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3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作文写前准备三要点(程一凡)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6-3-2 10:09:3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作文写前准备三要点(程一凡)
作文被称为考试的“半壁江山”,说明作文的重要地位。教学中没有谁敢放弃作文。但是作文教学的效果仍然不都理想。认真反思作文教学,我们会清醒地看到作文教 学中存在诸多问题,其中写作前的准备意识的忽略和写作教学过程的缺失是很重要的两个问题,更应引起我们的思考,有必要探讨。
下面仅就写作之前的准备谈三点。
观察生活,积累素材,感悟生活,是作文的一条规律,也是写作前重要准备的三个要点,为作文打下基础。
作文的先决条件就是要有内容可写,而观察生活和积累材料是解决“写什么”的问题,认识生活、感悟生活是解决写作内容厚度的问题。生活是“源”,写作是“流”,“源”开则“流”畅,“源”堵则“流”竭。
生活广阔无垠、丰富无比,犹如一座宝库,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如何使生活成为写作素材而源头活水不断?那就要依赖于观察,提高观察的质量。《全日制义务教育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既强调了观察的角度,又强调了观察的目的。如何在观察中培养培养能 力呢?学生观察生活有两种类型:一是有意观察,另一种是无意观察。有意观察是带着目的性的,为了取得效果,要“授之以法”。其方法可以结合课本相关文章进 行。如高中课文李乐薇的《我的空中楼阁》,其描写角度、方法很有特点,可以将其方法运用于生活的观察中。要让学生养成观察生活的习惯,学会全面细致的观 察。全面的观察,就是既要看到事物发展的全过程,又要注意事物发展的每一个阶段;既要看到事物的正面,又要看到事物的反面;既要看到事物的过去,又要看到 事物的现在;既要看到事物的本身,又要看到此事物与彼事物的联系。而细致观察,就是要注意事物发展的某个阶段以及事物构成的某个部分的细致的隐蔽的特点。
观察的另一重要方面就是要善于抓住事物的特征,即指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个别的、特殊的地方。通过观察的训练,培养观察的意识。只要认真观察,就会有收获。 清代画家郑板桥,为了揣摩竹子的特点,了解竹子的变化,他特地种了许多竹子,在不同的季节、时辰对它们进行深入细致的观察,他看到竹子在四季的形态变化: “江馆清秋,晨起看竹,烟光、日影、雾气,皆活动于疏枝密叶之间,胸中勃勃,遂有画意。”这正是他留心观察生活,善于抓住竹子特征的写照,才有了“胸有成 竹”之成语流传。另外,学生由于直接接触生活有限,还应该引导学生借助大量的、广泛的阅读间接地认识生活、丰富生活。
观察的效果还在于材料的积累,素材的搜集。材料的积累,一方面包括对生活的观察、经历、体验而直接获得的内容,另一方面包括通过阅读丰富的材料(尤其是中外 名著)间接获得的知识。而积累的方法在于储存,储存分内储和外储。材料的内储是指作者将直接和间接获得的生活物象和知识储存于头脑,成为今后写作的素材。 材料的内储要在头脑中反复进行,以加深记忆的痕迹。如果作者对获得的材料不加以储存,不化作自己的东西,隔一段时间就可能忘掉,作文时也就会头脑空空,空 虚一片,也会因为“无米”而无法“下锅”。材料的外储是指将作者直接和间接得到的材料经过筛选、分类用卡片、摘抄、剪贴等形式进行保存。材料的外存和材料 的内存互为表里,相辅相成。材料内储到一定阶段或达到一定数量会引起创作冲动。这时不仅内储的材料会活跃起来,而且外存的材料也会活化起来,二者都成为有 用的写作材料。
在对客观事物的观察和积累的基础上,还要重视内在心灵的感受。如果说在写作与生活之间,观察是桥梁,那么感受与体验则是这桥梁的基石。因此,仅仅满足于表层 的看得见摸得着的观察还不够,只限于材料的储备也不可能达到一定的深度,必须加强对生活的感受,把自己融入于观察中,多问几个为什么。从观察中获得了什 么?有什么发现?有什么体会?有什么认识?别人怎样看?引起了你怎样的思考?从教学角度说,要注重引导学生关注自己的体验,加强内心的玩味、咀嚼,使自己 的体验、积累不断的内化,使自己的认识不断地深入。这样,观察的内容就会充实、丰富,积累的材料就会活起来。这就为作文的写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5-3 21:53 , Processed in 0.124866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