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2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好的教学不能降低到技术层面(魏星)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6-3-2 08:09:3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好的教学不能降低到技术层面(魏星)
课堂在转型。靖海小学的白板技术教学研讨会,让我的这种感受特别明显。技术是变革的催化剂。 刘燕老师执教《台湾的蝴蝶谷》,利用白板技术,清晰地展示了学习过程,也呈现了学习结果,教师与学生、文本与学生实现了有效互动。
置身在这样的课堂,我也产生美好的畅想。从Wi—Fi到3G,从Ipand到ipnone,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知识社会的勃兴,未来课堂的转型更具颠覆性。在课堂中,教室内摆放的是高清电子白板、而不是黑板,学生拿着的是电子书、而不是课本,出现在电子白板上的教育资源不再是教师的板书,它可以是图片、动画、视频,也可以是跨越班际、校际甚至国际的实时互动……这一切还只是美好的图景,但它的确就要来了。
技术推进教学变革,但真正的变革只能从“人”开始。我们要拥抱技术,但“真正好的教学不能降低到技术层面,真正好的教学来自于教师的自身认同与自身完整。”这话是美国教育家帕尔默在《教学勇气——漫步教学心灵》说的。技术,是为“人”服务的,是为了让学生的学习增值的。
然而在现实当中,我们会看到很多例子,技术与人是分离的。一些老师使用“汉字工具箱”,有效化解了教学难点,传统和现代实现了有效对接。但有的老师的操作,只是用它展示汉字是怎样写的,要注意什么笔画,可以组成什么词语,教师不板书不示范,也不注意开发学生自主的识字经验,这样的教学就“降低到技术层面”了。
一位老师教学《九寨沟》。上课了,教师用诗一般的语言导入对《九寨沟》(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的教学。在学生大体了解课文内容后,教师问:“要想深入了解九寨沟可以用什么方法?”
同学们说出了读课文、查阅课外书、上网、看影碟等方法。
“现在同学们最想干什么?”
“看影碟!”异口同声。于是老师放影碟。
学生看完后,接着用了25分钟时间交流课前从书上、网络上查到的文字、图片资料,有风土人情、地形地貌,甚至连旅行路线介绍也进了课堂。还评选出多名“信息之星”。
终于读书了。读到第三节,教师播放多媒体课件,让学生给画面配音。学生不是读快就是读慢,直到第六个同学才读得图文相符,课堂中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课后抽查几名学生朗读,他们连课文都读不正确。
我们强调开掘多媒体等各种课程资源,提倡网络、电视、图书等进入课堂。但是,“跳出语文教语文”,是否就是跳出课本不要课本呢?突破传统语文教学的封闭和僵化,就要放弃阅读文质兼美的课文吗?课文难道不是最重要的课程资源吗?
这种教学在其他学科也存在着。新课程强调由封闭走向开放,强调活性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但课本还是教学的首要凭借。过多地进行外在的活动,挤占学生宝贵的读书时间和思考时间,是不利于学生素养的提高的。
我们再回到帕尔默的那句话:“真正好的教学不能降低到技术层面,真正好的教学来自于教师的自身认同与自身完整。” 我们作为教师的真我和身份到底是什么样?认识自我与认识学生、认识学科、认识技术是同等重要的。如果教师不能了解自我,又怎能了解学生是谁?如果不能清楚地了解学生,又怎能教好他们?如果不了解自我,又怎能在深层的、个人的意义上吃透所教的学科?如果教师不了解自我,又怎能让技术变成自我心灵的一部分?再进一步追问,如果学校不支持教师内心的生活,如何教育学生呢?如果不鼓励明察内心领域,学校怎样能够实现他们的使命呢?
现实中,我们中的不少人,随着教学生涯的延续,而失去了自身的价值认同。在课堂的转型中,“一种恐惧的文化”弥散在教师的心中。我们为纷纭喧腾的变革所恐惧;我们为日新月异的技术变化而恐惧;我们为各种口号的提出而恐惧;走进教室,我们面对学生,恐惧在那里;我们问个问题,而学生像石头一样保持沉默,恐惧在那里;我们遇到一个问题学生,当他尖叫或爬在桌子底下,恐惧在哪里;每当我们感到情绪失控或遇到难题,或上课不得要领而把学生弄糊涂,恐惧又在那里;……他们远离了学生,远离学科,也远离自我的心灵,教学只是谋生的手段。
“分离”使教师的人生出现许多问题:缺乏自主性,是一种受到多种外力支配和控制的压抑的人生;缺乏精神的支柱,是一种只受功利性、利害关系制约的灰色的人生;缺乏进取精神和创造精神,是一种按照固定模式操作的充满匠气的人生;缺乏坦诚的交往和亲密合作,是只在自己的圈子里摸索的孤独的人生;缺乏多种情趣、乐趣和爱好,是只能搬弄和重复学科概念的乏味的人生;缺乏关心爱护和热情激励,是一种没有蓬勃的爱心和激情的冷漠的人生;缺乏大境界的召唤,是一种没有从容的理性风度和品位的卑微的人生。试想,如果缺乏教师的自身认同与自身完整,即便有好的技术,课堂又怎能发生真正的变革呢?
只有我们唤回了自身认同和自我完整时,只有我们有足够的教学自信,教学才是发自自己的内心深处,这样的教学才可以与技术实现完美的协同,与学生的内心发生深沉的共鸣!
