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95|回复: 0

教师需要个性化阅读——访北京大学温儒敏教授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2-29 22:57:4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教师需要个性化阅读——访北京大学温儒敏教授 (2012-02-29 16:00:03)[url=]转载[/url]

分类

最近,北京大学语文教育研究所专门对北京市中小学生阅读情况进行了调查,同时也对教师阅读进行了随机调查。结果显示,学生课外阅读量很少,教师阅读的情况也很不乐观。老师们大都抱怨没有时间读书,不仅如此,他们读的书基本上就是备课的书,这种“职业性阅读”损害的不仅是教师的阅读兴趣,更损害了教师的职业幸福感。如何让教师喜欢读书,让学生喜欢读书,重新拥有读书兴趣,日前记者访问了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北京大学语文教育研究所所长温儒敏教授。
    中国教师报:现在教师阅读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但很多教师认为教学工作太过繁重,没有时间读书。您对此怎么看?
    温儒敏:老师们压力大,时间紧,都是事实,但不等于无法改变。如果静下来想想,从长计议,为整个人生的发展考虑,还是要挤出一些时间“充电”,也能够挤出时间来读书的。
    外部压力越大,越要有自己的精神空间,读书就是建构精神空间的办法之一,甚至也是一种良性的生活方式。反过来讲,读书可以增添情趣,提升素质,让生活更充实,更有幸福感,也是对抗压力、减少职业倦怠感的一个途径。
    中国教师报:还有一种看法,似乎语文教师应该多看看书,数理化老师就不必了。
    温儒敏:教师有相对的学科分工,但无论文科理科,都应当具有一定的语文素养,包括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和审美感悟能力。
    语文是基础的基础,也就是说,在所有基础学科中,语文更是“打底子”的。学数理化、学英语、学其他学科,都要有语文做“底子”。我有一位老同学是搞钢铁技术的著名专家,至今他招收博士生,面试总还要考一点语文。为什么?他说自己有体会,他能有一些发明创新,在相当程度上得益于中小学语文学习打下的基础,跟平时多读书也大有关系;技术创新不能就技术谈技术,还要依靠有点“柔性”的脑子。我理解他说的是智商、情商等综合的素质,其中就包含语文素养。人们一说语文立即会想到阅读写作,但支持读写能力的主要又是思维的能力。可见语文素养对于一个教师整体素质的养成,其重要性无论怎样强调都不为过。
    我们在教学中强调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对教师自己来说,这也是重要的。教师是化育人的职业,先要化育自己,让自己具备博雅的气质。这个“博”可以理解为眼光与气度的开通博大,“雅”就是品位的高雅。教师不一定要求知识非常广博高深,但气质风范必定是面向博雅的,这会让自己感到人生的充实,在孩子们眼中又是值得崇尚的人。在当今趋向物质化、功利化、粗鄙化的氛围中,提倡“博雅”是有现实意义的。
    中国教师报:在您看来,教师应该读些什么书?
