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123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管季超071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2017年年终盘点

[复制链接]
21#
 楼主| 发表于 2017-12-31 10:26:46 | 只看该作者
新华社评出2017年国际十大新闻



  一、“人类命运共同体”写进联合国决议

  1月18日,习近平主席在联合国日内瓦总部发表题为《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主旨演讲,为解决全球性挑战提出中国方案,引起国际社会强烈共鸣。2月10日,“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在联合国社会发展委员会会议上首次被写入联合国决议。此后,这一理念又被写入联合国安理会、人权理事会和联大第一委员会的多项决议,中国理念成为国际共识。中国的国际影响力、感召力、塑造力进一步提高,中国特色大国外交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新贡献。

  二、“美国优先”政策驱动美国“退群”

  6月1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美决定退出应对气候变化的《巴黎协定》。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表示,对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促进全球安全的努力来说,美国此举“极其令人失望”。特朗普年初上台以来,还先后宣布退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移民问题全球契约》制订进程等国际组织和条约,修建美墨隔离墙,并推出重谈北美自贸协定等多项带有“美国优先”保护主义倾向的举措。美国“退群”行为损害国际多边合作体制,给全球治理带来新挑战。

  三、卡塔尔断交风波加深中东裂痕

  6月5日,沙特、阿联酋、巴林和埃及以卡塔尔“支持恐怖主义”和“破坏地区安全”为由,宣布与卡塔尔断交,并对其实施制裁。随后,又有多国宣布与卡塔尔断交。卡塔尔未顺从沙特等国要求同伊朗划清界限,反而于8月宣布同伊朗全面恢复外交关系。卡塔尔断交风波给海湾国家之间造成严重分裂,与叙利亚问题、也门内战、巴以冲突一道,折射出中东地区美俄激烈博弈,沙特和伊朗等地区国家之间多强缠斗的复杂局面。

  四、外交战凸显美俄关系融冰难

  8月2日,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国会参众两院以压倒性多数通过的对俄罗斯制裁法案,追加对俄经济制裁,俄采取反制措施。双方爆发互逐外交人员、要求对方关闭外交机构、限制媒体活动的“外交战”和“媒体战”。2017年,受“通俄门”等因素影响,美俄关系没有因特朗普当选回暖。两国围绕乌克兰、叙利亚等国际热点问题展开激烈博弈。美俄战略冲突有增无减,两国关系坚冰难融。

  五、朝鲜核导试验半岛局势趋紧

  9月3日,朝鲜不顾国际社会强烈反对进行第六次核试验。联合国安理会9月11日一致通过第2375号决议,决定对朝鲜实施新的制裁,同时呼吁以外交和政治方式和平解决问题。今年以来,朝鲜多次违反安理会有关决议,利用弹道导弹技术进行发射活动。韩美以“应对朝鲜威胁”为由多次进行联合军演,美国还重新将朝鲜列入“支持恐怖主义国家”名单并实施单方面制裁。双方的强硬立场和举措加剧半岛和地区紧张,引发地区国家及国际社会担忧。

  六、民粹主义冲击欧洲政治版图

  9月24日,德国举行联邦议院选举。总理默克尔领导的联盟党获胜,但得票率大幅下滑。德国选择党异军突起为议会第三大党,成为二战后首次进入联邦议院的右翼民粹主义政党。在难民危机和经济疲软背景下,社会分化加剧,政治极化现象日益明显,民众对主要传统政党信任不断“流失”。2017年举行的荷兰、法国、奥地利等国大选中,主张“反欧盟、反移民”的极端民粹主义政党借机抬头,严重冲击传统政治版图。

  七、暴恐事件频发冲击西方社会

  10月1日,美国拉斯维加斯一露天音乐会发生枪击事件,致59死527伤,成为美国现代史上伤亡最惨重的枪击案,折射出枪支泛滥难控、暴力文化深植、阶层分化加剧等西方社会痼疾。今年以来,美国重大枪击事件已超过300起,欧洲频繁出现曼彻斯特体育场爆炸、巴黎香榭丽舍大街枪击、巴塞罗那货车撞人等暴恐事件。澳大利亚经济与和平研究所报告称,预计2017年欧美发达国家因暴恐死亡人数将创近16年来新高。

