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0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习作实践中写作知识的呈现方式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6-4-11 06:03:4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习作实践中写作知识的呈现方式



作者:曾扬明
此文拟刊《小学语文》第7.8期。

作者按:我国目前以文选型教为主,写作知识隐含在文中,习作教学不敢提知识,教学中总是从语感到语感的内隐学习,学生往往在暗中摸索。假如能把写作知识转化具体可操作的“如何做”的知识,也是一种有益的尝试。
习作实践中写作知识的呈现方式
——以《爸爸(妈妈)我想对您说》的习作例谈
      福建    曾扬明
    习作,应是一门课程。如何从教材指令性的提示内容中发掘写作知识,又能让它在课堂中呈现,还能让学生运用写作知识去表达,笔者有意选取了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习作——“爸爸(妈妈)我想对您说”作为研究对象。这单元教材的人文主题是“父母的爱”,依第三学段目标和单元课文的文体特点,在表达这一层面,笔者发掘以下写作知识,也是此单元的课程内容:
◆ 细节描写(从语言、心理等描写刻划人物。)
◆ 边叙边议(叙事和感受相结合,以体现作者的真情实感。)
◆ 读者意识(用文字交流,因对象不同,其表达方式有别。)
显然,这些表达上的写作知识是隐性的,需要我们老师的一双慧眼,才能确定本单元的“教什么”。这些课程内容(写作知识),学生除了在本单元的几篇课文中可以学得外,单元中还设计了口语交际和习作作为学生的实践材料,从而习得这些语文知识。因此,笔者选取此课题,研究并设计,参加省习作课观摩展示,主要是让“写作知识”转化为习作行为的一次尝试。据此,这堂课,我设计了三次写的“实践”,把写作知识渗透其中。
第一次写的实践:写一句话——渗透“读者意识”
这一句话,是学生最想和爸妈说的一句话,其表达格式为:爸(妈),那天(次)           ,我想和您说            。从一句话的表达来入手,从整体出发,训练学生选材的整体思维。这个环节主要教学流程是:
1.创设情境,激发情感。课前利用“感恩诗语,配上绘本”的朗读课件创设情境,学生的情弦被拨动后,设置话题互动交流:同学们,在你们很小的时候,你们的父母亲,教你学会了什么?学生从平时一些生活细节来谈,如教会了自己穿衣服,刷牙,梳头发……
2.提供话题,唤醒“生活”。为了让学生有话可说,老师要做“导火索”,提供贴近学生生活的话题,如:爸爸(妈妈),那一天,我真的很烦……;爸爸(妈妈),这一段时间您太劳累了……;爸爸妈妈,我给您一个建议……这些话题作为启发学生选材的引子,然后让学生“依葫芦画瓢”,照样子来说一句话。这一过程,实际上,是教学生习作中如何列出可写的材料。
3.自主选材,一句话表达。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生活的题材后,让学生用一句话把内容表达出来。但在学生所选择的题材中,有些材料缺乏和父母交流价值的,这时,教师以“导”来提醒学生:我们的读者对象是爸爸或妈妈,你写的事情最好是爸爸或妈妈第一次听说的,并要说出内心的真心话,才能打动你们的父母亲。如,有学生说:“爸,我那天很高兴”。按理来说,学生生活中高兴的事很多,哪一件事最有价值和爸妈交流呢?教师指导并帮助学生筛选最有价值的,能让父母值得一读的事或人来写。
第二次写的实践:写具体事例——渗透“细节描写”
仅仅一句话和父母亲交流,显然价值有限。如何写具体?公开课,大多是搬活动进教室,就活动写“活动”,学生在活动中所言,即使是精彩的话语,也是学生原有的言语经验,并不是从老师那儿学得的。在多年的实践中,我认为学生的习作,作前指导很难比作后指导更高效,如,学生作前课堂所传授的所谓的“心理描写”,“外貌描写”,在学生眼中都是抽象的,这种陈述性概念(知识)很难转化为学生习作行为。
