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6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国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类型与初中校本课程的理论基础与开发范式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6-3-10 17:19:2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中国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类型与初中校本课程的理论基础与开发范式
——社会文化人类学的视角
巴战龙
(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
要:本报告讲述的是基于一项教育人类学行动研究项目的理论思考和部分研究结论。该项目题为“中国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类型与初中地方性校本课程建构”,项目设计时的主旨是在代表性个案研究所获经验的基础上,提出并论证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初中校本课程建构的一般范式,为西部少数民族地区校本课程建构,乃至整个西部地区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提供经验支持和现实参考范例。从20054月开始项目设计,到200910月以“中国乡土知识传承与校本课程开发研讨会”的召开为结项活动,完成该项目共历时4年半。
该项目以中国化的经济文化类型理论作为新世纪少数民族地区初中地方性校本课程开发的理论基础。经济文化类型理论最初产生于20世纪50年代的苏联,中苏顶尖的人类学家共同促进了该理论引入中国和实际应用。所谓“经济文化类型”,是指居住在相似的生态环境之下,并操持相同生计方式的各民族在历史上形成的具有共同经济和文化特点的综合体。
该项目以对应用人类学的经典案例的“再认识”为基础,区分出两种校本课程开发范式——主位范式和客位范式。客位范式(etic paradigm)的特征是:研究者导向的、旨在“输血”的;发起者是外来的专家学者;学校教师不是校本课程开发过程的主体力量,没有选择权和决定权;不够尊重教师、学生和家长的兴趣和意愿,忽视当地的真正需求;研究成果,特别是教材的“知识产权”主要归外来的专家学者。主位范式(emic paradigm)的特征是:当地人导向的、旨在“造血”的;发起者是当地的学校教师;学校教师是校本课程开发过程的主体力量,拥有选择权和决定权;充分尊重教师、学生和家长的兴趣和意愿,反映当地的真正需求;研究成果,特别是教材的“知识产权”主要归当地的学校教师。
项目实验学校肃南二中创造性总结出在主位范式的指导下校本课程开发的“五个有利于”:有利于推动学校的整体改革;有利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有利于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和提高科研能力;有利于社区和学校之间的支持性社会关系的形成,谋求共同发展,逐步实现教育公平。
在研究结束后,研究者鉴于以往千篇一律的教育研究,对一些常见但被人们忽视的问题进行了反思:(1)少数民族地区中小学教师“思想落后,素质低下”吗?研究发现,他们只是机会、资源和平台的长期缺乏者,而且教师专业成长永无止境——“你知道的越多,你想知道的就越多。”(西奥多·西塞);(2)教育研究者和教育实践者之间是对立关系吗?研究发现,他们之间是平等的、互惠的关系,教育研究者在不断实践中总结、检验和修正了理论,而教育实践者在不断实践中探究和改进教育教学,他们“同在田野中”是解决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路径;(3)经济文化类型理论促使我们认识到,教育总是存在于特定的生态、社会和文化脉络中,教育并不是万能的,也不是决定性的,恰如教育史学家埃伦·康德利夫·拉格曼针对“科尔曼报告”所说的,“这项研究最引人注目的发现是,学校在克服社会差异方面似乎相对来说无能为力。这就向美国人最为珍视的一些信念发起了挑战,其中一个重要信念是,学校能够向来自不同背景的儿童提供相同的生活机会,各级学校与整个教育系统能够提供重要的手段去鼓励优秀和发展平等”;(4)今后少数民族教育研究重心应有转移:从“教育内部”转向“教育外部”;从“结果导向”转向“过程导向”。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5-6 08:34 , Processed in 0.066581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