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5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学写作教学的异化与回归(王孝玲)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6-3-1 18:08:5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中学写作教学的异化与回归(王孝玲)
        当前中学写作教学受应试的影响,过分注重技巧章法的传授,忽视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培养。常常是学生苦思冥想,搜肠刮肚,敷衍成篇,交差了事。教师辛苦批改,耗时费力,收效甚微。如此实际是在走一条舍本逐末的异化写作教学的道路。而造成这种异化有如下三方面原因:
  其一技巧化。前苏联教育家赞可夫认为:写作文的本领不是靠教出来的,而是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培养创造性和想象力,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决定一篇文章质量的是内容,是作者的思想感情,不只是漂亮的词句和“严谨”的结构,因此首先要“言之有物”“言之有理”“言之有情”。学生没有细腻而真切的人生体验、丰富而充实的精神生活,只是在老师的“训练”下,玩弄所谓技巧,其结果是花招、绝招频频,真正感人的作品少之又少。
  其二封闭化。当前的写作教学止于课堂,强调限时限地完成,让学生在较短的一个多小时的时间内完成老师规定的作文(大作家也视为畏途),拿平时习作当作临场应试,切断了写作的源泉,将广阔的社会现实、丰富的图书资料置于学生的视野之外。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做法或许能给我们一些启示,他为二至六年级的学生命题:“一粒种子怎样变成面包的”、“蜜蜂是怎样劳动的”、“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人为什么活在世上”、“人的生活中有什么东西比生命更宝贵”;他为七至十年级的学生出了如下作文题:“堂吉诃德是怎样的一个人”、“我在文艺作品中和生活中所敬仰的英雄”、“作为领袖的列宁和作为普通人的列宁”。以上作文题是很难在课堂限时完成的,不亲近自然、不深入生活、不广泛阅读、不深入思考,是无法写出文章,更不要说写出好文章的。
  其三低幼化。长期以来,写作教学按照什么年龄就写什么的要求,于是乎从小猫小狗写到我的老师我的同桌,从我的教室写到我的学校,以至于某年高考作文题竟是“妈妈只洗了一只鞋”。低幼化的文题,束缚了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浅水之中,岂能有蛟龙产生?美国三至六年级的学生已经能写作《我心目中的美国》(三年级)、《我怎么看人类文化》、《中国的昨天和今天》(四年级)、《你认为谁对“二次大战”负有责任》、《你认为今天避免战争的最好办法是什么》(六年级)。以上六个题目多是引导学生关注现实与历史。澳大利亚小学六年级的学生竟能写《关于国家管理的研究报告》这样的作文了。孩子们的思考也许稚拙些,可命题者却为他们开启了一扇关注历史、关注现实的大门。
  有鉴于此,我认为中学写作教学应当回归真我、返璞归真,让写作教学真正成为使学生流露真情、外化思想的途径与载体。要实现回归,就应突出三性:
  一是突出人文性。通过写作教学引导学生学会关注人类普遍关心的问题,诸如地球环境、生态资源、国际和平;关注自身,重视生命;关心他人,崇尚合作;学会负责,不仅要对他人和社会负责,还要全球和后代负责。这样的话题才能激发学生思考的欲望,调动学生创造的潜能。
  二是突出开放性。写作教学少一点限制,多一点开放;少一点束缚,多一点解放。首先要解放学生的空间。让学生将目光投向社会、生活、人群。写《我的父亲》,美国教师要求学生课余访问母亲、祖父母、外祖父母,甚至访问父亲的上司和同事,然后写出不同人眼中的父亲,可以想见,美国学生笔下的父亲的形象将会是多么生动、立体。美国学生完成了这篇作文之后,提高的也绝不仅仅是写作能力,他们的分析判断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处理人际关系能力都会通过写作得到不同程度的锻炼。
  三是突出体验性。通过亲身实践获得的体验,将会刻骨铭心。体验包括生活体验(饮食、疾病、物质利用、金钱使用),自然体验(游戏、野营、饲养、栽培、生死、感动、恐怖),生产体验(制作、培育、劳动),社会体验(朋友、社区、人权),文化体验(制作、鉴赏、表演)。这些积极主动的实践与体验对于学生丰富的素材积累,健康的情感培养,坚强的品质养成,公德意识的生成都是非常有帮助的,在丰富的体验基础上进行写作教学将会事半功倍。
  注重人文、开放、体验的写作教学才是写作的正途。为此,我们的教师必须放开怀抱,解放学生的思想,解放学生的视野,解放学生的时空,引导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生活,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受生活的况味、社会的复杂,用自己的头脑去分析综合,去想象联想。只有这样,学生的认识水平才会提高,真实情感才能得到蓄积,思维品质才能得到锻炼,言语能力才能得到提高。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5-2 19:56 , Processed in 0.092317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