    温儒敏:教师应该多阅读经典的文学作品。当然,理论和文学史的阅读是一方面,但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阅读经典作品。
    经典是经过历史筛选沉淀下来的,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年轻时多读一些经典,可以为精神成长打底子。或许,现在的青年人接触经典会有隔膜,包括语言形式上的隔膜,这是很自然的。阅读经典需要沉得下心来,需要“磨性子”,这是一个涵养过程。
    现在那种颠覆经典的东西太多,“文化快餐”的东西太多。一些中小学老师忙于应对考试,读书其实很少,对经典作品接触相当有限,即使有所接触,也不见得是经典原作,可能也就是上网读一些好玩的轻松的东西,包括“恶搞”的文字,这很容易受到价值消解、相对主义甚至游戏人生的思想影响,而且把阅读品位也败坏了,这真有“终生受损”的危险。
    最近我受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指导委员会委托,为小学教育专业的考生编写了一本《中外文学作品导读》教材。
    这本教材要在40万字左右篇幅里,囊括古今中外最有代表性的作品,并非易事,也挺费斟酌。其实这也就是该找些什么书来看的问题。选什么不选什么,可以因人而异,有不同标准。我们确定的作品编选原则有四:一是经典性,所选篇目都是文学史上的名篇;二要深浅适度,适合一般年轻的小学老师学习;三要文字精美,是适合“悦读”、又能启迪心智的“美文”。四是选文尽可能不和中学语文教材(特别是流行的版本)的选目重复。这“选目四原则”不止是教材的标准,对于那些不参加自考的小学老师,也是适合的。读书总不能抓到什么是什么,也不宜只跟随潮流、或者完全由着性子来读,如果要“充电”,就必须有一定的计划性,还要注重经典性,多选适合“悦读”、又启迪心智的作品。
    中国教师报:的确如此,但也有另一个问题,很多教师尤其是语文教师可能有这种职业习惯,读一篇作品,习惯性地去分析作品,恰恰没有了您所说的“文学感觉”。
    温儒敏:要提醒大家的是,阅读时的“第一印象”很重要,整体感受很重要,要相信和珍惜自己的阅读感受与印象,不要急于去分析或寻找什么意义。比如一些经典作品会有一些“定论”,但这不能代替教师自己的阅读感受,教师可以把自己的阅读感受与这些进行比较,看是否吻合,并从中引发某些思考。
    教师要重视和相信自己的阅读感受,注意积累不同的阅读体验,善于对不同的艺术风格作比较;对经典作品思想内涵的领会,要有一定的历史感,善于体验那种古今中外可能相通的情思与价值;不要“直奔主题”,也不要什么都用某个固定的概念与思维模式去简单“套解”,必须在阅读作品有了自己的艺术感受的基础上去思考分析,把握每篇作品的艺术个性,把思路放开。
    感受、体验与思考,在不断阅读中不断积累,也不断提升文学素养,这比什么都重要。
    中国教师报:事实上,因为很多教师不知道怎么读书,怎么指导孩子去阅读,导致孩子们也觉得读书索然无味。
    温儒敏:这些年我到一些中小学听课,发现学生不爱语文,不喜读书,跟语文老师讲课太死板、太累人有关。
    一些老师,每一课都直奔主题,都是多么有“意义”,“教化”的意味太强,又都是一种模式,学生怎么会有兴趣?把所有的课都翻来覆去讲那么细,鲜活的作品被冷冰冰地肢解了,一个“情景交融”或者“栩栩如生”,从小学讲到高中,就那一套,怎么能让人有兴趣?我们当老师的也讲得索然无味!
    所以,新课程标准提出要“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读完整的书”,我认为是很有针对性的,不止是学生,老师也一样。
    对我们老师来说,最需要的是个性化的阅读和浸润式的学习,要发挥自己学习的自主性。在应试教育覆盖下的那种一切指向“标准答案”的学习,在我们的阅读生活中是要努力避免的。
    中国教师报:阅读是语文教学的核心部分,如何让学生喜欢阅读,喜欢写作,这也是很多老师头痛的事情,请您谈谈如何培养学生阅读写作的兴趣?
    温儒敏:兴趣,非常重要。引发培养学生阅读写作的兴趣,使之成为一种习惯,逐步成为一种生活方式,将使学生终身受用无穷。
    现在的语文课遭受很多批评,有些过分,但确实存在很大问题,就是学生学语文缺少兴趣。同样是语言学习,英语教学并没有遭受那么多的批评,学生也不见得都那么没有兴趣。为什么?有人可能认为英语实用,学英语很功利,所以学生不敢怠慢。这有点道理,但又不能完全说明理由。语文也很有用,而且也可以“功利考虑”,但为什么会让学生感到腻味?小学可能好一点,高中的问题就非常突出。看来只能多从语文教学本身找原因。
    这方面已经有太多的文章在评说,我们可以分析罗列语文教学各种毛病,但根子在哪里?牛鼻子在哪里?从哪里着手去清理问题解决问题?我看就在“兴趣”。
    孩子们都喜欢听故事,听故事就有语文教育,可是如果每讲一篇故事就要上升为某种教育,成为一种套路,那孩子们听着听着就会失去兴趣。现在提倡语文即生活,小学初中语文应当紧密联系学生的课外语文生活,但如果这种延展学习全都成为作业,限定性很强,慢慢地,学生也会反感、腻味、抵制,失去语文学习的兴趣。
    中国教师报:您的意思是,阅读和写作可以适当分开?
