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73|回复: 0

魏勇:历史课怎样开脑洞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11-28 15:26: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魏勇:历史课怎样开脑洞


  我叫魏勇,来自北京市十一学校,目前在教高中历史。我教书二十六年,这二十六年当中,有三年是在四川省一所乡村小学,八年是在四川省的一所乡镇中学,七年是在重庆的一所重点中学,这之后到现在的八年是在北京市十一学校。
  我相信在座的很多人共同的历史学习体验是三个步骤:上课记笔记、考试背笔记、考完撕笔记。所以有人就给历史这个学科取了一个音乐家的名字“背多分”——一背分就多;不背就是孙思邈,孙思邈是唐朝的医学家,他的名号叫药王——不背就「要亡」。这就是我们学习历史的一个常态。
  说实话,从站上讲台第一天开始,我就不想照本宣科地教书,但是基层的学校又有强烈的应试需求,所以我采取了一种崭新的教学方式,叫作“精神分裂教学法”。我告诉我的学生,正常的思考和课堂讨论要用一种理性的思维方式;应试的时候要用另外一种思维方式,你要知道命题的人希望你提供什么样的答案。
  我就是在这样一条妥协的道路上走了十来年,直到有一天,我收到一个学生的一封信。这封信是我在重庆教书的时候,一个特别优秀的学生写给我的,他是我们全年级一千多人的第一名。当时他在走廊上把这封信交给我的时候,我挺高兴,结果把信拆开一看,发现这个学生是批评我的,他不喜欢我上的历史课,他的信里面有这样一段话:
  魏老师,我恨你、佩服你、同情你,希望永远都不会遇到像你这样的人。我根本不关心中国的什么制度,什么真相被淹没,什么不公正的评价。我最关心的是我的成绩,我觉得那些很无聊,是自找苦吃……我不要痛苦地生活在真相中,我愿意随大流,愿意愚昧地、快快乐乐地活一辈子。
  这个看法也没有错,如果放在一个五六十岁的人的身上就更没有错了,但是他才十五六岁。我感觉很难过,未曾年轻就已衰老,未曾希望便已绝望,未曾追求便已放弃。如果一个人在年少的时候就没有了好奇心,那他的生命状态是什么样的呢?我很残忍地想到可能就是这样一个状况:二十岁已死,八十岁才埋——一辈子没变化嘛。
  所以这个事情就促使我要彻彻底底地告别应试教育。我很幸运,有机会到了北京,北京相对宽松一些,尤其是十一学校,正好我赶上了改革的年代,一种崭新的教学观念正在学校里面普遍地铺开。这种观念跟我的教学观一致,简单地说就是开脑洞,上课要给学生开脑洞。
  讲鸦片战争的时候,必然要讲到《南京条约》,一说到条约我们几乎条件反射似的想到一个词:丧权辱国。如果我们就这样教给学生,他们能开脑洞吗?我们借鉴了数学上的分类讨论思想:《南京条约》里对中国实际上有利的、可以接受的,你找出来;不利的找出来;你觉得说不清的找出来。这样一分类,学生的思考就更加缜密了。
  比如关于开放通商口岸就形成了争议。有的认为开放通商口岸方便了西方列强掠夺我国的经济、原材料,赚我们中国人的钱等等;但是也有同学提出了反驳:清朝开放通商口岸其实对中国有利且利大于弊,因为大清国的通商口岸就是现在的特区。这样学生就会慢慢地喜欢这个课。
  比如领事裁判权。众所周知,领事裁判权是指外国人在中国和中国人发生了司法纠纷,不受中国法律的约束而交由外国领事根据外国的法律进行制裁——这明摆着是欺负人的嘛,但是我们上课要给他开脑洞:你要换位思考,生活当中换位思考,学习历史也要换位思考。英国人提出领事裁判权有没有他的合理性呢?
  当时中国的司法体制是画面上这样子的:被告跪在县大老爷面前,两边衙役“威武”一吼,“被告你招不招,不招重打四十”。而英国是一个法官戴着假发,背后是陪审团,下面是控辩双方辩论,最后陪审团裁决有罪无罪,如果不服可以提起上诉,不用跪,也没有大刑伺候。
  我们换位思考一下,你穿越到那个时代,愿意在中国的司法体制下被审判,还是在英国的司法体系下被审判呢?所以这个问题就很明白了:提出领事裁判权,并非就是仅仅为了欺负你,这可能反证出我们的司法体制当中有落后的、需要改革的东西。
  又比如义和团、太平军,教科书都对他们进行了高度的肯定:义和团是反帝爱国运动,太平天国是两千多年农民战争的最高峰,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沉重打击了侵略者和清朝封建统治等等,虽然有缺陷,都是瑕不掩瑜。我们开一下脑洞,如果义和团成功了,它的灭洋计划成功了,洋人全部杀掉、赶走,洋人的轮船、火车全都给拆掉、凿沉,中国会更美好吗?太平天国是失败了,如果它成功了呢?以天王洪秀全在南京的所作所为,你觉得他统治中国会比大清更好吗?