  八、世界经济同步复苏态势显著

  10月10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将今明两年世界经济增长预期分别上调至3.6%和3.7%,明显高于去年3.2%的增速,并预计今年全球75%的经济体增速加快。这是全球经济近10年来最大范围的增长提速,主要经济体复苏从“分化”走向“同步”,新兴经济体复苏更加显著且均衡。中国经济表现亮眼,仍是全球经济增长主要动力源。全球相对宽松的货币财政政策、科技创新等有望继续支持经济增长,但发达国家贸易保护主义、逆全球化思潮抬头值得警惕。

  九、中共十九大深刻影响世界

  10月18日至24日,中共十九大胜利召开,确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开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征程。国际社会高度关注,指出中国的新时代,也是世界的新机遇。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将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十九大擘画的蓝图在海外引发积极反响,世界更加看好中国未来。海外舆论认为,十九大是一次“站在世界地图前”谋划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的“全球性”大会,中国为面临诸多挑战的当今世界“提供了一把钥匙”,给出了“人类向何处去”的中国答案,为完善全球治理体系贡献了中国智慧。

  十、“伊斯兰国”中东溃败向外渗透

  11月19日和12月9日,叙利亚和伊拉克政府先后宣布收复极端组织“伊斯兰国”在叙绝大部分控制区和在伊所有控制区。至此,“伊斯兰国”丧失其在中东的大本营,国际反恐斗争取得重大胜利。但是,“伊斯兰国”势力并未彻底消亡,在埃及袭击清真寺,在阿富汗活跃,在欧美现身。随着“伊斯兰国”成员外窜回流,该组织威胁外溢扩散至中东其他国家和亚非、欧美多国。恐怖主义活动在全球呈现多样化、分散化趋势,国际反恐任务依然艰巨。




22#
 楼主| 发表于 2018-1-5 13:29:42 | 只看该作者
23#
 楼主| 发表于 2018-3-2 13:28:52 | 只看该作者
“汉语盘点2017”之年度十大网络用语发布

  为“汉语盘点2017”活动最具网络特色的组成部分,12月18日,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中心发布了“2017年度十大网络用语”。本次发布的十大网络用语依次为:“打call” “尬聊”“你的良心不会痛吗?”“惊不惊喜,意不意外”“皮皮虾,我们走”“扎心了,老铁”“还有这种操作?”“怼”“你有freestyle吗?”“油腻”
  网络用语是网民智慧的结晶,幽默风趣、特点鲜明,其辨识度和使用度都极高,是当前网络生活的代表性特征之一。2017年度十大网络用语,或来自于电影、电视综艺节目,或来自于直播平台,无不生动描绘着网民一年来的关注关切和喜怒哀乐,反映着网民的语言文化生态。一年网事尽在其中。
  “2017年度十大网络用语”是基于国家语言资源监测语料库(网络媒体部分),采用“以智能信息处理技术为主,以人工后期微调为辅”的方式提取获得的。监测语料库提取了代表性网络论坛、博客微博、网络新闻等不同媒体形式的海量年度语言资源,语料库规模近60亿字,代表了中国互联网的语言生活方式。
1. 打call
  常用于“为XX打call”这样的句式,意思是为XX加油、呐喊。该词并不是指打电话,而是一种应援文化,即台下的粉丝在演唱会上跟随音乐的节奏,按一定的规律,用呼喊、挥动荧光棒等方式,与台上的表演者自发互动。随着某选秀节目的播出,打call一词大火,一般用来表示对某个人、某件事的赞同和支持。
2. 尬聊
  尴尬的聊天,气氛陷入冰点。该词由“尬舞”一词衍生而来,有强行聊天的意思。对于有些人来说,好好聊天实在太难,碰到一个不会聊天的,分分钟把天聊死,但情景所需又必须聊天。这一般是因其中一方不太会交流,或者谈话时心不在焉,而造成双方交流不畅。
3. 你的良心不会痛吗?
  有网友在社交媒体上发文,称杜甫一生为李白写了十五首诗,但李白回应他的诗作甚少,却写了一首《赠汪伦》。于是,很多网友责问道“李白,你的良心不会痛吗”。此语后来随着“鹦鹉兄弟”系列表情包迅速走红,一般用于嘲讽和吐槽别人。
4. 惊不惊喜,意不意外
  该词语最早出自香港电影《家有喜事1992》中两位主人公间的一段经典对白,意思是事情发生了意想不到的转折,常常用来调侃一些比较具有戏剧化反转的剧情。
5. 皮皮虾,我们走
  该说法源于某游戏中玩家之间的聊天惯用语,2017年被网友们改造成“皮皮虾,我们走”,后又衍生出“皮皮虾,我们回来”“皮皮虾,我们倒走”等说法,并因令人捧腹的配图表情而在网络上走红,多用于论坛、聊天等场景。
6. 扎心了,老铁
  该说法最早出现于某直播平台的弹幕当中。“老铁”在中国北方方言中是“哥们儿”一词的别称,而“扎心”则是指内心受到了极大的打击和刺激。该词语的主要意思是向朋友诉苦或抱怨自己内心受到的伤害。
7. 还有这种操作?
  该说法最初出现在电竞游戏圈,用于吐槽或赞扬一些让人大跌眼镜的游戏操作方式。后用来形容一些让人无法理解、不按常理出牌的处理事情的方式。
8. 怼
  表示心里抵触、对抗,《新华字典》中的解释为怨恨。现在网络上使用,表示用言语回应或行动反击等含义。这从侧面反映出新一代年轻人勇于表达想法、敢于说出不满的人生态度,也说明我们的社会变得越来越包容和多元。
9. 你有freestyle吗?
  freestyle是即兴表演的意思,比如在嘻哈音乐比赛中选手常常会临场发挥,作词表演一段说唱。此语因吴亦凡在说唱综艺节目《中国有嘻哈》中屡次提起而火遍网络。
10. 油腻
 “油腻”是对某些中年男子特征的概括描述,这些特征包括不注重身材保养、不修边幅、谈吐粗鲁等。该词语最早来源于微博,后因作家冯唐撰写的《如何避免成为一个油腻的中年猥琐男》一文大火,并引发各种讨论。该词语现多被网友用来自嘲。