人的发展时常“昧”着。昧于对象,昧于自我都是一种“蔽”。在“蔽”而不明之时,人往往“行焉而不察”、日用而不知。帕尔默说的自我认同,是“认识你自己”这一古老格言中所蕴含的对自己的优点、缺点、潜能、局限的全面认识,以及对自我历史与未来的不断重塑,它意味着走出功利主义、形式主义、习惯性思维、伪科学等迷雾带来的晦暗,卸掉一切有形和无形的精神枷锁,不再把自己扣留在遮蔽之中,受遮蔽的支配,在本该纯真洁净的教学世界里求得自我身心的自由、内心的豁朗。
但要实现自身认同和自身完整,教师就必须要有“勇气”,需要“冒险”,要从职称、论文、学科框架、试卷分数的壁垒中走出来,和其他教师“遭遇”,和学生“遭遇”,和新的观念“遭遇”,和新的技术“遭遇”。这是一种探险,但也是真正的旅程。好的教学就是在这种遭遇中选择有益于自身达到更高层次的完整的因素,将它编织到教学中,将它们整合到自身与学生的发展中。
如何使教学不降低在技术层面,过一种不再分离的教学生活?我想再次借助帕尔默的几条建议引发我们自己的思考:
——在悖论中把握张力。现在,新的技术来了,与传统教学产生了一种冲突,这就构成了一种“悖论”。教学中的悖论还很多。我们是在悖论中展开教学工作的,教与学,理念与技术、协调与冲突,简单与复杂……始终交替出现并且互为作用。直面矛盾,把握平衡,“站在对立事物的交汇点上”教学,才能到达融通、自由和美的境界。“一阴一阳之谓道。”不难想象,从二元对立的线性思维方式向多极互补模式的“融通思维”转变,会深刻影响到对人生的思考,也影响到教学的思考,从而正确处理好传统与现代、技术与人文、理性与感性、稳定性与不确定性等关系,在“平衡”中求得生存与发展。互生、互惠、互存、互栖、互养,是大千世界的根本之道,也应该是教学的根本之道。请注意,整体地把握悖论的立足点是在教师的心里,直面矛盾而不是抗拒,直面悖论而不是逃避,我们向比自我更强大的力量敞开胸怀。这样,“悖论”非但把我们撕碎,反而会使我们的心胸更开阔;这样,我们的教学渗透着自己的感情,活跃着自己的心灵,闪耀着自己的智慧!
——栖居于共同体之中。教学就是要开创一个真正共同体的空间,教师、学生、技术等形成一个真正的共同体。这就需要教师从自己的心灵出发,营造一个“对话”的氛围。教学技术是冷冰冰的,只是为了传播知识的一个工具,外在于自己的心灵。“我”栖居于“我们”的共同体之中。真正的共同体犹如真实的生活,不存在纯粹的知识客体,也没有绝对权威。教学就是怀着激情和原则就重要事物进行的永恒对话。请注意,我想强调这几个词,“激情”——没有激情的对话,是游离于心灵的对话,是苍白的没有温度的对话;“原则”——在一片尊重学生个性化的呼声中,我们似乎忘记了还有“原则”这个词;“永恒”——知识不是永恒不变的,既然没有不变的知识,那么对话就不会真正停止,对话将是永恒的。当然还有“重要事物”,就是我们所要教的内容,它不停地呼唤我们我们去发掘它的秘密。如果营造了真正的共同体,包括技术在内,一切的教学因素,通过“对话”都整合进我们的心灵!那样,我们的教室就变成了“润泽的教室”。“润泽”这个词表示的是湿润程度,也可以说它表示了那种安心的、无拘无束的、轻柔滋润肌肤的感觉。在润泽的教室中,教师和学生都安心地、舒展地构筑着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构筑着一种基本的信赖关系,围着“伟大事物”而展开教学对话。
——在“伟大事物”中相遇。这“伟大事物”喻指教学的内容,也就是我们要教的“知识”。它不是简单地被复制,简单地用技术传递下来,而是有生命的,生动活泼,有声有色,以至于让教师和学生都深深地为之吸引,从内心深处产生探究的欲望。如果教师掏出了这样的知识,那么教室中就不存在着“惰性事物”。
在固有的观念中,知识是纯客观的、静态的、线性的,它就像那只经过氯仿处理,用别针固定,夹进标本薄轻如纸翼的蝴蝶一样,干瘪而缺乏生气。这样的知识是死的,只能被称作“客体”,作为客体的知识是要求与外界切断联系的,因为“空气”、“触摸”会让标本氧化、变质,这样的知识一经“发现”,就要被保护起来,由专家向外行传递,在课堂中则表现为教师向学生单向传授。使用技术手段,也只是使传递更顺畅些。
真正的教学源自心灵,源自自己的专业智慧!每个学科都有最核心的知识,我们从教材中掏出这样的“伟大事物”了吗?你有没有想到:我们自身就有可能成为“伟大事物”?教学始于被某一个“伟大的事物”迷住,它向我们呼唤,一旦我们听到那呼唤并作出回应,处在共同体中的人就会全情投入——伟大事物的内在生命与我们自身的内在生命发生了对话——在这样的对话中更深层的自我认同和自我完整也就实现了。
我们回到技术这个话题。课堂转型离不开先进的技术。技术催生课堂变革。但要看到:真正拥抱技术必须从心灵开始,满怀希望地展开教学。真正好的教学不能降格为技术,它源自教师的自我认同与自我完整!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4-29 12:25 , Processed in 0.097216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