  如果我们上课的时候能够给学生打开一扇一扇的窗户,把课堂和教科书的围墙一道一道慢慢地拆掉,你就会发现历史原来是特别有魅力的一个事情,并不是「背多分」——那是对历史学科的一种偏见。
  再比如独立战争,我们都说它是一场民族解放战争,是正义的、进步的,华盛顿是杰出的政治家。我们要这样教给学生吗?还要听一听他的敌人怎么看待独立战争,怎么评价华盛顿。
  所以这堂课就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首先呈现双方的立场,美国的纪录片《美国:我们的故事》讲美国独立多么正义;然后我们再放一段BBC的纪录片,讲这场战争就是“The Rebel”、叛乱,各自有自己的理由;最后各位同学讨论一下,这是分裂,还是解放战争呢?
  当时这个环节一出来学生就很激动,结果很意外的是,学生还没有来得及举手,听课的老师要求发言。那天听课的老师当中有英国老师,也有美国老师,当时这位英国老师是这样说的:战后美国获得了独立,局限在于独立带来的自由只是一小部分人的,是有钱人的;乔治·华盛顿的时代仍然有奴隶制,奴隶制是美国脱离英国很久之后才废除的,所以战争的真正原因是事关最有钱的殖民者的利益。两位美国老师对英国老师的说法实在是找不出反驳的理由,他们就简单地说了一下“英国老师说的是对的”,然后就放弃了自己国家的立场。
  这堂课下来之后,我有一个特别大的收获,就是为什么他们在民族、国家独立这些我们认为很敏感的问题上面不敏感呢?作为一个美国人你怎么能够接受英国人这些胡说八道的说辞呢?就像我们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们能接受“大东亚圣战”的说辞吗?后来我琢磨了一下,我发现可能人类社会的进步有一个典型的趋势,就是以人类社会逐渐地脱离敏感为前提,越往后的社会演进,人类敏感的东西越来越少,越往前,人类敏感的东西非常之多。
  在我们中国古代,皇帝是个敏感话题,你敢说皇帝吗?满门抄斩;贞操是个敏感话题,你敢议论某个人作风有问题?没准人家就投河自尽了,家长就打上门来了。但是现在议论谁的贞操有问题,谁也不会投河自尽,因为大家觉得不敏感了。这是堕落还是文明?我认为是文明的表现。
  我之所以在教学中愿意用这样的方式跟学生相处,其实源于我对历史教学的一个根本性问题的思考,那就是历史究竟是教什么的。一般我们都认为不就是教历史知识和历史上的那些结论吗?让我们了解它,以史为鉴、可明兴衰。说实话,这句话过时了。开发程序需要知道兴衰存亡吗?医生做手术,需要知道兴衰存亡吗?都不需要。那为什么我们还要学习历史?不但我们,西方国家也要学习历史,而且他们非常重视历史,美国从小学一年级到高中三年级都有历史课。
  实际上我们要重新思考这个问题:学历史对我们的生活、对我们的社会有什么贡献。我觉得最大的贡献就是学历史,或者说我教历史是为了帮助学生学会怎么思考问题。你可以不知道秦始皇是什么时候统一中国的,可以不知道哪次战争是哪一年爆发的;但是思维方式要沉淀下来,这是我们历史要教的,或者说也是学生学历史要学的。我不那么在乎知识的细节一定要让学生记住,反而学生和老师都获得了自由和解放。
  通过在北京这些年的教学实践,慢慢地,我感觉到了我的学生有一些变化,有些学生变得不那么听话了。有一次有一个老师听完我的课很气愤,他说:“魏老师,你这样讲历史会把学生思想搞乱的。”我说:“搞乱了就对了。”我们人的认知过程是第一步学会相信,第二步学会不相信,第三步学会再相信。你得经过不相信、质疑,没有经历过质疑的结论都是不可靠的。
  有一年我有一个学生给校长写了一封信,批评学校的军训政策。这封信内容很长,很有说服力,其中有一句话我印象很深,他说军训是无意义的付出,无代价的牺牲。这倒不是他最精彩的地方,而是他为此而进行的论证,以至于打动了校方必须要进行军训改革,把传统的军训变成野外的拓展训练、有主题的野外活动。
  对于这个结果,我很高兴、很欣慰:我的学生能够这样独立地看待我们生活当中的问题。教育是干吗的?说白了教育不就是要培养学生的三个要素吗?第一,独立的思想者;第二,终身的阅读者;第三,公共事务的积极参与者。独立思想是第一步。当然后来还发生了一件事情也让我很欣慰,算是锦上添花,就是这个学生去年考上了北京大学历史系。
  所以在北京这几年,我体会到了这样一点——是我以前在地方上没有的意识——那就是主动出击,倒逼改革。我刚到北京的时候,有一天跟北京市高考命题小组的负责人一块儿喝茶聊天,他是大学的教授,聊到了高考、教育改革这些话题。我就提出了一个质疑,我说:“你们命题的时候,能不能把历史题命得灵活一点,考察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不要考得那么死,让学生去钻那种很偏很深的细节知识。”他说不行:“你不了解,命题的主要成员是大学老师,被抽去命题的时候很多人是不太乐意的,因为要封闭比较长的一段时间,命题又不能作为他的学术成果。所以命完题之后,专家们只关心一件事情:考完试上网看一看大家的反应,骂不骂命题者。如果大家波澜不惊,这次任务就交差了。”
  所以命题是为了不挨骂,降低风险才能不挨骂,如果命题向思考的深度延展了,用那位教授的话来说“你们就会骂我们脱离了中学实际,我们不干这种吃力不讨好的事情”。他说:“除非你们中学教学变了,你们变得比较灵活了,变得有能力导向、素养导向了,我们命题的时候才敢变,这样的话我们皆大欢喜。”当时我就急了:高考是指挥棒,你们不变我们敢变吗?你们不动我们敢动吗?