24#
 楼主| 发表于 2018-3-2 13:30:45 | 只看该作者
2017中华读书报年度图书之10佳

(按书名音序排列)
  这里是由本报编辑部评选的年度十佳图书。选书的范围:2016年12月至2017年11月,在内地首次公开出版发行的图书。评选着重考量如下因素:人文性,思想性,独创性,品质,趣味。学界和读者口碑亦曾参考。点评文字除有署名者为特别约请的专家撰写外,其余均由本报编辑部撰写。
1.《边缘人偶记》,徐国琦著,四川人民出版社2017年7月第一版,38.00元
  随着《中国与大战》《一战中的华工》等著作在西方主流出版社出版并推出中译本,徐国琦的名字日渐为中国学界和读者所知。本书是徐国琦一部半自传性质的作品,记述了他在安徽农村的贫苦童年、上大学、负笈美国、取得哈佛博士学位、开展研究和著述、在美国和香港执教的奋斗经历。书中对在美国求学治学经历的记述尤其细致,包含许多生动细节,如关于美国的博士资格考试、论文写作、毕业后怎样找工作、著作如何寻求出版、教授们的教学认真到什么程度等等,都通过个人亲身经历有所展现,对国内高等教育界不失为一种镜鉴。书中相当一部分内容为“师友杂忆”,关于杨生茂、入江昭、欧内斯特·梅、亨廷顿、马若德等人的记述尤其动人,为我们了解这些学界大家提供了非常有趣的第一手材料。作者自言对何兆武《上学记》、何炳棣《读书阅世六十年》等回忆性著作情有独钟。与老一代学者的作品相比,本书在完整度方面或稍有逊色,内容组织也稍显随意,但著述精神上确是一脉相承,真诚、感性、直率,我们读来就不能不受到触动。徐国琦生于1960年代初,这一代学人写自传的还不多,徐之《偶记》为我们观照这一代学人与时代的相遇、他们的奋斗精神、他们对中国与世界的思考,提供了一个有价值的文本。
2.《重塑中华:近代中国“中华民族”观念研究》,黄兴涛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年10月第一版,59.00元
  本书是黄兴涛教授继《“她”字的文化史》之后又一部围绕一个名词而展开的史著,是其近代思想文化史探索的最新力作。本书将传统的精英思想史与“新文化史”的方法结合起来,对现代中华民族观念的孕育、形成、发展及其内涵,作了系统深入的整体性考察和阐释,既注重历史脉络的精心揭示,典型文本的发掘解读,以及重要概念的透视剖析,也重视国家体制、政党政策、关键人物和重大事件的影响和意义分析,并努力呈现了此一观念得以社会化的诸多历史面向。作者对“中华民族”观念的追索从清代开始,重点放在晚清和民国阶段,通过丰富的史料,呈现了这一观念通过精英和大众、历史和现实、传统与现代、中国与世界的深刻互动而逐步确立的过程。时下,认为“民族”为“想象的共同体”和依赖于这一认知途径的所谓“建构”说颇为流行。作者虽承认“建构论”不无合理之处,但在书中揭示了远比“建构”复杂的一幅历史“演化”的图景,强调历史演进方向的某种规定性,乃至“现实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关系的基本走向”的“某种不可选择性”。相关论述深具说服力,不但史学价值突出,而且对当下备受关注的民族和民族主义问题的研究亦有参考价值。本书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之前景,现实意义亦堪称重大。
3.《第三极的馈赠:一位博物学家的荒野手记》,[美]乔治·夏勒著,黄悦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7年1月第一版,49.00元
