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9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与家长沟通的技巧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1-13 18:17:5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与家长沟通的技巧
(重庆云阳外国语实验学校 孙立平)

随着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家长对优质教育的期望也越来越强烈。他们一方面希望孩子受到好的教育,另一方面希望孩子得到老师无微不至的呵护。倘若孩子在学校磕着碰着了,有些家长当面就给老师难堪,因此,许多老师也抱怨:现在不光孩子难教,家长也越来越难伺候了。到底如何解决这一矛盾,激活家校教育的合力,促进孩子的健康发展?

一、把握首次相识机会,打好沟通基础
中国人的定势论告诉我:“第一印象”非常重要。这个时候家长们的心情大都是一样的,他们都很想在第一时间了解孩子的新老师,以便确信是否能真正放心地将孩子交给老师。因此,我历来非常重视与家长的第一次见面。见面前必须精心准备和家长见面的内容:一是外在形象(包括服装色彩的搭配);二是隆重的欢迎仪式(欢迎辞一条龙服务:班主任助理、小组长、室长、席长相继致欢迎辞;老师表现亲和力:蹲下身子和孩子说说话,摸摸头,握握手,亲自为孩子介绍卫生间的位置等,在最短的时间里让孩子依恋你,喜欢上你);三是和家长的聊天话题(交流前,要充分了解学生,包括学习成绩、性格特点、优点和缺点、家庭基本情况以及你为这个孩子做了哪些工作,甚至可以间接了解家长的爱好等,最好拟一个简单的提纲。这样在与家长交流时,就可以掌握讲话的主动权,又能和家长产生语言共鸣)。第一次见面,力求达到两个目的:一是让家长信服我;二是让家长愿意接近我。这样,就让家长觉得我是个有工作能力、可信任、又很随和的细心的老师,即便以后工作中有少许闪失,他们也会谅解,为以后与家长的沟通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在理解中建立信任
当家长怒气冲冲而来时,请为他送上一杯降火茶。当学生不慎发生意外的时候,作为老师一定要以父母的身份第一时间站出来,赢得家长的理解。记得有一次我班有一位叫小昆的男生,在玩的时候不小心摔倒,嘴唇划破了一道口子,顿时鲜血直流,我闻讯后,一边和家长联系,一边马上带孩子到县医院去缝针。我通过熟人找到了那里最好的五官科医生亲自手术,当我握着孩子的手不停地安慰孩子时,其实眼泪在眼眶里直打转,一是目睹孩子的痛苦表情,更多的是看到手术针刺破孩子那嫩嫩的肌肤时我真的心痛,感觉自己没把孩子照顾好,让这么小的孩子受罪了,自己真的不可原谅。手术过程中,孩子的爸爸赶来了,护士随口说道:“孩子的妈妈是不是晕血?叫她出去休息。”得知我是外语学校的老师时,他们说:“外语学校的老师好负责啊。”手术结束时,孩子的奶奶也赶来了,只听他奶奶说:“谁把你撞的?破相了,我找他算账!”言语之中显出了极大的不满。我耐心地跟他们解释,并真诚地表示了我的歉意,他们改变了态度,由衷地对我说:“谢谢你啊,孙老师!”孩子的爸爸倒反过来不停地安慰我说没事,并坚持要先把我送回学校照顾其他学生。此时,我知道我的行动已赢得了家长的信任。我就抓住契机,坦率地将孩子喜欢在课间追逐奔跑的表现向家长反映,并诚恳地请他们也教育孩子增强安全意识,善于保护自己。在孩子受伤期间,我主动为孩子熬粥,给孩子送去他爱吃的巧克力,怕孩子忘记吃药的时间,我专门在黑板一角写上提醒小昆吃药的话,让接他的奶奶深受感动。即使后来孩子的嘴唇留下了疤痕,他们也没一句怨言,而且从此不再提转学的事情(因为当时他家经济条件并不算好,多次准备转学)。

