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324|回复: 0

北师大主办2017国际汉字大会“时间的记忆:汉字的发展历程”主题论坛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3-2 13:04:2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北师大主办2017国际汉字大会“时间的记忆:汉字的发展历程”主题论坛

  2017年9月19日下午,由北京师范大学汉字研究与现代应用实验室和安阳市人民政府外事侨务办公室联合主办的2017年中国(安阳)国际汉字大会“时间的记忆:汉字的发展历程”主题论坛,在河南省安阳市迎宾馆举行。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分党委书记、汉字研究与现代应用实验室主任王立军教授,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古汉语研究所所长、汉字研究与现代应用实验室副主任齐元涛教授分别主持会议的上、下半场。来自国内外的汉字研究专家和学者齐聚一堂,就有关汉字发展的历史和汉字发展的规律展开了深入研讨。
  在主题论坛上,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黄天树教授以《综类164部、说文540部、字汇214部》为题重点讨论了甲骨文的编排原则与方法。他认为,首先要遵循自然分类法,以能统辖汉字的独体字作为甲骨部首,再酌情收录部分合体字,同时也要注意控制部首数量,在此基础上注意甲骨部首与属字之间的理据关系。河北大学人文学院杨宝忠教授以《“甐”字琐议》为题,结合大量的文献实例描述了“甐”字因部件讹变而产生的演变轨迹,利用新材料、新方法和先进的科研手段将疑难字的考释工作向前推进了一大步。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赵学清教授以《试释媵及其相关的字—兼谈媵器与媵制》为题介绍了“媵”字构意、异体字及历来的使用情况,同时结合周代社会物质条件深入探讨其形源、语源以及词典释义等相关问题。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齐元涛教授以《构件、构意的泛化与汉字发展》为题阐述了汉字构件数量的控制是通过构件、构意的泛化实现的,并由此推动了汉字构形系统的形成。
  此外,来自两岸三地及国外知名专家学者纷纷进行了主题报告。台湾中研院史语所研究员、北京大学特聘教授李宗焜作了题为《甲骨书迹体现的书写文化》的报告,他认为甲骨书迹是中国最早的书法,历史上确实存在先用毛笔书写再进行契刻的实例,不同的书写风格有助于帮助我们进行甲骨断代等研究。澳门文字学会会长陈曦教授作了题为《汉字演化说略——简化与繁化》的报告,他认为,简化是由于书写便捷的要求,而繁化是由于汉字表意度的需求,他向大家讲述了汉字演化是如何在两者之间追求平衡的。韩国延世大学教授、韩国汉字学会会长李圭甲老师介绍了汉字在韩国的变用情况,以“吏读”、“异体字”为例进行了详细说明。美国汉字学者Richard Sears(汉字叔叔)则向大家展示了汉字网站后台数据库的专项研究,并就异体字、繁简字形、读音、部首构意等作了简要介绍。
  与会学者的发言从不同侧面对汉字发展研究进行了阐述,对相关问题的研究都起到积极的推进作用。整个主题论坛理论联系实际、内涵丰富、观点鲜明、分析透彻,受到全体与会者的一致好评。
  最后,安徽大学文学院教授、原分党委书记、中国文字学会会长黄德宽就此次主题论坛作了终场点评。他表示,汉字发展史的研究在过去20年来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他从理论高度上,总结了汉字研究的一般规律:汉字研究的首要问题是再现汉字演变历史,在此基础上揭示汉字规律,进而能够阐释汉字背后的文化内涵,而汉字研究的最终要求是要建构科学的汉字理论体系,并将理论应用到汉字教学指导等各个领域。
  此次主题论坛还进行了讨论交流环节,与会专家学者就有关汉字发展的历史和汉字发展的规律等相关问题与参会听众进行了交流与探讨。
  2017年中国(安阳)国际汉字大会于9月19日至21日在甲骨文的发祥地、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河南省安阳市举办,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北京语言大学、中央美术学院等诸多高校参与。此次大会以“汉字与世界”为主题,以“汉字的历史”、“汉字的传播”、“汉字的美学”、“汉字的文化”为主线,成为中外文明互鉴的基础性平台和人文交流的持久性纽带。(汉字研究与现代应用实验室 供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3-29 00:28 , Processed in 0.092426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