    温儒敏:古话说,“不动笔墨不看书”,好像是一条经验,把读写结合,可是成年人都很难做到,何况孩子?你非得要求小学初中生不动笔墨不看书,他们感到是负担,便会失去兴趣,那就干脆“不看书”了;你跟学生说,读书要认真,别一知半解,不求甚解,这也是成年人都难以做到的,“好读书不求甚解”,也是读书的方法之一,不能在语文课上讲那么精细,要求学生课后读书全都按照课堂传授的精读法,否则,甚至不让读闲书,那肯定扼杀阅读兴趣。
    现在小学生不太喜欢逛公园,因为只要逛公园,家长老师就会布置写作任务,带着繁重的任务逛公园必然大煞风景,哪里还有兴趣?你的课讲得再精细,下的工夫再多,如果学生的学习兴趣没有焕发出来,甚至被压抑了,那么这样的语文课是不成功的。我从杂志上常看到有各种阅读教学的教案,都非常有条理,也有其经验长处,但我常设身处地,把自己设想成一个小学生,看这样的教学设计是否能唤起和培养孩子们的兴趣,并让兴趣保持发展下去。现在大家都很注重提升课堂效果,效果在哪里?在兴趣。这也是衡量我们教学水平质量的重要维度,而且是容易被忽略的维度。
    中国教师报:如何改变这一情况?
    温儒敏:在阅读教学方面,课标强调不同学段要都是有梯度的。
    比如,小学一二年级,阅读教学主要还是激发兴趣,让孩子开始接触阅读、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多少能够做到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一开始最重要的就是尊重天性,培养兴趣。
    到了三四年级,开始学习默读和略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粗知文章大意,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而到了第三学段,五六年级,阅读才有速度要求,要让学生学会浏览,能初步阅读叙事性作品。
    现在语文教学几乎完全指向高考,这是很枯燥、很累人的,很多学生中学毕业了,却没有形成阅读的爱好与习惯,除了课本与教辅,没有读过几本书,阅读对他们来说不是一件优雅有趣的事情。这样的语文课是失败的。
    我们当老师,是“化育”人的职业,要求学生读经典,有好的阅读习惯,我们自己必须先要有这种习惯,要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读整本的书。我们的习惯行为,将是引导学生的最好的教材。读书是一件值得终身“修炼”的事情。多读一些中外文学经典作品,接触人类智慧的结晶,让自己“博雅”一点,这是多美的一件事情!
准确把握语文教学改革的大方向
——听温儒敏先生谈语文阅读和作文教学有感
4月24日晚,广西师范学院举办语文教学专题讲座,主讲人温儒敏先生,原北京大学中文系主任,现任北大语文教育研究所所长,是教育部修订《语文课程标准》专家组的召集人。承蒙师院文学院邀请,我和市属中学的40名语文教研组长列席旁听,感触良多。
    一、语文教学要把培养阅读能力摆在首位
    温先生指出,语文能力概括为“听说读写”,其中阅读能力最重要。当今中学语文教学功利性太强,几乎完全指向中、高考,很枯燥,很烦闷,学生不喜欢,老师教得也累。
    温老师的这番话,使我联想到现今的一些语文课,确实存在着“吹糠见米”、过分注重培养考试能力的弊端。譬如说,引导学生分析文学作品,不注意思想内涵和表现手法的整体把握,却一味地追求细节分析,在“考点”上大做文章。又譬如文言文教学,不注重作品的完整性,纠缠于个别关键词句的理解,把一篇好文章大卸八块,结果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之所以出现这些偏差,与教师的教学观念有直接关联。
    温先生感叹:语文阅读原本是一件优雅有趣的事情,遗憾的是,现在的学生除了读教材就是看教辅书,阅读兴趣已经荡然无存。这话说得很中肯。本人曾经做过一个调查,了解学生在哪个学习阶段阅读兴趣最大,初中阶段反映最为强烈,尤其是初二年级学生。但是,由于升学考试的压力,迫使原本对世界充满好奇、求知欲极其旺盛的中学生,放弃了蕴含着丰富营养的经典名著,转向攻读只能当作“敲门砖”用的教辅书籍,这不能不说是一种莫大的悲哀。我们生活在一个谋生相对艰难而物欲又过于旺盛的时代,残酷的竞争扭曲了孩子的心灵!
