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6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作文教学的相对论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6-4-13 22:50:4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作文教学的相对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e4a965a0100c6mq.html

作文教学是一个问题,让很多老师头皮发麻,一说起教学生写作文,底气明显不足,除了背、抄、套、编等明知误人子弟还不得不硬着头皮贴上的狗皮膏药外,几乎没有什么辄。稍有学问的,会打着一些大而空的真理性旗号:多读书嘛,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读得多了作文水平自然就提高了;多练笔嘛,勤奋出天才,多写就能写得好呀;学会观察生活嘛,观察得越仔细,作文就越有东西可写,自然就不会烦恼了。再有学问点儿的,会弄点写作技巧出来教教,谋篇布局,起承转合,线索结构,描写议论,你看,教了这么多作文技巧,怎么作文还是写不好,甚至还越来越讨厌作文了呢?唉,真是朽木不可雕也。更有修炼得仙风道骨的高人说了,作文是嘛东西啊,那是与生俱来的,根本不需要教,会写的自然就会了,不会写的就不写呗,大活人非要拼着被一篇作文给憋死,冤不冤啊。那什么,把高考作文给废了,省得麻烦!

从小学到高中,差不多就是这些情况了。我们美丽的文字原本散发着优雅气质,蕴藏着幽默睿智,传承着优秀文化,就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现在愣是给逼成了神经兮兮。很多激情满怀的人,一张口就要带上点身体器官或别人的祖宗,以展现现代的独立、民主、自由的话语霸权;很多自称某某写手的人,通篇做些逻辑混乱的白日梦,再整合点暴力、恐怖、色情、畸恋之类,专以勾引单纯的好奇心为职业;更出现了大学生可以过了英语四级、六级,却不能用汉语写通一篇简单的应用文的普遍现象,天晓得,一个自己的母语都用不好、自己的母语文化都无法领会的人,能够用外语去与世界竞争?哪天在街上看见个披头散发、衣衫褴褛的老婆子,污垢后掩藏着一双忧郁的眼睛,无助地看着你笑,别躲开,那是我们可怜的汉语母亲在流浪啊。

为什么会这样?教育出了问题。语文教育出了问题。作文教育出了问题。大家都认识到了,要抢救,可惜雷声大雨点小,多年积下来的陋习不单禁锢着行为,还禁锢着思想。

这个问题出得太大了点,三言两语也说不清楚,每次只能从某一个角度来说。有人说你说有什么用,你能改变中国教育吗?我笑着说:我可以思考,说出来,这是我的权利,作为一个老师,我觉得这还是我的义务。呵呵,这是题外话。这篇文章里我就想单从作文教学的相对论角度来谈谈这个问题。

说相对论似乎有点玄乎,爱因斯坦从时空和引力方面提出了一个相对论,但没有说相对论这个词就是他的专利。我这里说的作文教学的相对论,没那么复杂,就是胡乱谈谈作文教学中勉强相对的几对矛盾,比如:难与易,繁与简,快与慢,深与浅,形与质,空与实,等等。因为我觉得引发作文教育问题的原因之一,是这些矛盾没有处理好。

难与易:作文如同走路

作文难写,难教,成为一个普遍现象,这是一种病态。

先说写的难与易。孩子们问我作文怎么写的时候,我一律回答:作文就是调动你的智慧,用你自己的语言,告诉读者你眼里的世界,你想怎么告诉就怎么告诉。遇见了一个朋友,想告诉他最近发生的一点事儿、自己的一点想法,这很难吗?

但是作文难就是犟着扭着出现了,面对作文本的时候,任着咬碎笔头,抓破脑门,就是憋不出半个字来。第一,没有智慧可以调动;第二,没有自己的语言可以运用;第三,自己眼里没有世界。别以为这是我在说笑话,问问那些写不出作文来,或者一写作文就只能背、抄、套、编的孩子,这三点,全了。

要说孩子不学习,那真是冤枉,每天耗在学校里七、八个小时,回家后还要写上无数作业,还要接受爸爸妈妈随时随地的教育,这样的学习环境,即使主观不想学,被动接受的也不少了吧。光用认得的字把自己生活中的喜怒哀乐给码出来,也不会出现作文写不出来的情况啊。为什么一对上作文题目,就头脑空空,四肢麻木,心浮气躁,愁断肝肠?一句话:给逼的。可怜的孩子,从二年级看图写话这样原本好玩的事情就开始被要求,要条理清楚,要有详有略,要具体细致,还没提笔就先听到一大堆要求,已经晕了。

