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4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教学领域无名师门派说(赵福楼)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6-3-1 18:41:4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教学领域无名师门派说(赵福楼)
    在艺术行当是讲究师承的,即以行业顶尖人才领衔,门下弟子传承其艺术,形成门派。而在教师教学领域,还缺乏可以成为门派的艺术传承。
这的确是个问题。教师入行,在怎样站好讲台的追求上,不断得到先贤指点,而且自己勤于摸索探究,而不断涌现出善教,以至教学艺术化的老师。可是遗憾的是,这一类名师呈现在大众视野之后,却并没有进一步发育出一批追随者。
(一)
这说明一个问题,在教师队伍建设中,我们做了一个{“半拉子”工程。在重视优秀教师队伍建设的背景下,各地关于拔尖教师培养,以侧重关注,集中培养的手段,有效促进了一批名师的成长,可是当名师被授予称号后,他们怎样发挥引领作用,却被搁置了。即教育管理在拔尖教师的作用发挥上,重视不足,而且缺少必要机制的构建。
名师的优长在善教,他们在实践中摸索出一套有效施教的程式和方法。这样的教师,他未来的职业发展,怎样定位?在教育管理上对此没有认真对待,即在考虑人尽其才,发挥人力资源的效能上做得不好。
一些名师教而优则仕,做了管理者或者最后演变为官员角色。我们在视野中稍微留意,就会发现,若干名师工程的学员最后都走上了这条道路。而且如今名师速成之后,他们引起大众注意更加年轻化,他们在职业初步奠基之后,就中断了职业技术发展,而开始了另外的职业道路,这在人力资源的配置上是一种浪费。
名师涌现之后的下一步在哪里?做官不是最好的道路设计。或者继续沉潜在教学之中,安心做一个授业教师。这也是一种选择。可是,这样的教师在已经获得一定社会认可之后,他们在实践教学环境中,却面对另外的困境。教师岗位的认可来自职称评定,我们习惯于把这作为教师福利,而并不能在设计上指向对于职业发展的引领。一般教师在三十几岁就在职称上攀顶了,之后十数年或二十几年都失去了持续发展的方向与动力。如今在教育改革中,在中小学增设正高职称,也处于福利角度思考问题,给予的占比很低,无法有效激励教师沿着职业发展的道路而努力。
还要看待如今的教师教学管理中,外力干预和校长指挥力远远大于教师自主抉择力,也就是说,做一个有独立艺术追求的老师,很难保持自己的教学个性。他必须服从外来的安排,教学的自主性被遏制,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教师进行教学探索的积极性。
一些拔尖教师在官本位环境里,不得已放弃了自己喜欢而擅长的专业化工作。
教师职业发展还有一条路,把教师从一校一班的教学中适当提拔,赋予他为教师发展提供智力资源和技术支持的职责。从学生教育进而做教师教育,这也有利于发挥拔尖教师的业务专长。
从教师职业发展看,不能有效发挥拔尖教师的职业专长,这是一个问题。而在名师培养上,我们也会发现,揠苗助长的教师培养政策也需要得到修正。
优秀教师不是评选出来的,也不是学习班培训出来的,更不是因为赋予称号而速成的。如今拔尖教师培养采取了工程设计或工业化生产流程,以各样的评比和称号为显性成绩。这就失去了教师本位认可,即不能有效看待一个教师在学生和教师团队里的被认可程度。
一个优秀教师需要有口碑,他不能是官方角色。在教学的实践中,以其发展形成号召力和对于教师的影响力。
在民间也有一批有才华的教师,他们也有自己的发展局限性,即不能准确摆位,高估自己,不能以自己的有效探索赢得学校支持,被广大教师认可。况且,我们的教师生态里,对于教师个性的包容不足,甚至求全责备。这样的文化环境也不利于一批有思想个性的老师脱颖而出。
(二)
与人聊继续这个话题。我问,为什么艺术领域都有名师与门派,而教学领域的艺术化发展没有形成门派呢?
其人想了想说,教学有特殊性。
一句话,触及到了问题的实质。教学的发展不单纯是技术性的工作,它与绘画、演唱、戏曲比较,更多体现出综合性发展特征。
教好书,站好讲台,至少与下面几个因素相关:教师自己的因素,教学的环境因素,教学的价值因素等。
先说教师自己的因素。
教师怎么教书,是不是有好的效果,与他的专业素养,思想态度,教学技能,以及其教学追求息息相关。关于这个方面的讨论多多,不缀言。而且,教学具有全时性和延时性特点。即教学的效益实现,并不只是看,课堂,如同舞台上的表现。这里教师的表现尽管重要,可是若局限在此,单纯依靠教学技术,是无法活得最优化教学的。有的教师不比技术,不靠专业,就凭着热爱的态度,依靠超额的付出和无私的奉献,也可以成为最好的老师。
也有的老师,年轻,与学生相知,受学生喜爱,这依靠这个好人缘,也能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爱其师,信其道。——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很多优秀教师对于所有学生全员关注,因材施教,全时扶持,他的生活与学生的生活很多交叉,扩大自己的生命影响力。
这样看,教学传承的不仅仅是技术或艺术,更在精神和态度。
仅就教师的专业发展来说,不能固步自封,更需要与时俱进。从一个枝节性问题看,我们教学需要有职业奠基的学历,也叫入职学历。钱梦龙老师,曾经说玩笑话:教了几十年书,突然发现,自己是不合格学历。他以中师学历教了一辈子,如今看初中的入职学历是大专,这就是不合格学历。在教师岗位上,我们需要持续学习,不断发展技能。如科研能力,如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这都是最近几年才被关注和强调的教师专业能力。——师师相因,这种旧式的教师培养方式,已然无法适应快速变革的教育发展形势。
再说教学的环境因素。
教学究其实质是以环境来影响人的。这自然是文化环境,主要指的是课程文化。课程文化是一个系统化工程,开什么课,怎么评价,教学怎么调控等,都会影响学习行为。这个生态场里,怎样的老师,如何教固然重要,可是学生作为学习环境里的主角,他的学习能力,学习态度,学习方法,也直接影响最终的学习结果。不同的学生,需要不同的教学,这决定了教学的个性化和多应变。
教学的变数很多,不能以固有的经验,解决所有的问题。即使你把孔子复活了,他来教今天的物理,化学课,我们预计的结果是,学生会认为他是一个白痴教师。
这么看,教学的传承,在技术上所起的作用不占主要部分。我们与人学习重要在方面在思想、态度、理论、策略等。
最后说,教学的价值因素。我们希望教育的出品,即学生走进社会,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对此的判断也会直接影响到我们的行为选择。
如儒家文化条件下,德治很重要,所以在我国封建社会里,教化是教育中最为重要的。出口的所谓人才,主要是需要他具备接受那时思想传统的听话的官奴而已。在现代社会,人才的专业化水平大大提高了,而且多样化。
没有一种方法的,或一个人的典型性的教,可以解决所有的问题。
例如,在今天的中国教育环境里,人才的创造性思维就是最被看重的价值,这就是教师教学需要刻意加强的品性与才干。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5-6 02:09 , Processed in 0.069363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