  我发现我们中国的改革,尤其是教育的改革——当然其他方面的改革我不太清楚——很多时候就卡在双方都不敢动这样一个情况当中,双方都怕主动会带来风险。
  我们十一学校在2011年的时候启动了一场教学变革:开设大学先修课,在美国叫作AP课程,是针对拔尖学生的。之所以开设是因为我们觉得这是为国家培养人才的必经之路,已经被世界各国的经验普遍证明了,就是对一些拔尖学生提前培养。但是做这件事对学校来说没有任何功利的回报,因为高考不会加分,学生做这个事情也得不到回报。当时我们学校就决定要做,没有任何回报默默地做了两年,突然有一天北京大学表态,我们要开设AP课程,中国的大学先修课。
  我第一次去北京大学培训的时候,北京大学的招办主任,现在是考试研究院的院长,秦春华教授就讲了这样一段话:他说我们要开设大学先修课,其中有一个原因是你们一些中学已经率先动起来了,比如像北京四中、北京十一学校等学校已经动起来了,我们再不开这个课就不好意思了,所以他们要做出回应。这就是一个典型的倒逼出的改革,如果所有的基层学校因为没有回报,明明是正确的事情不去做,那这个改革可能就会来得比较晚,甚至有可能永远都来不到。
  我刚刚到北京的时候还是有那么一股子的热情,我抱着还历史教育本来目的这个想法在我们学校工作的时候,其实是比较孤单的,没有多少人理解。好在我这个人在这方面有点儿拧巴,爱谁谁,反正我就要按我的开脑洞的方式来上课。过了一段时间,慢慢发现有些同事他就走向了你。
  有一次,我从我们同组的一个同事的教室门口经过,无意当中听了几耳朵他的话,他讲的内容跟我在课堂上讲的内容一样,使用的资源是一样的,设计的问题是一样的,课堂的模式是一样的。我当时特别高兴,我找到了安全感,因为与你同行的人越多,你越安全,对改革者来说尤其如此。慢慢地,我就发现走近的人越来越多,最后我就成为了我们历史学科历史一的负责人。我把自己的这些教学资源,PPT、教案拿出来全组共享,然后编了一本教材,全组共同使用,于是与我同行的就不再是一个人两个人了,是整个组。我们的一些分校觉得这个教材好,分校也拿去用,与我同行的不仅是我的教研组,还有别的学校的一些同事,这样这条路慢慢地就走得越来越宽了。
  我在北京这几年最大的收获是:不论是做人还是做事,你一定要主动、不能等,你不能等政策自上而下地实施了,你安全地去执行。我们正处在一个改革的历史关口,还处在探索的过程当中,好多事情是前人没做过的,必须要有那种主动出击的精神。
  当初包产到户是怎么来的?是小岗村的一些农民立了生死状先在基层搞了,农民第二年吃得饱饭了,安徽省委一看这个不错,报到中央再全国推广,这不就倒逼出了改革吗?深圳是最早的特区,那个时候跟内地就是不一样,它是我们摸着石头过河当中的一块石头扔到了广东,不知道结果会怎样,结果发现深圳搞得不错,于是就从四个特区变成十四个沿海开放城市,再向内地辐射,到今天为止,全中国都是深圳。
  哈耶克在《自由秩序原理》里面曾经阐述过这样一个很重要的思想,他认为,人类文明和社会的进步其实无非就是自发秩序的扩展,自发秩序从哪里来,从基层,从民间。李鸿章说,洋务运动时期是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其实现在才是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希望我们在座的诸位都能够主动出击,去寻找我们自己领域的发展方向。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4-17 07:22 , Processed in 0.104603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