    温先生很看重学生的阅读量,认为语文素养要靠“量”的积累,阅读就是发展学生的思维,让学生获得审美的体验。这一点我深表赞同。常言道:“聚沙成塔,集腋成裘。”语文素养的形成也靠日积月累。好的书读得越多,人的文学、文化修养就越加深厚。语文阅读就像含英咀华,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可以汲取丰富的精神养料。
    谈到阅读教学,温先生认为学生阅读是个性化行为,不能以集体讨论代替个人阅读,更不能脱离文本过度发挥。反思时下的课堂教学,我们的小组学习是不是太多?是不是每篇课文都需要“拓展迁移”?这些问题值得深思。
课程改革即将进入第十年,课堂教学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合作学习”的模式已经成型,语文教学愈发生动活泼。但是我们不应该忘记,小组合作必须建立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之上,没有学生个性化的学习,“合作探究”势必沦为另一种标准答案的灌输。语文教学要把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摆在首位,让学生在活泼的、充满个性的阅读中感受生活的真善美,从而不断充实和完善自我,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作文教学的关键是培养文字表达能力
    温先生认为,当今中学的作文教学,大多是以范文分析为核心的“套路”教学。更有甚者,一些教师要求学生背牢几篇不同类型的范文,考试的时候照抄照搬。这种教学方法害人不浅!它束缚了学生的个性,使学生作文变成了新的“八股”;学生范文读多了,写文章有了“匠气”却缺少了“灵气”。一些教师在批改学生作文时,只注重文笔优美,忽略了文章的思想内涵;加上作文考试“文体不限”,华而不实的文风蔓延滋长。
    温先生认为,文字表达能力是写作教学的第一要务,学生写文章,先要求文通字顺,再要求思想内涵,然后才谈得上其他。阅读是写作的投入,多读比多写更能提高写作能力。
    反思课改后的作文教学,我认为与课改前没有太大的区别,基本沿袭范文评析的套路。每年中、高考后,一些“优秀”作文,尤其是考试满分的作文,成为学生争相模仿的对象。相当部分学生的作文里,堆砌着华丽的辞藻,假话、空话屡见不鲜,甚至虚构自己的生活经历也成了家常便饭。以获取高分为目的的作文教学,正在扼杀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甚至危及学生的思想品质。
    如何走出作文教学的误区?我想从以下三个方面去考虑:
    第一,精心挑选好文章,指导学生认真仿写。一篇好文章,应该有个性,有内涵。教材上的文章就是这样。但是,教材与学生毕竟有距离,最能激发学生兴趣的,还是学生自己写的文章。教师从学生的文章中挑出一些范文,经过分析、比较,形成写好文章的一些“套路”,然后让学生仿写。同一题材的文章不妨多写两遍,熟能生巧。
    第二,训练学生写片段作文,提高文字表达能力。各类文体的作文都可分为若干片段,每个片段都有不同的写作要求,教师据此设计作文片段教学,每节课都让学生有动手的机会,要求做到文从字顺。
    第三,鼓励学生课外阅读,尤其是多读一些“闲书”。阅读是写作的投入,也是为人的一生“打底子”的事情。学生阅读课外书固然要占用一些时间,但是可以开启思维,丰富知识,陶冶性灵,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伴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语文教改走过了艰难的历程,正在逐步进入正轨。我们要认真总结课程改革的得与失,在先进教育思想的指导下,积极探索,大胆实践,努力开创教学改革的新局面!