  乔治·夏勒,博物学家,野生动物学家,动物保护学者,曾被美国《时代周刊》评为世界上最杰出的野生动物研究者之一。他的足迹遍及世界各地,阿拉斯加、非洲、印度、巴西、巴基斯坦……他在这些地方研究驯鹿、大猩猩、野生虎、美洲豹、岩羊……而与他结缘最深的国家可能是中国。1980年代初,乔治·夏勒来到四川卧龙研究大熊猫(经由《最后的熊猫》一书,我们对他这段经历已多有了解)。1980年代中期以后,他开启了在第三极——青藏高原的野生动物调查。“一年又一年,中国的高原诱惑着我,一次次回到这里。”本书的主要内容即是乔治·夏勒数十年间在西藏、青海等地的工作实录。书中主角之一是藏羚羊,此外作者对鼠兔、盘羊、棕熊、雪豹也着墨甚多。作者当然写到其科学工作,但那并非重心所在。“博物学仍是自然保护工作的基石,必须……用心观察,聆听,记录,亲自走进荒野。科学技术可以帮助人类开启世界的大门,但也可能将大门紧闭,除非我们学会从大自然中汲取知识。”这是“博物学家”的立场,而非“科学家”的取向。支撑其全身心投入的是爱的激情,而非科学发现的诱惑。正是这份爱,赋予书中那些略显琐细的记述以独特的光辉——他带领读者踏上的是一趟荒野之旅,也是一趟心灵之旅。
4.《儿童法案》,[英]麦克尤恩著,郭国良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17年3月第一版,38.00元
  《儿童法案》围绕一个孩子的输血案铺展开来。差三个月就要满十八周岁的男孩亚当·亨利被诊断出白血病,医生开了处方让他输血。但孩子的父亲因为信仰的原因,认为亚当不能输血。这个时候,医院将孩子的父母告上了法庭。女法官菲奥娜决定亲自去医院探望亚当。一番恳谈之后,菲奥娜深受触动,最终,她的裁决将给两人带来意想不到的后果……《儿童法案》这部长篇小说最让人佩服的是,一个作家如何处理自己并不熟悉的领域。麦克尤恩显然并不是法律专业人士,然而他的写作像一个浸在法庭几十年的书记员,既简洁明了,又充满逻辑。麦克尤恩在小说中创造了一个堪称经典的人物形象,那便是从头到尾都与人争论,处理公平和正义,以及用清晰的条理帮助人们找到事情真相的菲奥娜。让小说中的人物,从头到尾都在讲道理,是可能的。麦克尤恩做到了这一点。这部作品将法律、宗教信仰以及人类的各种底线进行了很好的诠释,作家用自己的逻辑能力对读者进行了教育,既有常识的教育,又有人性的教育,最重要的是,还有逻辑的教育。通常情况,一个小说家,在讲述中强调故事的切口,高潮的设置,以及留白的空间。而麦克尤恩用另一种方式结构这部小说,其强大的叙事能力再次让我们折服。(赵瑜)
5.《何炳棣思想制度史论》,何炳棣著,中华书局2017年8月第一版,128.00元
  何炳棣先生一生治学,从不做“第二等”的题目,向来“扎硬寨,打死仗”,选择高难度的“大题目”进行研究。何先生早年研究明清人口经济社会、中国农业和文明起源问题等,均有国际学界交口赞誉的佳作问世。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已届古稀的何先生在深思熟虑后,决然投入先秦思想史领域,选择“攻坚”中国思想史上一些关键问题,完成了一系列重要论文。这些论文构成了本书主体。其中对商周奴隶社会说、新儒家、“夏商周断代工程”的批评都引人瞩目,论述《孙子兵法》为中国现存最古的私家著述、《老子》辩证思维源于《孙子兵法》、秦之崛起与墨子学派大有关系等文章均震惊整个学界。上古史料匮乏,很多论证,不免倚重多步推测——但“推测”绝不是“猜测”或者“猜谜”,而有赖于研究者基于史料的分析、推演能力,还要有超凡的想象力和思想穿透力,而何先生这方面的功夫是得到公认的。即令后世人们真的证明何老推测完全为错,亦不掩这番学术历险工作本身的光彩。在书中,何先生一再强调:华夏人本主义文化最引人注目的特征是所谓“宗法基因”;“两千年来覆载儒家思维的框架是宗法模式的”。在讨论先秦诸子时,将诸子学说为后世阐释为形而上理论的部分尽行剥去,仅“留下赤裸的政治哲学内核”,强调其为“激烈竞争中产生的‘道术’即‘南面之术’”。本书的这些核心思想,极富启发性。