写具体,就要细节描写,如何指导细节描写?学生确定习作的材料后,我放手让学生写,不限制学生习作内容。随后,从学生中选取内容不具体的习作当样本。由学生将自己的文字念给“读者”(全班学生充当小作者的父母)听,再由“读者”对写得不具体的地方,或是没有写清楚的地方进行追问,特别提醒学生从细节处追问。“小作者”把“读者”(同学)追问的问题记下来。然后,由“小作者”在追问中修正、补充,从而达到内容较为具体。以《妈妈,我想和您说》为例(注:括号里的就是学生追问的内容及小作者的修正回答):
  没过多久,下起了小雨,这场雨让我很紧张。【生追问:我想知道你当时紧张的心情是怎么样的?为什么下雨就这么紧张?“小作者”当场回复:老师昨天有交代我们,今天有名师来上课,不得迟到。】没想到,当我吃完饭时,要上学了,雨却越下越大,我只好去我们家的柜子里取出爸爸您昨天在城关买回的新伞。可当我撑开正要冲出门外时,妈妈说:【生追问:妈妈说话的语气和神态没有写出来。】“这把新伞不能撑,你会丢失,你撑这把旧伞去。”我一看这把雨伞的伞柄都生锈,快要断了,且伞面似乎【生追问:这里的“似乎”改为“几乎”更好些。】要散架了,简直是破伞。【生追问:我想问这位作者,为何不能撑旧伞?小作者:我补充“我哪能撑这把破伞去见同学呀!这可是同学取笑我的材料” 】我顿时气冲冲地回应妈妈:“我不撑这把伞”没想到妈妈火气更大,“那你就干脆不要撑,淋着雨去吧!”【生追问:我想作者你是写给爸爸看的,这时,你想和爸爸说些什么呢?】我听完,提起“破伞”向雨里冲去,你知道吗?我当时很难受。【生追问:我很想知道你当时难受的样子,能不能把你难受的情形描写具体,比如————鼻子一酸,感觉自己太可怜了。】
第三次写的实践:学写感受——渗透“边叙边议”
这次作文,学生往往容易就事论事,不会对一件事表达自己的看法或感受(有“叙”无“议”),原因就是缺乏读者意识和对此次习作的文体特点认识。我们要和父母亲交流,只写一件事给父母亲看,这不算是交流。既然交流,就得写出自己的看法,自己的感受,自己的观点,这些看法、感受、观点就是“议”。
“边叙边议”,应是此类习作文体最明显的特点。如何教呢?“比较”中发现,是最好的教学方式。首先,出示两个片断(一篇是有表达出感受的,以学生的修改文为主;另一篇是表达中缺乏感受的,以学生的原文为主),让学生进行对比发现、交流修改。教例如下:
片断一(学生原文):放学回家,一写到作业,妈妈就像个“老母鸡”似的“咯咯咯”地在我耳边唠叨个不停。一会儿说:“头抬起来写,小心你以后变成‘四只眼’。”一会儿又说:“字写工整点,免得又被老师骂。”我听了,头脑都快要炸开了。常不耐烦地冒一句:“烦死了,您有完没完。”
片断二(学生修改文):放学回家,一写到作业,妈妈就像个“老母鸡”似的“咯咯咯”地在我耳边唠叨个不停。一会儿说:“头抬起来写,小心你以后变成‘四只眼’。”一会儿又说:“字写工整点,免得又被老师骂。”我听了,头脑都快要炸开了。常不耐烦地冒一句:“烦死了,您有完没完。”妈妈,以前您们总是说我这儿做得不对,那里做得不好。时间长了,我便认为您说的都是废话,是在打扰我。直到今天,我才明白,原来您说的对我有益无害。
只“叙”不“议”,这就需要知识来解决,化内隐的“夹叙夹议”写作知识为外显的表达方法知识。我先从学生习作“只叙不议”的问题入手,呈现出学生的原文与修改文两个片断进行对比,学生在比较中明白:如果没有表达自己对妈妈“唠叨”的看法或者感受,读者(父母)就会认为孩子在责怪长辈。但,仅止还不够,学生对习作实践中如何操作,可能还是模糊的,还得化静态知识为动态的习作实践:
师:一个很热很热的夜晚,我从梦中醒来,妈妈正在给我扇扇子,汗水湿透了她的衣衫,啊!妈妈的爱是——
生:妈妈的爱是清凉的风。
师:一个很凉很凉的雨天,妈妈到学校接我,一把雨伞遮在我的头顶,雨水打在妈妈身上。啊——
生:妈妈的爱是一把温暖的雨伞。
师:有一回我病了,妈妈抱着我去医院,摸着我很烫很烫的额头,她着急地哭了。啊——
生:妈妈的爱是关心的泪水。
师:你们真是一群伟大的诗人,都说出了你们的感受。刚才我们互相交流的一段话里面有叙事吗?
