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3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教”与“学”散论(龚志华)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6-3-2 07:39:1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教”与“学”散论(龚志华)
教与学目的论
“教”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不教”,“学”的目的是不需要“教”。“教”实际上是“导”,属教师行为,是教学成效的必不可少的外在因素;“学”更多地体现为一种自主行为,一种在教师导引下的自主行为。这种自主行为具有四个特点:一是能动(区别于“受动”),二是独立(区别于“依赖”),三是超前(区别于“跟随”),四是异步(区别于“齐步”)。当然这是“学”的高标行为,要靠教师,更要靠学生。“学”是教学成效的内在因素,是最关键的方面。
教与学过程论
教与学是系统的两方面,矛盾而统一。从对象来说,“教”先于“学”,长于“学”,无论是知识、经验、方法、阅历、文化等,教师都优于学生,正因为如此,所以“学”离不开“教”,学生由不知到知,由知之甚少到知之甚多,由需教师“教”到不需要“教”,这一个渐变的过程,这一个缓慢的长动作,要靠“教”的引导,更要靠学生的自主的“学”。
教与学方法论
教与学在总体目标上是一致的,“学”要达到“不需教”,就要靠“教”,就要靠教师的教学方法,一切利于学生达成“不需教”的方法,都是教学系统中可以肯定并实践的方法。由于教学内容的多样性,“学”的对象的层次性,这就规定着“教”的方法的多样性。
以此观照当今课堂的一些做法,是值得辩证思考的。
如“先学后教”,还是“先教后学”,不可概而论之,不可对立,只肯定其一。是先教后学,还是先学后教,要看教学内容难易度与学生的实际。对于难度大的内容,可“先教后学”,这样可避免学生走弯路,或对语文教学内容产生误解;对于起始年级或者说单元开篇课文,可“先教后学”,这里的“教”主要是教方法。如魏书生所教的自学一册教材的方法,一个单元的方法,一篇课文的方法。而涉及课文的具体学习,则可“先学后教”,诸如预习、完成学案、自读提问、自行解决一些可以解决的问题等,都是值得倡导的,当然最终还是需要“教”来补充、拓展、提升。
又如“少教多学”,还是“少学多教”,同样不可片面取舍,要视教学对象和教学内容而定。
教与学关系论
学生的“学”,制约着教师的“教”。教师的“教”,必须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和适应学生的心理特征。这就规定着新课程中的师生关系必须是新型的关系,具体表现如下:
1、教师与学生是教学系统中平等的合作者,这种平等表现在都拥有如下权利:
(1)话语权
(2)教学内容选择权
(3)教学活动选择权等
在如上权利产生矛盾的时候,不由一方决断,而采取商量的办法。
2、生与生都是教学活动的参与者,且地位平等。如何解决不平等而又顾及学生差异,笔者认为基本的做法是:
(1)教学机会均等,如提问的机会、面改的机会、答疑的机会等。
(2)教学目标与内容分层。如提问对后进生可减少难度,作业只完成基本作业。当然也不是一成不变,后进生在转化的过程中也可考虑渐增难度与内容。也就是说,这种分层教学是动态的。这样做的目的,是让每位同学能在原有基础上有所进步,都得享受一定的成就感。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4-29 09:04 , Processed in 0.131247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