有位妈妈跟我说过这样一件事情,她的孩子上二年级,平时还挺爱写,自己写东西,一般写个一、两百字没问题,有时候兴致来了,可以写三、四百字,可是一到学校布置写作文就头疼,什么也写不出来。她忍不住要发火,责问孩子怎么回事,孩子说:“老师要求必须写两百字,我怎么能写得了那么多啊。”看看,孩子都被吓蒙了,还怎么写?要说老师提这样的要求也不过分,似乎二年级写个二百字是正常水平,可是细细一想不免好笑,作文质量的高低与字数有什么关系? 不帮孩子培养文字表达的乐趣、感受文字内容的质量,倒先提出一个抽象的字数来,这教孩子如何不害怕。一害怕,智慧、自己的语言、眼里的世界,什么都没了。然后,一步步发展下去,孩子在恐惧与逃避中越来越远离了作文。

不单是这样的逼迫,很多时候,父母、老师,这些大人们都喜欢将自己的欲望强加在孩子身上。表现在写作文上,通常大人都认为自己比孩子厉害一些,看着孩子写出来的作文不如自己的意,就要努力地用各种方式告诉孩子,应该这样写,不应该那样写。殊不知,这样一个个“应该”是大人的应该,不是孩子的应该,弱势的孩子迫于权威,只好封闭了自己的勇敢与自信,变成一个让大人满意的应声虫,在大人的洋洋得意中,原本简单的作文渐渐滑入了平庸、苍白,万劫不复。

作文如同走路,是一个艰难与容易相对的过程。学步的时候,没有哪个妈妈会因为担心孩子累着、摔着,就收缴了孩子尝试走路的机会,相反,都鼓励孩子勇敢地冒险,大胆地迈出,怎么就没想到先调教一下规范的迈步动作、优雅的走路姿势呢?仔细想一想,孩子迈出的第一步有多么艰难,但是,迈出就意味着成功,在歪歪斜斜、跌跌撞撞之后,走路成为一件十分容易的事情了,这种容易,就是在大人的鼓励下实现的。可是,当孩子第一次写出来歪歪斜斜的智慧、跌跌撞撞的世界的时候,为什么面对的却是挑剔和指责,却少有友善的鼓励和引导呢?平心而论,写作文其实比学走路容易多了。但是,如果教学过程中非要把容易的东西教得很难,这种容易也就变成了一个不可跨越的困难了。

再说教的难与易。作文本身也有一个从易到难的递进过程,先学会写简单的东西,随着基础慢慢扎实,再渐渐感知复杂的写作艺术,理解各种奇妙的写作技巧,领会各种美妙的文学解读,这倒不是说要当一个作家,而是文学本身就是人一生中最丰盈的精神食粮,可以让每一个人的内心变得伟大又高贵,冷落文学实在是人生的一大缺憾。

可是现实教学中有从易到难的递进吗?没有的。我看见某地方版语文教材的单元习作设计,三年级上册一篇想象作文的题目叫《假如风有颜色》,六年级上册一篇想象作文的题目叫《假如我有一双翅膀》,这两个题目哪一个难写,哪一个容易写,从孩子的心理发展规律来想一想就知道了。孩子是以自我为中心渐渐发展到能够关注他人、关注世界的,这样的题目设计恰恰倒过来了,不知道依据的是什么?当然,现在我国的语文教材普遍没有将作文理出一个渐进的条理,只是配合分类阅读整理出的一些习作题目而已,这或许是作文难教的一个根本原因。

很多语文老师是不写文学作品的,甚至都不读文学作品。当然其中原因很复杂,老师们要完成很多量化指标,如果要点地位、待遇,还要整理很多无聊的资料和发表貌似论文的材料剪辑,恐怕既没有多少工夫来读文学作品,也没有多少心思考虑写文学作品的事。自己不写,又没有足够的审美储备,如何教孩子写作文?如何引导孩子将写出来的作文进一步修改发展?只能照葫芦画瓢了,可是孩子既不是葫芦也不是瓢,而是展现着个性鲜明的千姿百态,很难得规规矩矩来就范。这样一来,作文怎么会不难教呢?