6.《回望》,金宇澄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年1月第一版,49.00元
  通过浓厚沪味的海派长篇《繁花》去走近、解读作家金宇澄的写作走向和心路历程未尝不可,但极易陷入片面。直到这部非虚构作品《回望》出来,与其前作一虚一实,宛如两手握笔双足走路,金宇澄的文学世界至此才算趋于完整。这部新作属近年坊间层出不穷的重述家族史、书写父辈之列,重点是写作者父母的往事,也涉及一些更早先辈的故事。事实上,后人进行这样的书写时,可用资料太少固然捉襟见肘,但像金宇澄这样,父母留下的文字和照片如此丰富,则面临取舍、梳理整合之难。他的解决办法是以极富文学性的笔触,采用“我的父母”“父亲”“母亲口述”“我们回望”等几重叙事角度,从父亲的书信、笔记和母亲的老相簿中寻找线索,让不同叙事主体的回忆尽量流露其时代烙印和个性特质。让父母留下的、忆及的线索自己说话,凭记忆碎片和陈年旧照一点点拼起历史面貌。某种意义上,这些才是这本书的灵魂所在。在这部叙事角度多重、记忆交叉而各异,体现出克制、凝重、反思“腔调”的作品中,作者无意仰视父辈的人生传奇或拔高他们的个体价值,目的仅仅如其在书中最后所言,面对父辈记忆“迅速脱落与枯萎,随风消失,在这一点上说,如果我们回望,留取样本,是有意义的”。
7.《火枪与账簿:早期经济全球化时代的中国与东亚世界》,李伯重著,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7年1月第一版,49.00元
  从15世纪末到17世纪中叶,随着东西方交流日密,世界格局逐渐朝着经济全球化过渡。历史学者李伯重的这本书关注的正是这一历史时期中国与东亚世界的关系。多年致力于中国经济史特别是明清经济史研究与写作的李伯重先生基于既往学术积淀与寻求学术突破与新意的勇气,特别是近年来其学术兴趣向军事史、社会史等方面的扩展,完成这部作品可谓水到渠成。本书文本源自作者在复旦大学“光华人文杰出学者讲座”中的同题演讲,有面向大众读者普及这一历史话题之意。当然,在保持学术严谨的前提下用相对浅显的文字将这样一个时空范围庞大、学术含量丰富的命题表达到位,实在是作者面对的一大挑战。为此他做了不少准备,阅读过程中我们不难发现从文字陈述到文本结构乃至章节题目都包含着作者“大家写小书”的良苦用心。所谓“火枪与账簿”,意指军事革命带来的新型暴力和国际贸易中追求的经济利益,原有的世界秩序正因这两者而被打破,不同国家和地区在如此长的时代背景下对发展机遇的把握各异,这对此后一二百年的世界历史进程影响深远。作者充分吸取了当今国际史学界的新成果与新潮流,对各家说法有所综合,同时也包含个人看法,最终完成了这样一部兼顾国际视野与通俗表达的全球史普及佳作。
8.《平原客》,李佩甫著,花城出版社2017年8月第一版,45.00元
