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9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徐山:儿童语言的观察日记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6-2-27 14:30:1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徐山:儿童语言的观察日记

徐山  

   作者授权爱思想发布,转载需取得授权。
   徐山,苏州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文献学、文字学、训诂学研究。
   此文为徐教授2001年7月4日于日本帝塚山学院大学的讲演稿。


   各位女士、各位先生、同学们:

   你们好!今天我给大家演讲的题目是“儿童语言的观察日记”。题目中的“儿童语言”,是指我女儿(徐斯冰,1990年1月25日生,下面简称S)降生以后的一段时间(主要到十八个月)中的语言能力的发展,而“观察日记”,是本人对女儿这段时间里的重要语言现象所写的观察日记,并以此为材料,试图说明语言发生的背景和上古汉语中的一些问题。

   (一) 问题的起因

   在80年代后期,我开始思考古代汉语中每个词的词义谱系(每个词的本义是什么以及诸多引申义在词义发展链的具体位置的问题),同时对汉语言谱系(原始阶段中音义结合的特点,同源词问题)进行研究,这样很自然地就涉及到了原始汉语是怎样一步步产生的问题。

   要回答原始汉语是怎样一步步产生的以及有哪些主要特征的问题,可以从三个方面去考虑:

   (1)从目前尚存的动物,尤其是哺乳动物那里观察人类诞生以前的动物发音情况,因为我们的原始人类语言正是从那些十分有限的发音能力中逐渐发展起来的。

   (2)现代婴儿自从降临人世到接受母语的这段日子里,其语言能力的发展过程正是人类早期十分漫长的语言进化史在时间上的浓缩。对婴儿出生以后语言发展过程的跟踪观察,可以帮助揭示人类早期和原始汉语的一些重要现象。

   (3)汉语言原始层次中的儿童期语言现象,还以各种方式残存在上古汉语文献和方言中。

   (二)对女儿S“语言——行为——梦”的观察

   机会来了。女儿S出生了。

   从S出生以后,我做了下面的一些工作:

   (1)观察S从0岁到3岁半的儿童语言,其中0岁到1岁半的语言主要是语言的自发现象,和语言发生学相关,而1岁半以后则更多地是母语习得中的问题,如思维记忆、语言策略、母语不规则处的误用等。

   (2)在S 4岁5个月的时候,让她模仿甲骨文,对她进行了有关笔顺的实验。这一实验的目的,在于观察S右手书写、视觉心理和对构形整体的形式意义的理解和分析的过程中诸因素所导致的书写次序即笔顺问题。

*甲骨文

   (3)在S 5岁的时候,让她复述她自己做的梦。目的之一是让S自由地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所见所想,同时又可以收集像S这样的年龄段的口语材料。我记录了S 6岁到8岁时复述的梦,通过对S的梦的分析,触及了人的心理底层和精神本源的问题。

   (三)女儿S从0岁到1岁半的儿童语言

   下面,我跟大家主要谈一下对女儿S从0岁到1岁半这段时间里的语言现象的观察和研究。

   (1)出生时:哭声

   S以哭声脱离母体来到人间,这哭声无疑是恐惧不安的心理反映。人生第一声一一哭声,宣告了人的语言的开始。它是音义结合体,后来在文字上也有所表现。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中说:“呱,小儿啼声。从口,瓜声。”至今还有“呱呱坠地”的说法。S的哭声,即人的最初语音的韵母为a,声母为喉擦音,这是由人类发音器官的生理状况所决定的。

*《说文解字》书影
   (2)2个月7天:逗引后的笑声

   S此时被逗引后发出“呃呃”的笑声。《说文解字》中说:“咳,小儿笑也。从口,亥声。孩,古文咳,从子。”“咳、孩”为同源分化字。S的笑声在声母上大致为喉╱舌根部位,而且张口度不大。“咳”字的命名理据当为婴儿最初笑声的记录。

   (3)2个月10天:模仿o

   这是S第一次模仿大人发音。发圆唇元音o,对于这一年龄段的婴儿来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S的语音模仿能力,是人类生理-语言水平进化的体现。

   (4)3个月:笑时有声

   S在2个多月时经逗引后发出的笑声是刺激后的反应,具有被动的性质。而S 3个月时的笑,已不仅仅是面部上的表情,而且还伴随着笑的声音。从语言发生的角度来看,哭声比笑声出现得早。婴儿的哭声和笑声构成了“不安——欢愉”情绪的两极对立,而在两极对立的中间过渡带则呈现出相对的平静情绪。平静则无声,平静则无言。早期语言的特征是强烈情绪的外化。

   (5)7个月8天:要吃母奶的哭喊声“m——ma——”

   S饿了要吃母奶而发出哭喊声“m——ma——”,由于情绪激烈,紧闭的双唇音在音长上有一定的延续,所以先有“m——”的一段鼻音,然后打开双唇,发出“ma——”。“m——ma——”的哭喊声是婴儿饿了以后要吃母奶的欲望表现。从婴儿饿了发出“m——ma——”的哭喊声到母亲乳汁的满足的过程,经过不断的重复后,即随着婴儿“m——ma——”哭喊声母亲出现以后,“m——ma——”不再是单纯的表示情感意义的声音,其语义指向了这一语言环境中的安慰者母亲。