    (作者单位:南宁市教育科学研究所  责任编辑:陈源生)

温儒敏:用整个人生来阅读
编辑希望我能为青年朋友介绍自己喜欢的书,我首先想到《论语》,这也是对我影响最大的书之一。说来惭愧,虽然上大学时就读过《论语》不止一遍,甚至背下不少章节,却说不上喜欢。那时主要是为了学古汉语,完全当它是某种语料,并没有什么心得。当然,六十年代那时也在限制思考。真正认真细读,并多少能融进自己人生历练来读,是过了而立之年。此后几乎每隔一段时间就会读一读《论语》,往往有些新的体验。我渐渐觉得这本书在渗透自己整个人生。当然其中也有我所不太喜欢的,比如那种教化味道,还有一些明显落后的观念。但我欣赏品味里边的人生智慧,那种质朴踏实的态度,还有对人事的洞察和理解,大度与乐观。也许太年轻是不容易进入《论语》的,但读一读还是有好处,毕竟是中国经典。那些思想精华,会一点一滴持续地滋润整个人生。
说到这里,我联想起一件事。去年有人尊孔,花钱塑造了一尊孔子像,希望能落户北大燕园,据说到北大联系时,被校方婉拒了。事后我跟朋友说,这“婉拒”有水平,因为不管怎么说,北大曾经是新文化运动发祥地,如果竖起一尊孔子像,多少有点“不协调”。这其实是很微妙的感觉。不赞成竖塑像不等于不尊重孔夫子,这不妨碍我照样喜欢《论语》。不过,细想自己读《论语》时,虽然满口“子曰”,总也极少想到孔夫子的样子,大概因为欣赏那智慧的火花和人生的况味,反而不会把孔子拜做“圣人”了。如果读《论语》能“平实”一点,知人论世,丢掉膜拜的意味,会更有创获。
有些青年朋友可能会抱怨读《论语》这样的古书障碍比较多。那么可以找一些有注释的本子来读。这类书很多,因为不是深入研究,先读懂基本意思再说,不必苛求什么版本。我倒是不太主张大家一开始就读那些“主观投入”太多、或者太“现代性”的研究型论著。因为那容易马上把自己的脑子框住了。
编辑还要我为青年朋友说出所喜爱的其他几种书,我依次罗列以下:
二是《孟子》,理由和前边已经说过的差不多,我认为也是一本可以不断丰富我们人生智慧的书;
三是《庄子》。有时我也问自己,这和《论语》完全不同的风格,怎么能都喜欢?大概人生本来就是复杂的多向度的。如果说《论语》让人理解人生,那么《庄子》可能更让人有时超越和想象人生。
四是《红楼梦》。上中学时读了好几次都读不下去,主要还是不能进入那种表面日常,其实很形而上的境界。“文革”中在干校劳动,有机会反复读了好几遍,越读越有味。大概不同年龄段读它都会有不同的理解。
五是《鲁迅全集》。记得八十年代初我是花了一个月的工资买下一套全集的,至今仍然是翻阅最多的书之一。除了教学研究的需要,还因为鲁迅的确让人非常清醒,让人永远对现实保持一种犀利的批判目光。当然,也因为这是近代以来中国文化最重要的思想遗产。
六是《共产党宣言》,记得我头一次读是十六、七岁,当时有一种异乎寻常的庄严感,为那种雄大的使命感和事业心激动不已。在当下这样缺少理想主义的现实中,读这本影响人类命运的大书,能得到精神的升华。
七是《圣经》。我是基督教家庭里长大的,从小就熟悉这本书,为其中许多故事所吸引。看到我高龄而又重病的母亲每天都要坚持吃力地用放大镜读上几页,我能体会信仰的力量。《圣经》的重要还在于它是西方文化的源头之一,要了解西方,自然绕不开《圣经》。读这部书不等于就要信教,它也许能激发我们对生命对未知世界保持一份敬畏之心。
八是莎士比亚的戏剧,那完全是适合“读”的剧本。尽管连张爱玲也说过不喜欢,而且年轻人已经很难静下心来啃这样的经典,但我想最好还是选读一两部,那起码能培养一种对悲剧的感悟,那种雍容华贵的风格也能让人想象力飞扬。
九是美国理论家詹明信(又译詹姆逊)的《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是近年来对我国文学理论界影响甚大的一部书,可以了解一下到底为何影响大,而且它跳出传统VS现代的思维模式,启发我们重新打量所处这个多元的有些混乱的世界,会有另一番风景。
十是切·格瓦拉的传记,坊间已经翻译出版许多种,也可以读国人写的比较简要的一种,就是《切·格瓦拉》(张中莉编著,辽宁人民出版社版)。在许多人都乐于痛快地颠覆革命的时候,这位传奇人物的事迹会让人感受何谓英雄气概,何谓献身精神。