  这是一部让人看着心痛的作品。如同麦子变黄,人的变化也是无声息的。“植物”在发芽的时候,都是向着阳光的,可长起来就不一样了。在平原,最好的“植物”可以生长成什么样子?它们为什么长成了这个样子?李佩甫在《平原客》中,写的是一个特定地域的精神生态,同时探讨的依然是植物与土壤的关系问题。过去,李佩甫写底层人物比较多,关注的多是底层老百姓的命运,而《平原客》则是对这块特定地域“精英人士”“潮头人物”的一种研究。这些人大多也是从社会的底部冲杀出来的,是改革开放给了他们机遇。改革开放近四十年,人们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资本”的力量也在一步步显现。在日新月异的时代,连生物都在发生变化:嫁接生长出来的果子味道越来越怪,花期是可以在冷冻室里更改的……小说围绕一个副省长的杀妻案展开。李佩甫曾经关注过各省的十多个杀妻案,注意到这些悲剧中人是如何一步步相互逼着走向悬崖的。《平原客》的笔触缓慢、平和。李佩甫要写出一种感觉:“麦子黄的时候是没有声音的。”这是一种“有毒而不自知”的日子。这是一种很缓慢的过程。他写出了这种日子的“缓”。
9.《诗的八堂课》,江弱水著,商务印书馆2017年1月第一版,34.00元
  虽然整理自作者的研讨课讲义,《诗的八堂课》却非课堂实录,而是借“讲课”为名的谈艺之作。作者征引古今中外的诗作与诗论,就博弈、滋味、声文、肌理、玄思、情色、乡愁、死亡等话题,展开了精彩的专题性论述。本书无意于架设一个完善周密的理论体系,但它有着极为清晰的脉络,似近漫谈,实则条分缕析、环环相扣,具有很强的整体性。在每篇的“有诗为证”部分,拈出讨论的作者及作品,从楚辞、陶渊明到袁克文,从鲁迅、戴望舒到卞之琳,从郑愁予、张枣到朱朱,从莎士比亚、里尔克到特朗斯特罗姆,纵及古典、现代与当代,横及本土、东方与西洋,文学研究内部的块面、畛域或范畴根本无法拢住。网间有人将之视为才子之书,本意或是不无微词,但在这样的粗鄙年代里,恰恰可以视为一种特别的肯定。就《诗的八堂课》中的表现而言,作者以往评论埃德蒙·威尔逊的话,也可以挪用过来用以形容他自己:“他熟谙学界所有的新进理论,也老练地使用这些理论,但绝不囿于某一理论……在任何时候,他都脱略蹊径,直见性情,精辟、尖锐,甚至大胆到粗暴。”以作者的学养见识和自视自期,自当应在刘勰这样的角色身上,那么,《诗的八堂课》并不(屑)以高头讲章的面目出现,也许不是谦虚,甚至可以说是“所谋者大”。(朱钦运)
10.《中关村笔记》,宁肯著,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17年4月第一版,45.00元
  中关村是中国改革开放的一个缩影。从20世纪最后20年,到21世纪的第一个10年,在中国从“中国制造”迈向“中国创造”的进程里,中关村发生的一切印证了一句话:这个国家之所以能够改变世界,是因为它正变得越来越好。但这种改变到底是如何发生的?宁肯历时两年,对中关村众多人物进行了多次深入采访,记录了时代的真实、改革的真实,为开拓者立传,为历史存证。深度采访带来的活力与温度,使每个故事都洋溢着浓厚的现实主义情怀,是近年来纪实文学创作的重要收获之一。冯康和数学艺术、陈春先和中关村硅谷梦、柳传志和联想、王选和汉字激光照排技术、冯军和爱国者、王江民和江民杀毒软件、王志东和新浪、鲍捷和量子点光谱仪、吴甘沙和自动驾驶技术、苏菂和车库咖啡、程维和滴滴打车……十九个段落,十九篇手记,他们的故事,闪闪发光。“多年来我一直浸润在文学里,沉浸在现代主义小说的阅读中,有关中关村的阅读让我进入了一个新的世界,再次找回了文学之外的感觉。”对宁肯来说,这次的写作堪称一趟跨界之旅,定有别样体验;于读者而言,借小说家的目光打量这个时代,亦会有新鲜的感受和发现。


25#
 楼主| 发表于 2018-3-2 13:46:28 | 只看该作者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4-26 03:55 , Processed in 0.098184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