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34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吴非=你是教师吗?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7-12-31 09:59:5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你是教师吗?
你是教师吗?
回答这个问题,好像只须把“教师资格证书”亮出来就行了。但是换个行当,情况可能就不那么一样。人们可能会说:一个证书就能证明身份?我这半生,不知被人查过多少次各种证书和证件(更早一些还要查“介绍信”),不胜其烦。人毕竟还要工作啊,哪有精力保存这么一批证件证书!进进出出,无力清点,终于有一回,我的“高中教师资格证书”找不到了,——不知是我还是人事部门,弄丢了。弄丢了,复印件尚在,大家安慰我:复印件也是认的。学校人事秘书说:索性把你的证件证书全存在单位吧,省得你拎来拎去的,弄丢了说不清。从此我少了许多麻烦,也没人要我提供“原件”了。我丢了“教师资格证书”多年,照样教书,没人认为我没了这个“教师资格证书”就是冒牌货。
然而,我有时也会想,成百万持有这个“资格证书”的人,是不是真教师,是不是真的能够承担所谓“教书育人”的任务,恐怕很难说。
美国马萨诸塞州的一处海湾,有一用退役战舰改建的纪念馆,我从一位美国人的随笔上看到他的记载,大意如下:
孩子问父亲:“这是艘什么船?”父亲说:“是军舰。”“军舰是做什么的?”父亲说:“用来打坏人的。”孩子问:“那我们是好人吗?”
——儿童总能在不经意间本能地问出核心问题。是啊,谁能证明我们是“好人”?
那么,谁能证明我们是真教师?谁能证明我们所做的一切都能符合教育的要求?
教师往往理所当然地认为自己是正确的代表,我们站在讲台边,学生听我们的“教”;而许多人从未想过自己是否具备“教”的资格,虽然每人都有一本“教师资格证书”。
那么,我站在讲台边上曾经犹豫不决的那些问题,后来有没有结果?我曾对教科书的内容有所怀疑,但我不能不按照教科书的规定内容讲授,在那一刻,我失去了职业精神,我担心学生的“利益”遭受损失,而没有担心在教育过程中他们的思维与价值观会受到错误影响;我在没有能力让学生逃避伤害的状态下,多次放弃,回避,甚至逃避,我感到无助,却不得不扮演“助人”的角色;自己困惑无知,却在“教”。
学生问我的许多问题,我是可以照直回答的,可是那样我就违背了体制的要求,教师在教学的许多环节上不能有个人意志,而体制也无法保全个人思考的权利;于是我只能对学生说,对这个问题,可能存在一些不同评价,如果毕业后,你可能会听到,相信你那时会有自己的思考。——我认为这样是最合适的解决方法了,而当我结束了教学工作成为“养老金领取者”时,我不禁为自己的职业感到羞愧:那么简单的是非题,甚至无关我的荣辱,却会让学生无限期地等待,我何必要吞吞吐吐?
几年前在一次座谈会上,我说过,我最怕的是会有那么一天,我的学生问我:当年我们苦苦思考时,你是知道真相的;可是作为教师,你为什么没说真话?我们今天立在讲台边,不能不考虑几十年之后的事。可悲的是,我即使想明白了也没法说。我诉说自己的纠结,虽然很多人并不认为这是什么问题。
少数人,或者说一小部分优秀教师以他们的职业操守让教师这一职业成为崇高,并不意味大部分人可以坐享其成。在2017年这个春天,仍然能听到各种有关教师的负面新闻:有个小学老师把学生耳朵撕裂了,还有个老师用圆珠笔在学生脸上扎了几十个洞,原因都是学生没完成作业。学生没完成作业,就用暴力惩罚,这是“教师”的“规定动作”吗?用暴力压服学生,在学生面前展示粗野,没有底线,玷污教师职业。奇怪的是这样的恶行往往得不到惩罚,顶多换个地方继续教书,不会吊销他的“教师资格证书”。有个特级教师用粉笔砸上课不听的学生,他砸得很准,据说没失过手;他自吹一直砸到“评上特级教师”才收手。我不记得这个教师的任何“业绩”,我只记得他说过“一下子准准地砸在他的左耳上”,震慑全班,因为他砸得准,学生极佩服。他的形象,和那个粉笔头另类作用永远记录在学生脑海中,这就是他给予学生的“教育”。他有什么权利说自己是“教师”呢?即使他拿出一大堆荣誉证书,我也无法把他和街头二流子区分开来,那些二流子无聊之间,也能用小石子准准地砸中一只小麻雀。
一名知识小贩能在精神上走多远?当教师职业素养被社会风气腐蚀而不自知时,他的职业没有价值。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4-20 04:56 , Processed in 0.093060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