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2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备课就是备各种可能(闫学)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6-3-2 08:05:1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备课就是备各种可能(闫学)
    经常有教师朋友问某一节“成功”的课是怎么备出来的,备课有什么“诀窍”,等等,每次我都很难说清楚。如果一定要说有什么“诀窍”的话,在我看来可能就是要为课堂实施预设多种可能。也就是说,教师在备课过程中非常关键的问题是要考虑到课堂实施和学生的知识背景、思维规律等各种要素,预设课堂实施进程中的各种变化与多种可能性,并据此寻找能够应对这种变化和可能性的有效策略。一句话,备课就是备各种可能。
  但是,纵观现在许多“成功”的课堂,可以发现教师备课基本只呈现一个单向的维度,也就是说,教师在备课中基本只考虑了一种可能。2010年,我观摩了“全国小学语文青年教师阅读教学大赛”,发现那些经过精心准备、反复打磨之后的美轮美奂的课堂其实问题也非常明显。在我看来,那些课最大的问题是缺少变化,缺少不确定性,一切皆在教师的预设与掌控之中。细细思索,出现这种问题的根源还是在于备课——为“求稳”起见,教师在备课中只呈现了一种可能。
  为了保证课堂有如课前所预料的那种效果,教师就必然通过预设非常精细的问题和环节来展开教学。这样一来,虽然课堂不会出现意外情况,但学生思考的空间大大缩小了。这样的备课无疑是既框住了学生,又框住了教师。仔细想来,包括我自己在内的许多教师的课,尤其是那些普遍受到好评的课,在很多时候都缘于课前充分而精致的教学预设,基本上都是比较“安全”的,都在教师的掌控之中的,也就是说,没有预设各种变化、没有预设各种可能性成为这些课堂取得“成功”的主要因素;但恰恰是因为缺少了变化和多种可能,课堂就缺少了只有真正的挑战才能带来的真正的精彩。看似无懈可击的课堂,恰恰隐藏了课堂的最大问题:这样的课堂更多的是动人的吸引,是完美的控制,是知识的单向传递,而没有给学生更多的思考的空间,教师只是把现成的真理(知识)从口袋里拿出来双手奉送给了学生。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难免成为只会服从命令的布偶,而逐渐丧失了主动探究的意识和能力,教师则变成了循规蹈矩、步步为营的导演和指挥。
  就是这样,在许多“成功”的课堂上,我们在欣赏了教师的高素质和精致的教学设计之余,很难看到产生于学生内部的思维奇迹,很难看到高质量的教学对话。这样的教学基本上顺风顺水,几乎没有任何困难,学生也没有任何问题。而这,我以为恰恰是最大的问题。
  我不禁反思自己的备课。以我有限的教学经验来看,课堂实在是一个千变万化的地方。教师预设的一些东西,一旦放到课堂上,往往就发生变化,教师必须根据学情及时作出调整,包括教学内容、提问方式、学习方法、课堂节奏、教学时间,等等,有时这种调整甚至会比较大。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时要针对某一个知识节点设计多种教学方案,考虑多种教学策略,以游刃有余地应对课堂实施过程中的各种情况。比如,从教学时间这个角度来看,就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本来用一节课可以解决的问题,却需要用两节课,甚至更多;或者正好相反,本来设想用一节课解决的问题,其实只用半节课就够了。再如,从课堂节奏这方面来看,则要根据学生现场的理解情况,在必要时进行适当的调整。课堂总是充满不确定性。而要能够在课堂有限的时间内及时地作出调整,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备课是否足够充分,是否预设了这多种可能。
  当然,无论多么优秀的教师,他都不可能对课堂上所有的细节作出准确的预设,他必须在课堂现场中根据实时发生的情况作出及时地判断与调整,也就是善于采取最合适的方法去进行教学,表现出一个教师高度的教学智慧与技巧。好的课堂不仅仅是对学生的召唤与吸引,更应是对学生的解放与激发,是激发学生自由地驰骋于思维的无限世界中;课堂不是一座禁锢与控制学生的华丽建筑,而应是一个没有边界的星球,有着适合种植任何植物的土壤,而教师就是一个帮助学生看到自己具备某种潜质的人。要达到这个教学艺术的高峰,对于正在成长中的教师来说,是一个复杂而漫长的过程,它需要积累,也需要反思;需要提炼,也需要智慧;同时,还需要胆量。
  我相信,备课时预设多种可能,就意味着课堂上将有更大的自由和解放。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4-29 15:12 , Processed in 0.101492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