我就罗列这么十部书,除了后面两种,都是些比较普通的书,却又大都是经典性的“大书”。属于经典的东西,对于后世的读者会有距离,包括对它所属时代和语言表达形式等方面的隔膜,会对阅读形成障碍,我们需要尽力才能进入。许多流行的作品我们也喜欢,像我平时也会读一些休闲的读物,比如几米、水煮三国之类,但那主要是消遣。如果要真正了解人类的智慧,吸取精神的力量,提升人格境界,还是要取法乎上,多读经典性的作品。读经典要沉下心来,有一份超越,有一份尊崇,尽可能调动自己的感觉与灵性去接近,去理解,就能深入堂奥,高雅的兴趣就会慢慢培养出来。当然,我所喜欢并乐于推荐给青年的这些“大书”,短时间读不完,有些真的就是要用整个人生来读。
作者简介:温儒敏,1946年生于广东,1969年北京中国人民大学语文系毕业,在基层工作多年后,于1978年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师 从王瑶先生攻读现代文学专业硕士生,1981年获北大硕士学位,留系任教,1987年获北大文学博士学位。曾任现代文学教研室主任,中文系学术委员会主席,北大出版社总编辑。现任北大中文系主任,教育部中文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国家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评审委员。

读《温儒敏谈阅读教学》有感
1.阅读除了获取信息,认识世界还有一个重要功能,就是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
   【阅读功能很丰富,发展思维是其一,但如何发展呢?如何与获取信息、认识世界、获得审美体验关联起来呢?这就是老师阅读教学展开的过程中需要“思维”的思维了】
    2.阅读是个人化的行为。不要完全用老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要防止用集体讨论代替个人阅读,或者远离文本过度发挥。
   【老师分析代替学生阅读实践,就是老师思维代替学生阅读思维,这误区之一;之二就是不能用集体讨论思维代替个人阅读思维;之三就是远离文本,“超越”文本进行过度发挥,离题万里的思维,这里的思维与阅读无关。阅读教学思维如何与学生阅读思维同行,是一门艺术,需要教师对文本的准确把握,需要教师对课堂情境的真实掌控,需要对教学“技术”的熟练拿捏。】
3.不要随意增加阅读难度,要讲究阅读教学的梯度。教材有一些问题,多数没有梯度变化。
【阅读本身是有难度的,再增加难度是不是就更不可思议,这要看教学过程的实际情境。难度都是相对的,阅读本身的难度以及增加的难度,只要是难度都应该有梯度。无论是有难度或没难度,最终指向都是学生,如果学生沿着阅读的梯度次第跨越,就无所谓难度,这就是一个有效的学习进程。如果学生还没有真正进入阅读状态,就无端被难度挡住,或无端把难度搁置,这就是教学的不作为,教学的无效度。】
4.现在课堂中提问太多,老师不断问,在加上有些老师 “是不是”、“对不对”、“好不好”等等的口头禅,整堂课都在问,用问引导学习,代替学习,学生学习的独立性不强,不去思考,没有自由度,这样难以形成独特的感悟和思考,难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创造性。这样的问答,多是浅问答,缺少思维的深度。
【提问太多,老师不断问,也是一种教学思维方式,只不过这种教学思维有问题;是不是,对不对,好不好,也是一种教学思维方式,是一种对付“问”的惯用的、宽泛的教学策略。这种方式或策略都是没有技术含量的,因为这种问或答都是不需要多少思维含量的。因而学生的问或答自然没有深度的,应付、对付、敷衍的教学交互最终形成的就是“走过场”。】
5.对话要建立在学生对文本有理解和感悟的基础上,要求学生提出一些问题,形成文字,将思维条理化、深刻化。
【对文本的理解和感悟,是指通过阅读主体思维的投入,把文本思维化后,提出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已经带有明显的深度阅读的色彩,肯定是个性化的,条理化的,也应该是深刻化的。】
温儒敏老师谈阅读教学,思维的广度、厚度和深度,无不彰显个性的色彩和学术的魅力。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4-18 12:01 , Processed in 0.114716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