   (6)7个月23天:baba

   “父亲”义的“baba”声晚于“母亲”义的“mama”声,从文化角度看,是由于婴儿和母亲的关系更为直接;从发音器官看,发双唇鼻音m比双唇音b更符合发音的自然状态。而从发生学角度看,“父亲”义用“baba”声表达,正是由“母亲”义的“mama”声通过“语义-语音”的对立原则实现的,即婴儿认识了母亲和父亲的区别后,运用m∶b的语音对立来分别称呼。这里,我们看到了发音部位相同的声母在相关事物的命名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语义亲属关系。

   (7)12个月28天:拒绝吃时的“ma——”

   大人要S按照大人的意图完成某件事时,S如果不愿意做,拒绝做,都发出“ma——”声表示否定义。“ma——”的这种情绪的宣泄,也就是我们通常意义上的“不”。

   古代汉语中的否定副词,其上古音按声母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明母“m”,另一类是帮母“p”。“m”类如:“无、勿、毋、未”等,“p”类如“不、弗、非”等。不难看出,古代汉语中表示否定义诸词的语音,正是原始人早期表达否定义的声音的记录,S“ma——”的声义结合特点即为印证。也就是说,先有“m”类否定词,而“p”类则是“m”类的语音演变的结果。

   (8)14个月:喝水

   S此时已会说出两个不同音节的音,如“喝水”。S发出音节个数,即构成句子所含的音节个数的顺序为:(a)单音节阶段;(b)因情绪激烈,声母时长相对增加,如“m——ma——”;(c)同音节重叠,如“mama”;(d)S从大人(主要是母亲)那里已经听懂了一些更长的完整句子,此时S会说出听到过的“喝水”这两个不同音节的音,并用来表达自己的要求,表明大脑的语言记忆能力的提高。另外,“喝水”的潜主语当然是“我”,这种SVO的句型是接受了母语中的基本词序而产生的。

   (9)15个月5天:OV语序的“奶喝”

   S在表达动宾语义关系时,常用OV语序,如“奶喝”。S表达动宾关系时用VO语序,是从母语模仿而来的,如之前14个月时说的“喝水”。而OV语序的发生则是自发的,是S自己语言表达能力以先是名词后是动词的时序而增长在语序上的反映。S自发地产生OV语序这一语言现象,可以帮助我们重构原始汉语的语序为SOV型。

   在甲骨文卜辞中,我们看到的是SVO型已占主导地位,即原始SOV已向SVO转型的情况,但是仍能看到某些早期SOV语序有条件存在的痕迹。

   如SOV型的肯定句:

   “贞:王惟北羌伐。”(《甲骨文合集》6627)

   又如SOV型的否定句:

   “贞:帝不我暵。”(《甲骨文合集》10173正)

   一般认为古代汉语中SOV语序是宾语前置,这是以SVO型为原始形态而产生的误解。

*《甲骨文合集》书影

   (10)15个月19天:起首音“a”

   S此时说名词或动词时,前面加上“a”声,如“a+koko”(koko为拟声词,指鸡)、“a+坐坐”。

   “a”是发音器官中最自然的声音,因而“a”是婴儿最初阶段出现的语音。婴儿自言自语时也以a元音为主。在接受了母语中的词后,由于“a”音节在婴儿发音史上是最早出现的,所以S在使用已学会的其它词时,因受发音条件反射的惯性作用的支配,首先便不自觉地张口发出“a”,然后再说出所要表达的词,不管这个词是名词还是动词,这样就成为“a+koko”、“a+坐坐“。

   名词或动词有前缀“a”的早期语言现象,在上古汉语中有不少残留痕迹。在称谓方面,南方方言仍保留“阿爹、阿妈、阿爷、阿婆”等说法。《诗经》中的前缀“有”,如《邶风·泉水》“女子有行,远父母兄弟”,是在动词前加上前缀。由于“有”的上古音为匣母之部,所以“有”可以看作是原始“a”音的变体形式。

   (11)18个月:用力发出的感叹声

   S在两个月前为了打开某物,用力而发出感叹声ge。现在凡是要打开某物,如饼干袋、瓶盖以至橱门,都发此声。

   S因为用力而发出感叹声,其行为目的是明确的,类似的语义环境多次重复后,这样ge声和“开”义之间便建立起一种声义关系。

   (12)18个月3天:不会模仿齿音s

   S在学说数字的过程中,对数字“一二三四五至十”,不会模仿其中的“三”和“四”,因为“三”和“四”的声母都是齿音s。

   婴儿的牙齿是慢慢长齐的,在没长牙齿以前,当然不会发齿音。从S的声母发展序列中,可以看到首先有喉(牙)音,次有唇音,次有舌音,最后才有齿音,同时也说明了上古汉语声母系统中传统的唇、舌、齿、牙、喉的“五音”,从发生学角度而言,它们并不在同一时间起点上。

   (13)18个月5天:用已学会的词语表达类似物

   S在此时之前已学会说“鱼”。学会了说“鱼”这个词以后,看到类似在水里游的东西,如“虾”,S也把它叫做“鱼”。

   S用已掌握的词去命名类似物,反映了S对不同事物之间某种相同属性的直观认识。由此可见,原始人在命名新事物的时候,也会使用已有的词来命名类似物的手段,即具有相同属性的类似物可用同一词语表达。这样,从语音相同的同源词的产生过程中,可以加深对汉语言同源词的认识。

   谢谢大家。

   选自《徐山训诂文字论集》([韩国]新星出版社,2002年)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4-29 15:50 , Processed in 0.113939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