有句俗语叫会者不难,作文难写、难教的问题,也可能就出在这个会不会上。会游泳的人觉得在水里浮起来很容易,会骑车的人觉得在车上保持平衡很容易,卖菜的觉得识别出菜的老嫩很容易,可是我们的作文教学难,难在教作文的、管理教作文的、研究教作文的,没几个真正的会作文、会管理、会研究,却都以为自己是会作文、会管理、会研究的,这个现象导致的直接结果就是把可怜的孩子全给蒙到黑里去了。

看来,把作文教与写的难都变得容易,要先从教的改变开始。

繁与简:课堂不是舞台

作文教学过程的繁琐与简练直接体现出作文教学的能力。繁琐与简练一般都用来形容写文章或说话,繁杂琐碎让人生厌,简要精练易入人心。现在我用这相对的两个词语来说作文教学,是想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效果几方面综合来说说问题。

作文教学不管整多少花哨的形式出来,最终需要在教学效果上见分晓,这个理儿都明白。不过,什么叫做教学效果,就乱了套了。现在中国作文教学的所谓教学效果,其实大多停留在对课堂形式效果的追捧上,教学目标是要在课堂上展现老师个人的卓越风姿,(当然只要能做出一个卓越风姿的样子就可以了),要把课堂弄得热热闹闹,(还不能七嘴八舌,要规规矩矩地热热闹闹,这样难度当然是很大的),还要能经过教学以后,学生当堂就可以写出作文来,(作文还不能不符合要求,太差了面子上就讲不过去了)。非常欣赏有人发明了作秀这个词,这个词在现代中国各行各业得以滋养,基本上也可以当作现代作文教育制定教学目标的一个概括。这样说很多人会生气,不过现在的作文教学,学生说实话惹老师生气、说假话反而得到老师表扬的现象已经是一个普遍现象。

这样的教学目标势必要将原本简单的作文教学内容变得很复杂了。一堂课要表演的内容太多,就只能理出一个形式条理,却没办法突出一个内容重点。作文课的形式条理与内容重点原本应该是很协调的两个方面,就是要老师能够抓住重点有条理地来引导。作文本身并不难,只要能够情真意切、文从字顺、有独到见解,哪怕没有一点儿技巧,也可以算得上是好文章的,况且作文本身需要教的重点其实数都能数得过来,又不是要将学生个个教成作家,哪有什么复杂的?但是,作文教学不抓住写作规律、不抓住孩子的心理发展规律这样的重点,却围绕着老师的课堂表现来设计,这就没有办法不复杂了。

作文本身是每个孩子思想感情的文字表现形式,有了思想感情,想怎样表现都可以。显然怎样的表现形式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有着怎样的思想感情。但是现在的教学目标很奇怪,首先强调的是孩子写作文得写出个什么形式来,字数要达到什么要求,语言要怎样的优美,开头结尾要怎样地表现中心,结果作文变成了技巧的附庸,这真是一件让人哭笑不得的事情。这样一来,课堂上就只能想办法去教怎样写长,怎样引进(说盗窃也未尝不可)优美描写,怎样在开头结尾上故作深沉状、多情状、豪迈状、崇高状,等等,码几个字倒没什么,只是先把一颗童年的心给累坏了。没有思想感情而只用技巧制作出来的文字,满纸空话假话套话,其实就是一堆文字垃圾。当然,垃圾也有人喜欢,这我不反对,谁能规定谁喜欢什么呢?问题是,孩子们喜欢吗?自己笔底写出来的文字,自己都不喜欢,但为了迎合大人的趣味,还非得写出来,你说孩子累不累啊。

这教的目标和写的目标都弄错了,作文的教与学就显得特别繁杂了。老师内心拥有的,课堂上教不出来;老师平时做不到的,课堂上要拼命表演。老师累。孩子内心渴求的,课堂上给不了;孩子很惧怕的,课堂上拼命灌。孩子累。教得累,学得也累,还出不来理想的教学效果,这样的状况居然还没办法改变,中国的作文教育能健康吗?

