,既有“形而下”的语言层面的应用,又有“形而上”层面的“用道”。在当今经济全球化、经济文化化、文化经济一体化的知识经济时代,这些资源都可以转化为经济资源,都可以对接现代企业管理,这是“形而上”的“大用”。而这些内容正是我们以前的语文教学严重忽视的,也正是该课程链接专业课的关键。这里有我们取不尽、用之不竭的智慧源泉。

    3、运用“文本中心内容发散教学法” ,将教学内容课题化,实行课题式的专题化教学。大学本科课程设置要求是,厚基础,宽口径。运用“文本中心内容发散教学法”,有利于扩大课堂知识信息量,拓宽大学生的知识平台,实现人文素质教育的目的。在大学语文教学过程中,以文本内容为中心,向四面八方发散,把与文本相关的内容、知识收集起来,形成小课题,集小课题为专题,实行课题式的专题化教学。这种教学法对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求教师要有复合知识的背景,而且要求教师必须占有充分的资料和案例。例如,讲解管子的作品时,我们必须充分理解管子的经济思想,并将管子的经济思想对接当今的中国经济改革。这就要求语文老师不仅要有解读文本的中文背景知识,而且还要有经济学方面的背景知识。此外,将课题交给学生,分组查找资料和讨论,然后小组代表班上交流,这有利于双向互动,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也有利于学生学术水平和创新能力的提高,并进一步加深对文本主题的理解。

    4、把学习方法的教学放在首位,以理论规律加个案分析的模式,提高大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当今社会是信息化社会,其最大特征是信息爆炸,知识更新速度之快、令人应接不暇。古今中外的文学作品浩如烟海,老师无论怎么努力,涉及的内容也只能是冰山一角,大量的知识还得靠学生通过各种渠道和手段自已去掘取。这样,学习方法的引导将显得格外重要。因此,在大学语文教学中,学习方法的教学远重于知识的传授。在这里,可以根据实际,从文学批评中引入几种操作性强、使用频率高的文学批评方法,并结合个案加以分析运用,从而使学生鉴赏文本的能力得到极大的提高。

    5、创设链接课堂教学、课外自学一体化的开放式教学环境,把学生的课外自学纳入课堂之中。大学语文课程要实现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目标,必须打破单一的课堂教学环境,必须将课堂教学辐射到课外,把教学内容和空间从课堂延伸到图书馆、互联网和社会之中,引导学生关注现实、关注生活、关注社会,以提高对各种社会与生活现象的敏锐洞察力。如怎样看待大年三十之前,中国人口大移动的交通运输高峰现象?从文化的视角分析,它反映了中国民俗文化的强大内驱力和凝聚力,以及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大年三十的年夜饭,这一顿饭的力量可谓大矣!它可以强有力地刺激消费,拉动内需,推动GDP的增长,这是文化的力量,是中国家文化和追求团圆意识的结果。

    6、构建开放式、全息化的大学语文课程考核评价体系。评价体系在教学活动中的地位不亚于教学过程本身,而且发挥着风向标的作用,直接影响着教学活动的方向和教学目标的能否实现。传统的语文教学长期以来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仅仅是通过一次考试、一张试卷来决定,这不符合当今素质教育的要求,也培养不出创新型的人才。因此,必须改变传统的考核评价体系,建立起能全方位考核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开放式与灵活性相结合的全息化评价体系。其具体作法是强调学在平时、考在平时,把过程与结果放在同等地位。不仅要理解学生的学习结果,还要了解得出结果的过程,以掌握学生学习的全部信息。与此同时,也要把基础知识的考察和创新能力的考察放在同等地位,强调超越前人、挑战权威的意识和做法,将学生的创新能力纳入评价体系之中,以最终实现素质教育的的目标。

    参考文献:
    [1] 王先霈主编:《文学批评原理》,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2] 彭书雄:《文本中心内容发散教学法与素质教育》,《语文教学与研究》2003年第10期。
    [3] 金元浦:《文化研究∶学科事业的大联合,理论与实践》,文化研究网站2004年1月。

    (责任编辑:唐昌福)
    彭书雄:湖北经济学院艺术与传播学系副教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4-29 09:18 , Processed in 0.107701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