生:有
师:有说感受吗?
生:有
师:同学们,这几句话经你们一补充,就叫做——生:边叙边议。下同,请同学们对自己笔下的文字进行补充修改。
学生对边叙边议“知其然”后,再进行练习,让学生“知其所以然”,以达到知识转化为能力的一种教学效果。学生在实践中悟懂了——在叙事的字里行间,要穿插自己的感受或看法。
以上三次练习的转换,其实是写作知识程序的设计,也是在学生习作实践中对课程内容的转化,目标也是由此路径达成。长此以往,每次习作找一个写作知识的训练点,设计一条具体的教学路径,设计一排排台阶,引导学生进行一系列具体的训练,使学生对知识的认识,一步步由不知到知,不会到会,不精彩到精彩。
就这堂习作课,与会观摩的专家、老师缘于对“写作知识”不同的理解,特别是对“边叙边议”的写作知识道出了自己的理解(笔者有意对教师进行大致分类):
一线教师:这是化抽象为形象
一线教师都是实战者,他们从写作技巧这一层面谈了自己的理解。他们认为,这样的习作指导,一般老师更多的是抽象地传授习作技巧,如“边叙边议”。他们评价说,这堂课,老师不是单纯的讲“边叙边议”的技巧,而是依学生习作的学情出发,取出两篇典型的样文,对比讲解,然后,再进行“边叙边议”的训练,当学生自行“悟道”后,告诉学生,这样做就是“边叙边议”。这样,学生心中就有一个“边叙边议”表达的“图式”。一线的老师们也总结了一条经验:平时要加强学生的生活经验积累和阅读积累,这样,写作知识更能有效地地转化为学生的习作能力。
赛课型教师:这是化虚为实
有赛课经验的老师深谙赛课门道,他们针对习作课的“教学形式”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们认为,这堂课中呈现的“边叙边议”“细节描写”等知识与训练,学生在是在习作实战中去体验知识的,化虚的概念为实战训练,教学形式比单纯的活动表演更有效。学生悟得“边叙边议”的写作知识,不是老师给的,而是学生在自己表达的实战中习得的。有过多年赛课经验的老师也有建议:如果把“一句话”的选材练习,改为活动中选材:在课前先收集学生家长对孩子的建议,再发给每位学生,学生有针对性的给家长回应,即和父母对话交流。再在学生表达过程中渗透这些写作知识,这样,实的活动,实的训练,课堂效果会更好。
专家型教师:这是化知识为能力
专家型教师提出,我们的作文教学不是不要写作知识,而是要怎么样的写作知识,他们认为,当前习作知识如何呈现,也就是如何化知识为能力,是一个有研讨价值的问题。他们评价:“难能可贵的是,曾老师深谙“化知识为能力”的道理,以练习设计的形式呈现,从认知到实践,让学生明白“边叙边议”就是在叙事的时候,要适当表达自己对这件事的看法,这样,与父母亲的交流才是正确的,才是有效的。这种知识不是陈述性知识(概念的知识),而是一种程序性知识(如何做的知识)。”有专家提出写作知识如何发掘的好建议:一是要依文体特点,依单元的训练点,依学段的目标来提炼写作的课程内容(写作知识);二是写作知识要在学生写作过程中呈现,让学生在动态的写作中习得规律,并将其转化为自己的“表达图式”。就这一点,叶圣陶先生曾指出:“写作系技能,宜于实践中练习,自悟其理法,不能空讲知识。”(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
无论是一线教师,还是有经验的赛课型教师,甚至是专家型教师,都对这次尝试作了积极肯定,也提出丰富的建议。值得一提的是,习作课,特别是公开课,有一个误区,即为了展示习作教学的效果,追求短时效应,而失去了成长的价值。笔者一直以为,要把习作当一门课程,从应有的课程内容中转化可操作性的教学内容,那就是“如何做”的知识在习作实践中呈现。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5-4 17:28 , Processed in 0.095547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