国家语文新课标的总目标中,对习作提到这样一个目标: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述自己的意思。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这个目标前一句看上去比较简单,而且这话讲得没错啊,习作先要表述自己的意思,不是表述别人的意思,这样明确的目标,怎么就难得实施呢?一则新课标统领下的教材没有这样可操作的科学体系,二则教学实践中也没有考核学生作文水平的合适标准,三则现在的环境迫使很多老师只把教学当作谋生的职业,却没有进一步去研究的动力,等等,加上太多的功利需求,于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变得复杂了。后一句,说根据日常生活需要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这就麻烦了点,什么叫日常生活需要?什么叫常见的表达方式?艺术享受是不是日常生活需要?小说散文是不是常见的表达方式?这很模糊。事实上,一个人的精神品质达到什么境界,就会产生什么样的日常生活需要。如果我们只培养奴性的、机械的社会工作人员,大约能写个请假条什么的就算是合格了。如果想尊重人性,陶冶心灵,培养有创造思想、有独立审美的人,恐怕文学素养就是绕不去的基本素养。我始终说文学、美术、音乐是人生三种最需要培养的基本素养,不是说它们必须要学,只是说它们可以使人这种动物少一点兽性,多一点人性,让人的内心可以变得更强大,更美好。这难道不是人的教育中最重要的事情吗?重要的事情不抓,只抓那些看起来很重要却无关人性、无关文明、无关社会进步的形式主义,当然是越抓越复杂。

所以,作文教学的繁与简,并不是课堂形式上的表象,而是对作文本质深层探索的结果。善于直抵本质的师者,作文课堂根本不会有形式约束,直接根据学生的思维现状,循循善诱,点石成金,一堂作文课,不过师生携手进行了一次情感、思想的游历,自在怡然,其乐融融,可以奋笔疾书,也可以不着一字。只要孩子信心建立了,兴趣养成了,审美提高了,心智开发了,逻辑增强了,思维深刻了,难道还有写不出作文来的道理?“作文课上一定要写作文”作为一种形式表白,实在没什么道理。但如果仅仅把作文课堂当作老师表演的舞台,简单的作文必然为复杂的形式所累,导致的结果是,讲台上花团锦簇,讲台下茫然无措。

因此,作文课堂,宜简不宜繁。一旦觉得此课甚繁,肯定出问题了。

深与浅:老师心怀大海

有个成语叫深入浅出,指文章或言论内容很深刻,措辞却浅显易懂。如果是写给别人看的文章,自说自话、胡言乱语那是对人的不尊重,只有经过思考,有了感悟,写出一点对生活、对社会、对人性、对自然的独到而深刻的见解,这样的文章才有意义。孩子不可能有成年人那样的冷静深入的思考,对于孩子作文中表现的思想而言,深刻并不是深不可测,晦涩难懂,相反,能够真实地、个性鲜明地表现出孩子独到的思想感情,反映出童年生活的本质,就是深刻,是孩子的深刻,是一个成年人已经远离、无法再到达的童年高度。相反,故作深沉,为赋新诗强说愁,恰恰是肤浅。有的老师喜欢让孩子在作文开头或结尾来几句貌似名言警句,或索性直接用上几句名言警句,以显示作文的深度,这种假装深刻是很可笑的,习作会因此变得不伦不类。有时候我们看到有些优秀的作品开头或结尾可能也有这样的句子,但基本上是与文章内容完全融为一体的,并不是刻意做作地拉扯一两句话来撑门面,这需要做老师的能够去识别。或者说,孩子习作思想表现得深刻或肤浅,很多时候是取决于老师的审美。老师有了正确的审美,就会有正确的导向,孩子在学习过程中就会扎扎实实,思考源于生活,情感源于心灵,想象源于情理,这样写出来的文字当然也会深入每一位读者的内心,比起那些假装华美让人觉得虚假做作的文字来,就是深刻了。