三、在交流中讲究艺术
同样一件事情,由于表达的方式不一样,其效果截然不同。
1.坚持“六要五不要”原则
当教师和家长交流时,一要坦诚相待,不要盛气凌人,这样家长才会敞开心扉,才能赢得家长和学生的尊重和信赖。二要实话实说,不要“添油加醋”,将“恨铁不成钢”的怨气转嫁给家长,达到体罚学生的目的。三要一分为二,不要以点概面。“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对一个学生的评价要一分为二,不要以点概面。把自己喜欢的学生说成一朵花,会使家长过分宠爱孩子,以至于放松了必要的管教;把某方面较差的学生说得浑身毛病,毫无可爱之处,会使家长对孩子丧失信心,增加孩子的敌视情绪。四要留有余地,不要把话说死。孩子们正在成长,可塑性很强,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学会讲“只要……,你的孩子就会……”。五要褒奖教师,不要推卸责任。教师之间应该互相配合,树立对方在家长心目中的美好形象,从而赢得家长的信任和尊重。遇到麻烦时,千万不要相互推卸责任。推卸责任会使家长认为教师之间不团结,师资力量差,甚至想把孩子转走。六要“多报喜,巧报忧”。当学生有进步时,请你一定要告知家长,哪个家长不喜欢听到自己孩子进步的消息?如果你把喜讯带给家长,你也高兴、学生高兴、家长高兴,何乐而不为呢?切记,表扬学生就是表扬家长,批评学生就是在打家长的脸。
2.讲究“进退”策略
当家长的意见与学校要求产生较大分歧而又难以协调时,我采取“退一步”的策略,通过不断地沟通使家长逐步转变态度。四年级时,小林插到我班住读。第一次和家长交流就知道孩子有尿床的毛病。我特地叮嘱生活老师一定要注意保护孩子的自尊,千万不要让其他孩子知道这件事。每天晚上,刘老师要多次喊他起床,毕竟孩子小,特别是冬天的时候赖床,喊不起来,有时候刘老师也睡着了,就导致孩子尿床了;有时孩子虽然起床了,但懒得穿衣服,这样一晚上折腾几次感冒了。当家长知道后,对着我劈头盖脸地训斥起来:“你们老师也太没责任心了,居然把我儿子整感冒了,我缴那么多钱得到的优质服务在哪儿?我要到领导那里去投诉你们。”此时我虽然可以说出许多理由,但我并没有跟小林的父亲争辩。当照顾好孩子后,我对小林的父亲说:“让我们共同想一个更好的解决办法吧!我也是爱小林的!我们都不希望孩子受伤害。”我宽容的态度,也让小林的父亲消了气。事后我积极主动与小林的妈妈交流,告知孩子的妈妈这可能是一种病,要进行药物治疗,并将孩子的药放在我办公桌里,我主动承担了每天给孩子喂药的任务。我还拿出自己孩子小时候的棉尿片垫在小林的床单下,告诉刘老师换的时候一定要背着其他同学。经过多次推心置腹的沟通交流,小林的家长感动了,并到处为我们做义务宣传。以真挚的爱和宽容的心消除了家长的疑虑,退一步让家长改变了态度,也进一步融洽了家校关系。
孩子之间的冲突和摩擦是难免的,在对待孩子冲突的问题上,家长的表现也是各不相同。对某些自我感觉高人一等的家长,我以爱为本,采取“进一步”的策略,不卑不亢,首先在心理上震慑家长,让他们觉得你是一个有骨气、有办事魄力的教师。然后心平气和地与家长交流应怎样正确对待孩子之间发生的矛盾,让家长感受到老师是爱每一个孩子的,包括他家的孩子。关键时刻的“进一步”既避免了矛盾的激化,又使人际关系变得更融洽。
3.遵循“对症下药”规律
学生来自不同的家庭,因而要求我们老师必须讲求艺术,“对症下药”,巧妙接待不同类型家长。对于知识型的家长,在虚心听取他们建议的同时,要冷静地分析,不能让他们牵着鼻子走;对于溺爱型的家长,在充分肯定学生长处的同时,要用诚恳的语言指出学生存在的问题;对于脾气暴躁型的家长,以柔克刚,以情服人;对于后进生的家长,要尽量挖掘其闪光点,让家长看到孩子的长处,看到孩子的希望;对孩子的缺点,不能不说,但不要一次说得太多;对于气势汹汹的家长,我们一定要沉得住气,千万别热血冲头正面交锋,碰到此类家长,最有效的做法就是面带微笑,积极倾听,然后以情动人,以理服人。

四、在反思中创新方式
沟通方式,无处不在。如接送学生时面对面的交流、定期召开家长会、家校交流套餐、现代通讯交流(如电话、短信平台、校校通平台、QQ、班级网页等)。
教学经历告诉我,与家长的沟通不亚于外交策略。因为“赢得了家长,就赢得了教育的主动权。”无论何时何地,只要教师以爱为出发点,同时,也以爱为终点,把教师对学生的那份浓浓的爱心、耐心和责任心充分地展露给家长,让家长深切地感受到教师是真心实意地关心爱护他的孩子,那么我们的工作就一定能够得到家长的理解、支持和配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5-10 10:01 , Processed in 0.102808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