这样的效果,是需要一个浅显易懂的课堂来帮助孩子实现的。深入浅出,同样适合作文课堂的规律。浅出的前提是深入,不能深入,如何浅出?很多老师教学时容易产生依赖性,觉得应该是那些做教学研究的人要把课堂设计得很详尽,应该教些什么具体内容,每一点分为哪几个环节,每个环节说些什么话,做些什么具体的引导,最好都能设计好,拿来就可以上,这样就省事了。遗憾的是,作文并不是解数学题。数学是求同思维,不管解题过程如何变化,都要力图求出标准答案,甚至是唯一答案;作文是求异思维,面对同样一个题目,从一开始就必须有独特的解读,力求与众不同,能出新,有创意,能发现出别人不能发现的美来。这决定了作文课堂必须是一个动态课堂,要随着学生主体的变化而变化,随着课堂的随机灵感出现而调整。怎样叫做浅显易懂?能够在学生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与其对话,进行引导,学生觉得亲切,有着丰富的记忆容量来运转,思考起来当然要容易得多。这种随机性完全取决于老师的个人素养和教学风格,怎么能指望统一规划的课堂设计来实施呢?可是举目四望,现实中这样的规划设计需求两旺,做教学研究的以闭门造车替老师写设计为己任,或者有些教学成功、功成名就者也乐于将自己的设计作为范本来推广,没工夫研究的一线老师们乐得拿来所用,真是两全其美,可怜那些原本个性迥异、心灵自由的孩子,活生生地就给规划了。这样的课堂,老师之前并没有经历一个深入的过程,当然就无法真正浅出。浅入浅出,就是浮在水面上漂啊,怎么可能在孩子的心灵植下母语文化的根?怎么可能实现作文教育的真正意义?

为了不显浅显,有些老师就在课堂上搬出些看起来很专业的内容来展示才华,打着技巧的旗号招摇,把学生整得云里雾里,以为这样就深刻了。其实呢,这不单不深刻,反而更加显露了老师本身的肤浅。如果这老师是只偶尔客串一下课堂的作家,高谈阔论些技巧倒也可以理解,毕竟人家不做教育研究,讲些自己的写作经验给孩子长长见识,姑妄听之。倘若是日常课堂上教作文的老师也这样不着调,就有些悲剧意味了。关于技巧教学,我专门写了一篇短文,大意是技巧是比较理性的操作,需要有扎实的写作底子才能驾驭,孩子在小学阶段的习作学习,重要的是打好这写作底子,如果超前学习技巧,不符合孩子的心理规律,学习当然就出不了效果。但是拼命抱着技巧来炫耀的老师,不仅无视这样的基本规律,而且大多自身并不懂得写作,或者自己根本就不搞文学创作,对技巧的理解是刻板机械的,这怎么能把技巧教得浅显易懂呢?本来可以成为一个不错的老师,在技巧上显露出了肤浅;本来可以轻轻松松写作文的孩子,在技巧上迷失了方向。这真的很悲剧。

所以课堂上做到易懂不容易,做到浅显也不容易,前者需要准确把握孩子的心理规律,把握作文课堂的本质意义,后者需要对作文教育全面、深入的理解,对作文的审美、技巧、延伸发展有一个完整的认识。老师有一桶水,才能给孩子一滴水。老师心怀大海,才能任孩子驾驭作文之舟自由冒险。

深的素养,浅的课堂,这样的作文教学就有戏了。

形与质:孩子拥有春天

一讲到作文教育的现实意义,马上会遭遇考试说的殊死抵抗:谁都明白作文先做人啊,但是能应付考试吗?我一直以为这种抵抗很奇怪,考试作文就是给一个题目,在规定的时间里写一篇命题作文,这样的形式原本就是要靠真正的作文能力的,怎么会不能应付呢?关键在于,作文教学的过程中,帮助孩子形成了真正的作文能力吗?真正的作文能力,显然不是机械的应试能力,而是作文的智慧和才华,这与做人密切相关。作文当是要歌颂真善美,鞭挞假恶丑,要善于透过现象看本质,细微之处见精神,要能够情真意切,思路开阔,信手拈来皆文章,这样的能力需要有相对应的思维水平,如果做人是背信弃义,坑蒙拐骗,或者浑浑噩噩,茫然无知,或者虚情假意,机械死板,这样的思维水准能写出好作文来?所以作文教学事实上与做人教育密不可分,“汝果欲学诗,工夫在诗外”,可惜陆游当时只想到教自己的孩子,如果他研究国文教育,说不定可以成为一个大教育家。

这就涉及到作文的形与质的问题:教作文,到底教什么。有些老师把作文字数的多少当作评价筹码,不知道有什么理由,甚至办作文比赛也有这样的风气。记得有一回应邀去参加一个写作大赛的评委工作,邻座老师阅卷如飞,几乎一分钟可以搞定两篇,令我瞠目结舌,讨教秘诀,他呵呵一笑,自信满满:能够写到两面半纸(1000字左右),字写得还看得过去的,肯定是好作文。学校里这样的现象也蛮普遍,能够写得蛮长的,哪怕空话、套话、假话满篇,都会受到一个不错的评价,老师的想法是:好歹总是写出来了,只是写得不够味而已,比那些写不长的还是要好一点吧。这都是受了形式上的迷惑,却忽略了本质评价的结果。作文质量、作文水平,与字数几乎是没有关系的,而与语言、情感、思想、构思等直接相关,唐绝句不过20个字或28个字,谁能否认它们的艺术水准呢?教孩子写作文,就是要在语言、情感、思想、构思上面多下工夫,引导孩子感悟个性语言、真挚情感、深刻思想、巧妙构思,在作文中写出自己的风格,展现自己的心灵,对于习作而言,几百字的肺腑之言肯定比几千字的文字垃圾更有价值,更有水平。

说到语言,有一种现象十分普遍:看上去优美的、最好带点浪漫的、风花雪月的语言,多为老师欣赏。教学实践中,老师也大多喜欢选择类似的文章或语句给孩子做范本,甚至以好词好句积累的形式要求孩子背下来,用到自己的习作中去。这在小学作文教育中是一个非常危险的审美取向。这样的语言主抒情,重意境,是文学语言修养的一层境界,创造的时候,既需要丰富的情感体验和形象思维,还需要高度的抽象概括和升华的能力,以小学阶段孩子的心理特征,不否认有极少数天才的存在,但绝大多数不可能达到这样思维水平。这样的语言,可以引导孩子去欣赏,感受,揣摩,品味,以培养审美情趣,为以后创作做铺垫,但要求他们在小学阶段就去创造太勉为其难了。作文的语言,重在一个味儿,不论孩子习作还是成年人的创作,都可以根据自己的性格、喜好、感觉,写出有自己独特风味的语言来,只要方法正确,这一点几乎人人可以做到。这个味儿是语言的本质,优美却只是一种语言表象。如果孩子的习作语言失去了孩子味,肯定是老师引导的语言审美取向出问题了。

所以教作文是要在质上下工夫的,作文的过程实实在在的就是一个引领孩子心灵成长的过程,从懵懂无知成长为睿智理性,从胡思乱想成长为想象创造,从信口胡说成长为妙语连珠,从学习作文对付考试成长为能自觉从文字中感受精神愉悦。当然这没有否定形的重要性,不过相对质而言,形只是实现质的最后一道工序而已。

从形与质的意义来说,每个孩子内心都拥有一个作文的春天,老师要做的只是引导孩子及时播种,正确养护,耐心坚守,最美丽的文字就会自然地绽放出来。倘若只想着做多少形式的樊笼,再以教育的名义将孩子关进去,结果只能是收获痛苦和失望:春天很快就会过去,错过了播种的季节,所有的挽救都显得软弱苍白了。看看现在国民的道德观、价值观、人生观出现的诸多问题,再反观一下我国近几十年来的母语文化教育,不能不说,我们已经错过了很多个春天了。

快与慢:灵感驾驭速度

说实在的,考场作文是快速作文,难度的确要比平时写作大一些,要在很短的时间内审题、立意、构思、组织语言,还要注意不能写错别字,还要保持书面整洁,写了就不能做大的修改,不可能像平时写作那样可以从容不迫地推敲。这么想想过去的科举考试,往往靠一篇文章对一个人的才华下结论,还是很有道理的,没有出色的综合素质,怎么可能在考场上一挥而就,妙笔生花。不过科举考试时也是八股文盛行,与现在的机械应试作文差不多,可见从古到今,这个作文问题都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倒是考试的结果有了很大变化,那时科举考试一旦考中,就有官做了,有薪水拿了,现在考上个大学,可能连工作都找不着,怪不得都削尖了脑袋要去考公务员,那才是正宗的科举考试嘛。扯远了。还说考试作文吧,科举考试中,倘若真有跳出八股的妙文,是可能考上状元的,现在呢,考上名牌大学的学子们,倒不见得能写出一篇文采飞扬的文章来。这当然是社会进步了,科学发达了,对综合素质要求高了,所以考的科目也多了,算总分,高考作文总共不过60分,占总分十分之一还不到,即使写差一点,还可以靠别的科目拉一拉。况且,写好文章所需的能力,似乎要付出太多的努力,所以一般都以应付考试为学习目标,至于语文素养,没有时间也没有精力管它了。这个社会进步的时候,文化却因为这样的考试受了忽略,进步的结果会怎样呢?如果一个社会的文化成为荒漠,不知道会是怎样一种可怕的境况。

难道提高作文水平真的那么复杂吗?难道考试作文真的那么难吗?难道那些在考场上不抄、不套,临场发挥写出好文章来的孩子都是天才吗?其实不然。只是从小学到高中十几年的语文学习过程出了问题,从小学开始对作文的认知就陷进了应试的怪圈,以为写作文就是为了考试。如果能够反过来理解,学习写作文是为了提高文化修养,锻炼辩证逻辑,培养气质,增长智慧,考试只是检验学习效果的一种形式而已,就很好理解应试作文的问题了。就像我国乒乓球国家队的队员们,平时训练得很扎实,就期待着多来点比赛检验检验,这样面对比赛的时候显然不会有应付之累,反倒充满了挑战之乐呢。

很多人针对应试的快速作文要求去研究快速秘笈,煞有介事地整理出快速审题、快速构思、快速立意之类,说穿了不过是以应试为筹码来吸引眼球。事实上所谓快速只是一种形式上的噱头,俗话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不注重平时的扎实训练,在理解能力、感悟能力、审美能力、语言能力等方面没有实实在在的积累提高,指望用某种快速手段迅速找到应试窍门几乎是水中月,镜中花。当然,把教育当作生意做的人不会在乎有没有实效,只在乎有没有成功的广告策划而已。

真正的快速作文需要的是灵感。有灵感的人,不论在什么环境面对怎样的作文题目,都能迅速调动自己的智慧、想象、经验、知识积累,迅速找到独特的角度,写出个性鲜明的文章来。灵感并非灵光乍现,而是由于艰苦学习,长期实践,不断积累的基础上突然产生的富有创造性的思路,是爬到山顶时一览众山小的豁然开朗。汉语是一种优雅美丽、意味深长的语言,其独特的音韵、意蕴,非常耐人寻味,如果没有在生活和学习中细细品味、慢慢回味的习惯,是很难运用得文采飞扬的。我国校内教育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到高三,安排了十二年时间来学习母语的感悟和运用,上了大学也大多还要接着学一些,照常理说这方面不会有什么问题了,况且母语运用不同于其它的科目,是不需要识记大量知识点就可以运用得很好的,可是在学习了那么多优雅美丽、意味深长的课文,经过了那么多老师的耐心教育之后,面对一个作文题目还会无从下笔,或者胡编乱造,生拼硬凑,甚至逻辑混乱,病句连篇,不知所云,这样的问题正是出在对快和慢的认知上啊。每一个阶段的学习,都只停留在对这一阶段考试成绩的追逐上,只停留在对这一阶段的行为制约上,这种目光短浅的教育加上教育考评机制的形式主义、僵化腐败,必然导致强权教育、枷锁教育、乖巧教育、造假教育大行其道。对于源自美丽、自由心灵的作文教育而言,基本上可以说从一开始就注定了失败的结局。不要说考试时一个多小时需要完成的快速作文,就是把考试时间放宽到十个小时,很多人依然写不出一篇好作文来:十几年的教育教学,根本就没有帮助他们形成写出好作文的真正能力啊,难不成还会突然冒个菩萨出来显灵?

作文的快,取决于慢功做得扎实不扎实,有没有正确的学习方法和思维方式,这决定了积累的方向,是死胡同还是阳光大道,这个方向就决定了面对真正挑战的时候,是茫然应付,还是顿生灵感。有句俗语叫做“快就是慢,慢就是快。”听起来有点绕口,理解起来却很容易,放在作文的教与学上也是十分恰当的。

呵呵,还没写完,下次有空了接着写。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4-30 01:39 , Processed in 0.307036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